试论研究生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44048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研究生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试论研究生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试论研究生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试论研究生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试论研究生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研究生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研究生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论研究生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刘邦凡 发表于 2005-10-29 23:29:00【内容提要】研究生素质教育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它的基本内涵是围绕发展和提高研究生的语言素质、科研素质、超越素质、生存素质及其它社会素质而展开的,其中英语教学是提高语言素质的重要手段。为使英语教学更有利于促进研究生英语语言素质的发展,研究生英语教育教学必须遵循五个特殊教学原则,围绕七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转变六个教学观念。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个总特征是:既应适应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应适应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政治、法律和文化建设的需要。其培养方向也具有这样的特征:既培养对于国家长远发展有重要作用的教育、科研

2、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又培养现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对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积极作用的文理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要使研究生教育呈现勃勃的生机,切实体现改革的特征和培养总方向,不能不对研究生实施素质教育,不能没有研究生素质教育。实施研究生素质教育首先要建立相应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可靠的机制保障,即以课程体系建立相应的教育教学运行机制。简言之,我国研究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应包括专业(方向)课程、学科性课程、工具性课程、超越性课程等。专业课程对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目前,专业课要朝着“一专多能”的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学科性课程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过科学和人文应成为它的主

3、翼,通过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的教育,尤其是科学人文精神的传授,使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得到和谐发展,能“理”又能“文”,能“文”又能“理”;工具性课程包括外语、汉语、马列理论(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哲学、时事等)、计算机等;超越性课程主要包括就业学、情商学(关于人的情绪智力商数的理论)、未来学、信息学等。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观念)、理论和方法,融进研究生的教育与管理的一切活动中。我们所强调的研究生素质教育既强调开设一些素质教育的专门课程去弥补专业教育、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内容的不足,更强调把素质教育作为思想、理论和方法渗透到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的各个过程各个环节之中。具体地说,结合专业

4、教育,应培养起研究生尽可能宽广而综合的专业素质;结合思想教育,应培养起研究生与时代相适应的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人格素质;结合外语、母语教育,应培养起研究生健全的语言素质和文化素质,等等。作为未来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应用人才,在我国,研究生的素质应主要包括十个方面:母语(汉语)、外语、思想、生活(生存)、人文、科学、社会、自然、工作、认同。母语和外语是高层次人才必备的语言和工作工具;思想是行动的基础和保证;生活是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人文与科学使人广博智慧而触类旁通;社会、自然方面的素质使研究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面临的环境、机遇与挑战;工作方面的素质既指能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职业价值作出正确评价,从而去促

5、进自己的工作;又指对广义的工作在多方面(包括就业与失业方面)作出辩证的认识,拥有正确的心理准备;认同的素质保证研究生发现自己作为社会个体的自身存在价值、生存意义和工作潜能,并能随时随地作出校正。总的来讲,研究生素质含义分为四个板块:1)语言文化素质,2)科研素质,3)超越素质,4)生存素质及其它社会素质。其中,语言(文化)素质主要是通过外语教育和母语教育(实际上已基本完成)来实现的。在我国,英语是研究生外语教育的第一外语,英语教学理所当然成为研究生外语教育的最为重要的阵地,对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语言(文化)素质甚至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研究生英语教学一直未找准落脚点,往

6、往把研究生英语教学千篇一律地与中小学生英语教学、大学生英语教学等同起来,没有形成自己的侧重点和突破点。在读研究生,绝大多数人有十余年英语学习的经历,已具备了相当的英语知识基础,因此对研究生而言,不单是提高和丰富英语知识的问题,而是把他们的语言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新的高度的问题。也就是说,研究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与其说是传授英语知识、丰富研究生英语知识、发展研究生英语技能,倒不如说是把研究生的英语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很明显,研究生英语教学不同于中学生英语教学,也不同于大学生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区别就在于:研究生英语教学的侧重点和突破点(也是落脚点)是发展和提高研究生的英语语言素质。语言素质(

7、language competence)这一概念的界定目前还未形成定论。我们认为,语言素质应由两大板块构成。即:(1)语言再认与理解(recognition and comprehension of language),包括语音能力(如区分音位,准确发音,再现语调);词汇与语义能力(如辨别词形,理解词义,区别同义词、同形词和同音词,辨别多义词,理解习语等);语法能力(如分析词法,分辨词类,句子成份、句型、辨认搭配关系等)。(2)语用素质(language performance),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翻译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超越能力(即进一步的自学能力)等。语言能力是说话人和听话人都有可能

8、具有的潜在的语言知识,语用能力(语言运用)则只能是语言知识的外化,同时也只是语言运用的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因为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的理性认识活动,并不是刺激、反应的单纯习惯的一一对应。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所讲的“语言素质”更强调语言运用的潜在能力和理解,它表现为能够说出、写出或理解从未听过、说过或见过的合乎语法的语句或合乎逻辑的篇章或段落,能够辨别形式相同而实际意义不同或表现形式相同而实际意义相似相近的语句,能够以情感去感受语句传递的情感,能够通过思想去领会语句所体载的思想等等,总之,“语言素质”是理想的听、说、读、写、译最完美、最完善的相互默契。强调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语言素质的教育教学,也

9、是由我国在读研究生的英语语言素质的现状所决定的。据调查分析,初入学的研究生的英语素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不足或缺陷:(1)英语知识呈现零乱无序的状态,没有形成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语言系统,即便含有一些语言词汇或语法的有序的子语言系统,也呈现局部的封闭的特性,子系统之间缺乏动态的融合与联系,其整个语言知识结构是呆板的、封闭的,不易与外界新的知识产生联接、共鸣和迁移,这主要是因为以往研究生所受的英语教学是把英语支离破碎后进行传授的,而且对语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2)英语交际能力和运用技巧还囿于汉语设定的系统之内,没有形成跨文化的交际语用系统,表现为语言能力不能与非语言能力相互融合,缺乏基本的

10、英语文化能力和相互交往能力,更没有深层次的认知能力,即对英语的认知仅停留在描写、再认的层次,缺乏对英语的解释和评价能力;没有建立起对英语的直觉的情感和关系,缺乏情景的投入和倾心,在语用交际失败时不能迅速采取补救方法和措施(如当说不出一个词一句话时,不能迅速用近似语、相近句来代替),等等。显然,要弥补这些缺陷或不足,只有紧紧把握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加以突破,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和发展研究生的英语素质。三提高研究生的英语语言素质与研究生英语教学和改革紧密相联。目前我国各地各校所用的教材,课程设置,办学条件,学生的基础都是参差不齐的。这就要求研究生教学改革和实施教学过程中务必遵循以下原

11、则:(1)实践原则。人们掌握外语作为交际工具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教学及其改革必须遵循实践性原则,必须紧密联系实际,走实践、改革、再实践、再改革之路,以实际(实践)为出发点,以实践为归宿点。(2)目标原则。英语教育归根结底属于人文教育的范畴,它负有传授人文知识及思想或人文精神,提高受教育者(研究生)整体人文素质的任务。发展和提高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应成为我们教学改革和教学工作的总目标,而语言素质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提高研究生的语言素质,特别是在外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理应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的直接目标。(3)方法论原则。任何教学改革必须符合教学规律,遵循教学原则,尤其是教学方

12、法的改革必须以因材施教、因时因地制宜的教学原则为指导。(4)高层次原则。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教育形式,与中小学教育、大学本专科教育是不同的,进行研究生教学及改革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把研究生英语教育、教学等同于大学本专科教育,更不能等同于中小学教育。(5)语言学习原则。英语与汉语一样,都是一种语言,语言可以说是自然和社会中最为复杂的现象。语言的复杂性决定了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的复杂性。语言具有多种属性,语言的多方面矛盾性要求英语教学既要照顾全面,又要抓住重点难点;语言的多层次性决定研究生英语学习要突出高层次的特征;语言的发展变化性要求研究生英语教学与学习不要过分纠缠于死的句法规则上,而要把注意力

13、放在英语运用上。当然,除以上原则外,那些适合于任何教育教学形式的普遍原则,如方向性(思想性)原则,教与学相统一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材施教、启发式、精讲多练的原则等等同样是研究生外语教学及改革中必须遵守的。如何把以上原则具体到英语教育活动中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结合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外语语言教学必须注重它的工具性与交际性、语言能力的全面性以及语言教学的思想性与文化性,因此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应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1)采取分班制,根据学生基础分班教学;(2)注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3)从研究生英语教学角度看,听是教学手段,同时又是作为目的来培养的一种语言能力,因此提高研究生

14、听的能力是提高研究生英语再认与理解素质的突破点;(4)加强翻译的训练是提高研究生英语语用素质的突破口;(5)加强英语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英语思维素质;(6)以文化教学促进语言教学,丰富研究生的英语文化素质;(7)提供更多的英语实践机会。为了能使以上教学措施或改革得以实现,我们还必须从教学思维或教学意识和教学方法上大胆进行改革,使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素质。具体地讲,就是要把握住以下几点:(1)课堂讲解从翻译内容为主转向分析语言为主。过去往往把课文的翻译当成了教学的重难点,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课文内容的翻译而展开,这忽视了对课文语言词句和语言文化的分析。(2)以理解与再认语言为主转向

15、运用语言为主。尽管理解与再认语言都是语言教学的基本目的,而且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但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求得语言的运用,这就决定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研究生语言素质的重点。(3)把分析语言内容与分析语言形式紧密结合,树立借助语言形式去探究语言内容的观念。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是语言的两个相互依存的基本属性,前者指语言所蕴含的意义,即语义,后者指语音、语素及语气语调等诸单位的外在形式(包括词汇形式、语法形式和表现体裁)。(4)把目标教学与随意教学结合起来。语言教学具体到每一学期,每一课时,每一篇章,都应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否则,目标不明,主次不分,用相同的时间、过程和标准去教学不同的教学内容,

16、只会使教学失败;当然,强调有目标地进行教学,并不反对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机动地根据学生的要求和疑难,进行某些方面的教学弥补。近年来,在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一些人把二者对立,要么一味强调目标,要么过分地“随意”,有把“讨论式”、“发言式”扩展为“放羊式”的趋势。事实上,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并不对立。(5)把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语言的习得与再认,是一个反复训练与强化的过程,语言素质的发展更是点滴汇集、层层推进、滚雪球式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决定了某一教学目标必须与许多次的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对几的关系。(6)对学生进行某一语言能力(如阅读能力

17、、写作能力等)和某些语言知识的巩固时,要从无意训练为主转向有意训练为主,要从训练结果为主转向训练过程为主,要从单一训练为主转向组合训练为主。参考文献1龚放:试论大学素质教育J,载教育研究,1997(11)。2文辅相:论大学素质教育J,载高等教育研究,1995(3)。3叶绍梁:综合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小议J,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1)。4叶永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改进英语阅读教学J,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1)。5顾钢:论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J,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2(4)。6田书桐:听力训练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0(3)。7汪潮:试论

18、语言文字训练的嬗变J,载教育科学,1998(1)。On the PostgraduatesAll round Education and English TeachingAbstrac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ostgraduateseducation necessitates the all round education to them,whose basic contents are arranged around how to develop and improve the postgraduateslanguage quality,research qua

19、lity,surpassing quality,existence quality and other social qualities. Among them,English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enhance language quality.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stgraduateslanguage quality,the postgraduatesEnglish teaching must abide by five special teaching principles,mak

20、e teaching reforms on seven aspects and transform six teaching ideas.Keywords:postgraduates,all round education;English teaching;language quality(已经与林秀英教授、杨炳钧教授合作发表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1期。)试论研究生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关键词: 英语 教学 论文 研究生 作者: 刘邦凡【内容提要】研究生素质教育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它的基本内涵是围绕发展和提高研究生的语言素质、科研素质、超越素质、生存素质及其它社会素质而展

21、开的,其中英语教学是提高语言素质的重要手段。为使英语教学更有利于促进研究生英语语言素质的发展,研究生英语教育教学必须遵循五个特殊教学原则,围绕七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转变六个教学观念。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个总特征是:既应适应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应适应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政治、法律和文化建设的需要。其培养方向也具有这样的特征:既培养对于国家长远发展有重要作用的教育、科研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又培养现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对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积极作用的文理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要使研究生教育呈现勃勃的生机,切实体现改革的特征和培养总方向,不能不对研究生实施素质教育,不能没有研究生素质教

22、育。实施研究生素质教育首先要建立相应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可靠的机制保障,即以课程体系建立相应的教育教学运行机制。简言之,我国研究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应包括专业(方向)课程、学科性课程、工具性课程、超越性课程等。专业课程对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目前,专业课要朝着“一专多能”的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学科性课程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过科学和人文应成为它的主翼,通过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的教育,尤其是科学人文精神的传授,使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得到和谐发展,能“理”又能“文”,能“文”又能“理”;工具性课程包括外语、汉语、马列理论(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哲学、时事等)、计算

23、机等;超越性课程主要包括就业学、情商学(关于人的情绪智力商数的理论)、未来学、信息学等。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观念)、理论和方法,融进研究生的教育与管理的一切活动中。我们所强调的研究生素质教育既强调开设一些素质教育的专门课程去弥补专业教育、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内容的不足,更强调把素质教育作为思想、理论和方法渗透到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的各个过程各个环节之中。具体地说,结合专业教育,应培养起研究生尽可能宽广而综合的专业素质;结合思想教育,应培养起研究生与时代相适应的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人格素质;结合外语、母语教育,应培养起研究生健全的语言素质和文化素质,等等。作为未来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应用人才,在我国

24、,研究生的素质应主要包括十个方面:母语(汉语)、外语、思想、生活(生存)、人文、科学、社会、自然、工作、认同。母语和外语是高层次人才必备的语言和工作工具;思想是行动的基础和保证;生活是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人文与科学使人广博智慧而触类旁通;社会、自然方面的素质使研究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面临的环境、机遇与挑战;工作方面的素质既指能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职业价值作出正确评价,从而去促进自己的工作;又指对广义的工作在多方面(包括就业与失业方面)作出辩证的认识,拥有正确的心理准备;认同的素质保证研究生发现自己作为社会个体的自身存在价值、生存意义和工作潜能,并能随时随地作出校正。总的来讲,研究生素质含义分为四

25、个板块:1)语言文化素质,2)科研素质,3)超越素质,4)生存素质及其它社会素质。其中,语言(文化)素质主要是通过外语教育和母语教育(实际上已基本完成)来实现的。在我国,英语是研究生外语教育的第一外语,英语教学理所当然成为研究生外语教育的最为重要的阵地,对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语言(文化)素质甚至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研究生英语教学一直未找准落脚点,往往把研究生英语教学千篇一律地与中小学生英语教学、大学生英语教学等同起来,没有形成自己的侧重点和突破点。在读研究生,绝大多数人有十余年英语学习的经历,已具备了相当的英语知识基础,因此对研究生而言,不单是提高和丰富英语知识的问题,

26、而是把他们的语言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新的高度的问题。也就是说,研究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与其说是传授英语知识、丰富研究生英语知识、发展研究生英语技能,倒不如说是把研究生的英语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很明显,研究生英语教学不同于中学生英语教学,也不同于大学生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区别就在于:研究生英语教学的侧重点和突破点(也是落脚点)是发展和提高研究生的英语语言素质。语言素质(language competence)这一概念的界定目前还未形成定论。我们认为,语言素质应由两大板块构成。即:(1)语言再认与理解(recognition and comprehension of language),包括语

27、音能力(如区分音位,准确发音,再现语调);词汇与语义能力(如辨别词形,理解词义,区别同义词、同形词和同音词,辨别多义词,理解习语等);语法能力(如分析词法,分辨词类,句子成份、句型、辨认搭配关系等)。(2)语用素质(language performance),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翻译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超越能力(即进一步的自学能力)等。语言能力是说话人和听话人都有可能具有的潜在的语言知识,语用能力(语言运用)则只能是语言知识的外化,同时也只是语言运用的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因为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的理性认识活动,并不是刺激、反应的单纯习惯的一一对应。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所讲的“语言素质”

28、更强调语言运用的潜在能力和理解,它表现为能够说出、写出或理解从未听过、说过或见过的合乎语法的语句或合乎逻辑的篇章或段落,能够辨别形式相同而实际意义不同或表现形式相同而实际意义相似相近的语句,能够以情感去感受语句传递的情感,能够通过思想去领会语句所体载的思想等等,总之,“语言素质”是理想的听、说、读、写、译最完美、最完善的相互默契。强调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语言素质的教育教学,也是由我国在读研究生的英语语言素质的现状所决定的。据调查分析,初入学的研究生的英语素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不足或缺陷:(1)英语知识呈现零乱无序的状态,没有形成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语言系统,即便含有一些语言词汇或语法的有序的

29、子语言系统,也呈现局部的封闭的特性,子系统之间缺乏动态的融合与联系,其整个语言知识结构是呆板的、封闭的,不易与外界新的知识产生联接、共鸣和迁移,这主要是因为以往研究生所受的英语教学是把英语支离破碎后进行传授的,而且对语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2)英语交际能力和运用技巧还囿于汉语设定的系统之内,没有形成跨文化的交际语用系统,表现为语言能力不能与非语言能力相互融合,缺乏基本的英语文化能力和相互交往能力,更没有深层次的认知能力,即对英语的认知仅停留在描写、再认的层次,缺乏对英语的解释和评价能力;没有建立起对英语的直觉的情感和关系,缺乏情景的投入和倾心,在语用交际失败时不能迅速采取补救方法和措施(如当

30、说不出一个词一句话时,不能迅速用近似语、相近句来代替),等等。显然,要弥补这些缺陷或不足,只有紧紧把握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加以突破,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和发展研究生的英语素质。提高研究生的英语语言素质与研究生英语教学和改革紧密相联。目前我国各地各校所用的教材,课程设置,办学条件,学生的基础都是参差不齐的。这就要求研究生教学改革和实施教学过程中务必遵循以下原则:(1)实践原则。人们掌握外语作为交际工具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教学及其改革必须遵循实践性原则,必须紧密联系实际,走实践、改革、再实践、再改革之路,以实际(实践)为出发点,以实践为归宿点。(2)目标原则。英语教育归根结

31、底属于人文教育的范畴,它负有传授人文知识及思想或人文精神,提高受教育者(研究生)整体人文素质的任务。发展和提高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应成为我们教学改革和教学工作的总目标,而语言素质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提高研究生的语言素质,特别是在外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理应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的直接目标。(3)方法论原则。任何教学改革必须符合教学规律,遵循教学原则,尤其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以因材施教、因时因地制宜的教学原则为指导。(4)高层次原则。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教育形式,与中小学教育、大学本专科教育是不同的,进行研究生教学及改革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把研究生英语教育、教学等同于大学本专科教育,更不能等

32、同于中小学教育。(5)语言学习原则。英语与汉语一样,都是一种语言,语言可以说是自然和社会中最为复杂的现象。语言的复杂性决定了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的复杂性。语言具有多种属性,语言的多方面矛盾性要求英语教学既要照顾全面,又要抓住重点难点;语言的多层次性决定研究生英语学习要突出高层次的特征;语言的发展变化性要求研究生英语教学与学习不要过分纠缠于死的句法规则上,而要把注意力放在英语运用上。当然,除以上原则外,那些适合于任何教育教学形式的普遍原则,如方向性(思想性)原则,教与学相统一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材施教、启发式、精讲多练的原则等等同样是研究生外语教学及改革中必须遵守的。如何把以上原则具体

33、到英语教育活动中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结合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外语语言教学必须注重它的工具性与交际性、语言能力的全面性以及语言教学的思想性与文化性,因此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应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1)采取分班制,根据学生基础分班教学;(2)注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3)从研究生英语教学角度看,听是教学手段,同时又是作为目的来培养的一种语言能力,因此提高研究生听的能力是提高研究生英语再认与理解素质的突破点;(4)加强翻译的训练是提高研究生英语语用素质的突破口;(5)加强英语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英语思维素质;(6)以文化教学促进语言教学,丰富研究生的英语文化素质;(7)提供更多的

34、英语实践机会。为了能使以上教学措施或改革得以实现,我们还必须从教学思维或教学意识和教学方法上大胆进行改革,使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素质。具体地讲,就是要把握住以下几点:(1)课堂讲解从翻译内容为主转向分析语言为主。过去往往把课文的翻译当成了教学的重难点,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课文内容的翻译而展开,这忽视了对课文语言词句和语言文化的分析。(2)以理解与再认语言为主转向运用语言为主。尽管理解与再认语言都是语言教学的基本目的,而且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但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求得语言的运用,这就决定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研究生语言素质的重点。(3)把分析语言内容与分析语言形式紧密结合,树立

35、借助语言形式去探究语言内容的观念。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是语言的两个相互依存的基本属性,前者指语言所蕴含的意义,即语义,后者指语音、语素及语气语调等诸单位的外在形式(包括词汇形式、语法形式和表现体裁)。(4)把目标教学与随意教学结合起来。语言教学具体到每一学期,每一课时,每一篇章,都应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否则,目标不明,主次不分,用相同的时间、过程和标准去教学不同的教学内容,只会使教学失败;当然,强调有目标地进行教学,并不反对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机动地根据学生的要求和疑难,进行某些方面的教学弥补。近年来,在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一些人把二者对立,要么一味强调目标,要么过分地“随意”,有把“讨论式”、“发

36、言式”扩展为“放羊式”的趋势。事实上,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并不对立。(5)把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语言的习得与再认,是一个反复训练与强化的过程,语言素质的发展更是点滴汇集、层层推进、滚雪球式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决定了某一教学目标必须与许多次的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对几的关系。(6)对学生进行某一语言能力(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和某些语言知识的巩固时,要从无意训练为主转向有意训练为主,要从训练结果为主转向训练过程为主,要从单一训练为主转向组合训练为主。参考文献1龚放:试论大学素质教育J,载教育研究,1997(11)。2文辅相:论大学素质教

37、育J,载高等教育研究,1995(3)。3叶绍梁:综合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小议J,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1)。4叶永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改进英语阅读教学J,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1)。5顾钢:论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J,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2(4)。6田书桐:听力训练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0(3)。7汪潮:试论语言文字训练的嬗变J,载教育科学,1998(1)。On the PostgraduatesAll round Education and English TeachingAbstract: The improvement of

38、the postgraduateseducation necessitates the all round education to them,whose basic contents are arranged around how to develop and improve the postgraduateslanguage quality,research quality,surpassing quality,existence quality and other social qualities. Among them,English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39、means to enhance language quality.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stgraduateslanguage quality,the postgraduatesEnglish teaching must abide by five special teaching principles,make teaching reforms on seven aspects and transform six teaching ideas.Keywords:postgraduates,all round education;English teaching;language quality(刘邦凡、林秀英教授、杨炳钧教授合作发表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1期。)更多刘邦凡的文章请访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