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阶段性总结.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4813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案阶段性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导学案阶段性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导学案阶段性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导学案阶段性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阶段性总结.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导学案阶段性总结 “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大力推行了半年多的时间,在赵校长的大力支持下,现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学案教学模式。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谈谈导学案的体会。 一、优点: (一)、学案教学能“用活”教材。“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按照由易到难或者其他的逻辑顺序提出问题,这样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 (二)、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

2、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以前的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掌握的好与坏只是通过提问几个同学来了解,也不能全面的掌握,课堂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的接受,效果不好。新课堂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

3、的参与者。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根据质疑问难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教师和同学共同回答,或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案教学,可以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师“导”的技能,增加学生“学”的活动,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学生多多参与,教师巧妙点拨、指导。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是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的好方法,它顺应了学习内容越来越丰富、学习活动趋于多样化的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学案教学特别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二、困惑: 在这一

4、段时间学生运用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最初的豪情壮志,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开学一周,从来没有在一节课中完成学习任务,总是一节课40分钟只能完成双向五环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一张导学案却需要2至3个课时才能完成,就是这样检测反馈回来的成绩不太理想。 应用“学案式教学”的模式上课,完全以学案为主线,都是统一模式,我个人感觉那样的课堂是那么的僵硬,缺乏一定的活力。限制了教师对课堂的延伸能力。所以我觉得教学中还是应以课本为主线,以学案为辅进行教学。才能充分施展教师的教学魅力及驾驭课堂的能力。 我觉得学案内容过多,题量过大,部分内容过难。常常出现学习目标不能按时完成造成拖拉现象。 探究问题时,

5、收放有时会失控。怎么才能组织学生进行高效小组交流? 回想这段时间的课堂情况,我们教研组反复讨论研究发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在这种新型模式学习下,教师的评价跟不上、学生的不适应等等,最关键的还是导学案编制的实用性和教师的引导上出了问题,而老师并没有灵活运用,只是一味的想着设问导读环节不交流,没有让学生有一种遇到问题就探讨的学习习惯,只是在责怪学生。另外在课堂展示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生的说,学生眼高手低,从而导致了诸多问题。 总之,我们要高度认识学案教学的意义,坚定课改的信心。学案教学虽然有一些困惑,但是,实践证明,学案的使用的确可以消除大多数学生的茫然,增强学习兴趣,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使之成为学习的好帮手。我相信,通过学案教学的日益成熟,一定会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