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55673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简单机械 第1课时杠杆 内容标准: 1.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2.知道利用机械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用工具可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 2.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3.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2、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尝试探究搜集数据分析交流归纳运用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分析等方法,知道杠杆由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能部分组成,并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1 两个饼干罐、钳子、扳手、螺丝刀、钉子、尺子、铁架台、40厘米长的木棒或竹棒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在聚会的时候,妍妍想要打开饼干罐盖,可是打不开,怎么办? 讨论: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好方法? 思考:螺丝刀不是用来拧螺丝的吗?剪刀不是用来剪纸的吗?尺子不是用来测量的吗?它们可以用来打开饼干罐盖吗? 二、活动一: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 演示:出示饼

3、干罐。请同学上台试一试能否直接用手打开罐盖。 问题:直接用手打开罐盖,我们是否觉得费力?能不能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打开饼干罐盖? 任务: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 材料:提供几种常见的工具及物品,如钳子、活动扳手、螺丝刀、钉子、不锈钢尺子等。 活动:分组活动。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试试哪种更容易?要求学生把打开饼干罐盖子的方法用简图表示。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亲身感受使用杠杆可以省力的事实,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杠杆的兴趣。 三、活动二: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 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为什么用螺丝刀更容易打开罐盖?罐盖凸起的边缘起到了什么作用? 任务:

4、设计“研究建立杠杆需要哪些条件”的方案。要求学生利用简图进行研究和记录。 2 讨论:各小组讨论研究方案,思考建立杠杆所需要的条件。 交流:请部分小组介绍本小组的研究方案。各小组对具体的方案个案进行质疑、梳理和完善,提出修改意见。 活动:各小组根据修改后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探讨建立杠杆所需要的条件。 交流: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 小结:通过小组的实验结果,老师利用课本图进行解说。认识什么是杠杆,杠杆各部分的专业名词。 媒体:播放“杠杆” 视频。 四、活动三:用杠杆做个“起重机” 媒体:出示课本图。 活动:小组活动。根据各组的研究方案进行探究实验。 交流:各小组介绍本小组的实验情况,对各小组的研究结

5、果进行质疑、补充、梳理,加深对杠杆的认识。 小结:杠杆的支点越靠近动力作用点,搬运重物就越费力,动力大于阻力时,这时的杠杆是费力杠杆;相反,杠杆的支点越远离动力作用点,搬运重物就越省力,动力小于阻力时,这时的杠杆是省力杠杆。 讨论:费力杠杆和省力杠杆各有什么不同?找一找身边常见的费力杠杆和省力杠杆。 五、课堂小结。 3 第2课时杠杆的平衡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

6、作的重要性。 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4

7、阻力点 用力点 支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 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 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 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 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

8、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 4、 还有其他方法吗 ? 5、 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 5 6、 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 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

9、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全课小结 6 第3课时滑轮、轮轴与齿轮 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

10、,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 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1、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7 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要研究的问题 预测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 定滑轮是否能省力 是否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 左边钩码个数 右边钩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发现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

11、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 1、 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 2、 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3、 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4、 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8 5、 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 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 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

12、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五、想一想: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9 第4课时斜面 内容标准: 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斜面这种简单机械的使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斜面; 2.了解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 2.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 3.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

13、使用工具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 3.尊重证据,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分享他人的智慧。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搜集数据分析整理归纳应用 重点难点 设计实验,探究利用斜面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木板、测力计、绳子、卡纸、螺丝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导入:工人在搬运重物上车。没有重型机器的帮助,他们只是利用一块10 木板就轻松地把重物搬上了汽车。 问题:这块搭成斜面的木板起到了什么作用? 思考:认识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二、活动一:

14、研究斜面的作用 导入:人们从低处把重物搬运到高处时,常常会在高低处之间用木板架设一个斜面。 问题:这些斜面有什么作用? 媒体:出示课本图。 设计:设计探究斜面作用的实验。 引导:利用测力计进行测量,观察同一个重物在垂直提升和沿斜面提升时的重力分别是多少? 按上述的方法,分别测量不同的重物,观察结果有什么变化? 尝试改变斜面的角度,分别测量同一重物的重力,观察结果有什么变化? 按改变斜面角度的方法,分别测量不同的重物,观察结果有什么变化? 活动:小组活动。根据设计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从中找出规律。 交流:请小组代表介绍本小组的实验数据以及找出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作用。 小结:利用

15、斜面可以省力。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越小,沿斜面提升重物就越省力,但是经过的路程就越长。 媒体:播放“斜面” 视频。 拓展:当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时,斜面便垂直于水平面。这时还能省力吗? 三、活动二:变形的斜面 教具:出示一张三角形的卡纸。 导入:这是一张三角形的卡纸,如果把它卷到铅笔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11 活动:把三角形的卡纸卷到铅笔上,看看有什么发现。 交流:请各小组介绍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认识变形的斜面。 讨论:这种“卷起来”的变形斜面有什么特点? 媒体:出示课本盘山公路图。 引导:在卡车车厢与地面之间放一个平直的斜面,搬运重物时就可以省力;但在一座大山的山顶与山脚之间就不

16、能放一个平直的斜面了,因为距离太远。 山顶与山脚之间的盘山公路实际上就是一个“卷起来”的变形斜面,汽车利用这个变形的斜面来爬坡就可以省力,但是就要行驶更多的路程。 拓展: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这种“卷起来”的斜面? 四、活动三:斜面的应用 媒体:出示盘山公路、飞机货舱输送带、商场的自动扶梯、登山旋梯、高层停车场的斜坡、大桥的引桥的图片。 导入:这里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设施,你能不能说说它们是利用了哪种简单机械的原理? 讨论:分析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斜面的认识和了解。 目的:了解人们怎样利用斜面,懂得解释斜面的作用。 拓展:寻找生活中应用斜面的例子。 五、课堂小结。 12 第5课时研究自

17、行车 科学概念:自行车运用了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 过程与方法:发现并分析自行车上更多的机械种类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整理已认识的各类机械和机械的作用,一时倒机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对链条和齿轮的研究 对其他简单机械的原理解释 每个小组自带一辆自行车 一、引入 我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自行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那么自行车是利用一个怎样的工作原理前进的呢?以前同学们可能觉得很神奇,但在你们学习完这章后再回头来思考这个问题,那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对链条和齿轮的研究 1、在自行车上的各个部分中,你最好奇的是哪个部分? 思考: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能起到什

18、么作用? 2、 观察前后2个齿轮,你发现了什么?齿轮的大小对自行车速度有什么影响? 3、 对自行车的前后2个齿轮进行观察研究,并做好记录工作。 观察内容 大齿轮齿数 小齿轮齿数 记录数据 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 13 转几圈? 小齿轮转一圈,大齿轮 转几圈? 4、小组内进行探究讨论,发现2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总结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 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机械原理,找找看,我们能在自行车上发现哪些简单的机械的应用。 2、 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把大家的发出记录下来。 自行车部件 简单机械类型 所起到的作用 3、 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关于自行车的机械问

19、题,和小组同学一起制定一个研究计划,然后开展研究。 四、本单元小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 指名学生发言,对学生没回答完整的请学生补充,实在没说清的由教师给出正确定义。并组合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理解巩固.。 14 第二单元 第6课时珍贵的淡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水资源的含义,分析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和相应措施,理解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2、能力目标:能根据图表资料分析比较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地区差异;能运用图表结合实例分析河流径流变化与补给的关系;能根据某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分析该区域的水资源情况,并提出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

20、、情感目标:通过身边用水现状和节水方法的调查,增强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水资源危机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水资源危机的案例分析 2、教学难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河流径流变化与补给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案例分析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谈天说地”主题:家庭用水调查与节水措施 、调查统计班级内同学家庭的月用水量及水费,并算出人均用水量和水费 、询问其中节水家庭的节水措施 、设计几条节约用水的标语 2、课题引入 15 观看投影片:干旱地区、水体污染的图片 学生

21、感悟:说出水资源缺乏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教师归纳并板书: 水资源危机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淡水资源稀少、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人为原因:水体污染、浪费严重、需水量加大、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 3、难点分析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4、案例分析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通过连线题的形式归纳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谈天说地” 请课前安排的两位同学展示班机同学家庭用水调查的结果。 案例分析 提供小课题:黄河断流的原因及保护措施、上海地区缺水的原因及保护措施、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 学生分析:选择以上的案例进行分析。 5、专题小结 16 利用学生设计的标

22、语,增强节约、保护淡水资源的意识。 第7课时宝贵的耕地 内容标准: 1.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重要性; 2.知道我国耕地资源非常匮乏。 能力培养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2.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3.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3.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

23、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搜集数据数据分析讨论归纳 重点难点 通过分析和解读数据,了解我国耕地资源匮乏的情况,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 17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情景:在建筑工地上,建筑工人正用轻质砖砌墙。 问题:工人为什么不用红砖砌墙? 思考:大量使用红砖是否会破坏我们宝贵的耕地资源? 二、活动一:为什么禁用红砖? 问题:制造红砖需要什么作为原材料?为什么*要禁用红砖? 引导:引导学生认识红砖的原材料来自耕地中的黏土。红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活动:小组活动。算一算,如果要建造一栋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18层大

24、楼,需要使用多少红砖?要生产这些红砖,需要耗费多少面积的耕地? 交流:小组交流,认识使用红砖作建筑材料将造成严重的耕地破坏问题: 资料:我国人均耕地为0.095公顷,还不到世界人均拥有量的一半。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靠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3%的人口,可见我国土地资源多么珍贵! 媒体播放-“宝贵的耕地” 视频。 三、活动二:调查我们周围的耕地情况 问题:为什么耕地面积会不断减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 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和观察所得,讨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原因。 交流:小组代表介绍本小组的讨论结果,了解人类的发展与耕地受到破坏是一对矛盾体。 拓展:能否提出一

25、个方案来尝试解决这对矛盾,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可以保护好、利用好耕地资源? 四、课堂小结。 18 第8课时保护生物资源 内容标准: 1.了解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2.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 2.了解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意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能力培养目标 1.体验在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2.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6、2.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3.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讨论交流搜集数据分析思考讨论交流 重点难点 通过对当地的动植物资源的调查和分析,了解野生动植物的现状,从而意识到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19 二、情景:在自然保护区里,憨厚、可爱的大熊猫正在吃着竹子。波波说:“大熊猫真可爱,它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 问题: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呢? 讨论:通过阅读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研究杂交水稻等事例,讨论野生动植物对科学研究的作用,以及我们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 媒体:播放

27、“保护生物资源” 视频。 小结: 三、活动: 媒体播放“保护生物资源” 视频。 问题:什么是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保护什么?什么样的区域能被列入自然保护区呢? 引导: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以后,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现在,我国各地的国家级、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已相继建立,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 活动:对我们居住的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了解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有没有改善,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有没有明显变化。 四、课堂小结。 20 第9课时矿产资源 内容标准: 1.了解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2.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8、。 3. 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 知道主要的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 2. 了解一些其他的非金属矿产。 能力培养目标 1. 有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2. 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 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3.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资料搜集分析讨论归纳应用 重点难点 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了解主要的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及非金属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稀有性特点,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从小培养保

29、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21 出示课本图。问题:工人为什么要开采矿石?这些矿石有什么用途? 二、活动一:这些材料是从哪里来的? 问题:大家是否知道钢铁是从哪里来的?出示课本图。 引导:铁矿石是金属矿产中最普通的一种。我们以铁矿石的提炼为例,一起来了解金属材料是从何而来的。 三、活动二:全身是宝的石油 出示课本图片。 导入:我们已经知道,矿石能提炼出各种各样的金属材料。除此之外,有一些能源矿产,如石油,还能提炼出一些能源物质。 讨论:为什么说石油是“黑色的金子”?它有什么用途? 交流:请各小组介绍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石油的重要

30、作用。 总之,人类的衣食住行,哪样也离不开石油。 四、拓展:石油来自哪里? 出示课本图片。 介绍: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说法: 五、活动三:能源矿产还有多少? 导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矿产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能源矿产的形成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时间。 活动:算一算,能源矿产还能开采多少年。 媒体播放“珍惜矿产资源” 视频。 讨论:不难看出,能源矿产很快就会被人类开发完。能源危机正威胁着人类,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拓展:非金属矿产资源,可以说,它对人类的生存、进化和繁衍起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六、课堂小结。 22 第10课时海洋宝库 内容标准: 1.了解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31、2.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要保护海洋资源的方法; 2.了解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能力培养 1.具有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2.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3.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资料搜集分析讨论归纳应用 重点难点 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形成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意识,培养保护自然资源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景

32、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情景引入 问题:大小渔船全都停靠在海港里,。这是为什么呢? 23 引导:原来现在正值休渔期。在休渔期间,渔民不能出海捕鱼。 思考:为什么要设休渔期呢? 二、活动一:为什么要休渔? 休渔期就是禁渔期。人们根据海洋鱼类的生长特点、生活习性和繁殖季节等特点,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捕鱼作业,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比如渤海湾近几年一般是x月x日x月x日为休渔期。 讨论:休渔期是否会有明显的效果? 小结:经过了休渔期后,鱼的体重大大增加,。另外,单网捕鱼量比以前大增。 拓展:人们还采取了哪些保护海洋渔业资

33、源的措施? 三、活动二:海洋里有什么可利用的资源? 我国已经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7.5万平方千米多金属结核矿区,多金属结核储量5亿多吨。 小结:海洋是一个巨大宝库,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宝藏。需要我们合理地开发和利用。 讨论:海水里有没有其他值得利用的资源? 四、拓展:向海洋要宝 海洋资源如此丰富,但目前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将来,人类总有一天会更广泛地、更大规模地开发海洋宝藏。 问题:你能想象一下未来的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情境吗?把你的想象用文字或图画表达出来。 五、课堂小结。 24 第三单元 第11课时太阳系 内容标准: 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34、。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系是由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不同天体组成的; 2.知道太阳八大行星的名称、排列顺序,对它们的大小有直观的印象。 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方法 情景引入资料整理分析讨论归纳体会 重点难点 知道太阳系是由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不同天体组成,了解八大行星的名称、大小和排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如果我们能透过蔚蓝的天空,我们将会看到什么呢?媒体播放“太阳系” 视频

35、。 思考:说说大家知道的太空知识。 二、问题:1、太阳系中有哪些行星? 25 2、哪颗行星的体积最大?其他的行星有多大? 3、讨论: 4、活动:小组活动。制作行星的模型卡片。体会太阳及八大行星的大小及排列顺序。 交流:认识太阳及八大行星的大小及排列顺序。 拓展:以前,人们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为什么现在只有八大行星呢? 三、课堂小结。 26 第12课时银河系 内容标准: 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2.理解“光年”的概念。 能力培养目标 1.能够描述比较抽象的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6、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方法 情景引入任务驱动收集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重点难点 知道地球、太阳系与银河系的关系,理解光年的概念。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银河系的相关资料;银河系的视频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片。 情景引入,晴朗的夏夜,我们在空中常常看到一条光带。这条光带就是27 银河,它是由许多颗恒星组成的。 问题:银河与我们太阳系有怎样的关系呢? 二、活动:了解银河系的大小 1、问题:银河系有多大?我们身处的太阳系位

37、于银河系的什么位置? 2、思考:从书中及课前搜集的资料中整理数据,思考银河系的问题。 3、讨论:银河与我们有怎样的关系。 4、媒体:播放“神秘的银河系” 视频。 5、交流:明确太阳系属于银河系,以及它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6、讨论:感受和想象银河系的大小。 三、阅读资料:河外星系 1、学生自行阅读资料 2、讨论:什么是河外星系?什么是总星系?宇宙是无限的吗? 3、归纳:宇宙的无限 四、课堂小结。 28 第13课时观天认星 内容标准: 知道四季的代表星座。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星座,懂得辨认北斗七星、北极星; 2.认识春夏天空中一些显著的星座。 能力培养目标 1.能够描述比较抽

38、象的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和验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方法 情景引入任务驱动阅读观察观测绘图观测记录制定计划 重点难点 学习观测星座的方法,完成星座的观测报告,制定观测四季星座计划。 教学准备 春季星图;星座相关视频、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媒体出示星空的图片。 2、我们每天晚上看到的星星都是一样的吗? 二、活动一:看星图 1、媒体出示天空区域的图片。 29 2、为了便于认识星空,古人依据天空中一些明亮恒星形成的图案,结

39、合神话传说,将整个天空划分成88个区域,每个区域就是一个星座。 3、在春季星空中有哪些显著星座呢? 4、分小组在春季星空图中寻找代表星座,在星图中圈出来,并填写在记录单中。 5、交流:分小组汇报各自的观察和思考结果,交流活动体会。认识每个星座的外形特点。 拓展:天空中星座与什么神话传说有关? 三、活动二:春季星座观测 1、在实际观测时,如何在星空中找到春季的主要星座呢? 2、活动:分小组思考实地观测的方法。 3、交流:各小组交流各组讨论的方法。 4、如何通过北斗星寻找北极星呢? 5、引导学生思考观星时可以借助哪些工具?观星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制作观测表格? 四、活动三:观测星座 1、出示撰写得

40、较好的观测报告。 2、出示四季星图图片。每个季节天空中的星座是不同的,每个季节里都有代表星座。 3、长期观测星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长期观测四季星座,我们该如何观测呢? 4、讨论:根据上节课的实际观测经验,讨论长期观测方案。 5、交流: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制作长期观星计划。 6、分小组修改观测计划。 五、课堂小结。 30 第14课时探索宇宙 内容标准: 1.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 2.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改进而深化和拓展。 3.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 4.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

41、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2.认识到空间科学对现代生活有哪些影响和帮助。 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方法 情景引入任务驱动收集数据整理分析发现规律想象推测 重点难点 了解人类探究宇宙的历程及意义。 教学准备 人类探索宇宙历程、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空间科学的应用等相关文字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视频、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31 1、情景引入,出示浩瀚宇宙的图片。 2、银河系那么大,人类是怎样了解到那么远的地方的? 2、播放“人类探

42、索宇宙的脚步” 视频。 二、活动一:月球的“面纱”是怎样揭开的? 1、导入离我们生活的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个? 月球是地球最近的邻居,是地球的卫星。人类很早便开始观察月球。今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月球不同角度的照片,甚至还登上了月球。 2、人类是怎样揭开月球的“面纱”呢? 3、交流:学生交流各小组的整理结果。 4、从整个探月历程来看,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与探测工具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三、活动二:空间科学与我们的生活 1、大家知道什么是空间科学吗? 2、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品或设施是空间科学的研究成果? 4、学生互相质疑。 5、思考未来人类能发展出哪些新的空间科学技术。 四、活动三:联络外星生物 1、人类一直在宇宙其他星球中寻找生命的迹象。 2、这些图片是天文工作者尝试与外星高智能生物进行联络的信息。大家能读懂这些信息吗?你会用什么方式向外星人发出信息呢? 3、用图画或其他形式设计与外星生物联系的方法,并填写在记录单中。 交流: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方式,并说出理由。 拓展:外星人会是什么模样呢?一定长着眼睛吗? 五、课堂小结。 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