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点”浅淡科学课程中小学教学的衔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三点”浅淡科学课程中小学教学的衔接.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三点”浅淡科学课程中小学教学的衔接 内容摘要:有一个笑话说,中小教师犹如: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中小学科学教学在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借助学校九年一贯的教学体制,在小学六年级下半学期一学期的时间进行中小学科学课程的衔接。从三个方面找到中小学衔接的方法:一、打准“衔接点”, 找准中小学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科学概念,是中小学科学概念衔接的关键。二、找好“兴趣点”,从设置悬念等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找对“关键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做好衔接。关键词:中小学 科学 衔接我国的义务教育是以九
2、年一贯制作为教学期限的,初中、小学同属基础教育,学科教学内容紧密连贯,课程设计先易后繁。但是在实施的时候往往是初中、小学各管一段,中间没有很好的衔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改革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我校九年一贯制的模式为中小学学科衔接教育的研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经过几年中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的衔接,结合宇宙单元的教学,谈谈自己对科学学科中小学衔接的几点思考。一、 中小学学科衔接的意义1、 学校体制的要求。从前年开始,科学学科开始了一个崭新的尝试,由我们小学科学老师教
3、一学期的初中科学。虽然由于学校特殊的条件,让我们经常能参与到初中科学课堂之中,但对于从未参与过初中教学的我们来说,也只是略知皮毛,并未真正窥到里面的门道。这就要求我们小学科学老师必须了解中小学科学教学之间的关联,降低这其中的台阶,让学生顺利过渡。2、学生生长的过渡期。特殊的学校体制,教学体制,让我们的学生在小学六年级就必须面临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开始了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但对于他们来说,还没进入初中就必须开始初中知识的学习,若不适应这个阶段的学习,必将对他初中乃至今后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研究科学课程中小学衔接,让学生平稳地渡过这个学习生涯中的关键期具有重大的意义。二、 中小
4、学科学学科的差异一)教学目标的差异从科学概念的深度和密度来看,小学科学和初中科学有着较大的区别。以太阳系为例,小学科学中太阳系要掌握的科学概念就是: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而在初中科学中太阳系包括了最近的恒星太阳、行星与卫星、太阳系小天体三节,里面需要掌握的科学概念大大小小就有十多条之多。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来看:小学科学强调亲历探究过程,于是就有了“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建一个星座模型”等探究活动,通过建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的体系;但初中科学强调归纳与梳理,通过对宇宙由远及近的认识,使学生建立一个层次结构较为完整的天体系
5、统。二)教材内容的差异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因此小学科学教材切入点小,难度小,强调趣味性,科学探究以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现象为主。而初中科学课程则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将在科学课程(36年级)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学习必要的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为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后继学习打下基础。初中教材内容增多,加深,对科学现象和规律经常是定量说明或者数学化描述。有时初中科学一节课的内容可能就相当于小学科学一个单元的内容。如月相这一课,小学的教学主要是以感性认识为主,教学主要内容是:持续观察月相变化过程;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
6、时期有不同的形状,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小学月相教材 初中月相教材而初中教学内容则是:月球的基本情况;了解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在知道月相变化规律的前提下,探究并理解月相的成因;月相变化的规律与农历的关系。无论从知识层面还是理解层面都有了极大的跨度。三)教学方法的差异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在教学太阳系时,为了让那些抽象的数据变成孩子们脑海中的太阳系模型,有一个“建太阳系模型”的大型活动,让孩子们去操场上按照八大行星之间距离的比例缩小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太阳系”,他们对于太阳系的概念就建立起来了。小学建太阳系模型 初中太阳系教材而初中在教学太阳
7、系时,更多的是用一些数据、文字描述来获得对太阳系的认识。而怎样让教学方法多变,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所要学习的内容便是中小学教学衔接比较重要的环节。三、科学课程中小学衔接的方法一)找准“衔接点”。小学科学概念体系与初中科学概念体系相比,既是独立存在的,又有相辅相成的地方,可以这么说初中科学是小学科学的延伸和发展。如何找准中小学科学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科学概念,是中小学科学概念衔接的关键。如月相一课中,小学课本中关于月相的概念是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而初中月相的概念是月球相貌的变化。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了解小学课程标准和教材,还要通读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教材进行整理和分
8、析,比较中小学教材都涉及的科学概念在目标、重点和难点上的联系和区别,然后引导学生重新建构新的概念。一方面要让学生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概念,同化现在在学的新概念,从而建立更加完整的概念体系;另一方面,如果原有的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顺应这种过变化。对原有的概念体系进行改造和重建。如通过小学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这个时候学生对于太阳系的概念还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认识,虽然也经过了太阳系模型的建立等探究活动,但除了八大行星外对于其它天体的认识还比较浮浅。通过初中行星与卫
9、星、太阳系的小天体等课的教学,学生头脑中的太阳系概念的建构已非常具体和丰富了。二)找好“兴趣点”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也是学生主动学生的动机,一个人只有对他学习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1、创设悬念,激发兴趣大家都喜欢看悬疑片,是因为它情节一环扣着一环,让人欲罢不能,而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置一些“悬念”,使他们在“好奇”、“疑问”的感觉中,在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下,进入到学习中来。如在教学七(上)时区和日界线时就从课的一开始创设了一个情境:豆事给远在新疆的爸爸打电话问他有没有吃饭,但发现北京太阳已经下山了,新疆却还没有(如图一)。从这一情境学生开始进入了关于
10、时区的学习,经过层层分析学生掌握了时区的概念后再请他们来帮助回答豆豆的问题。(如图二) 图一 图二接下去的这堂课就通过豆豆这个小主人公提出的一些问题和遇到的一些困难帮助学生学习有关时区和日界线的知识。随着教学的层层深入,迷底一点点地揭开,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对于由东向西穿越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这个平时教学中的难点的掌握也比用一般的教学方法效果来得好。图三 图四2、生活中的科学 宇宙中有许多和我们平时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发生在2009年7月22日那一次日食,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在教学日食和月食时,我把当时的视频放出来给学生们看,他们的兴趣一下子提起来了,纷纷把当时观察到的
11、现象说了出来,随着学生的叙述,日食发生的几个特点一下子就找了出来,对于日食的成因的模拟也做得相当的成功。3、数字小游戏学生对于经过理解而记忆的内容都印象深刻,七(上)星空巡礼和地球单元有一些与天体有关的数据学生记忆起来却有点难度。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些跟数字有关的小游戏。比如在记忆地球和月球的体积和大小时,PPT做了一组动画,把月球和地球放到天平上去秤一秤,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球和月球体积质量大小比较(图)而有些数字,比如光年、1天文单位,对于学生来说这个数字太大、太抽象,学生很难理解这是多少距离。就把这些数据和常见的现象作比较,如日地之间的平均距离1.496108KM,如果一个人按正常的行走速
12、度从地球出发,要走3500年才能到达月球,这样就比较形象而容易让学生接受。三)找对“关键点”好的教学方法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对于学生来说好的学习方法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是科学课程中小学衔接的关键。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1、教学方法上取长补短。前面提到小学科学由于课程内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等方面的原因,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大多通过学生亲历的探究活动得了一些浅显的科学道理。就像一个学生说的,一节课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到最后记住一个科学概念,而初中科学更强调的学生的掌握。但我们所面对的孩子毕竟才是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他们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还没脱离小学和的状态,所
13、以在教学七(上)宇宙的内容时,要从四个方面衔接。(1) 慢慢走,教学时要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容量。第一次教观天认星那一课时,我花一节课的时间就把星空的变化、恒星与行星、星座与星图以及望远镜等知识都教完了,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的工作效率还蛮高的。一下课,一个女生就给我提意见了:老师你每放一张幻灯片就是一个新的概念,我都应接不暇了。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对于刚刚接受初中教材的学生们来说,在一开始有意识地放慢教学进度,再慢慢地加快,有利于中小学的衔接。(2) 变抽象为形象。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刚刚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用一些建模实验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具体感知的基础
14、上,建立抽象的概念。如在教学月相的成因和规律时,按照初中教材的教法是没有模拟实验的。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先让一个学生用拿一半黑一半白的排球(月球),黑板前面放一盏200瓦的白炽灯(太阳),而其它学生聚集在教室中间,来感受到日、地、月三者位置变换时,所看到的不同的月相,再结合多媒体动画对月相变化过程的演示,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去理解和建立月相变化规律的概念。(3) 初中教学方法缓缓渗透。 进入中学后,记忆和思维就不能继续停留在机械记忆和直观思维上,而应逐步发展理解记忆和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法做好这方面的过渡。如在教学在星空中时,就可以提前渗透一些关于星空、星座方面的知识,为
15、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太阳系时,可关于八大行星的特点事先做一些补充和铺垫,这样到真正学习初中内容的时候学生相对来说就轻松了许多。这个时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和了解天文知识的软件和网站,以方便他们的学习。2、 学习方法承上启下科学家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在学生中小学衔接的关键时刻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有利于他们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而尽快适应今后的初中科学学习。(1) 把好预习关。初中科学的学习做好预习工作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扫清学生课堂学习的拦路虎,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听讲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 把好作业关。作
16、业是对学生当堂课学业水平的一个检验,作业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养成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完成作业后要认真检查,教师批改后的作业学生要及时加以订正等习惯。从小学高段慢慢地培养孩子做科学作业的习惯,让学生从做科学作业慢慢过渡到做好科学作业。(3) 把好效率关。 一个人的学习效率从很多层面来体现。教师可以从指导学生认真听课、科学记忆、科学复习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记忆一些数字方面的知识时,可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还可以编一些小口诀等方面来记忆比较长的东西。四、 研究的成效及思考1、 我校科学课程中小学衔接已经试行到第三个年头了,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初
17、中课程,对于初中的学习方法也有所以学习,到初中时普遍都感觉适应的非常好,虽然课程、学业任务都加重了,但没有觉得跟不上或者很累的现象。没感觉到初中和小学有很大的不同,心理上也不会有太大的落差。2、对于教师自身的成长来说,由于我本身非理科专业毕业的,本身的业务水平跟初中科学教师还是有段差距的,但在跟学生一起学习的过程中,自己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3、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由于课程体系不同,导致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方式、教学方法上的脱节、学生在行为习惯、学习方式上不能够持续发展,出现断裂。如何能够加强课程体系方面的衔接是我今后想要努力的方向。做好科学课程的中小学衔接,还有非常多的内容值得去研究。如何使我们的科学课程实施得更好,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轻松,轻负担、高质量是我们每一个做老师的应该追求的目标。参考文献:1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S.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教育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S.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