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5997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小学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 省电大责任教师 叶少玲 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学习小学教育学课程。 我是叶少玲,是云南电大小学教育学课程的责任教师。在此,我将对小学教育学课程的期末复习重点作一简要说明,供修读该课程的学生正、补考复习使用。 本学期开设的小学教育学课程是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教材采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汤书翔主编的小学教育学。 学习本课程要贯彻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最必需的教育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借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考试既重视知识、理论的考核,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核。 考核总成

2、绩为100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总分的80。 本课程命题原则: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命题严格控制在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范围内。 考试命题应该覆盖各章,既要全面又要重点突出。 从本课程教材的结构上划分,共14章。这14章从知识体系上看可以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至第四章,教育原理部分;第五章至第七章,教学论部分;第八章至第十二章,教育论部分;第十三章至第十四章,管理和三结合教育问题。教材各部分题量所占比例大体是: 教育原理部分:30;教学论部分:30; 教育论部分:30;管理和三结合教育:10。 试卷题目难易程度的安排。题目难易程度分为四个等级:易、较易、较难、难。 在

3、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分数比例大体是: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各试题彼此独立,某试题不可替其他试题作答或暗示其他题答案线索。 教育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和各类题型的分数大体比例分别是:填空题10,选择题占10,名词解释占20,简答题占40,论述题占20。 请同学们注意:名词解释一般考较固定、较规范的概念;填空题和选择题主要考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准确程度;简答题主要考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在回答这道题时只需将要点说清楚即可,勿需展开作更多的说明;论述题主要考基本理论及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在回答这道题时要有理有据,即要有要点,有展开的论述,还要有事实说明,同学们在做论述

4、题前一定要认真审题,切忌答非所问。 下面就各章的复习重点作一简要说明。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本章重点掌握:教育和教育学的概念,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和教育学的产生进程,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教育的基本概念 二、教育的本质特点 三、教育学和小学教育学 第二章 小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重点掌握:教育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和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意义和内容。 一、小学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二、小学教育与儿童的发展 三、小学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 第三章 小学教师与小学生 本章重点掌握:小学教师的职责、作用、劳动价值及其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小学教师应具

5、备的素质,小学生的特点,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一、小学教师的职责、作用及其劳动价值 二、小学教师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三、小学教师的素质和修养 四、小学生 五、师生关系 第四章 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小学全面发展教育 本章重点掌握:教育方针的意义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我国小学的培养目标。 一、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 二、小学全面发展教育 三、我国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第五章 小学教学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本章重点掌握:教学的概念,教学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以及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教学的任务和小学教学的内容。 一、教学的概念 二、

6、教学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三、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 四、教学的任务 五、小学教学的内容 第六章 小学教学的过程、原则和方法 本章重点掌握: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基本理论知识。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四、教学原则 五、教学方法 第七章 小学教学的组织形式 本章重点掌握:教学组织形式的基本理论知识,小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境。 一、班级上课制 二、课的类型 三、课的结构 四、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八章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本章重点掌握:小学德育的重要现实意义、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一、思想

7、品德教育的概念 二、思想品德教育的组成部分 三、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四、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 五、小学德育的内容 第九章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原则和方法 本章重点掌握:德育过程的含义和特点,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一、德育过程的含义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 三、德育原则 四、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方法 第十章 小学班主任工作 本章重点掌握: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内容,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和基本任务,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一、班级的概念 二、班级的结构 三、班主任的概念 四、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五、班主任的职责 六、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第十一章 小学课外活动 本章重点掌握:小学课外活动的概念和主要特点,课外活

8、动的重要意义和任务,小学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形式,组织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 二、小学课外活动的特点 三、课外活动的意义 四、小学课外活动的任务 五、课外活动的内容 六、课外活动的形式 七、组织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第十二章 少年先锋队工作 本章重点掌握:少先队的性质、任务和主要特点,开展少先队活动的重要意义,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内容和形式,辅导员的职责和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一、少先队性质和特点 二、少先队的基本任务 三、少先队教育活动的意义 四、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 五、少先队活动形式 六、少先队辅导员职责和条件 第十三章 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 本章重

9、点掌握: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的重要意义,以及学校在协调沟通家庭与社会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学校与家庭联系、社会联系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一、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社会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的重要意义 四、学校在协调沟通家庭与社会教育中起主导作用 五、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内容和形式 六、学校与社会教育联系的内容和方式 第十四章 小学的管理 本章重点掌握:我国农村小学的设置和建设状况,小学管理体制和现行的领导体制,小学的管理。 一、我国农村小学的设置和建设状况 二、小学管理体制和现行的领导体制 三、小学的管理

10、 附: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 2、教育 3、教育 4、教育学 5、儿童年龄特征 6、义务教育 7、教育方针 8、教育目的 9、素质教育 10、教学 11、课程计划 12、教学大纲 13、教学过程 14、教学原则 15、启发性原则 16、班级上课制 17、思想品德教育 18、德育内容 19、德育过程 20、德育原则 21、陶冶法 22、课外活动 二、简答题 1、 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 2、 说明我国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 小学教育如何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4、 说明小学教师的职责。 5、 说明小学教师劳动的特点。 6、 说明小学教师的作用。 7、 小学生的智力和学

11、习能力的发展有何特点? 8、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9、 说明教学的任务。 10、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1、 运用讲授法要注意哪些基本要求? 12、 班级上课制有哪些优点? 13、 一堂好课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 14、 说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15、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有哪些? 16、 简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17、 说明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 18、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19、 班级教学管理主要抓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20、 简述课外活动的内容。 21、 说明组织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22、 说明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内容。 23、 说明少先队辅导员的条件。 24、 为什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要密切配合保持一致? 25、 小学常规教学管理有哪些内容? 三、论述题 1、 说明教育的本质特质 2、 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怎样的关系? 3、 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儿童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 试述小学教师的素质和修养。 5、 如何建立和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 6、 如何正确理解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7、 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8、 在教学中怎样贯彻启发性原则? 9、 试述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10、 班主任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班集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