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领导思维推动学校发展.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47487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革领导思维推动学校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变革领导思维推动学校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变革领导思维推动学校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变革领导思维推动学校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变革领导思维推动学校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革领导思维推动学校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革领导思维推动学校发展.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变革领导思维 推动学校发展姜明彦学校发展靠什么?这是一个在教育界长期讨论的话题。靠校长,未免过于“英雄主义”,但“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在很多学校的成功办学实践中得到了印证。靠制度,固然可以避免因校长更迭而引起学校发展的不稳定,但制度不可能一成不变,尤其是学校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以及制度的执行方式。靠教师,当然不错,但教师专业发展存在一个过程,并需要校长的引领与制度的保障。所以说,在学校发展中,校长、制度与教师是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的。本文所要着重思考的是: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如何通过变革领导思维,积极应对学校办学体制环境的变化,提高校内制度的执行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学

2、校发展。一、思考的背景思考的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现代学校发展呼唤校长胜任力的提高,而影响校长胜任力的深层次因素不是知识,不是动机,而是思维方式。以线性思维、二元思维与平面思维为特征的传统思维方式不转变,校长的知识不仅难以发挥最大的效用,难以转化为智慧,而且制约校长自我意识与内驱力的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说,思维力将决定领导力。二是,在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背景下,转制学校“改制进民”对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既有管理机制的运作产生了冲击,以我校为例,2000年成功转制后,办学资源得以拓展和丰富,办学硬件显著改善,师资队伍素质整体提升,而2005年启动的“改制进民”对学校骨干教师

3、队伍建设、生源数量与质量带来了巨大压力,这自然要求学校领导思维积极变革。二、新背景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思路:“立体式”的资源开发自2000年以来,我校一直比较注重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其背景是学校龙头课题“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索性教学的策略研究与实践”的实施,其探讨的内容主要是教与学的问题,其主体是广大教师,其目的旨在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差异性,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但随着该课题的实施和学校的改制进民,问题教学改革虽取得了初步成效,学生问题意识有所增强,学习习惯有所好转,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改革在上海市第八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中还获得了教育改革实验三等奖,但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出来。我们逐渐认识到,站

4、在学校内涵发展的高度来思考的话,不仅是教师、学生需要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学校领导者也要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否则,教与学中深层次问题的解决缺少保障。所以说,教与学问题的解决,办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对学校能力提出的要求,对学校领导思维提出的要求是不能回避的。而全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需要全方位地开发资源。在领导思维上,必须从平面思维转向立体思维。以往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上,我们主要依托的资源是学校中的骨干教师以及校外的专家资源等。实际上,这是一种平面式的资源开发,已不能适应当前学校办学面临的问题。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多维度、立体化地开发教育资源,既要发挥骨干教师的核心作用,更要大力开发青年教师人力资源

5、,既要开发专家资源,也要开发社区资源,既要开发人力资源,也要开发课程资源、文化资源,以及实现信息资源的分享等等。单就教师人力资源开发来讲,也需要立体化,不能只提高激发教师工作动力,挖掘教师工作潜力,实现教师团队合力,而忽视教师生理、心理的健康程度;不能只考虑到学科教师的开发,而忽视班主任教师的开发等等,且就学科教师来讲,不同教龄的学科教师,开发的内容与主题也要各有侧重,从而形成一个连续体。并且,在开发模式上,不应是单纯的个体开发模式、短期开发模式,而可以是团体分层开发模式、周期性开发模式,如在滚动大循环中开发教师潜能。滚动大循环,是在新教师成为我校教师队伍主体、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成为人力资源开

6、发重要内容的背景下实施的。其操作思路是:包括青年教师在内的专任教师在高一至高三年级间滚动循环,而不是青年教师只任课到高二年级,高三教学重任由骨干教师承担,同时各年级学科配置一名骨干教师任把关教师,把关教学技术。实践证明,滚动大循环既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连续性,又有利于青年教师体验完整的高中教学流程,实现潜能开发和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三、新背景下实现组织有序运行的策略:“方”与“圆”的相互转换在学校领导过程中,提高领导力始终存在两个基本的目标,即领导如何更加科学,如何更加富有人性化。前者指向效率,像一个方块,相对刚性,而后者指向公平,像一个圆弧,更为柔性。但两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辨证统一的,可以相互

7、转换。并且,两者之间的转换,有利于促进组织运行的优化,让组织运行得更为有序。而这正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我校实现在改革中稳定发展和提高教师士气所迫切需要的。以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为例,在传统的思维中,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是分离的,没有实现有机的融合。分离的结果是,学校文化让教师感觉到比较空虚,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无关,认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校领导者而不是教师,同时制度在教师心中成为了奖惩的代名词,认为制度制定的主体是学校领导者而不是教师,教师只能执行制度。而实际上,制度是“方”,文化是“圆”,两者可以相互转换。当制度成为广大教师自觉的行动、习惯、惯例时,制度就转换成了文化;而当文化的特征体现在制度

8、之中时,文化就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了下来。为此,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打破“为制度建设而制度建设”的思维方式,把制度的产生与执行的过程作为学校互动、民主文化建设的过程,通过执行制度逐步把成文的制度文本条文转化为学校组织成员共同的文化,以防止教师过于依赖规章制度手册。否则,制度充其量只是管理者的意志而已,制度的执行因需要奖惩而致使成本会比较高。而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把制度作为重要的载体,从优化教师生活与行为方式的角度,进行制度的梳理,以避免制度与文化的冲突。在办学实践中,文化口号喊得很高、很激动人心,而制度安排令教师感到压抑、不舒心的情况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改变这种现状的出路也就在于制度与文

9、化的融合。以我校为例,为了做到“心中有学生”,落实“德高学优、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推进“问题教学综合改革”的深化,创建体现教科院实验高中特点的办学特色,我们提出建设以“爱研究”、“敢创新”、“愿分享”、“求和谐”为主要特征的学校文化,同时对制度进行了再设计,拟建立德育工作外学内研机制,外学即组织有关德育工作人员到成功学校进行考察,学习其先进经验,内研即结合我校实际,围绕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加强教研组建设,优化“教学一得”的反思质量与交流机制,举办以全校各学科青年教师为主要参加对象的“教学心得杯”教师论坛;改革现行的教学管理常规,创新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减少自上而下的

10、强制性,增加教师自主性、灵活性,帮助教师建立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提供给教师更多的自由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并在给教师增加自主性的同时要加强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教师发展奖励制度,对在思想、业务上积极进取并取得较大进步度的青年教师给予奖励,对在教育教学实验上有突出表现、在帮助青年教师发展上发挥较大引领作用的高级教师或骨干教师给予奖励等。四、新背景下教师工作状态的激活:“分”与“合”的统一在我校发展面临新环境与教师队伍出现“断层”的背景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激活教师工作状态,发挥高级教师骨干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发展,营造活跃的教师发展氛围,打造和谐的教师团队,提高我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竞争力。但如何激活教

11、师工作状态呢?分权是非常必要的。为促使学校管理重心下移,我们在高三年级采取了年级学科把关责任制和班科(班级各学科)教学质量把关责任制,把管理重心下移到学校组织的基本单元,建立年级学科把关组长牵头的教学质量调控机制和班主任牵头的班科教学质量调控机制。从形式上看,年级学科质量把关组填补了年级组和教研组之间的教研空白地带,而从实质上看,它是激发教师工作状态的一种新机制。但“分”权的同时并不否认“合”的必要。众所周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一放就乱”和“一收就死”的难题,其症结就在于走极端的思维方式。实际上,在现代学校发展过程中,整合也是提高领导力的重要策略,有利于激活教师工作状态。如为调动班主任

12、的积极性,我校强化和放大了班主任职能,使班主任成为班级教学牵头人和主要负责人,相当于这个班的教导主任,既管“教”又管“导”,既要管好自己的课堂,又要统筹各科教学教研。班主任每周组织一次班科教研活动,协调解决各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而为了激发学科教师的积极性,从2005年开始,我校在已有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上海正在全面推进的二期课改,按照整合的思路,开始进行以问题为本的学、教与管的综合研究,即从三个维度开展问题教学的实验,即学生“学”的维度、教师“教”的维度(教师角色转换、教师技术提炼)与学校“管”的维度(学校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创新、学校文化建设等),其目的在于使教师开展问题教学获得教学管理制

13、度、学校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从而激活教师工作状态。另外,合理规范学生社团活动,把学生社团活动与学校课程有机整合,实现学生社团活动的课程化,有利于调动教师在学生社团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为了保证整合策略的有效实施,我校在机构设置上也进行了整合,将原先行政办公室、科研室、人事室、档案室的工作职能进行整合重组,成立了人力资源处。总而言之,领导是为教与学服务的,但由于教与学并不是在封闭的、确定性的环境中进行的,不可避免地受到体制环境与资源存量的影响甚至冲击,因而学校领导的思路与策略也必须适时调整,调整的关键是思维方式的转换。(作者:姜明彦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校长 2

14、00082)(注:本文全文刊登在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12期上)我的大学爱情观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好、正确,健康,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不健康,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大学生的恋爱观必须树立在健康之上,并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从下面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对大学爱情观。2、什么是健康的爱情:1) 尊重对方,不显示对爱

15、情的占有欲,不把爱情放第一位,不痴情过分;2) 理解对方,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 3) 是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结合;3、什么是不健康的爱情:1)盲目的约会,忽视了学业;2)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3)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4)偏重于外表的追求;4、大学生处理两人的在爱情观需要三思:1. 不影响学习:大学恋爱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经历,学习是大学的基本和主要任务,这两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生因为爱情,过分的忽视了学习,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学习的时候就认真的去学,不要去想爱情中的事,谈恋爱的时候用心去谈,也

16、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2. 有足够的精力:大学生活,说忙也会很忙,但说轻松也是相对会轻松的!大学生恋爱必须合理安排自身的精力,忙于学习的同时不能因为感情的事情分心,不能在学习期间,放弃学习而去谈感情,把握合理的精力,分配好学习和感情。3、 有合理的时间;大学时间可以分为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把握好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的“度”很重要;学习的时候,不能分配学习时间去安排两人的在一起的事情,应该以学习为第一;生活时间,两人可以相互谈谈恋爱,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大学生对爱情需要认识与理解,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 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

17、会放弃他。”大学时代是吸纳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认识到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校大学生要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因把过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谈情说爱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因此,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合理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地位。(二) 树林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有默契、相互喜欢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大学时间,锻炼自身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有爱而放松了学习

18、。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爱情是奉献而不时索取,是拥有而不是占有。身边的人与事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再让悲剧重演。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三)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在当今大学校园,情侣成双入对已司空见惯。抑制大学生恋爱是不实际的,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与恋人多谈谈学习与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四) 爱情不是一件跟风的事儿。很多大学生的爱情实际上是跟风的结果,

19、是看到别人有了爱情,看到别人幸福的样子(注意,只是看上去很美),产生了羊群心理,也就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爱情(五) 距离才是保持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爱情到底需要花多少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大学生爱情失败,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多。相反,很多大学生恋爱成功,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准确地把握了在一起的时间的多少程度。(六) 爱情不是自我封闭的二人世界。很多人过分的活在两人世界,对身边的同学,身边好友渐渐的失去联系,失去了对话,生活中只有彼此两人;班级活动也不参加,社外活动也不参加,每天除了对方还是对方,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学习,影响了自身交际和合作能力。总结:男女之间面对恋爱,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应有的品格,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爱,也不宜过急追求爱,要分清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确大学的目的,以学习为第一;规划好大学计划,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要对恋爱认真,专一,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认真对待恋爱观,做健康的恋爱;总之,我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让大学的爱情成为青春记忆里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终身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