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77523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蝌蚪找妈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蝌蚪找妈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蝌蚪找妈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蝌蚪找妈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蝌蚪找妈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蝌蚪找妈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蝌蚪找妈妈(1).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班沙尔学校 郭增珠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成长过程中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目标: A 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能力。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 导学展交训练。 C 懂得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正确理解动词。

2、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2.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一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 二、引导看图 1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教师相机板书:乌龟

3、三、自学课文 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 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 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2试着回答问题: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青蛙长得什么样? 五、导学课文 1.导读第1自然段 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池塘一群黑灰色 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 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

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 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 交换,学生念鲤鱼妈妈,教师念小蝌蚪。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 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 2.导读第3自然段 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蝌蚪又错把乌龟当妈妈。 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表演动作。 3.导读第4自然段。 指名朗读本段。青蛙妈妈什么样?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 板书:四条腿 宽嘴巴 大眼睛

5、绿衣裳 白肚皮 理解“游过去”在句子中的作用。表演动作。 4.齐读第5自然段。 小蝌蚪象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昵?小青蛙以后跟着妈妈做什么? 5.小结: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六、课堂练习 1读写生字新词。 2仿写句子。 地点 有什么样子 干什么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有一群鹅 有一群小鸡 有一只猴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拼音,写汉字。 Qngwmmayustiotu,kunkundezuba,gzhedynjing,pzhebldeyshang,luzhexubidedp。 2说说

6、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开始什么样?后来呢?教师板书: 大脑袋 黑灰色 长尾巴长两条后腿 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 尾巴不见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裳。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把课文内容讲一讲 老师提示线索:池塘里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不知什么时候 四、总结 课文里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再写小蝌蚪看见了谁,最后用对话来结束。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词,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作者根据图画的主要内容,合理想象,按顺序写出了这样一篇好文章,对我们今后的看图作文会有帮助。 五、课堂练习 1

7、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青蛙和蝌蚪。 2完成课后习题3。 板书: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 变 青蛙 大脑袋 长了两 长了两 尾巴 不见 黑灰的身子 条后腿 条前腿 变短 尾巴 长尾巴 找妈妈 鲤鱼 乌龟 大青蛙 捉害虫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在课堂中我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上课被动和机械训练的弊端。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寻人启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件事所表现出来的喜爱的情绪。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无,直接影响着课的质量。上课伊始,老师神秘地告诉学生,刚才在校门口看

8、到了一张寻人启事,想看看吗?在同学们诧异声中,教师用幻灯打出寻人启事: 大家好! 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哪里?听说一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同学们恍然大悟,不一会儿小脸上个个绽出灿烂的笑容,原来是可爱的小蝌蚪找他们帮忙来了。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问:“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孩子们一边齐声响亮地喊愿意,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读课文。没有大费周折的导入语,也没有颇费时间的练习题,学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进入了角色。 二、读、说、贴、讨论学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1读分层朗读,读出感情 初读。教师有趣导入

9、课文以后,随即抛出问题。a课件播放全文,学生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b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从文中找出它妈妈的特征。学生在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带着问题读,使读不再是漫无目的,提高了读的质量。 精读。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教师精心导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课文第二、第三两小节,是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处理如下:a读这两小节,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又碰到了。b比较句子。说顺序。要求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通过学生的说来完成填空题。 说内容。在学生知道青蛙的样子以后,要求他们在寻人启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征。把学到的内容

10、及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贴据文贴画,贴中取乐 教师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4讨论形式多样,深入引导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任何学校教育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多方面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以,每一项学校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尤需如此。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乌龟却说蝌蚪妈妈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到底蝌蚪妈妈长什么样昵?他们俩谁说的对呢?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

11、趣,他们积极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蝌蚪妈妈的样子,并加以引申。通过学生课前资料的寻找以及课上资料的交流,学生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并且开动脑筋说出了许多保护的措施。增强了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许多遗憾。比如:学生读懂了课文,但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总结的不及时、不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坚持把读的权利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通过感悟、联想两个支点,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全员活动,全程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