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虫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病虫害.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见病虫害紫薇常见病虫害 一、紫薇白粉病 紫薇白粉病为紫薇上常见病害,局部地区受害较重。 症状:紫薇白粉病在叶嫩梢和花蕾上发生。春夏季嫩梢、叶感病后扭曲变形,上覆一层白粉。叶开展后即可感病,叶上病斑圆形,上覆白粉。严重时也可连成一片。病叶提前脱落,影响生长。花受侵染后,表面被覆白粉层,花穗畸形,失去观赏价值。 病原:为南方钩丝壳菌,属核菌纲、白粉菌目。在叶两面着生。 传染途径:紫薇白粉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危害。病害一般在5月份开始发生,6月份趋于严重,7-8月份天气炎热时停止或较轻,9-10月份又可再度病重。下部萌生的枝叶感病要重,场地湿冷、闷热、通风
2、透光不良时病重。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 紫薇萌生力强,重病的成树可于冬季剪除所有当年生的枝条,清除病落叶,病梢,可以减轻侵染。家庭盆栽紫薇应及时摘除病叶,并将盆花放置在通风透光处。 2、药剂防治 可喷洒80%代森锌可湿性粉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4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于5月中旬起,每隔10天喷1次,共喷3-4次。 二、紫薇长斑蚜 紫薇长斑蚜又名紫薇棘尾蚜,属同翅目、蚜总科、斑蚜科。分布我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台湾等地。寄主除紫薇外,还未见报道。 为害状:对紫薇的危害年年发生,常盖满幼叶反面,使新梢扭曲,嫩叶卷缩,凹凸不平,影响花芽形成,并使花序
3、缩短,甚至无花,同时还会诱发煤污病,传播病毒病。 形态特征:有翅孤雌蚜 体黄色,斑纹黑色,体宽三角形,长2.1毫米,宽1.1毫米。腹部淡黄色,各节均有1对隆起的黑色中瘤,其中第二节的1对最大,且基部相连。体背有斑纹,触角顶端及鞭节黑色。无翅治生雌蚜体黄绿色,体长1.5毫米,体形浑圆形,布有黑点,腹眼桔黄色。有翅胎生雌蚜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虫体稍长,其背面有黑褐色斑纹,腹第二节有1个黑色横斑。 生活史及习性:紫薇长斑蚜在江苏、浙江、上海地区一年可发生10多代,以卵在芽腋、芽缝、枝杈等处越冬。翌春当紫薇萌发新梢抽长时,发生无翅胎生蚜,至6月以后虫口不断不升,并随着气温的增高而不断产生有翅蚜,有翅蚜
4、再迁飞扩散。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 修剪萌发枝及清理枝丫处翅裂的皮层,清除烧毁,以减少越冬蚜卵。 2、药剂防治 可喷施50%杀螟松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兼治紫薇绒蚧等害虫。 三、紫薇绒蚧 紫薇绒蚧又名石榴毡蚧、紫薇绒粉蚧、袋蚧等。属同翅目、蚧总科、绒蚧科。分布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山西、北京、天津、沈阳等地。 为害状:以若虫和雌成虫危害紫薇、石榴茎干、枝条,常造成长热衰弱,其排泄物诱发煤污病,使叶面枝干失去光泽。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扁平,椭圆形、深紫红色。外覆白色毡状蜡层,呈袋状介壳。长2-3毫米。 卵卵圆形,淡紫红色。若虫初孵时淡黄色。蛹只有雄蛹,长椭圆形,
5、紫褐色,包被于袋状蜡层中,长1.0-1.5毫米。 生活史及习性:紫薇绒蚧每年发生2-4代。越冬虫态有卵、2龄若虫和成虫,各地不尽相同。在上海地区,以成虫越冬。经多年观察,产卵期,第一代为3月上旬,第二代为4月下旬,第三代为5月中、下旬;若虫孵化期分别为3月中、下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若虫孵化后沿寄主枝条爬行,在缝隙中定居剌吸危害。雌虫产卵时均产于绒蚧状蜡质蚧壳下面母体后方,每头雌成虫产卵115粒左右。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 结合冬季养护,剪除有虫枝条。 2、人工防治 注意平时养护观察,一有发现即用毛刷刷去。 3、药物防治春季萌发抽芽前喷洒波美3-5度石灰硫磺合剂或30号机油乳剂10-20倍液。若虫孵化期喷洒40%氧化乐果,或25%亚胺硫磷,或80%敌敌畏,或50%杀螟松各1000倍液,均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