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赏析.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9101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赏析.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赏析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物是人非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赏析: 从字面上说,这句话很好理解,译成现代文是: 是谁在江畔第一次看到月亮?而江上的月亮又是哪时开始朗照人呢?人世世代代无穷尽地传承下去 诗人张若虚是沉浸在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之中,提出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个永无答案的问题,生命之始在何时,最尖端的科学也无法确切回答,我们不知其“始”;诗人接下来感慨:“人

2、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和宇宙是一个不断向前绵延的过程,我们不见其“终”。然而诗人传递的并不是全然伤感的情怀,他描绘出了世界的美丽,感慨着生命可贵,诗句有怅惘和感伤之情,但同时也令人警醒,这是唐代时代精神的反映.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 愁,是一种抽象的感情,李煜以实拟虚,把难见的情变作了可视的物,使人可以切实感受。江河之大莫过于长江,南唐都城南京又紧靠长江,所以亡国之君李煜用长江之水喻思念故国之痛,寓意深刻,给人印象强烈。“一江”,有盈满之意,春天冰化雪消,江河水量最大,以“春水”喻愁,更是浩荡不息。一江春水东流,前浪后浪层层叠叠,犹如新愁压旧愁,无休无止。李

3、煜的愁不是缠绵的爱情相思之苦,而是社稷倾覆的家国之恨,因之用气势磅礴的一江春水作比更为恰当,有一种与天地山河同在的厚重感。 这一句以水喻愁,含蓄地将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与滔滔水势联系在一起,既富哀怨亦蕴大气,让人不由自主的陷入了这奔涌而出的忧郁之中。同是以水喻愁的诗句,刘禹锡的“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的“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李煜于此一句中虽仅仅展示了他无尽忧愁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使读者从中取得了心灵上的呼应,人的愁思固然内涵各异,但都可借用此句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谁到忧愁之时不是觉得这愁苦便如滔滔巨浪劈面而来,无

4、可抵挡呢?李煜于词尾的扪心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无怪此词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小令是元朝散曲的一种,原是民间的小调,元时宋词渐渐凋零,伶人多向民间小调寻求突破。文人的小令多半较典雅,民间的小令语言俚俗。小令以描写为主,比起唐、宋诗词通俗生动,确有一番独特风格与精神。一般以58字以内为小令,小令通常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但可以重复,各首用韵可以不同。 元曲形式之一。若干支曲牌联合成套,称为套数,今人称套曲。初见于元代燕南芝庵唱论:“有尾声名套数,时行小令唤叶儿。”本指北曲,但后人相袭沿用,把南曲的套曲也称为套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