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0057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在宏观的社会体制层面上,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1*部门要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 *部门要把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作为一件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大事来抓,大力宣传幼儿教师工作的价值和复杂性,以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尤其要将“尊师重教”的意识落到实处,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使全社会各行各业和每个学生的家庭都能与幼儿园一起承担教育的责任。 2幼师学校要慎重选择学生 新生入学前,除了进行学习成绩考核及技能技巧、专业思想的面试外,还应创设各种情境,测试其心理健康状况,使幼儿教师培训机构有较高的起点。 3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幼教行政管理部门应经

2、常举办讲座、咨询活动,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基本素质,及时解答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教师排忧解难。 幼儿园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创设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的氛围 幼儿园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尽可能多地为教师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建设民主、平等、互相尊重、和谐的氛围。 1. 营造宽松心理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以人本思想为指导,树立民主平等观点,注重情感交流,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宽松心理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幼儿教师置身其间能有一种安全感,从而心情舒畅地工作和学习。 2.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幼儿园领导要正确认识、高度重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把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提

3、到工作日程上来。幼教工作协调安排,加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辅导工作。请专家来园举办讲座等,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好的效果,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保护意识。 3.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明确的奋斗目标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是教师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源泉和动力。帮助、引导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定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 4.满足教师合理需要 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外出业务进修的机会,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和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应当创造条件使每个教师有获得工作上成功的可能。此外,幼儿园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教师的生活。

4、 5.合理运用评价激励机制 在考核评优和职称晋升中务必做到公正、公开、公平,使之成为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动力之一。 在处理教师违反园规园纪的问题上,既要依“法”办事,又要以“情”动人,使有违纪行为的教师能自觉地坦承自己的错误,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与其他教师一道同心同德地投身于幼儿教育中。 6.全力解决幼儿教师超负荷工作问题 在保障正常教学的情况下,给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度和教学自主权,尽量减少幼儿园内部名目繁多的检查和评比活动等。 7.多开展各类活动,为幼儿教师广开感情交流的渠道 要经常组织内外联谊会、舞会、假日旅游参观等集体娱乐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增进教师与社会各界的相互交往,促进良好人际

5、关系的建立。要建立健全教师心理档案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通过温馨谈心室、民主生活会、教代会等方式为教师广开感情交流的渠道。 8.关心教师的家庭生活 多数教师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如果能关心这些教师的家庭生活,哪怕是给予一点点精神上的关心和经济上的帮助,都会使他们感激万分,并重新振作起来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去。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 如何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1. 认知调节 压力冲突做出选择价值观 所有的痛苦与选择的观念系统有关,如果改变了观念,压力造成的心理痛苦会不治而愈,怨天尤人不如调整认知。在多元价值中,确定自己的价值体系,形成积极

6、认知,改变思维偏差,转变不良心绪。 如何进行认知调节? 辩证一点、全面一点、站高一点、中和一点、后退一点。 后退一点:教师群体自我人格中“超我”力量强大,对本我过度压抑 过高的自我期望:追求完美,高尚理想与个人发展目标。自我期望是一把双刃剑,自我期望应该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人生需要减法,降低目标。 电视上有数钞票娱乐节目。在规定的三分钟内,让现场的4名观众进行点钞比赛。谁数得最多,最准确,他就可以获得刚刚自己所数得的现金。在这三分钟内,主持人轮流给参赛者出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来打断他们的正常思路,并且,必须答对题目才能接着往下数。 第一位:3472元。第二位:5836元。第三位:数出了4889元的

7、好成绩。第四位,只数出500元。 主持人开始所数币值的准确性。前三名数得多的观众,不是多计了100元,就是少算了5元,或者10元,距离正确币值,都只是一“票”之差。只有数得最少的第四位,才完全正确。按游戏规则,那么也只有第四位观众才能获得500元奖金,而其他三名参赛观众,都只是紧张的做了三分钟的无用功。 这样出乎意料的结果,台下的观众先是沉默,继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时,主持人拿着话筒,很严肃地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自从这娱乐节目开办以来,在这项角逐中,所有参赛者所得的最高奖金,从来没人能超过1000元。 全场观众若有所悟。主持人最后说:“有时,聪明的放弃,其实就是经营人生的一种策略,也是人生的一

8、种大智慧。不过,它是需要更大的勇气和睿智的啊!” 放弃是智慧,生活中时刻面临取与舍的选择,因为人生在世上想得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总是渴望着取,渴望着占有,但往往常常忽略了舍,忽略了占有的反面放弃。懂得放弃的真意理解“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学会放弃,不要贪婪,适时地有所放弃,获得内心平衡的好方法,所有的痛苦都是有意义的,所有的体验对生命都是重要的,心理痛苦是自我在成长中的必经阶段,既然是成长的烦恼,也要靠成长去解决。 调节对自我的认识。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

9、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 由己及人,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 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对自己人格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由无到有、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自我意识的水平不同,它对一个人的人格发展的调节能力也是不同的。 2. 情绪调节 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是通过一定策略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 为什么要进行情绪调节? 情绪与认知的关系,情绪是有能量的,情绪能控制人,心理状态是一种隐性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反映到身体的疾病方面。心理上的问题会引起身体的一些生理

10、反应方面,会形成心理障碍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情绪需要表达,接纳,不要压抑 。 心脑相互作用:黄帝内经“百病生于气”。“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 五脏: 过喜则伤心而气散, 过怒则伤肝而气上, 过思则伤脾而气郁, 过忧则伤肺而气结, 过恐则伤肾而气下。 如何进行情绪调节? 及时宣泄不良情绪“出气果,发泄球”,心中的烦恼、忧虑不要积在心中,学会放松,聆听音乐,唱你最喜欢的歌 ,调换环境,休假旅游。 3. 人际关系调节 乐于合群,善于交往,不断补充心理营养,注意转换角色,不要以我为核心,培养对人的兴趣,扩大社会交往层面,积极助人,与人合作,多与别人倾谈,学会表达与沟通, 交流思想与感情,恰

11、到好处地把握人们交往的距离。 4. 生活节奏调节 正确理解身心关系,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营养需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适当安排娱乐与休息,保持旺盛精力,不要太功利,关爱生命,定期体检,积极治疗原发病。 5提高时间管理策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时间是一种选择,时间是安排,时间是持续兑现的支票:无法开源也无法节流,只能有效的利用。发展管理时间的能力。 社会支持系统 什么是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从他人那儿所能获得的心理支持。 社会联系的最大来源是一个人的配偶及家庭成员、亲属,其次为朋友,同事及社会组织。 后者的支持作用也很重要但不是前者所能取代

12、的。社会支持的理论基础就是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或社会交往原则。 人类经常需要社会支持,精神支持是指其在社会中被尊重、被理解、被同情的主观体验,不包括困难时在物质上可能提供的支持。精神支持,亦以个人的主观感受或体验为标准,因为这是对其产生实际影响的精神力量。 人际关系良好,社会交往能力强是心理健康的显著标志。卡耐基曾说过,人际关系在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占85%。这充分说明人际关系的作用。社会支持是一种以良好人际联系表现出来的社会联系。 构建社会支持系统需要注意六点: 1.要有男有女 2.要有老有少 3.要有亲人还要有朋友 4.要有“异己 5.要有绝缘性 6.支持系统要经常培育 专家的处理 专家的处理

13、是指个体在无能力解决自己心理问题时,求助心理专家进行咨询,诊断与治疗的过程。 一旦有些问题超过了个人能力限度,尤其是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求助于专家的指导并进行有效地处理解决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在有些问题上容易走入误区。由于教师的角色特征及职业特点,往往自视清高,或无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或对自己心理问题讳疾忌医,二者都不正确。 以科学、理智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发现有心理困扰时,主动、积极、及时地到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能提高教师的理解力,使他们和学生、同事一起工作得更好。杰西德(Jersild,1962) 调查表明: 95%:更好地理解学生; 89%:有更大心理承受力去接受那些有敌对、愠怒、反叛情绪的学生,并能更好地教育他们; 73%:提高了走近那些畏缩、难以接近的学生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