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通病的纠正和预防措施.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0600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通病的纠正和预防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通病的纠正和预防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通病的纠正和预防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通病的纠正和预防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通病的纠正和预防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通病的纠正和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通病的纠正和预防措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通病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 砌砖砂浆不饱满 原因分析: 1.1 M2.5的砂浆因和易性差,砌筑时挤浆费劲,操作者铺砂浆后,使底灰产生空穴砂浆层不饱满,故砖与砂浆层的粘结较差。 1.2有时由于铺灰过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中的水分被底砖吸收,使砌上的砖层与砂浆失去粘结。 1.3用于砖砌墙,使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标号,而干砖表面的粉屑起隔离作用,减弱了砖与砂浆层的粘结。 预防措施: 1.1改善砂浆和易性。可掺加微沫剂,经常浇水保持湿润,保证砂浆搅拌时间,灰槽中的砂浆应经常用铲翻拌清底。 1.2 改进砌筑方法,不宜采用摆砖砌筑,应推广“三一砌砖法”,即使用大

2、铲,一块砖,一铲灰,一揉挤的砌筑方法。 1.3严禁用干砖砌墙,冬期施工时,初冬季节也应将砖面适当湿润后再砌筑。 2 砌筑抗震筋遗漏或不按设计规定放置 原因分析: 2.1钢筋漏放,主要时操作时疏忽造成的或由于管理不善,待砌体砌完后,才发现钢筋有剩余,但已无法查对,往往不了了之。 预防措施: 2.1砌体中的配筋与混凝土中的钢筋一样,都属于隐蔽工程,应加强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施工中配筋端头应用铁丝从砖缝处露出,作为配筋标志。 3 柱子主筋位移 原因分析: 3.1 梁柱节点内钢筋较密,柱主筋被梁筋挤歪造成柱上端外伸主筋位移。 3.2 柱子箍筋绑扎不牢固,模板上口刚度差,浇灌混凝土时使主筋位移。 3.

3、3 基础或梁内柱的插筋位置不正确。 3.4 浇捣混凝土时被振捣器碰歪未及时校正。 预防措施: 3.1 无论基础或楼层,在浇灌混凝土前均应检查柱插筋或外伸钢筋位置是否正确,并加以校正。 3.2基础插筋要绑扎方正吊直,插筋要有足够的箍筋,保持钢筋骨架本身不变形,底端定位应牢固,必要时可焊在底筋上。 3.3 为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主筋外侧应加设砼垫块。 3.4 必要时可在基础或柱模上口,用井字型套箍撑住模板,固定住钢筋。 3.5浇筑混凝土时,注意浇捣操作,尽量不碰撞钢筋,浇筑过程应安排专人随时检查,及时校正。 4 钢筋对焊接头处弯折或偏心超过规范规定 原因分析: 4.1钢筋端头歪斜。 4.2电极变形

4、太大或安装不准确。 4.3焊机夹具晃动太大。 4.4操作人操作不注意。 预防措施: 4.1钢筋端头弯曲时,焊前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4.2电极变形较大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安装时应力求位置准确。 4.3夹具如因磨损晃动较大,应及时维修。 4.4接头焊毕,稍冷却后再小心地移动钢筋。 5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偏心和倾斜 原因分析: 5.1钢筋端头歪斜。 5.2电极变形太大或安装不准确。 5.3焊机夹具晃动太大。 5.4操作人操作不注意。 预防措施: 5.1 钢筋端头弯曲时,焊前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5.2 电极变形较大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安装时应力求位置准确。 5.3 夹具如因磨损晃动较大,应及时维修。

5、5.4 接头焊毕,稍冷却后再小心地移动钢筋。 6 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麻面 原因分析: 6.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 6.2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浇筑混凝土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去,致使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6.3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 6.4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板缝处出现麻面。 6.5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预防措施: 6.1模板面清除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

6、浆等杂物。 6.2木模板浇筑前应充分浇水湿润。 6.3 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6.4模板缝拼装要严密,如有缝隙,应用油毡条、纤维板或水泥砂浆等堵严,防止漏浆。 6.5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禁漏浆,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7 混凝土局部出现蜂窝 原因分析: 7.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有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7.2 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7.3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7.4混凝土一次下料太多,没有分层分段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

7、配合不好,未及振捣又下料,因漏振而造成。 7.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或墙柱烂根,形成蜂窝。 预防措施: 7.1 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要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7.2 混凝土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搅拌最短时间不得少于规范规定。 7.3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米,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1米,如超过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 7.4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应采取措施保证下口严密。开始浇混凝土时,底部应先填50-100mm与浇筑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锨入模,不得用料斗直接入模。混凝土

8、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 7.5混凝土振捣应分层捣固,每层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7.6捣实混凝土拌和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的结合,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5cm。 7.7混凝土浇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当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 7.8浇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模板有走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好。 8 混

9、凝土施工缝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渣 原因分析: 8.1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筑时振捣不够。 8.2浇筑大面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杂物积存在混凝土表面,未曾认真检查清理,再次浇筑混凝土时混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 8.3 浇筑前未坐浆。 预防措施 8.1浇筑柱梁墙板等结构或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如间歇时间超过规范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 8.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合松动的石子或弱的混凝土层,并冲洗干净和充分湿润,残留在表面的水应清除干净。 8.3在浇筑前,施工缝宜先铺水泥砂浆或同混凝土相同的水泥砂

10、浆一层。 8.4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全部清理干净后再将通条开口封板,并铺水泥砂浆后再浇混凝土。 9 屋面卷材起鼓 原因分析: 9.1卷材施工时基层较湿,水份较多,使沥青粘结卷材完后水蒸汽将卷材顶起造成起鼓。 9.2 沥青未达到规定温度时卷材粘结不牢。 9.3施工人员未按操作规程撒铺沥青,使沥青与卷材有的地方未有粘结造成起鼓。 预防措施: 9.1 卷材施工时尽量避开雨季,基层要保持干燥。 9.2 沥青撒铺温度一定要达到规范规定的温度。 9.3 施工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撒铺沥青,不得漏刷。 10 外墙面砖空鼓脱落 原因分析: 10.1结构施工时,外墙垂直平整度较差造成装

11、饰时修补较厚。 10.2基层处理不好,混凝土基层凿毛清理不干净,未充分浇水润墙。 10.3面砖在使用前用水浸泡或浸泡不透造成面砖吸砂浆水份,致使砂浆水份,致使砂浆速干粘结力降低而空鼓。 10.4在粘贴过程中,未做到一次成活,特别是砂浆收水后面砖纠偏挪动,使粘结力降低而造成空鼓脱落。 10.5 未及时勾缝或勾缝处理不好。 预防措施: 10.1结构施工时,外墙应尽可能按清水墙标准做到平整垂直,为饰面工程创造良好条件。 10.2混凝土基层应认真凿毛处理,用水冲洗干净,砖砌体应提前浇水润墙或砂浆中掺加混凝土粘结剂。 10.3面砖在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并隔夜用水浸沟,晾干后才能使用。 10.4在粘贴过程

12、中,应做到一次成活,不宜多动,特别是砂浆收水后不要再纠偏挪动。 10.5认真做好勾缝工作。勾缝应分二次进行,要将面砖上下口封堵严密。 11 外墙面砖分格缝不匀,墙面不平整 原因分析: 施工前没有按照图纸尺寸核对结构施工实际情况,进行排砖分格和绘制大样图,各部位放线贴灰饼不够,控制点少,面砖质量不好规格尺寸偏差较大,施工时没有选,施工操作不当,造成分格缝不匀,墙面不平整。 预防措施: 11.1施工前应根据图纸尺寸核实结构实际偏差情况,决定面砖铺贴厚度和排砖模数,画出施工大样图,根据大样图尺寸,对各窗间墙、砖垛等处事先测好中心线、水平分格线、阴阳角垂直线;对不符合要求偏差较大部分要事先剔凿修补,以

13、作为安装窗、做窗台腰线等依据,防止贴面砖时,在这些部位产生分格缝不均,排砖不整齐等问题。 11.2基层打完底后用混合砂浆贴在面砖背后作灰饼,挂线方法与外墙抹水泥砂浆一样,阴阳角处要双面挂直,灰饼的粘结层不小于10,间距不大于1.5米,并根据皮数杆在底子灰上从上到下弹上若干水平线,在阴阳角窗口处弹上垂直线作为控制标志。 11.3铺贴面砖操作时应保持面砖上口平直,贴完一层砖后,将上口灰刮平,不平处用小木片等垫平,放上分格条再贴第二层,垂直缝应以底子灰弹线为准,随时核对,铺贴后将立缝处灰浆随时清理干净。 11.4面砖使用前应先进行挑选,凡外形歪斜,缺角掉棱、翘裂和颜色不一致者均应挑出,用套板把同号规

14、格分大、中、小进行分别堆放、分别用在不同部位,以免由于砖大小不一致而造成缝子不直和分格不匀的现象。 12 饰面砖墙面污染 原因分析: 12.1面砖保管和墙面完活后成品保护不好,施工操作中未及时清除砂浆造成污染。 12.2 上、下层交叉施工,未注意保护造成上层施工下层污染。 预防措施: 12.1贴面砖开始后,不得在脚手架上和室内向外倒垃圾,操作人员应严格做到活完顺手清。面砖匀缝应自上而下进行,拆脚手架应注意勿碰坏和污染墙面。 12.2 用草绳或有色纸包装运输和保管期间,要防止雨淋或受潮。 13 水泥地面起砂 原因分析: 13.1水泥砂浆水灰比过大,使砂浆降低,同时施工中还造成砂浆泌水,进一步降低

15、地面的表面强度,完工后一经走动磨损,就会起砂。 13.2操作安排不适当以及底层过干或过湿等,造成地面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过早表面还会出现水光,对面层砂浆的强度和抗磨能力很不利;过迟已终凝,无法消除面层表面的毛细孔及抹痕,而且会扰动已经硬结的表面,也将大大降低面层砂浆的强度和抗磨能力。 13.3养护不适当,养护时间不够,致使水泥砂浆脱水而影响强度和抗磨能力。如果地面抹好后不到24小时就浇水养护,也会导致大面积脱皮,砂粒外露,使用后起砂。 13.4水泥地面尚未达到足够强度就上人走动或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使地面面层遭到破坏,易导致地面起砂。 13.5 水泥地面冬季低温施工时易爱冻,强度将大幅度降低,经

16、人走动会起砂。 13.6水泥标号低或过期、受潮。这种水泥活性差,影响地面面层强度和耐磨性,砂子粒度过细,水灰比大,强度降低,导致地面易起砂。 预防措施: 13.1宜选用早期强度较高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宜采用粗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 13.2 严格控制水灰比,其稠度不应大于3.5cm,垫层事先要充分湿润,刷浆要均匀,冲筋间距不宜太大,控制在1.2m左右,随铺随用刮杠刮平。 13.3掌握好面层压光的时间,压光一般不应少于三遍。第一遍应在面层铺设后随即进行。用木抹子均匀搓打一遍,使面层材料均匀、紧密、抹后平整,以表面不出现水层为宜,第二遍应在水泥初凝后终凝前完成,将表面压实压平整;第三遍压光主要

17、消除抹痕和闭塞细毛孔,进一步压实、压光滑。 13.4水泥地面压光后,视气温情况及时进行养护,一般用草帘锯末覆盖后洒水养护,养护时间视水泥品种而定。 13.5合理安排施工流向,避免过早上人,严禁在已做好的水泥地面上拌合砂浆或倾倒砂浆。 13.6 在低温条件下抹水泥地面,应采取有利措施防止早期受冻。 14 水泥地面空鼓 原因分析: 14.1垫层或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有浮灰或其他杂物,严重影响与面层的结合。 14.2面层施工时,垫层或基层表面未浇水湿润或浇水不足,过于干燥,铺设砂浆后,由于垫层吸收水分,致使砂浆强度不高,面层与垫层粘结不牢,另外干燥的垫层与基层未经冲洗,表面粉尘难于扫除,对面层砂浆起

18、一定的隔离作用。 14.3垫层或基层表面有积水,在铺设面层后,积水部分水灰比增大,影响面层与垫层间的粘结,易使面层空鼓。 14.4垫层或基层与面层之间刷水泥浆过早,水泥浆已风干硬结,使垫层或基层或基层与面层之间形成隔离作用,造成空鼓。 14.5使用未经过筛和闷透的炉渣拌制垫层,粉末过多强度低,易开裂空鼓,未烧过的煤石、未闷遇水后消解,体积膨胀而造成地面空鼓。 14.6设置于炉渣垫层内的管道未用细石混凝土固定牢,产生松动,致使地面面层开裂空鼓。 预防措施: 14.1认真清理基层或垫层表面浮灰及其他污物,并冲洗干净,如底层表面过干光滑应凿毛。 14.2 控制基层平整度,以保证面层厚度一致,防止厚薄

19、悬殊过大。 14.3面层施工前1-2天应对基层认真进行浇水湿润,使基层具有清洁、湿润粗糙的表面。 14.4素水泥浆结合层应均匀涂刷,不宜采取先撒干水泥面后浇水作法,要随刷随铺,如果素水泥浆已风干结硬硬铲去重刷。 14.5 炉渣使用前硬过筛和闷渣,石灰使用前也浇水熟化并过筛。 14.6炉渣垫层应拌合均匀,严格控制用水量,铺设后宜用滚子滚压至表面泛浆,并用木抹子打平,表面不应有松动的颗粒。 15 卫生间、洗手间、厨房倒坡、渗漏 原因分析: 15.1 地漏标高、土建、安装未同一表住尺寸留置; 15.2 土建、安装未按工序进行检查交接; 15.3 地面向地漏处坡度小于2%; 15.4 现浇混凝土楼板于

20、四周墙体交接未做抗渗混凝土防水台; 15.5 穿墙套管周边未做圆形混凝土挡水台; 16.6地漏标高、防水台、挡水台均未一次浇筑成形,形成水平施工缝,混凝土防水台高度不够; 16.7地面底层未使用防水、抗渗材料,地面与墙角交接处及转角未抹成小圆角; 16.8 穿现浇板的管根处灌注不密实或材料不当; 16.9 管道套管离地面高度不够,套管内油麻填塞不实或未填塞; 16.10 施工完毕后未做蓄水试验; 16.11 工艺安装与土建工序之间配合不到位,工序安排不合理。 预防措施: 16.1地漏标高由土建出具标高线尺寸,并签字认可备案; 16.2土建、安装工序施工完后,双方办理工序交接手续; 16.3地面

21、向地漏处的坡度应大于2%; 16.4现浇混凝土楼板与四周墙体交接处应做抗渗混凝土防水台; 16.5穿墙套管周边应做圆形混凝土挡水台; 16.6地漏标高、防水台、挡水台均一次浇筑成形; 16.7地面底层应做柔性防水、混凝土面层应加抗渗剂、地面与墙角交接处及转角应抹成小圆角; 16.8施工完后应进行2次以上的蓄水试验; 16.9土建安装应加强配合,工序安排应按标准进行,并采取一定措施保证工序施工之间的质量要求。 17 屋面工程渗漏 原因分析: 17.1保温层厚度不够,找平层水泥砂浆配合比不准确,强度不足,找平层压光不实,养护不好,面层酥松、起砂、起皮等。 17.2 找平层不做界格,不留通气道,通气

22、口; 17.3 屋面坡度小,特别是女儿墙根部、天沟和泄水口处。 17.4突出屋面的烟囱、管道、上人孔、变形缝、高低跨处、女儿墙根部弧度不好,泛水高度不够,防水卷材封口不好; 17.5 部分工程女儿墙,高低跨处仍采用留挑檐泛水老做法; 17.6 绿豆砂保护层粘结不牢,不均匀,粘结量少; 17.7 屋面防水层厚度不够。 预防措施 17.1所用原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施工规范要求。 17.2保温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最薄处不能少于100mm。 17.3找平层水泥砂浆要严格控制水泥用量,水泥与砂的比例不能大于1:3,找平层要适时压光,并即使养护,养护时要有保温措施。抹找平层时要留置分隔缝,缝宽宜为20

23、mm,分格缝上设排气管道,排气道间距为6m,纵横设置,相互连通。排气管用D75mm的金属管制作,上部设防水帽,铺贴防水层时,排气道应做附加层。 17.4抹找平层时必须严格控制排水坡向和坡度,坡度不小于2%,泄水口要明显低于大面。 17.5突出屋面的风机孔,变形缝、高低跨、女儿墙根部必须做好凹面弧,不得出现直角,泛水高度不得小于250mm,防水材料要埋入凹槽内固定密封。凹槽抹灰时,要预先抹1-2次后与女儿墙立面一次成活,抹到凹槽下平,不得先抹女儿墙灰,再堵凹槽灰,以免形成水平裂缝。突出屋面的管根部位防水材料高度不宜小于250mm,封口处要用金属箍固定。变形缝在施工前应将里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填充泡

24、沫塑料或沥青麻丝,并用防水材料封盖,顶部加扣镀锌铁皮,镀锌铁皮加工时咬口,并充分考虑变形缝的大小留置变形补偿。 17.6 SBS及CPE防水卷材的粘结材料,每层厚度不小于1mm,面层厚度不小于2mm。 17.7工程竣工前,做24小时蓄水试验,观察无渗漏,检查结果由甲乙双方技术负责人签字盖章,列入竣工资料存档。 18 外墙面渗漏 原因分析 18.1外墙砌筑砂浆不饱满 18.2框架工程中的填充墙顶部梁下砖不斜砌或斜砌不紧; 18.3脚手架眼堵塞不密实 18.4外墙基层抹灰厚度不够,强度不够 18.5外墙面层空裂,贴面材料勾缝不密实。 预防措施 18.1砌墙时要随时检查砌筑砂浆饱满度,实心砖砌体水平

25、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竖向灰缝宜采用挤浆法,使其砂浆饱满,加砌砼工程,砌筑时,立缝宜采用加浆法,使其立缝砂浆饱满。 18.2框架工程砌筑填充墙时,不得一次施工到顶部,宜采用二次砌筑,即先砌下部墙体,待下部所砌块沉实后,再砌顶部斜砖,斜砌砖必须要逐块敲紧砌实。 18.3外墙脚手架眼在堵塞前要随时清理干净,并湿润,四周必须用砂浆挤塞密实,再抹墙面基层砂浆。 18.4外墙基层抹灰要保证最薄处的抹灰厚度满足规范要求,外墙抹灰砂浆应使用水泥砂浆,不宜用混合砂浆,应严格控制配合比,使其保证应有的强度。 18.5外墙抹灰时,要对主体施工时的梁、柱混凝土面层进行处理,避免面层抹灰出现空裂现象。贴面材

26、料勾缝时要用勾缝专用工具单个勾缝,并对贴面材料内的孔隙填实,不得采用大面积抹灰的方法进行勾缝。 19 楼地面渗漏 原因分析: 19.1主体施工时楼板灌缝不按要求进行隔层灌缝或灌缝不实; 19.2穿越楼地面的采暖管道套管周边补洞不密实,套管内油麻填塞不实或不填塞; 19.3地面空鼓、裂缝 19.4楼地面与厨房卫生间地面无高差。 预防措施 19.1主体施工时楼板灌缝必须执行隔层灌缝规定,灌缝前要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湿润,灌缝前要先刷水灰比为0。4-0。5的纯水泥浆,按设计要求放置板缝钢筋,再用不低于C20细石混凝土浇捣严密。 19.2穿过楼地面的管道套管要保证比地面高度不小于25mm,套管处补洞要

27、用细石混凝土浇捣严密,不得采用面层施工完毕后再补洞的方法,套管内必须用油麻填塞密实。 19.3做楼地面前必须对基层认真清理,用水冲洗干净,刷一层素水泥浆,使各层之间粘结牢固。 19.4地面施工时必须保证室内地面与卫生间地面不小于20mm的高差,以避免卫生间水外溢。 20 地下室内渗漏 原因分析: 20.1防水材料不合格 20.2防水层现场成品保护不好、破损 20.3地下防水混凝土浇捣不密实 20.4施工缝、变形缝止水带设置不合理 20.5予留的穿墙管道、洞口处处理不当 20.6固定模板的拉筋无止水环或止水环焊接不好 预防措施 20.1严格控制防水材料的质量,合理选用防水材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28、必须满足设计防水等级,不得边施工边试配,外防内贴的地下防水工程不应采用防水涂料。 20.2防水层施工完毕后,要注意现场保护,在绑扎钢筋,支撑模板等工序过程中不得破坏防水层。 20.3地下混凝土浇筑时,要根据施工机具,运输能力等做好周密安排,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不但随意间歇和留置施工缝。 20.4地下室混凝土施工缝,变形缝的留置,要严格按图纸和规范要求施工,如图纸无明确要求时,地下室底板与防水墙的施工缝应留在高于底板标高300mm左右的位置,并设置金属止水带,变形缝处设置专用的橡胶止水带。 20.5防水墙预留的穿墙管道洞口等,施工时位置、标高要准确,在施工时要留置金属套管,套管四周要焊止水环,套

29、管内要用柔性防水材料填塞严密。 20.6固定模板的钢筋拉杆要在中间位置焊接止水环,焊接要严密。 21 基础与主体工程外观差 原因分析 21.1混凝土用骨料不合格 21.2混凝土配合比计量不准确 21.3现场养护不好 21.4混凝土跑模、漏浆、夹渣 21.5排砖撂底不正确 21.6砌筑砂浆配合比不准确 21.7砌砖时预留洞,构造柱位移,截面尺寸不足 21.8拉结筋长度不足,间距大 21.9钢筋保护层不准确 预防措施 21.1严格控制骨料的粒径、含泥量等,施工现场不做硬化场地处理的要用清水冲洗池,石子要冲洗,砂子必须过筛。 21.2混凝土浇注前必须有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通知单,并严格按配合比通知单进

30、行计量、配料,现场必须配备计量器具,坍落度筒等,以备随时抽查,每个施工班次要有现场教核检查记录,校核检查记录要有建设单位质量负责人铅字。 21.3加强混凝土现场养护,现场养护要做到有专人负责,混凝土在养护期内不得裸露、暴晒,外表面要有保湿覆盖物。 21.4混凝土工程在支模板前要随时对柱根、墙体清理,检查确认无任何杂物后方可支模。 21.5砌筑砂浆必须有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通知单,并严格按配合比计量、配料,不得随意加大砂子和白灰用量,砌筑时保证砂浆饱满度80%以上。 21.6排砖要合理,不能出现直缝和暗通缝。构造柱处每层必须保证先退后进的组砌方法,板下第一皮砖必须采用丁砖砌法。框架工程填充墙加气混

31、凝土砌块,不得直接在楼地面上砌筑和安装,应用实心砖砌200mm。 21.7构造柱预留位置要准确,上下要垂直,截面最小处要保证设计的有效截面尺寸。 21.8要随时核查拉结筋的压墙长度和高度,保证拉结质量,用空心砌块做填充墙时,拉结筋处要采用实心砌法。 22 内、外墙装饰常见的通病 原因分析: 23.1厨房、卫生间瓷砖排砖不规范,套割不好,清缝、擦缝不好 23.2吊顶顶棚裂缝 23.3散水、台阶界格不断开,灌缝材料不符要求 23.4滴水线、槽做法不规矩或漏做 23.5变形缝做法不规范 23.6落水管卡子用木楔子固定,卡子位置不正确等。 预防措施: 23.1卫生间的瓷砖在镶贴前要认真排砖并弹线,缝子

32、不准采用骑马缝,阳角处宜做倒角处理,小面墙不准以抹白水泥代替瓷砖,套割边角要整齐,缝隙要均匀,色泽要一致,清缝擦缝深浅要一致,光滑。 23.2吊顶板与龙骨固定牢固,板缝接槎处理要平顺,宜用粘结剂处理,吊顶拉杆设置安装要适量,间距要均匀,受力要均匀。 23.3散水、台阶要与主体结构断开,竖向6米-8米要设置界格,保证合理的沉降变形。灌缝材料要用沥青玛蹄脂,如散水灌缝深度要不小于混凝土结构层,缝宽20-30cm,灌缝材料要略高于散水面层2-3cm。 23.4外墙窗台、雨蓬、阳台、压顶和突出腰线等上面应做顺水坡度,下面做滴水线、槽,滴水线应在下口边沿抹成锐角,使雨水顺立面流下,滴水线应顺直,滴水槽是

33、在下口边水平面上贴木板条抹灰灰刷石,滴水槽要保证宽度,深度不小于10mm。 23.5变形缝施工时缝内杂质必须清理干净,外墙在做金属盖板前,应适当填沥青麻丝。设计时伸缩缝时,金属盖板为一块但中间位置要做凸或凹形状,内墙用木板固定一边,一遍伸缩,设计是沉降缝时外墙用二片金属盖片并且互相搭接,咬合但不能咬死,内墙二块木板分别固定,外墙金属盖片要在外墙装饰前固定就位,要固定牢固并且要有防空鼓措施,变形缝的地面处应设置铁板,铁板应与地面材料有适当缝隙。 23.6落水卡子应在外墙装饰前固定牢固,严禁用木楔子固定,卡子用20*2镀锌扁钢制作,每1-1.2米设置一个,但每节不少于1个。镀锌铁皮厚度不小于0.4mm,卡子应设置在承口下30-5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