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1453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节选) 内容提要和注释 内容提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详细制定和构建“新唯物主义”理论时期所撰写的最重要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系统地论证和阐发了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所撰写的唯一部专门详尽和系统阐述其哲学基本原理的著作。 I 这一部分论述了下述内容: 1人类历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的前提。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即物质生产;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2生产、生产方式、交往形式。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生产

2、方式不仅是人的再生产方式,而且更是人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即存在方式。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第一片断) 3分工。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分工的发展。分工的发展程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尺。分工决定工商业同农业的分离以及城乡的分离,并进而决定商业同工业的分离。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就是所有制的不同形式。历史上的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第二片断) 4个人和社会。社会结构和国家是从个人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 5意识和存在。物质生产、交往决定精神生产、交往。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第三片断) 这一

3、部分论述了下述内容: 1实践。实践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础。费尔巴哈的局限性在于,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感性世界的个人的实践活动。 2人的社会活动的四个方面或四个要素:物质生活的生产,新的需要的产生,家庭,以及社会关系。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3意识、语言和分工。语言是一种现实的实践的意识,它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人们之间交往的需要才产生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分工是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者之间矛盾的根源。分工和私有制是同义语。分工是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矛盾的根源。分工也是人的实践活动异化的根源。 4异化及其扬弃。所谓人的实践活动的异化,是指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

4、“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相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异化扬弃的根本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异化才能成为革命对象,才能避免贫困的普遍化,才能建立普遍交往;个人才能由地域性的个人变成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共产主义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交往为前提的。它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而是消灭现实状况的现实的运动。(第一片断) 5市民社会。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第二片断) 6世界历史。生产力越发展,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被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和民族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

5、越成为世界历史。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活动。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每个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 7其他四点结论。(1)在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已成为破坏的力量。(2)阶级统治的条件是利用一一定的生产力的条件。统治阶级的社会权力决定于财产状况,并表现为相应的国家形式。(3)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奴役劳动、消灭阶级统治和阶级本身。(4)共产主义革命的必要性不仅在于推翻统治阶级,而且在于改造无产阶级自身。 8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本质。“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

6、,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它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形成。 9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第三片断) 这一部分主要阐述意识形态的本质,提出了下述一些基本原理: 1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既体现为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也体现为占统治地位

7、的精神力量;既支配物质生产资料,也支配精神生产资料。 2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是以思想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3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家编造的。 4统治阶级的思想在开始时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有一定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或普遍性形式。 5历史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在于,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进行统治的个人、同作为其基础的社会物质关系区分开来。 这一部分论述了下列一些主要问题: 1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与个人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个人活动与交往形式的关系。个人交往的条件最

8、初是与个人的个性相适合的条件,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但后来就逐渐转化为个人自主活动的桎梏。交往形式的更替构成交往形式的历史联系和序列:已成为桎梏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逐渐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取代,等等。由于交往条件是适应一定时期的生产力产生的,故交往形式的历史可以归结为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归结为个人自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2个人、阶级、共同体。各个人的社会地位,从而他们个人的发展,是由阶级决定的,他们隶属于阶级。只有在共同体中,各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以往的共同体,仅代表统治

9、阶级的利益,是虚假的共同体。共产主义是真正的共同体,在这种共同体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无产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必须推翻现存的共同体,即资产阶级国家。共产主义共同体是个人把自由和运动发展的条件置于自己控制之下的个人的一种联合。 建立共产主义具有经济性质:为自由个人的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 3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个人的个性是由阶级关系决定和规定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全部生存条件都已变成偶然的东西。因此,无产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必须推翻他们面临的生存条件。共产主义将是偶然的个人的扬弃和有个性的个人的实现。 4劳动

10、和自主活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已失去了任何自主活动的假象,成为摧残生命的方式,成为自主活动的否定方式,成为手段。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实现个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实现自主活动同物质生活的一致,实现劳动向自主活动的转化。 5基础和上层建筑。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因此它超出了国家和民族的范围。它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私法是现存私有制关系的表达。 学习和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第

11、一章以上内容,应注意着重研究和掌握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下述一些基本原理: 1现实的个人与物质生产 与青年黑格尔派哲学、与以往的一切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历史时,不是运用思辨的方法,从任意的前提出发,而是运用经验的方法,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把这种现实的前提表述为“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以及“他们的物质的生活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着重揭示的是处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的个人与这些个人的活动的关系。他们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而,第一个需要确定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个人的肉体组织决定着人们

12、必须进行自己的生活资料的生产,这使生活资料的生产成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并从而成为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同时,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不仅是他们的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而且在更大程度上是他们的“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决定他们的本质的东西,因为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因此,人类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任何科学的历史观所必须给予充分重视的基本事实。 这样,通过对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的揭示,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对历史认识的意义,论证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赖以建立的经验基础。 在此方面,应该注意研究和把握的要点是:(1)人类历史的现实

13、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由此出发的现实前提)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3)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肉体存在的再生产方式,而且是人的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们生产什么和怎么生产。(4)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2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的活动的分析,第一次阐明了一定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人的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或三个因素,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新的需要的产生以及与种的繁衍相关的家庭。这三种因素作为人的生命

14、的生产活动,包含了双重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一定的生产方式或工业阶段始终与一定的合作方式和社会阶段相联系。由此出发,他们就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从诸种社会现象中划分出来,生产关系在多数场合又被称为“交往形式”或“交往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生产力与交往关系的矛盾发展的历史,特别是生产力与作为劳动组织形式和分工结果的所有制的矛盾发展的历史。通过考察,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它们都不过是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一矛盾所采取的附带形式。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解,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

15、式与个人的物质活动的关系。交往形式受制于生产力,它在历史的每一阶段上都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因此也就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不断由个人的活动条件转化为它的桎梏,从而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新旧交替的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描述了交往形式迄今为止的几个历史发展阶段: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奴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以及现代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 在此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如下一些富有启示意义的重要论点:(1)各个人的力量就是生产力,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2)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3)个人生存

16、和发展的条件是现存生产力和交往形式。(4)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个人活动与交往形式的关系。(5)交往形式更替的历史同时也是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3“市民社会”与国家以及观念的上层建筑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交往关系(生产关系)从各种社会关系中划分出来作为社会结构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并沿袭传统社会学的术语将其称为“市民社会”。 按照他们的理解,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包括该阶段上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也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正是市民社会,“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

17、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因此,“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在揭示交往关系即市民社会的作用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国家以及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他们认为,国家是交往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则是与现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尽管它具有以前的国家所不曾具有的普遍形式和独立性,但它不过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国家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一切共同的规章制度都以国家为中介并获得自己的政治形式。而法作

18、为一种规章制度,无非是统治阶级意志的普遍表现,是一定的所有制关系的表达。 关于观念的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它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为统治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这就决定它必然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说到底,“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意识形态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主要是统治阶级中有概括能力的思想家的产物,因为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形式出现在统治阶级中间。马克思、恩格斯还研究了意识形态的普遍性。

19、统治阶级往往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的形式,把它们描述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种做法其实只是在统治阶级的利益与其余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还有较多的联系、还没有发展为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时才有其合理性。综括马克思、恩格斯在此方面提出的主要观点:(1)市民社会济基础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标志着构成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基础的社会生产和交往组织。(2)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3)法是一定的所有制关系的表达。(4)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式没有自己独立发展的历史。(5)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

20、念上的表现。 4人们的社会存在与他们的意识 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交往形式”或生产关系,找到社会领域中的物质关系的表现形式,使马克思、恩格斯能够对人们的存在与他们的意识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从而不仅在对自然的认识方面,而且也在对历史的认识方面彻底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

21、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因此,意识是随着人们的现实生活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意识的社会性。意识产生于个人之间的交往的迫切需要。交往关系为人而存在并且是人这一主体所专有的。动物不存在这种关系的问题。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意识的社会性在原始意识中仅具有低级的、萌芽的形态。原始意识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以及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但是,即使如此

22、,原始意识也已经是对人们的交往和社会性的某种反映。以后,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人口的增多,意识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特别是由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的发生,意识就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真正的社会意义。从这时起,意识能够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各种形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意识失去了社会的现实基础,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如果意识的各种形式与现存的关系发生了矛盾,那么,必须从现存的社会关系和现存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得到解释和说明。 综括马克思、恩格斯在此方面表述的理论要点:(1)人们的物质生产、交往决定人们的精神生产、交往,后者是前者的直接产物。(2)意

23、识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3)意识只是由于人们之间交往的需要才产生的,它始终是社会的产物。(4)语言是一种现实的实践的意识。它和意识一样,也只是由于人们之间迫切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5)意识与现存社会关系的矛盾根源于现存社会关系和现存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5分工 在形态一文中,马克思、恩格斯给予了分工以特殊的重视。在他们看来,分工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交往关系或生产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1)分工和生产力。分工决定于生产力。分工的发展程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尺。分工的发展阶段依赖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分工和生产方式。民族内部的分工引起工业同农

24、业的分离,然后引起商业同工业的分离。 (3)分工和所有制。分工和所有制是同义语,一个是就活动而言,一个是就活动的结果而言。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就是所有制的不同形式。在分工还很不发达、自然分工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在分工已经很发达、城乡对立已经产生的情况下,所有制形式是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在封建制繁荣时代,分工因小块土地的耕作而受阻,各城市间交往有限,以及居民稀少和需求有限,因此分工很少,所有制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 (4)分工的作用。分工决定阶级和国家的产生。阶级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分工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人来分担成

25、为可能和现实。分工产生了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对立,这种普遍利益以国家这种虚幻的共同体形式出现。分工是劳动异化的根源。要扬弃异化,必须消灭分工。而消灭分工的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 (5)分工发展的历史(略)。 6个人与共同体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个人与阶级、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并区别了真正的共同体与虚假的共同体即共产主义社会与以往的剥削阶级社会。 (1)个人与阶级。各个人的社会地位,从而他们的个人发展是由阶级决定的,他们隶属于阶级。 (2)个人与社会。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3

26、)个人与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即共产主义是异化扬弃的形式,只有在这一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自己才能的手段,才能有个人的自由。真正的共同体与虚假的共同体的区别在于:在虚假的共同体中,个人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在这种共同的关系中;在真正的共同体中,各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在虚假的共同体中,个人的发展和运动的条件受偶然性的支配,并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同单个人相对立,联合对于个人来说是异己的联系,是个人有可能利用偶然性的一些条件的联合;在真正的共同体中,联合是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控制之下。在虚假的共同体中,个人自由只是对于那些统治阶级的成员来说是存在的;在真正的共同体中,

27、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7共产主义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共产主义进行了论证。(1)他们强调,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把共产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把共产主义者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2)他们特别申明,建立共产主义的实际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因为只有这种增长和发展,才能扬弃人的活动的异化,才能消除贫困、极端贫穷的普遍化,才能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建立起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使地域性的个人转变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因此,他们认为,建立共产主义实际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个人的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

28、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3)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实质就是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他们看来,所谓共产主义就是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使个人的自由得到真正实现的自由个人的联合体,即真正的共同体。(4)他们还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它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存在才有可能实现,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8世界历史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他们的世界历史的理论,这实际上也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的“全球化”理论。他们认为,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世界历史的开启,其重要意义在于:首先,它使地域性的生产力成为

29、一种国际化的生产力,为生产力的保存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以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只有当交往已成为世界历史交往和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其次,世界历史为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共产主义的建立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人们之间的世界交往为前提,因此,它只有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是有可能的。再次,世界历史也为个人的解放创造前提。个人只有能够摆脱民族和地域的界限而同世界生产发生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生产的能力,才能由地域性的个人转变为世界历史

30、的个人。总之,每个个人的解放程度是和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相一致的。注 释 I 1物质生活条件罐 构成人类社会生活基础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它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成为可能,并规定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其中包括: (1)人的存在以及相关的人口因素(“人本身的自然”)。人是历史过程的主体,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首要的基本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他们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人自身的生产同物质资料的生产一样,是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

31、要素,它们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与人自身生产相关的诸种因素,如人口的数量、质量、增长率、密度等等,都会从不同方面对生产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 (2)外部自然,即人生存于其中的周围的“地理环境”(“人的周围的自然”)。包括土壤、气候、山脉、河流、海洋、矿藏、动植物以及其他自然资源等。它是被人们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的自然环境领域。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备的物质条件,它对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有着重要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

32、高低是和自然条件的优劣成正比的。地理环境的差异,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形式的多样化。甚至一个国家或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对该国家或民族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在当代,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它的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紧迫和重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已成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而且,也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的决定性条件和因素。 2交往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具有广义与狭义的两种内涵。就广义而言,它包括个人、地域和国家之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就狭义而言,是指

33、个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彼此发生的“物质交往”,马克思、恩格斯又称为“交往形式”、“交往方式”或“交往关系”,它与一定的生产力相联系,实际上是“生产关系”概念的不同用语和表述。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也使用了“生产关系”概念,但使用更多的则是“交往形式”这一范畴。 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1929-_)借鉴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和“交往关系”的概念,侧重从人们之间的精神交往方面作了发挥,并建立起一套系统的“交往理论”。 3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专门用来指谓奴隶制的术语。在该书中,由于当时古代史特别是远古史方面研究资

34、料的匮乏,马克思、恩格斯还未能把作为原始社会高级发展阶段的古代公社所有制同奴隶制严格区分开来。但是,19世纪XX年代以后,马克思通过对东方古代社会的深入研究,就明确肯定了古代公社所有制主要是原始社会高级发展阶段的所有制形式。 4需要 个人、集团(或阶级)以及社会对其自然生存条件和社会生存条件的关系,即通过占有这些自然和社会的生存条件,使其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需要始终是具体的、历史的。它由生产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阶级利益所决定,在人们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又作为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和动力而在历史过程中发挥作用。一定的具体的需要,决定着一定的生产目的。同时,生产又不断产生和形成新的需要。人的需要

35、是多种多样的,并且伴随社会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复杂和全面的趋势。从宏观上说,可以把人的需要大体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需要)两类。 5异化 在马克思那里,异化(德语:Entfremdung)是指一种人同他自身的活动及其产物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受到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及其所创造的产品、关系和制度作为同他们相异己的和凌驾于他们之上的力量的统治,屈从于这些力量的盲目的和随意的作用。马克思把异化定义为,人本身的活动及其产物,对人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相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 德语异化一词源自希腊文allotriosis,意为分离、疏远、陌生化。它

36、是由马丁路德于XX年在翻译圣经时从希腊文新约全书中移植到新高地德语中的,用来指疏远上帝、不信神和无知。此外,它在德语非宗教的、世俗的使用中还融汇了拉丁语abalienare(陌生化、剥夺、取走)和alienatio(陌生、脱离、转让,指谓权利和财产的转与、让渡)两词的内涵。 在哲学史上,把异化真正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来运用始于黑格尔。黑格尔用它来描述“绝对精神”或“绝对观念”的外化。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中,自然和人类历史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它的异在。绝对观念在自然和历史中把自身对象化,同自己相异化,并且最后通过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完成的自我认识过程,克服这种异化。然而,应该注意的是,黑格尔仍是在异

37、化一词的固有涵义上、在“外化”的意义上来使用该词的。他所说的绝对观念的异化,也就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只是到了费尔巴哈那里,异化才第一次被赋予这样的引申的哲学含义:“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反客为主,翻转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这是一个双重对象化的过程:首先是主体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尔后是主体沦为这一对象化的对象。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的隐秘就在于此:“人使它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了的、转换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这就是宗教之秘密。”(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XX年版,第56页)费尔巴哈还认为,黑格尔哲学也具

38、有同样的性质。 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使用和对异化现象的研究大体经历了由自然的异化到政治的异化再到经济的异化这一过程。在博士论文中(1839一1841)中,马克思曾谈到了自然和自然现象的异化。他认为,“对自然的任何关系本身同时也就是自然的异化。”这里,异化一词是在黑格尔哲学的意义上即作为外化的同义语被使用的。这时,马克思还站在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立场之上。到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马克思已经把异化概念的蕴含及对异化现象的批判引申到了现实的政治领域。在这本书中,马克思提出了政治国家、政治制度像宗教一样也是一种“类”的异化的观点。他强调,“政治国家的彼岸存在无非就是要确定它们这些特殊领域的异化

39、。”应当指出-这本书可以视为马克思确立有关社会历史现象的唯物主义观点的开端。在XX年初发表于德法年鉴的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拟定了其经济异化分析和批判的要点,明确提出“金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这一要点马克思后来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做了详尽的发挥,并且一直延伸到他的资本论中。 在XX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系统地制定和提出了“劳动异化”的理论,揭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同自己的产品相异化、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以及同自己的人的本质(“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并且把共产主义看作异化的扬弃和向人的本质的复归。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把异化视为受分工制约的

40、不同个人共同活动的产物,即一种异己的、在个人之外的强制力量;并指出,要消灭这种强制力量,归根到底要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很少直接使用这一概念,而是把它转化为一种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货币拜物教和商品拜物教)。 6世界历史 在哲学史上,黑格尔曾经系统地提出了有关世界历史的思想。他把人类的统一历史称为“世界历史”,而把世界历史理解为“世界精神”的表现。在他看来,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世界精神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经过不同的民族精神而取得它的真理和自觉的过程。黑格尔在逻辑上把世界历史的发展行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精神”泪没于自然之中;(2)精神进展到了它的自由意识;(

41、3)精神由特殊的自由的形式提高到了纯粹的普遍性,提高到了精神性本质的自我意识和自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和改造了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把人类历史理解为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从地域和民族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他们认为,资产阶级开启了世界历史的进程;生产力越发展,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被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和民族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越成为世界历史;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活动;同时,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共产主义也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才有可能实现。马克思、恩格斯这些思想,实际上表达了他们对于我们今天称之为“全球化”

42、问题的前瞻性认识。 7市民社会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资产阶级思想家用来表示以财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的术语。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早期著作中沿袭了这一术语,或者用它来特指资产阶级社会,或者用它来指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经济关系,即社会的经济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后一种意义上即社会的经济关系的意义上来使用这一术语的。8XX年解放战争拿破仑一世在XX年法国舰队被英国舰队消灭后于XX年x月x日宣布了禁止欧洲大陆各国同英国进行贸易的命令。XX年拿破仑在俄国遭到失败,这一大陆封锁政策也随之遭到瓦解。在这一背景下,英国、俄国、普鲁士、瑞典、西班牙、葡萄牙,此后还有奥地利,趁机组成第六次反法联

43、盟。XX年10月,拿破仑同各国联军在莱比锡展开决战,这次大会战被称为“民族之战”,最终以法军彻底失败、拿破仑被迫退位告终。 9消灭劳动 德文原文为Aulhebung der Arbeit,应译为“扬弃劳动”。这里说的“劳动”,是指私有制社会条件下存在的奴役劳动,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雇佣劳动。因此,扬弃劳动和扬弃私有制是同义语。 10历史编纂学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用这一术语来指渭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和历史哲学。这种历史学和历史哲学的主要缺点是:只看到人们实践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看到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把少数英雄人物、历史伟人当作历史的创造者。 11思辨哲学 思辨一词源于拉丁语,是指一种纯哲学的思维方式,即在纯粹思维的领域中(超出经验的层面)通过探寻各种可能性而赢得有关对象的本质性认识的努力。黑格尔在其逻辑学中曾赋予思辨一词以超验的和辩证的含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用“思辨哲学”这一术语来指谓黑格尔哲学。 12私法指涉及个人利益的法律,如民法、商法等。欧、美习惯把法律分为私法与公法两类。这种划分,始于罗马,至今仍为资产阶级法学家所采用。与私法相对的公法则指有关国家地位和利益的法律,如国家法、刑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