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乐园情绪ABC理论教学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15203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灵乐园情绪ABC理论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心灵乐园情绪ABC理论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心灵乐园情绪ABC理论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心灵乐园情绪ABC理论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灵乐园情绪ABC理论教学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灵乐园情绪ABC理论教学案例分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灵乐园情绪ABC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心灵乐园情绪ABC理论教学案例分析 一、单元名称:改变想法,战胜非理性信念 二、单元目标: 1、协助学生了解情绪表达和宣泄的方法 2、学生了解情绪ABC的基本原理 3、尝试战胜自己的非理性信念 三、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 王某从小乖巧听话,成绩优异,自己比较要强,父母对于学习没有过多管教。父母均为农民,父母把希望都寄托在她的身上。性格较内向,文静、不善交际,朋友不多,无不良嗜好。上半年因中考考试没有考好,所以来到现在的学校读书,这本不是她的愿望,可想既来之则安之,在这儿好好学也许会更有出息,因此在学校成绩是名列前茅,备受老师的关注。可是最近学校要举行阶段考试,一

2、听到这个消息后,王某发现自己觉得烦躁不安,非常郁闷,看到或听到同学讨论有关考试的问题就紧张、难过,平时小测验手心发汗、头脑空白,出现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也越来越差。近两周来,由于开始准备阶段考试,害怕、焦虑情绪更为严重,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心不在焉,根本不知老师在讲什么,前几次自己的小考试成绩也不容乐观,比自己好的同学有蛮多。今由同学陪同前来咨询。其它学校生活、文体活动等方面,只要不涉及与考试相关联的事情,都能正常参与。 情绪ABC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提出了情绪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看法、评价所引起的。而A是指诱发

3、事件,B是指在这一诱发事件下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四)挑战非理性信念 因此个体通过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可以消除相应的情绪困扰。产婆术是合理情绪疗法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方法,它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即所谓“产婆术”的辩论技术。首先由求助者说出不合理观点,然后咨询师沿其观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出谬误,从而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 分析案例 通过ABC理论,指出其由于考试失利(A),引起了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C),但是产生这种负性情绪的真正原因是来访者的 “我应该一直非常优秀”、“我不可能不及格”和“不及格真是太

4、糟糕了”错误认知,而不是考试不及格这件事情本身。而她的负性情绪持续至今是由于她自身所存在的这种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对于这一点,她自己应当负责,并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来帮助来访者者认清其信念之不合理,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王某产生某种认知层面的改变。最后帮助王某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A :考试失败。 B 自己对考试产生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成绩必须超过别人,否则就是糟糕透顶;考试成绩代表了我的价值,门门都得好成绩,我的人生才有价值;一次考不好,就证明自己能力差,以后也同样会失败;自己每次考前都复习得不全面,因此在考场上必定会碰到不会做的题目;不管对知识熟记到什么程度

5、,也是靠不住的,到了考场上仍然会忘记。 以上不合理信念,有的对自己提出了过分完美的要求,有的歪曲了考试分数对人的意义,有的是缺乏根据的自我怀疑、自我挫败。这表明,我的思维是缺乏理性的,有绝对化、以偏概全和主观臆测的倾向。 C :考前害怕、担忧、焦躁不安,考场上紧张万分,导致身心疲惫,考试成绩下降。 D :一一将其驳倒。 成绩必须超过别人,否则糟糕透顶。每个人的能力和特长都不一样,在有的方面可能优于别人,在另一些方面可能比不上别人,这是正常的。只要尽了最大的努力,即使考得不如人家又能怎样呢?天又不会塌下来! 考试成绩代表了我的价值。考试只是检查学习成效的一种手段,考试成绩只能表明学习中的成绩与不

6、足,说明不了更多。一个人的价值由许多部分组成,表现在品德、知识、能力、个性、理想、事业、家庭、友谊等方面,仅仅学习上的缺点与不足,并不能否定一个人的全部价值。 我应该门门都得好成绩。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大多数人只能在其擅长的方面做得优秀,而其他方面平平,这并不妨碍他们事业有成。我也不例外,我并非全才,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就应该满足了。 每次考试前都复习得不全面,因此在考场上必定会碰到不会做的题目。 考试既然是对学习成效的检验,那么它必然符合我们所学知识的范围。自己每次考前复习得相当详细、深入,应当相信考题不会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正是因为不必要的担心才使我在考前忧虑不安,分散了注意力,又迫使我超

7、量复习,搞得疲惫不堪,考试中又神经紧张、思维迟钝,结果导致失败。这种无根据的担心使我自我挫败,必须清除。 一次没考好,就证明自己能力差,以后也同样会失败。偶然的失败不能证明能力差,重要的是客观、全面地总结教训,找到原因,针对可改变的因素千方百计以求改进。对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原因,不必怨天尤人,纠缠不休。一旦我真正改正了自己的缺点,下一次考试就一定有希望成功。倘若因暂时的失败把自己彻底否定,那么这种毫无自信的心态会埋下再一次失败的祸根。 不管知识熟记到什么程度,也是靠不住的,到了考场上仍然会忘记。如果不是我的大脑出了毛病,那么我应当同正常人一样服从记忆的一般规律,即只要对某一材料达到一定的熟记程

8、度,就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完好的记忆。我在考场上忘记了有关的知识,并非我的大脑记忆功能低于常人,而是我的心理状态出了问题。紧张的情绪妨碍了我对头脑中贮存的信息进行成功的提取,出现了所谓“意识窄化”的现象,严重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因此,我不必怀疑、贬低自己的记忆力,要紧的是恢复自信心,以放松、镇定的情绪去迎接考试,表现出自己的真实能力。 E:放弃了关于考试的种种不合理信念之后,我开始用更为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考试,情绪与行为随之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后的考试,我不再担心自己考不过别人,也不再把得高分看得那么严重,在复习时把注意力集中于学习本身,不再分心,不再焦躁不安,心情平静而稳定。上考场时情绪平和,头脑清晰,充满自信,遇到难题时能充分调动所学的知识,做出合理的假设与推理,考试的结果令自己十分满意。这使我信心大增,害怕考试的情绪被有效地遏制了 四、总结 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可以形象具体的掌握情绪ABC理论,并学会和非理性信念作斗争,战胜非理性想法,学会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来与非理想想法进行辩论,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的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学会理智的情绪表达和宣泄方式。让我们都能成为情绪的主人! 五、每课一言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陈眉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