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期末总习题.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15883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期末总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理期末总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心理期末总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心理期末总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心理期末总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期末总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期末总习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期末总习题 一、应了解问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是每年的。 2、学生心理咨询的预约电话是,学生心理咨询预约接待室在 学活216西 。 3、校园危机求助电话:良乡校区,阜成路校区。 4、你本人所在学院的心理辅导员是,其办公地点在。 5、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是。 6、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心网址是。 二 1、 什么是心理问题? 按照严重程度分为哪三个方面?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情形,通常把心理问题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心理困惑、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2、如何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健康。 压力会直接导致心理问题吗? 心理问题是常见的现象,心理健康标准是趋于完美的标准,是一

2、个相对完满和理想的状态。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身体、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不一定 2、 心理疾病能否治愈? 3、 同性恋属于心理疾病吗? 什么样的表现是强迫症? 能,在国外已经有医疗机构用音乐调节的方法对患有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的病人进行治疗。中医通常用“意疗”的方法对心理疾病患者进行治疗。 不属于,同性恋只是人的性侵向不同,不在心理疾病的范畴。 1.以强迫思想或强迫思维为主的临床相 常见有强迫怀疑、强迫联想、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回忆等。 2.强迫情绪 3.强迫意

3、向 4.强迫动作和行为 4、关于自我意识的一些概念: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分为那几部分? 自卑属于自我意识的哪个层面? 自律是自我意识的那个部分? 如何认识自我? 如何培养自我管理?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已经形成的心理特点和正在发生进行的全部心理活动的认识,以及自己与外界事物相互联系的认识。 弗洛依德把人的意识分为三个等级: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就是人本能的欲望。自我就是就是对自已以及世界的识知。超我是本能欲望的升华,说白了就是为国为民的高尚理想。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

4、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 属于自己的心理倾向层面 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一、从现实和历史的状况中认识自己。现实中,你最近事业、工作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如何,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要尽可能准确。历史的,你以前事业、工作情况如何,要尽可能客观。 二、从个人和大家的评价中认识自己。个人的,有一定代表性的个人,如你最好的朋友,最密切的同事等等,一般的说,他们比别人更了解你。大家的,可以是单位的看法,也可以是综合大家的看法。 三、从工作和学习中认识自己。工作的,你的工作的各种

5、情况,比如,是否喜欢你的工作,成绩如何;学习的,你对学习怎么看,是否感兴趣,对业务学习,政治学习,专业学习是什么态度,效果如何。 四、从事业和生活中认识自己。你的事业心怎么样,从事的是什么事业,你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是心甘情愿为之奋斗还是勉强应付,你从事的事业现在成就如何?你的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怎么样,是否幸福,原因何在? 五、 从自己的强项的和弱项中认识自己。在工作、学习或者爱好中,你的强项是什么,你最强的是什么,成就如何,别人怎么看?你的弱项是什么,在弱项中,他们是一种什么具体情况? 六、 从以往的成功和挫折中认识自我。成功和挫折最能反映个人性格或能力上的特点,因此,可以通过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经

6、验教训来发现个人的特点,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检查中重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七、 从感兴趣和讨厌的事情中认识自己。你对什么事情感兴趣,哪一种你最感兴趣?这种兴趣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这种兴趣是否高雅、正当?这种兴趣是否发展为爱好?在这方面做一个具体的分析。你讨厌什么?你讨厌人和物是一个什么具体情况? 八、 从单位和家庭中认识自己。单位的,你在单位的表现如何,单位的地位怎么样,同事怎么看你。家庭的,你在家里的情况怎么样,对家庭是否有责任心,全家人怎么看你,你的父母亲,配偶怎么看你,孩子怎么看你。 九、 从生理和心理上认识自己。生理主要是指身体是否健康。心理包括的内容要多,如,心理是否健康,心

7、理品质如何,意志,毅力,心胸,情绪的基本情况等等。分析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是为了科学评价自己时,最好包括这部分内容,这样会更全面,准确的认识自己。 十、 用传统的和科学的方法认识自己。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如何识人识己的方法,可以进行借鉴。现在也有不少科学测验如心理测验,可以借鉴。 首先不要有压迫自己的感觉,试着在生活中找一些自己做起来感觉舒服的事,比如你所说的放纵,偶尔的放纵,然后再为自己制订一些小计划,难度不要太高,但一定要完成,完成不了,再找找原因,找一本心理历程的笔记本记起来,在迷茫的时候看看会帮助你改善自己的自控能力。 就拿减肥来说,一般胖子总是食欲旺盛。在大多数情况下还能控制自己,然而人

8、总有情绪不好的时候,这时如果觉得自己心情已经不好了,还要限制这限制那,感觉更不爽,于是就敞开肚皮大吃一顿。这样减肥计划又中断了。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未必就可以做得好。所以在感性的时候如何让自己意识到后果,并引导自己去理性地思考,这应该是解决自控能力差的一个方法。 如果经常性的出现这种情况,不要忌讳找找心理医生,或找亲密的朋友聊聊,加强体育锻炼也可以改善自己的自控能力。 如果你喜欢用理性,可以进行意志力训练。如果你喜欢用感性,可以使用NAC,催眠等。 5、什么是学习?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如何?动机越高,学习效率越高吗? 学习是适应性行为的变化 倒U曲线的关系,不一定,对于高难度的学习任务而言,

9、学习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率越不好。 6、人际关系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对于心理健康的作用是什么? 人是社会的动物,不能离开群体而单独生存。 人际交往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适、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入际交往。 新精神分析学家霍妮认为,精神正是人际关系紊乱的表现。 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现个性成熟的人,都同别人有良好的交往与融洽的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 马斯洛噶先高水平的“自我实现者”对别人有更强烈、更深刻的友谊与更崇高的爱。 研究表明,那些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往往来自于人际关系良好的家庭,这也从一个侧面提供了人际交往状况影响

10、个体心理健康的佐证。 7、是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心理效应有哪些?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如何处理人际间的矛盾和分歧? 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情人眼中出西施”,爱屋及乌 平等交往、尊重他人、真诚待人、互助互利、讲究信用、宽容大度、言谓得体、举止礼貌 放弃我执、提升修养、60/40沟通法则:态度优先:60%沟通态度+40%沟通技巧 8、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1.有意承担一定的学习责任。 2.学会调动自身内部学习的积极性。 3.利用外界因素调动自身学习的积极性。 4.及时了解学习活动进展情况。 5.寻找一位监督员。 6.总结和反思。 11、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出现心理问题的征兆,你

11、该如何处理? 答案: 如果是小问题,每个人都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可以让自己稍事休息获得平衡。如果感觉,自己已经很难处理,并且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健康状况,建议尽早求助专业机构,来获得帮助和改善。 另外,在平时,可以增加这三方面尝试的学习了解,除了更便于识别问题外,还可以起到保健、预防的作用。 8、论述题目重点准备:学习与发展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12、论述题目重点准备: 学习与发展 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发展为知识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创造未来,学习与发展成为每个人一生的要义。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归根到底是培养学生的心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而驱动创造力需要科学的教育.学习型社

12、会构建中,人人应以学习求发展.以学习求发展意在强调一个人的发展过程是个人更为积极的反思已有发展问题、追求新的发展境界的过程,凸现个人在发展问题上的主体性、选择性和超越性。 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就如同一场规模宏大而旷日持久的接力赛:前代人通过劳动和生活获得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经验,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不断提高,形成知识和技能,传给后人;后辈人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以适应时代与环境的变迁。如此代代传递,便形成了一部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历史。 学习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变化的行为方式。我们希望活动主体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具备某种经验,并且通过经验的积累达到一定的能力。对经验的简单理解就

13、是对文化知识及社会认识的获得,而能力则是实际行为中表现出的自我掌控程度。而在对待社会发展的观点上,人的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这是只有在正确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之后才能得出的结论。而人的发展,就意味着实现个人价值。提高和发展其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与技能,并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 知识以为力量,力量意味发展。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在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就受到损害。为了健康、愉快,为了事业成功,为了个性完善,为了提高

14、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为了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成长进步,当代大学生要学会与他人相处,建立并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必须了解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含义、特点及类型,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并克服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学习一些优化人际关系的技巧。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中生存的必备能力和基本条件,事关我们的身心健康,事关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成功与幸福。 第一,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 第二,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的社会化 。 第三,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塑造个体的思想与人格。 第五,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事业的成功。 第四,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