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完整.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完整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即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专题 一、自然灾害 概念:由于自然原因而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自然现象。 天文灾害:太阳风(日冕层)、日珥、耀斑(色球层)、太阳黑子(光球层) 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台风、寒潮、沙尘暴 自然灾害分类: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海洋灾害:海啸、赤潮 生物灾害:虫害、鼠害 气象灾害 、洪涝 成因: 自然: 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 2、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 3、支流汇入多 人为: 4、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中游河道弯曲,导致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2、形成地上河 5、围湖造田,湖泊蓄水能力减弱 治理措施: 1、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2、对弯曲河道“裁弯取直” 3、中下游修建水利工程4、退耕还湖 旱涝:全国范围内的洪涝或干旱灾害 Question:印度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与季风的强弱和影响时间有关。若夏季风季风强盛,或来得早、退得晚,则容易形成洪涝,反之则容易造成旱灾 夏涝:指华北地区78月份的洪涝灾害 、干旱 主要发生在大陆内部及炎热、降水少的地区,如我国西北、华北地区。 形成原因: 热带沙漠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温带沙漠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 两种特殊的干旱 伏旱 春旱 地区
3、 长江中下流地区 华北地区 时间 7月 35月 成因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1、春季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2、夏季风未到,降水少。 Question:东北有没有春旱? 没有,1、因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2、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 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产生原因: 自然:1、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较少,2、河流净流量小、3、春季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人为:4、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5、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 治理措施: 1、跨流域调水、2、海水淡化3、修建水库、4发展节水农业,5、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6、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7治理水污染 8树立节水意识 、台风 时间与地区:夏秋季节,多发海域为西
4、北太平洋、 台风灾害的不利影响:造成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等 台风的有利影响:1、带来降水,缓解旱情2、缓解高温天气 寒潮 概念:一种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9月至次年5月 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滇南谷地的我国大部分地区。 危害:出现降温、大风、暴雪、冻害等灾害性天气 有利:减少虫害、大雪缓解华北春旱 沙尘暴 典型地区:我国华北、西北地区冬季、春季 产生原因: 自然:1、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2、春季大风日数多3、地表植被稀疏,表面覆盖疏松 人为: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放牧,导致地表大面积裸露 治理措施:1、禁止乱砍滥伐、2、植树造林、种草,建设
5、三北防护林3、退耕还林、还牧 4、建设人工草场、控制畜牧业规模 地质灾害 滑坡: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山区山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技法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发生地区:我国的山区一些坡度较大的山地 二、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表现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1、资源短缺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的短缺 2、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3、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等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口增长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
6、、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 成因:1、植被森林遭到破坏使植物吸收的CO2减少 2、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CO2 危害: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被淹,海水倒灌,导致土壤盐渍化 2、气候异常,暴风和洪涝增多,导致生态系统紊乱。 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1、植树造林 2、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3、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4、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5、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共同行动。 Question:温室效应可能带给人们的好处是? 1、农业生产的范围将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扩展 2、植物光合作用增强,有利于糖分的积累,产量提高 臭氧层破坏 成因:人类使用的氟氯烃
7、化合物,消耗大量臭氧,使南极臭氧层遭到破坏 危害: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解决措施:1、研发氟氯烃的代替品 2、减少氟氯烃的使用,3、加强国际合作 Question:氟氯烃气体的主要来源在北半球,为何对南极上空的臭氧层造成严重的破坏大气环流输送 酸雨 成因:大量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 危害:1、使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存 2、使土壤酸化,影响农作物生长 3、侵蚀建筑物和文化古迹。4、威胁人体健康 减少酸雨的途径: 1、开发新能源,寻找替代能源;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3、提高能源利用率4、清洁生产 Questi
8、on1:北方冬季供暖排放酸性气体多,为何我国南方的酸雨危害比北方严重? 1北方降水比南方少 2、北方地形平坦,有利于酸性气体扩散,而南方山地丘陵较多,酸性气体不易扩散。 Question2:为何冬季我国东北地区酸性气体排放量远远高于日本,但日本的酸雨却更加严重? 1、 冬季盛行西北风,将东北地区的酸性气体输往日本 2、 冬季东北地区降水少 而日本气候海洋性显著,冬季降水相对较多 我国酸雨污染严重地区: 贵州、湖南、江西、广东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京津唐、沪宁杭、辽中南工业基地工业发达,煤、使用使用量大 四川盆地经济发达,燃煤量大,盆地地形酸性气体不容易扩散 五、人地关系思想的演进 人地关系与人地思想演进 发展阶段 采猎文明 农业社会 工业革命 新技术革命 人类思想 崇拜自然 利用自然 征服自然 人类谋求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 人地基本协调 对抗性增强,环境受到破坏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思想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3、内涵:社会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 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 实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效率; 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