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本与小说文本.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2463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戏剧文本与小说文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戏剧文本与小说文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戏剧文本与小说文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戏剧文本与小说文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戏剧文本与小说文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戏剧文本与小说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戏剧文本与小说文本.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戏剧文本与小说文本戏剧文本与小说文本 小说与戏剧的最大区别在于,小说文本是叙述者的话语,而戏剧文本是故事中人物的话语。戏剧文本的宏观结构建立在故事基础上,这一点戏剧与小说具有共通性。然而,叙述与展示话语形式的区别,却会造成具体结构的差异。在叙事文学类的作品中,叙述者是作为作者与读者的现实世界与故事的虚构世界之间调节性交流因素出现的,它组织了话语的交流。对戏剧而言,展示取代了叙述,在赢得了物象的直观性的同时,却失去了一个调节交流的叙述者,因而带来一系列文类规范的局限。“在剧本里,他不能对观众提示什么,剧中人物之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即纯粹的口语,而不是叙述的语言。”尽管剧中人物也可能

2、进行个人视界内的叙述,但并不构成主导性信息,主导性信息是展示性的对话与动作提供的。 故事是一个或几个人物在表示时间过程与空间范围两个维面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故事是人物的故事,尽管所谓人物是文本的虚构,或如结构主义者所说,是言语的称谓,人物总是叙事文学与戏剧不可或缺的。 戏剧与小说在话语模式上的区别归根结底就是展示与叙述的区别。所谓话语,表示一种有说者和听者的语言交流活动。一切叙述与展示的文本都是话语,因为它们都是向听众观众或读者说的,其中包括一般信息交流的三个最基本的因素:信息发出者、信息、信息接受者。在小说的话语交流模式中,作者与读者之间,具有一个调节性的叙述者,不管这个叙述者是无人称的暗隐

3、的作者,还是有人称的人物叙述者,总之,一个具有调节交流功能的叙述者以一个特定的全知或局部的视角为读者编排故事,描述人物的。戏剧文本不再是叙述者的话语,而是人物的话语,叙述者沉默或隐匿在人物背后,人物通过自身的言语与行为展示故事,它假设一切都在发生中,而不是在发生之后的叙述中。小说话语交流模式中,具有六个基本因素,作者、叙述者(包括暗隐的作者与人物叙述者)、人物、信息、受述者(包括暗隐的读者与人物受述者)、读者。作者与读者是现实世界中信息的发送者与接受者。文本的虚构世界中,通过语言结构的还有信息内的交流系统,其主体与受体可以是一个无人称的叙述者与受述者,我们称为暗隐的作者与暗隐的读者,也可以是某

4、个人物,我们称为人物叙述者与人物受述者。 最后还有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话语交流,小说的话语交流在三个层次上同时进行;一是纯粹现实时空中作者与读者的外交流层次;二是跨越虚构与真实的叙述者与受述者的中介调节性交流层次;三是纯粹虚构时空中人物的内在交流层次(参见180页上图)。 外交流层次 作者文本读者 中介调节性交流层次 叙述者文本受述者 内交流层次 人物A文本人物B 相对于小说,戏剧的话语交流模式中,明显缺失一个中介调节性的交流层次,戏剧中没有叙述者,也没有相应的受述者(参见180页下图)。 外交流层次 剧作者文本观众 内交流层次 人物A文本人物B 外交流层次处于现实时空中,内交流层次则处于虚构时空

5、中,连接虚实两个世界的中介调节层次与叙述者的沉默一同消失,一系列非语词性的剧场因素,诸如舞美设计、服装化妆、道具灯光等媒介取代了语言的调节。人物在与人物交谈,观众只是旁听者,对话成为戏剧文本的主导形式,这一点黑格尔说得很清楚:“全面适用的戏剧形式是对话,只有通过对话,剧中人物才能互相传达自己的性格和目的,既谈到各自的特殊情况,也谈到各自的情致所依据的实体性因素。”中介调节系统中的叙述者退隐之后,戏剧文本成为人物的话语,在两个交流层次之间,中介的因素只剩下时空的连续性与动作的直观效果。 展示与叙述,是区分戏剧与小说文类的最基本的概念。所谓叙述,就是讲述一段有头有尾的故事。这其中必须有一位讲叙者引

6、导读者的阅读或听众的欣赏。任何叙述中,都不可缺少较为详尽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叙述者的评价。相对而言,戏剧展示一段故事则没有那个叙述者:在舞台,展示借助于直观形象;在文本中,则是故事中人物富于动作性的对话。戏剧不能像小说那样由叙述者娓娓道出来胧去脉,只好在故事中选择最富动作性又相对完整的一个点开头,然后让故事在冲突性的对话中展开。 叙述与展示的话语形式,是小说与戏剧文类特征的标志。叙述讲述故事而展示通过对话再现动作,这是第一层区别。其次,叙述总是要求周全、细致,不计其长;而展示则简洁、直入冲突,具有视觉效果与动作性。再次,叙述是叙述者的叙述,叙述者出面调节虚构故事的世界与读者

7、、听众的现实世界的时空关系,而戏剧要求观众与读者直接面对一个富于动作性的形象世界。最后,叙述总是对过去事情的叙述,因此叙述总是在两重时间之间进行,一是叙述与阅读的时间,一是故事发生的时间;而展示的一切都正在发生。所以西方学者指出,小说是过去时的,而戏剧是现在进行时的。戏剧与小说需要两种不同的天赋,前一种创造了索福克勒斯、关汉卿、莎士比亚、易卜生、奥尼尔;后一种创造了曹雪芹,陀斯妥也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与福克纳。正是因为戏剧与小说分别属于两种文类,展示与叙述两种话语模式,才使从小说到戏剧的改编必须做大的改动,才使戏剧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冲突、危机、高潮,一切富于动作性的

8、场景都自然而然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这是一个更富于精神与意志的世界,一切都正在发生,活生生的,客观的,但又富于激情的。戏剧将人类经验中最有刺激性的方面与时刻再现在剧场中,一方面让人物展示人的意志的潜能与命运的力量;另一方面又让观众在自觉的状态中独立判断、思考。戏剧展示的直观形式最能创造感情的激动,最能体现叩碎沉寂的充满灵性的语言的魔力。只有在戏剧中,语言才回复到原初的声音,开始了神秘的精神的对活。如果没有这一些类型的特征与魅力,戏剧岂不又要面对莱辛提出的那种尴尬局面。 叙述与展示区分了小说与戏剧文类的话语特征。这两个基本概念同时也是西方戏剧理论的逻辑起点。从话语角度上看,戏剧产生于史诗,而小说也是

9、史诗的分支。戏剧区分于史诗的过程,是戏剧文类自觉的过程,在西方戏剧学史上,这种文类区分一直是戏剧理论的潜意识,任何关于戏剧本质的思考,都是以此类型概念为前提的。概念是历史的化石。西方戏剧理论,从亚里士多德到今天,主导性的思维线索都是在展示与叙述的类型概念前提下述行的。不知道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之间的区别,也就不知道该事物的本质,这是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原则。从西方理论系统看,戏剧文本的话语形式脱胎于史诗,不论东西,概莫能外。梵剧的文本形式是印度古代梵文史诗的流变,中国古代戏曲也源于唐宋时期的讲唱文学。展示的话语形式来源于叙述,这是历史的过程。 从叙述到展示,其间有传承的线索,亦有文类分立的界限。共时的小说与戏剧文类差异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历时的戏剧文学脱离一般叙事文学的历史的起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