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整洁.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26673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爱整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我们爱整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我们爱整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我们爱整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我们爱整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们爱整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爱整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们爱整洁我们爱整洁 教学内容:我们爱整洁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的投影片数张。手帕、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若干件,脸盆若干。 学生准备:抹布、手帕、安全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是二年级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 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了。那你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它们的整齐清洁

2、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课文我们爱清洁,看一看什么叫整洁和怎样做到爱整洁。 二、学习新课 1、在家爱整洁。 齐读课文,领会“整洁”的含义。 出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这个书包不仅外面脏,再看里面的书本放得怎样?我们说:这个书包不干净、不整洁。 投影片:这个小朋友的家干净又整齐。我们说:他的家很整洁。 了解“按时”的含义。 你们知道清晨大约是指什么时候? 你每天几点钟起床?是谁叫醒你的?每天都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起床,就叫按时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提问: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怎样做的? 讲述:我们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的。你们看,同学穿的衣服多整齐,同学的手、脸洗得真

3、干净,的头发梳得真整齐他们真整洁。 除了个人卫生做得好,你房间里的被子谁叠?枕头、床单谁铺、谁掸?桌子谁来抹?我们应当自己的事自己做。 指定学生复述自己平时的做法。 突出:叠、铺、掸、抹。表现:四四方方、平平展展、一尘不染。 2、在学校爱整洁。 了解学校环境整洁的内容与保持环境整洁的方法。 清扫教室的步骤是怎样的? 为什么要先开窗户,再洒水、擦黑板、扫地、抹桌椅?不这样做会怎样?步骤颠倒又会怎样?为什么? 老师为什么要夸奖我们?是怎样夸的? 3、身心健康与环境整洁。 1、为什么生活在干净、整齐的环境里才会真开心? 2、怎样才能长久保持这样的美好环境? 3、小结全课学习内容。 三、反馈检测 1、

4、游戏。 比赛穿衣、系鞋带。请四位同学脱掉外衣,解开鞋带,看谁最先穿好衣服、系好鞋带。 2、思考题。 说一说怎样才算整洁?你做得怎样? 板书设计: 按时起床:穿衣、洗漱 在家里 整理房间:叠、铺、掸、抹 1、我们爱整洁 打扫教室卫生:开窗、洒水、擦黑板、 扫地、抹桌椅 在学校 保护校园环境:不乱丢、不践踏 第2课 不随地吐痰 教学内容:不随地吐痰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的危害,培养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的良好卫生习惯。 重点:培养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的良好习惯。 难点:培养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的良好习惯。 教具:挂图 教学过程 : 一、 故

5、事导课。 讲猪八戒吃完西瓜后把果皮乱扔,结果自己踩上西瓜皮摔倒的故事。告诉学生,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有很多危害。 二、提问:随地吐痰有那些危害?有痰要吐的时候怎么办? 让学生讨论。 熟读儿歌: 随地吐痰不卫生, 痰中细菌传疾病。 有痰吐进痰盂里, 健康清洁又文明。 三、提问:乱扔果皮纸屑有那些危害?你平时是怎样做的? 学生讨论。 教唱儿歌: 果皮箱,张大嘴, 果皮纸屑丢箱内, 从小养成好习惯, 环境整洁行为美。 四、你觉得我们身边的环境怎样?该做个怎样的市民? 板 书 设 计 不随地吐痰 健康清洁又文明 环境整洁行为美 第3课 换牙的卫生 教学内容:换牙的卫生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人的一

6、生有两副牙,乳牙和恒牙 。恒牙是永久牙。 2.使学生知道换牙的卫生,知道怎样保护牙齿。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描述牙齿的重要作用和牙齿不健全所带来的不便;引导启发总结学生回答的关于牙齿的保护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猜谜语:兄弟生来白,队伍排整齐。 饭菜全切碎,活儿干得快。 你若猜不出,张口他就来。 2.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牙齿,发现了些什么?总结讲述我们从67个月开始到两岁左右长出乳牙,到12岁左右又长出恒牙。 二、学习新课: 1.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说说我们的牙齿的作用? 2.了解牙齿,了解我们的乳牙和恒牙。 3.既然恒牙和我们这么密切又对我们这么重要

7、,那么我们要怎么来保护它呢? 4.不要咬硬东西。咬硬东西,一是不得力,因为牙还没有长牢,容易造成牙齿错位,影响咀嚼和美观。 不要用手抠和用舌头舔。在牙刚长出时,有点痒,如果用手抠或者用舌头舔,很容易造成牙齿的松动和变形,长得会七扭八歪,形成畸形。 要注意牙齿的卫生。 三、巩固新知: 1.组织学生表演牙齿和蛀牙的节目。 2.组织学生到黑板前面来复述牙齿包括的种类和保护牙齿的方法 第4课 一日三餐 教学内容:一日三餐 教学目标:了解为什么要安排一日三餐,科学安排一日三餐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一日三餐中的科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汽车行驶要加油,人每天活动要吃饭,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讲述

8、:一日三餐不仅能给我们的身体加油,还能为我们进行活动提供必备的能量。假如人不吃饭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日三餐中的科学。 二、 学习新课 一日三餐好处多 谈话: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吃一定量的食物,才能保证一天的活动、学习的需要。为什么要安排一日三餐呢?每日一餐行不行?如果你每天只吃一顿,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一日三餐有又什么感觉呢? 学生讨论并汇报。 讲述:一日三餐是人体活动的需要,因为白天是人活动、学习的集中时间,这期间人体要消耗大量的热能。通常情况下,胃排空食物约需3-4小时,也就是说进食后不到4小时,肚子就会饿了,就又该吃饭了。如果到时你不吃饭,就会感到饥肠辘辘,头昏眼花。 科学安排一日三

9、餐。 讲述:吃饭不仅要定时,还要定量。每个人的胃所能容纳的食物是有一定限度的。暴食会引起急性胃扩张,使胃损伤;吃得太少又会使胃部空磨,引起疼痛感,同样会损害胃。因此吃饭定时定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 学习课文第二句话:早餐应该吃得好,午餐做到要吃饱,晚餐讲究精而少。 提问:什么样的早餐叫做吃得好? 中餐为啥要吃饱?怎样才能吃得饱? 晚餐的“少而精”指的是什么? 清淡,以蔬菜为主,减少脂肪、糖类的摄入量,尽量吃低热量的食物等。 一日三餐有规律,身体健康发育好。 联系上述内容,说一说你家每日三餐都吃些什么?比一比谁家安排的最合理。 三、 巩固和反馈 看一看,你能从下面三幅图中看出各是哪一餐吗?

10、除了时钟可以给你提示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找出正确答案? 做一做: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自己设计一天的食谱。 第5课 吃饭要细嚼慢咽 教学内容:吃饭要细嚼慢咽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一些科学进食的卫生常识。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要细嚼慢咽而不能狼吞虎咽的原因及平时生活中,应当怎样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次课我们学习了一日三餐,同学们还记不记得我们一日三餐应当怎样吃?这一次我们继续学习,一日三餐当中,我们到底应当怎样来进餐呢?。 二、学习新课: 吃饭时要慢慢的的吃,不能边吃边讲话,也不能狼吞虎咽: 1. 向同学们讲述口水的作用,并使同

11、学们知道洗嚼慢咽的好处。 a.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b.可吃出食物的美味 c.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d.清除食物中的异物 2.当心吃饭时讲话 a.它是一种不文明的行文 b.如果讲话的话,可能会被呛到,或者食物进入气管,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3.吃饭时狼吞虎咽的坏处: a.加重肠胃消化的负担,引起胃病 b.冲淡胃酸,引起消化不良 c.饮食过量,引起肥胖 三、巩固新知: 1.智力挑战 2.才华展示 3.总结该课,对发言同学进行客观的评价。 第6课 睡眠好 身体好 教学内容:睡眠好 身体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按时作息的好处,每天能保证10小时。 2.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睡觉姿势,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12、教学重点难点:启发引导学生,由学生自己说出,应当怎样睡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学校里,同学们你们都几点睡觉,几点起床?算一算,你们每天都睡了几小时? 二、学习新课: 1.睡前不要做: a.不要吃得太饱 b.不要贺浓茶 c.不要看惊险电视节目,不要听恐怖故事 d.要用温水洗脚 2.睡觉时要: a.盖的被子要根据季节和天气而适当 b.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c.不要蒙头睡觉 3.卧如弓: 睡眠的姿势很重要,你们知道我们的的心脏长在人体胸部的左边还是右边呢?当然是左边了,那么我们睡觉时应当向左边还是右边,或者是平躺着睡?那么原因又是什么呢? 身体向左侧弯曲,像弓箭一样,“卧如弓” 三、巩固新

13、知: 1.组织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一下,我们在平时生活中都做到了吗? 2.请学生到讲台,发表一下,今后我们打算怎样来睡眠? 3.总结该课使学生知道: 睡眠是恢复和的最好休息方法,是的重要时刻。每天我们要睡足小时,养成、的好习惯。 第7课 保护视力 一、教学目的、要求: 让学生了解正确用眼,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会保护视力的具体方法。 难点:从小养成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过程: 1、介绍视力的重要性:视力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做每一件事都要用自己的眼睛来辨别。如果视力不好,眼睛所起的作用就不大,如果没有视力,眼睛就失明了。 2、介绍视力不好的原因:当我们学习的时候

14、,如果眼睛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就容易出现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就不清楚了。少年儿童在学习期间,不仅长知识,身体也长得快,眼球还在发育。要特别注意用眼卫生,看书写字的用眼负担不能太重。 3、保护视力的方法主要有: 字迹要工整。 看书写字时眼睛距离书本不少于0.250.3米。 连续看书写字半小时左右,就要5-10休息分钟。 不在光线太暗或太强的地方看书,不在卧床、走路和乘车时看书。 戴眼镜的学生,每日要清洗干净镜片和镜架。 四、思考题: 1、体检时,你的视力是多少? 2、看书写字时眼睛距离书本的正确距离是多少? 第8课 课间要休息 一、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课间休息对健康、学习均有好处。自觉做到

15、课间休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课间怎样休息。 难点:认识课间休息对学习和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1、课间为什么要休息? 当我们上完一节课后,由于几十个人同在一室友,已排出不少废气,室内二氧化碳,氧的含量减少,人会出现疲劳现象,影响。另外,我们的大脑需要的氧气更多,对缺氧更敏感,缺氧时大脑供氧不足,加快了疲劳的产生,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如果下课后仍留在课室做作业,会越来越疲劳,继续下一节课时就更差了。因此,课间一定要休息,到室外吸收新鲜空气,使大脑得到休息,让课室也更换新鲜空气。 2、课间休息最好到室外活动。 3、介绍课间休息好的好处:精力充沛、精神饱满地继续学习。 五、思考题:

16、1、下课后应怎样休息? 2、课后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是否感到头脑清醒? 第九课 牙齿的健康 一、教学目的、要求: 让学生了解牙齿的作用,牙齿对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牙齿的功能,牙齿对健康的重要性。 难点: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三、教学过程: 1、介绍人的一生中有两副牙齿。第一副牙齿叫乳牙,共长20颗,第二副牙齿叫恒牙,共长28颗。 2、介绍牙齿的分类:切牙、尖牙、双尖牙、磨牙四类。 3、介绍种类牙齿的用途:切牙用来切割食物,尖牙用来撕裂食物,磨牙用来挤压磨碎食物,双尖牙有协助尖牙撕裂和辅助磨牙捣碎食物的双重作用。 4、介绍保证牙齿健康的基本措施: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17、保持口腔清洁。 多咀嚼粗粮和蔬菜。 多叩齿,可使牙齿更为坚固。叩齿就是每天早晚空口咬牙数十次。 不要用牙齿中间咬开酒瓶、汽水瓶盖,以免牙齿崩裂;不能用牙咬带硬壳的食物。 很冷很热的食物不能紧接着吃,因为骤冷骤热的刺激可能造成牙质断裂。 少吃软而粘的甜食,吃后一定要漱口。 四、思考题: 说说保护牙齿有哪些方法。 第十课 口腔保健 一、教学目的、要求: 指导学生掌握保持口腔卫生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如何保持口腔清洁。 难点:为什么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三、教学过程: 1、我们每天都要吃很多食物,首先需要牙齿咀嚼食物,才能把食物吞进肚里。食物咀嚼得越细,

18、就越容易消化,食物中的营养成份就越容易被吸收,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健康的牙齿对身体的发育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牙齿有病,不但影响咀嚼功能,还可能引起全身性的疾病。 2、嘴是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站,残留在牙齿上的食物会引起牙病。保持口腔清洁,对保护牙齿,预防牙病很重要。因此我们每天都要清洁牙齿,每天都要刷牙,早晚各刷一次,每顿饭后要漱口。每次刷牙要全副牙面面面刷到。牙刷、漱口盅要自备专用。牙刷用后要刷洗干净,甩干,牙刷头向上,放在漱口盅里,以保持牙刷头干燥中,减少细菌在牙刷中生长的机会。 3、介绍怎样造成“烂牙”。 四、思考题: 1、什么时候要刷牙? 2、什么食物对牙齿有害? 第十课 一日三餐

19、要吃好 一、教学目的、要求: 教育学生要吃好一日三餐,让学生明白食物与成长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防止暴饮暴食。 难点:偏食、挑食对身体的危害。 三、教学过程: 1、儿童需要足够的食物才能很好地发育成长。一日三餐吃不好的儿童往往长得差一些,长期这样就不可能发育成为一个健壮的成人。 2、身体要获得各种必需的营养素才能长得好。因此,饮食不能偏食和挑食。膳食中的食品种类必须丰富多样、合理搭配。水也是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重要物质,平时要多喝水。 3、如果养成饮食定时定量的习惯,那么每次到了进食时间就是一个刺激,到时候大脑的摄食中枢就自然会兴奋起来,因此会有良好的食欲

20、。消化系统也自然地开始一系列活动,准备迎接食物进行消化、吸收。 4、一日三餐,各餐食物的质和量应有差别,早、晚餐差不多,午餐则要多吃些。 5、如果早餐没吃好或不吃早餐,会使机体热量不足,上课精力不足,容易疲劳,严重时会头晕无力,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 四、思考题: 1、日常生活中你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对不对? 2、一日要吃多少餐?每餐的数量一样吗? 第十一课 饮食卫生 一、教学目的、要求: 让学生了解饮食卫生的要求,防止“病从口入”,保障身体健康。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怎样防止“病从口入”。 难点: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三、教学过程: 1、介绍什么叫“病从口入”:有很多疾病

21、是因为我们不注意卫生,吃了不洁的食物或喝了不干净的水而引起的,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病从口入”。 2、介绍病菌的传播途径:春夏季气温高,周围环境卫生差时,苍蝇、老鼠、蟑螂特别多,它们爬过了污物后,再叮爬在饭、菜、水果上,就把饭、菜、水果污染了。如果我们吃了这些食物,就把病毒或病菌带入体内而得病。有时候,食物是清洁的,但我们的双手很脏,没有洗手就抓食,结果把清洁食物污染了,这样吃东西也会患各种疾病。 3、注意饮食卫生,是预防疾病很重要的一关。 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要经常剪指甲。 生吃瓜果、蔬菜最好用流动水洗干净,削皮或用开水浸烫几分钟后再吃。 不喝生水,特别是井水和河水。 饮食用具也要清洁。

22、不买流动小贩出售的食物。 四、思考题。 1、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 2、生吃的瓜果要怎样处理、 第十二课 吃饭的卫生 一、教学目的、要求: 让学生了解吃饭也要讲卫生,才能保证吃进去的食物得到充分的消化,促进健康成长。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吃饭不专心和狼吞虎咽对身体的危害。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进食卫生习惯。 三、教学过程: 1、介绍食物消化吸收的过程: 人有一副坚硬的牙齿,是用来咀嚼食物的。食物进入口里,由牙齿把它们嚼碎,然后进入咽喉和食道,到达胃里,在胃里再进一步加工磨碎,才进入肠里,营养物被吸收,剩下的废物被排泄出去,这就是食物被消化吸收的过程。 2、在消化过程中,如果上述各

23、“关口”都正常,人的营养就良好。但是,有的小朋友吃饭时不是细嚼慢咽,而是狼吞虎咽,结果食物还未嚼碎就咽到胃里,这就打乱了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没有嚼碎的、较硬的食物刺激摩擦胃壁,会使胃受损伤,出现消化不良,甚至患胃病,影响身体健康。 3、为什么吃饭要专心? 吃饭的时候,大脑就指挥肠胃分泌消化液,唤起我们要进食的欲望。 4、吃饭不专心的害处: 如果我们在吃饭时看书或看电视,大脑就会被看书、看电视产生的情绪控制,抑制了消化液的分泌,食欲就减少或没有了,长期这样,会引起食欲不振,严重的就要得消化不良症了。 四、思考题:为什么吃饭时不要狼吞虎咽? 第十三课 手的卫生 教学内容:手的卫生 教学目的:使学生

24、懂得保持手的卫生的重要性,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经常剪指甲,保持手的卫生。 教学重、难点:手的卫生与健康的关系。怎样保持手的卫生。 教学过程: 1、上课开始让同学互相检查手,看手是否干净,是否剪指甲,导入新课。 2、授新课,提出问题: 1) 脏手吃东西会引起什病? 2) 什么情况下应洗手? 3) 为什么不能留长指甲? 4) 结合挂图说说怎样洗手? 5) 有感情的领读,齐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3、 效果考查,利用晨检或抽查,检查学生手的卫生;课后了解学生是否养成饭前、便后、劳动后、游戏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板书设计: 手的卫生 洗手:要认真 流动水、 用肥皂 全洗到 不马虎 要擦干 勤洗手 不留甲 第

25、十四课 注意饮水卫生,科学饮水 教学目的要求: 1、 让学生知道喝了生自来水会得病,懂得饮水卫生。 2、 引导学生认识水是生命之宝,每天不能少。 3、 知道科学饮水,合理饮水的道理。 教材重点、难点: 1. 让学生知道生水为什么不能喝。 2. 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能用饮料、矿泉水、纯净水代替白开水饮用 3. 让学生知道个人的饮水卫生需做到哪几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体育课上,同学们正在激烈地运动着,60米、100米赛跑,迎面接力赛,踢小足球个个热得满头大汗,口干舌燥。这时,有人喊了一声:“水来了!”是啊,这时候有水喝多好啊!同学们,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讲述:水是人身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26、。我们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喝一定量的水,这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很有好处。但是如果不注意饮水卫生,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体会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水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课 不喝生水。 谈话:水对我们很重要,水灾自然界分布得非常广泛。分布在江、河、塘的水和地下的泉水、井水都能供我们生产、生活实用,我们把这些水称为淡水。可是这些淡水能直接饮用吗?为什么不能直接喝? 水在地球广泛存在,但能直接饮用吗?通过此环节,使学生置疑,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搜集生活经验,体会自然界里的水是不纯净的。 讲述:自然水域里的水是不纯净的,有的含有大量的泥沙、腐烂的东西,有的里面有

27、大量的细菌、病毒,有的被工农业废水、污水污染过,城镇居民用的自来水是否就很干净,就可以直接喝呢?也不能。因为自来水虽然经过净化处理,但在输送过程中,往往又被二次污染,所以也不能生喝。 让我们看一看一滴生水里有些什么吧。 讨论:根据观察到的事实,想一想:能喝生水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知道喝生水影响身体健康,我们在生活中注意饮水卫生。 讲述:由于生水里面含有大量的细菌,喝了生水会得病,如常见的拉肚子,这样对人体的伤害是极大的,如治疗不及时有时还会危及人的生命。 小结:生水里面有细菌,喝了生水会生病,如痢疾、肝炎、伤寒等等。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应当不喝生水。 不能用饮料、矿泉水、纯净水代替白开水饮用。 喝白开水是健康的饮水方式,用饮料、矿泉水等代替白开水,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吗?联系生活,学生探讨交流,寻找有益的饮水方式,注意饮水的卫生。 讲述:为什么饮料不能代替白开水? 讲述:为什么清洁爽口的矿泉水、纯净水不能长期饮用? 讲述:为什么说水是人类的生命之宝? 怎样喝水,喝什么样的水才有利于人体健康? 注意科学饮水。 提问:除了不喝生水外,我们还应注意饮水的科学和卫生。你知道饮水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讨论:为什么要一人一个杯,不用别人的杯子? 讲述剧烈引动后为什么不能立即饮水的道理。 三、小结:注意饮水卫生,有利于人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