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总结.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4209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护理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护理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护理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护理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护理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理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总结开设护理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总结 随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实施,综合性实验的开设已成为护理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本文就护理综合实验开展情况阐述护理实验教学中的体会,为今后开设更多、更好的综合性护理实验课提供思路。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法对实验教学提出了综合性实验的开设要求,并明确了其所占比例,也对综合性实验进行了定义:“综合性实验教学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多个知识点的实验;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性实验。我系本科护理学基础技能实验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性试验教学法,取得良好效果,现就此谈谈其

2、方法和体会。 1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所开出的17项操作中,选出卧位病人更换床单位、床上擦浴、测量生命体征、鼻导管给氧、四种注射法和密闭式静脉输液法等8项实验实施综合性教学,每项3学时,共计24学时。 1.1教师统一备课,确定教学方案实验课前,实验带教老师和临床护理课教师沟通,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进度,明确综合性实验教学目的,结合学生所学知识,给出一个病例,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框架。以新学项目为主线,结合内、外、妇、儿科等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护理。 1.2学生课前准备问题式教学启发学生 在实验课前3天给出病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对病人实施护理。教师在给出病例时可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如在

3、鼻导管给氧过程中发现氧流量与医嘱不符合,如何去调节流量;在进行床上擦浴时,护士应如何保护患者的隐私等问题。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人,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制定具体的实验内容,以及实验操作步骤。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带教老师给予指导,实验课前学生列出所需要的用物清单,报告给实验老师,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 1.3以某一项操作为主线开展实验,结合情景式教学模式先由老师示教大纲开出的实验项目,再由学生扮演病人,该病人具备一些比较典型的症状,如骨折、昏迷等,便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实施操作。比如该堂课的教学目的是掌握卧位病人更换床单法,就要求学生先运用所学沟通技巧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病情,做好病情评估工

4、作。给出的病例是胃肠吻合术后患者,不能下床活动,学生不但要按要求完成卧位病人更换床单,还要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排痰,预防压疮发生,同时保护伤口防止伤口裂开。 1.4教学实例测量生命体征 模拟为患者集体测量生命体征的场景,每组选1名学生模拟昏迷患者,由其他3名学生分别模拟护士为其测量T、P、R、BP,并让3名学生分别把各自所测量值填写于生命体征测量登记本上,以检测学生的测量是否准确。要求学生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以及皮肤完整性等其他相关临床护理章节所学内容,并为患者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发生。如果测量血压的手臂正在输液,学生能根据情况灵活处理。同时要求学生提出该名“患者”的护理诊断和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

5、该实验结合护理学基础、外科护理学、护理观察学等学科中生命体征的测量、整体护理、病情观察、患者的清洁、昏迷患者的护理等相关知识,同时还运用生理、解剖等相关学科知识作为观测指标。 2教学体会 2.1基础实验为主线,达到了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因为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以验证实验为主,学科之间相互分离,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在护理学基础以往实验课中更多的是强调学生掌握这项操作。综合性实验通过给出“人”这个整体层面上的实例,强调人是由生理、心理、情感等的复合体,才能使学生真正运用到整体护理的工作方法,将基础学科、专业学科以及人文方面的知识结合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和培养。使学生体验到临床工作的场景,将理论知

6、识运用到实践中。学生在实验前的准备过程中,通过复习所学知识和查阅新资料,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既掌握了基础实验的技能,又使各相关学科知识得到巩固和整合。 2.2锻炼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从临床实习回来的学生反映:虽然在学校里都接受了正规的教育,但到了医院里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特别是患者病情复杂时更是手忙脚乱,说明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提高。传统实验教学虽然规范,但无创新,缺乏对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经观察,每届护生学习护理技术都有类似的情况,学习热情由高到低,甚至产生厌倦心理。3然而当扮演患者角色的学生表现出较复杂的病情,实验学生面对的不再是一具冰冷的“模型”时,表现出来的兴趣就比较高

7、。而且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病情”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学生就可以有更多的思维空间。由于给出的病例不只是一种单纯的需要,还有多种病情变化,如骨折、心衰、昏迷等,甚至是一些心理上的问题,需要运用整体护理的知识解决“患者”首要问题,还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当问题解决时,学生感到以往所学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而不是他们片面感觉没有意义,应变能力将会在一次次的实验中锻炼出来。 2.3培养了学生沟通能力 很多实验中,学生面对的是模型,交流时模型不能与之有情感回应,所以,学生在进行沟通时的积极性不高。学生认为这种交流是念咒语,说天书,是比较可笑的,由抵触而出现只动手不动口,沟通技巧得不到锻炼。然而临床工作中

8、很多的护患纠纷都是由于沟通不良所致,如果我们的学生懂得去沟通,用心去聆听,很多纠纷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在综合实验中,我们把学生沟通能力纳入到培训的重点内容当中,要求学生开口和扮演的“患者”沟通。当患者能够有回应时,学生也更愿意主动开口。当“患者”提出问题时,要求学生能够给予满意的答复。因为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病人各异,尤其是角色扮演活动中,“患者”会故意刁难护士,都需要学生能运用沟通技巧解决实际问题,从最基础的问候技巧,到能够回答一些专业问题,在兴趣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在技能考核中,将与“患者”的沟通作为一项评分依据,这样就促使学生从被动沟通转为主动沟通,使他们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在课后,常

9、常有学生主动找老师质询自己沟通能力的不足,说明学生主观上已经认识到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2.4注重人文关怀教育 当代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较多,很难从患者的立场上去思考患者的需要。学生以服务对象为出发点,侧重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关心患者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素养和品格,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4,充分体现护理的人文关怀。例如床上洗头虽然是一项生活护理,很多医院都是由家属或护工来完成,但我们在教学中仍然坚持学生亲手操作,通过给一例肱骨骨折“患者”床上洗头,就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护理需求。再比如在静脉穿刺时,虽然实验老师反复强调要绷紧皮肤以

10、减轻疼痛,但依然有学生会忽略这些细节。当学生亲身体会到没有绷紧皮肤所造成的疼痛时,他们立刻体会到临床上每天输液患者的痛楚,表示在将来的工作中,不仅要从技术上还要从精神上都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 2.5提高实验教师综合素质 在实验课中,老师是走下讲台和学生亲密接触的时刻,此时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热点和模仿的对象,这对老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考验。目前老师所面对的学生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是他们世界观、道德观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教师的个人魅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征服了学生的心灵,才能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综合性实验不仅需要带教老师具有扎实的操作技巧,还需要熟知社会护理学、护理伦理学、护士礼仪、人际沟通、护理美学等相关知识。只有一个具备知识面广,文化素质高的老师,才能在示教过程中向学生展现出一名优秀护士的风采,对学生的德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另一个方面讲,也是对教师素质提高的一种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