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4394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紫黑色 供血不足、有积寒 紫色并伴有黑斑 气血不畅通 紫点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 风湿 鲜红而颜、局部发热 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 红而暗 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 虚寒、湿邪 皮肤微痒 风邪、湿症 水泡、水肿、潮湿 寒症、湿气盛 罐中有水珠者 寒湿重 紫红、暗红 阴症、寒症、血郁 潮红、淡红 虚症 局部很快恢复原样 说明快痊愈 1。罐印紧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淤,如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如印迹数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为主。

2、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 3。罐印呈散在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症。 4。淡紫发表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的,表明此相关内脏虚弱,比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 6。罐印呈鲜红散在点的,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提示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异常或存在病情。我常在临床上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来治疗、调节内脏功能。 7。走罐或吸拔罐后,没有罐印,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 恢复常色的,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情尚轻。 8。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湿气较重,若在患部出现较多小水泡时,预示由水湿所致,会有理想的疗效,需要连续的多次拔罐。 9。若走罐时出现风团,提示为风椰所致,或是过敏性体质。 10。随着病情的好转,罐印也会随着减轻,且不易现罐印,可以预示病情的归转。 紫红、暗红 - 阴症、寒症、血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