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4).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5329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4).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设计授课教师 课 题 册 别 高婵 学校 苏州园林 辽中县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 语文版教材七年级第五单元第一课 总课时 2 课标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能教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6.从说明性文章的阅读中,初步把握说明对象或初步概括说明内容;尝试掌握说明方法,并结合

2、具体语言环境体会其作用;初步掌握说明的顺序,把握行文的思路;初步感知并基本把握生动活泼和简明平实的语言风格,从而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7.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8.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 1.朗读课文,积累字词,整体感知课文说明的内容。 2.通过抓中心句的方法,把握课文的结构,初步掌握说明顺序。 3.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说明的内容,积累字词,把握课文的结构。 难点: 把握全篇结构的基础上,尝试初步掌握说明顺序。 本文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

3、说明文,由于学生接触说明文较少,关于园林艺术的知识也不多。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联系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着眼于让学生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抓中心句的方法来概括说明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同时教学中注重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阅读理解,感受,体悟园林建筑的自然美。 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和新课标要求,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苏州园林画面,使学生对苏州园林的认识更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及其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园林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选择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重 难点 教学方式 与手段 1 教学内容分析 一、激趣导入,感受苏州园林成就美创设

4、情境,导入新课 有一景致,它引乾隆六下江南,它就是苏州园林;有一园林,它让六下江南的乾隆每次都留宿于此,并在颐和园仿建两座园内一模一样的假山,它就是狮子林;有一小轩,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将它仿建于馆内,它就是网师园内的明轩。苏州园林让我们古今中外的人都如此的迷恋,它到底是怎样的园林呢? 我们先通过一组视频风光片了解。 苏州园林众多,风格不同,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不同的园林风格。刚刚同学们欣赏到的就是四大名园的风光。 这样优美的景观,作者是怎样用文字表现出来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的苏州园林。 师生互动,了解作者 对于作者

5、叶圣陶,你们了解多少呢? 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 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 个人展示,交流字词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都积累到了哪些字词呢?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1.重点强调:个别多音字的读音;词语的解释要结合语境;成语在积累的基础上要学会运用。 2.书写指导:“壑” 二、走进文本,欣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初读课文,概括内容 一篇说明文,我们首先需要把握的就是它的中心,本文的说明对象就是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出关键性的语句,找出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学法指导: 1.寻找中心句的方法 一般在开头,但是也可能在中间;有时候很明确

6、,有时候又要求自己适当概括,总之,是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 2 教学 策略 多媒体播放苏州园林的图片及视频,教者口述苏州园林的介绍,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查字典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的书写能力。 大声地朗读,在一开始就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让全体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 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学生 活动 认真观看视频,聆听老师的介绍,在古典的音乐中初步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交流在课前了解到的作者资料。检查积累到的词语,并就字词的音、形、义方面做以强调。 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朗读中,之后带着学法和问题浏览课文,圈画句子并积极向全班教学

7、 预估 生动形象的语言及画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优美的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生能够很好地借助工具书了解作者,积累字词,并能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会运用。 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全身心投入到课文的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 能较积极地勾画句教学过程 2.说明文段里的中心句的特征。 中心句是一个能够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完整而简洁的句子。把每一段的中心句串联起来,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请大家朗读每段的中心句,在心中描绘出苏州园林的初步印象。 3.重点强调“标本”一词在文中的意思和作用。 深入分析,抓住特征 1在这些句子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说明理由?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

8、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在这幅完美的图画中,你都感受到了哪些美呢? 布局美、配合美、映衬美、层次美、 搭配美、图案美、色彩美。 结合板书,把握结构 叶圣陶为了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先从整体上说明总的特征,接着着眼于说明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处角落的特征。这种先总说后分说,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的说明顺序是顺序。 三、拓展练习,学习苏州园林的结构美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结构文章时,不是随心所欲安排段落的,而是围绕着中心句进行写作。我们读过的文章中有好多里面都有中心句,它们是作者精心打造的句子,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印证我们学的知识,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梁衡的晋祠,勾画出

9、文章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概括说明内容,把握结构,掌握说明顺序。 四、布置作业,品味苏州园林的语言美 寻着叶圣陶先生的这一支妙笔,苏州园林就像一柄苏扇,缓缓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苏州园林那如画的美景,还学会了通过抓中心句去概括文内容,理清结构,明确顺序的方法。那么叶圣陶这位语言大师又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去说明苏州园林的美的呢?希望同学们课后认真地品味。 抓中心句概括说明文内容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概括、提炼信息的能力。 轻松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体现课堂以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 清晰的板书有助于学生理清本文结构,突破难点。 将课上学到的“抓住中心句”分析说明文的方法迁移到课外语段中,使学

10、生能够学以致用。 教师结合板书内容,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总结,并进行勾画板书轮廓,文字与画面完美结合。 同学展示成果。 齐读中心句,概括说明内容。 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特征,感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在老师的引导下理清结构,掌握说明顺序。 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在班级内进行交流。 聆听教师的总结,再次感受课文内容,明确了下节课的学习重点。 子,展示成果。 通过寻找并朗读中心句,明确了本篇课文的说明内容。 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准确地抓住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感知图画美。 个别学生在说明顺序的理解上还需课后辅导。 学生能将本节课所学到的分析方法运用到具体的语段阅读中。 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板

11、书设计将学生再次带入了美的意境。 3 苏州园林 叶圣陶 逻辑顺序 标本 布 配 映 层 局 合 称 次 美 美 美 美 搭 图 色 配 案 彩 美 美 美 完美的图画 板书设计 本教学设计紧紧扣住文本设计教学环节,重视学生的朗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学习。“激趣导入,感受苏州园林成就美”这一环节充分地体现了多媒体的优势,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学生学习“苏州园林”这篇文章的兴趣。 “走进文本,欣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环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抓住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初步掌握说明顺序。学生能

12、够自主完成,不过,从中也看出有一小部分同学阅读速度慢,动手能力较差,在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不断的练习。 “拓展训练,学习苏州园林的结构美”这一环节的设计很好地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将学到的分析说明文的方法很好地运用到阅读中,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美中不足的是个别学生的回答不够简洁,未能达到全员参与。 “布置作业,品味苏州园林的语言美”这一环节学生教师在优美的语言的引导下,既重现了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又明确了课下自主学习的内容。 从整节课而言,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创造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运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在学生学习习惯、表达能力及阅读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还有待提高。 教学反思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