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学会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5596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要学会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要学会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要学会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要学会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要学会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要学会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要学会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要学会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 教师要学会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 在当今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有些教师缺乏主动倾听的意识,表现出来的现状及因素也是多种多样。我们要认识到主动倾听的价值不仅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更重要的是在我们所说的对话教学中生命与生命间的平等、尊重、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呼应和交融。因此我们要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学会如何倾听。 一、研究主动倾听的背景 有人说,中国教师不善于倾听,其实,中国文化一直关注“听”。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就是先听,后循循善诱。但是,不知何时,教师开始不听了,不屑听了,不会听了。究其根源,在于长期的“师道尊严”,居于“神坛”的教师板着“夫子”脸,拒学生于千里之外,消解了

2、学生倾诉、表达的欲望,堵塞了了解学生和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导致师生关系失调。这是教师的悲哀,教育的失败。 教师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习惯于自己肆意地言说和要求孩子虔诚地倾听,只有命令与服从,只有授予与接受,只有安排与执行,只有言说者对倾听者的高压,而没有理解,没有宽容,没有平等,没有自由。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便永远也无法获得言说者的主动。于是,创新与锐气便在教师的惊诧中远离了孩子,木讷的不仅是他们的言语,甚至会慢慢侵蚀他们的思想与灵魂。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责怪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而是老师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挫伤了孩子学习的热情。比如,学生的话还没有说完,你就抢口强说;学生的话还没有听清,你就迫不

3、及待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学生兴致勃勃地发言,你却心荡魂游目光斜视。学生还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中去吗?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用声音来传播、保留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倾听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主要的信息交流途径。如今的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与信息传递的空间,是一个心灵交汇、情感碰撞的磁场,所以我们要做善于倾听的人,从倾听开始学会教育,这不仅仅是对年轻教师的要求,也应成为所有教师的共同追求。可是目前课堂上倾听意识的严重缺失不能不让我们担忧: 1、拒绝倾听 在一节数学公开课上,有位教师讲一年级的图画应用题,他出示了一幅图画:有五只小兔子,三只头向左,两只头向右。让学生列式计算。 经过片刻

4、思考后,一名男生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当老师点到他的名字的时候,他骄傲地站起来大声地回答:“550。”老师一愣,继而就不再面带微笑地看着这个学生,而是转向其他同学很严肃地问:“他的解法对吗?”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对!”“那这道题究竟怎样列式才对呢?”老师接着问。一名乖巧的女生回答说:“523或532”,这时,老师的脸上才重新露出了笑容,说:“好,那你能给他讲讲这样列式的道理吗?”那个孩子低着头慢慢坐下,这节课就再也没有看见这只高高地举起充满自信的小手了。”课后,我曾问那位男同学,他说:“原来有5只小兔子,往左走了3只,向右走了2只,一只都没有剩下,所以用550” 多有创新的回答呀,多

5、有灵性的想法呀!可惜,却因为这位教师“正常”的思维,对学生的“怪异”的做法不屑一顾,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迫不及待地打断学生的发言而将目光投向另外的同学,根本就拒绝倾听下去,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之中。或许,师道尊严从一开始便让我们失去了耐性,教师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打断孩子们的话语与思想。而或许就在我们嘴角那嗤之以鼻的冷笑中,或是教鞭一挥的断喝里,一个充满创意的想法给扼杀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天才的念头给摧毁了,一颗纯真善良的童心开始布满伤痕并从此染上世俗的灰尘。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抛开心中的成见与成人世俗可笑的规则判断,以一种信任与理解的眼神注视着可爱、善良的孩子,认真地听,听他们的智慧,听他们把

6、想说的话说完呢? 我们不能责怪我们的孩子竞争力差,知识面窄,缺少创新能力,我们的老师总是在追求整齐划一,总是在拒绝倾听孩子的心声,关闭了与孩子心灵相约的通道,我们的孩子能闪烁着求异的光芒吗?倾听与拒绝倾听,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得到的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实,仔细想想,教育有时简单得只需要一次充满理解与信任的静静的倾听。 2、虚应其事 一位教师在执教“梯形的认识”的时候,请学生举出生活中见过的梯形的例子。 一名学生回答:“爬楼的梯子是梯形。”老师此时脑中在暗暗在想想下一个教学环节或提问;想教具或多媒体的操作;想象自己的表现等等,对学生的发言听而不闻,漠然处之,于是随意敷衍学生的回答:“嗯,好

7、,还有谁来?” 又一名学生回答:“车前盖是梯形。” 这时老师自己都没有见过或没有认真思考过什么是车前盖,又怕学生的发言影响课堂的顺畅,于是又随意应付到:“哦,你还知道车前盖,我都不知道,还有吗?” 这位教师只是闻而不思,虚应其事,煞有介事地作“嗯、哦、好”等空洞的鼓励。其实学生的回答不严密甚至是错误的,梯子的形状是梯形,而不能说梯子是梯形。“车前盖”是立体的不是平面,也没有一组对边是平行,因此,更不能说车前盖是梯形。可就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听而不闻,仅仅摆出一种虚假的姿态,打开了一只耳朵,接纳学生的声音,但却让它从另一只耳朵悄然流出,未能让这声音在自己的内心之湖激起任何涟漪,未能使教师的言行和态度

8、发生任何与这倾听有关的改变,造成了学生错误的数学概念,也白白错过了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的大好时机。如果我们的老师倾听出了学生的错误,并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展示个性,获得成功,学生的错误也就成了我们课堂中难得一遇的教学“活资源”,可以把它们转化成一个个随机生成的教学细节,推动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 3、择其所好 一位教师在教学“角的认识”,课堂引入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角字。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角呀?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三角板的角,有的说墙角,还有的说牛角、羊角。老师点评道:“同学们说得真有意思!今天,我们继续认识角。”学生们小声议论到:今天可能是元角分的角。不对,可能学藏羚羊的角。

9、 这位教师虽然听了也想了,但没有准确把握学生发言的观点与要害、错误与精彩。数学上的角是一个平面图形,和生活中的角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当学生说出牛角羊角时,教师一句“真有意思”就一带而过,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点、甄别,造成学生的误解。 再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老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最大的收获是知道该帮我爸爸买什么样的酒了”话未说完,全班哄堂大笑,老师随即问全班同学:“这能算收获吗?”同学们答:“不算。”老师说:“对,这不能算是这节课的收获。”那位学生心有不甘地坐下。 这位教师也在听,可是他只听得进去自己想要的答案,对学生的貌似脱离轨道的回答

10、简单否定,造成学生的心有不甘。这种缺乏思维的倾听,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活力,最终成了空壳和形式。学生只是为教师而存在,教育因而变成了受教育者向教育者显示其存在的过程,而不是显示作为一个人存在的过程。教师通过教育塑造的只是他心目中学生的形象,而不是人的形象。教师关注的只是自我的存在和声音,作为生命的教育者的纯粹存在就被遗忘,导致教育过程中生命的缺席,即当教育进行时,生命不在场,学生的声音因而被拒斥、遗忘和漏听了。教师对回荡在他四周的生命之音充耳不闻。 除以上所列举的事例以外,影响教师倾听的因素还有: 个人偏见 人们习惯按照自己的尺度看待别人,这样就会出现偏见。对那些听话的,或是具有很强自理能力,

11、或是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老师会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个人喜好。与之相反的学生,则有可能得不到老师的青睐。这种喜恶必然会导致教师倾听态度的不同。 时间不足 时间不足是教师与学生沟通障碍之一,一节课只有40分钟,又有预设的教学任务,有时提出的问题学生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说清楚,教师一着急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就会容易在学生还未说完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打断,或者心里早已不耐烦了,往往不可能把学生的意思听懂、听全,就草草地做出回应。 恶劣情绪 有时教师有一些个人的事情感到焦躁不安,也会成为倾听的障碍,于是不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在学生发言的时候,他们可能四处环顾、心不在焉。 由此可见,造成教师不能成为主动的倾听

12、者的原因是很多的,甚至还包括一定的社会文化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等。但是,不能因为这些我们就可以不去倾听,因为主动的倾听已经是我们教师作为教育者的道德责任;是老师基本素养的体现;它既是一种人文关怀,更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研究主动倾听的价值所在 1、尊重生命个体 我们的孩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我们的教育不能把他们当作“一块白板”或“一张白纸”而随心所欲在上面“做成什么样式”画上什么图画,而应顺其势而引导之、培养之。在现代强调儿童的“自主性”、“主体性”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孩子,了解他们已有的经验和基础,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和认知风格。了解是教育

13、的第一环节,而倾听则是了解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一旦教师转向学生开始倾听,就意味着一种迎接和承纳:不是把学生作为学生来接纳,而是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接纳。这种接纳也表明了一种真诚的平等和尊重,这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是一个生命对一个生命的尊重。孩子的世界,既是一个充满幻想,有些离奇,又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世界,也是一个通向未来,有些憧憬,又有些不切实际的世界,他们的心中或鲜花盛开,或云雾层叠。只要我们去耐心倾听,也就成功了一半。反之,不善于倾听,甚至拒绝倾听,就会失去了解学生的机会,失去教育教学的前提和根基,教育就会变得虚无缥缈,成为无的放矢的无意义行为。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认为:倾听是对儿童观

14、的把握,是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是对教育教学要义的领悟。 2、走向对话教育 人类社会正逐渐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作为对时代精神的回应,教育领域里正孕育着全新的“对话”与“倾听”的意识。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 所谓对话,不仅仅是对话者双方的言谈,而是指双方内心世界的敞开,是对对方的真诚的倾听和接纳,在相互接受和倾听过程中实现智慧的共享和情感的交融。由此可见,对话教学,应该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的教学方式。而要达到对话的目的,就必须学会倾听。没有倾听,对话就失去了意义。因

15、此我们必须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倾听学生话语中的深层含义,方能走进他们的世界,方能与他们进行心灵相通的对话,真正形成双向的、互动的、平等的关系。对话是从倾听开始的,倾听是对话的前奏,没有倾听就无法对话,也就无所谓教育,无所谓教学。 3、折射教育品质 毋庸置疑,倾听首先是一种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它不是教学的某一个环节,它是而是至始至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过程就是倾听和探究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折射出我们的教育品质。 其一是尊重。以学生发展为本,首要的就是尊重学生。尊重不妨从倾听学生的倾诉开始,教师的倾听,就能给学生以尊重、鼓励、赞许。 其二是期待。尽管学生发言时结结巴巴不够不

16、流畅,或表述的意义不够明确,甚至会有有错误,教师总是耐心地、专注地倾听,用期待的目光和神情去感染学生、感动学生。这是一种乐观的期待。 其三是互动。倾听是接收和输出相融合、相交替的过程,倾诉者在倾听者情绪感染下也会成为倾听者。这种倾听、倾诉的互置,形成了互动的平台,这个平台是用民主、平等的砖石搭建的,它使教师更像学生的知心朋友、可信赖的伙伴、值得尊敬的长者。 4、凸现教师的智慧。 倾听的核心是思考。教师倾听时,总是伴随着观察、辨别、判断、选择。倾听中,教师的外表是从容的,而脑海里是不平静的,在最短的时间内,甚至在瞬间必须做出教育的决定,或是肯定后的点拨,或是以此展开的议论,或是片刻沉静中的回味、

17、思索,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借题发挥,总之,无不闪现着教师的教育敏感、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的光彩。我们经常在强调教师的教学机制,在努力创设我们的教学艺术,其实,倾听本身就是处理教育事件的艺术和智慧的源泉。缺乏思维的倾听,何来我们的教学机制,教学艺术也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活力,最终成了空壳和形式。 三、如何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 1我们倾听什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具有驾驭教材,了解学生,优选教法的功夫,而且要有善于根据教学中的信息反馈,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进行倾听。 倾听学生的妙想 课堂教学,有交流才有价值。有时学生在阐述其见解时,会不经意带出一些很有探讨价值的“副产品”,这时,作为说者的学生可能是“

18、无心”的,但作为听者的教师一定要“有意”,要认真倾听学生的讨论发言,从错中见对,从无中见有,要“于无声处”谛听即将响起的惊雷。 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在本子上画一个角。一位学生画好后,突然冒出一句:要是再画一条线,就变成了一个有三个角的图形了!这位同学的发现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老师见到这个情形,改变了原来的教学预案,引导学生试一试,并让学生把画出的三个角的图形展示出来,结果学生一下开拓了思路,依次展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图形。 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异想,老师没有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地继续走着自己的教案,更没有为学生的奇思妙想而大动肝火,而是不失时机地捕捉学生的想法和创建,因势利导,为学生

19、创设了探究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造机会,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流淌出智慧。正是因为教师能够主动地倾听,才可以将一节普通的数学课上得活灵活现,*迭起,把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很好体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 我们的学校教育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自由的国度,倾听学生异想天开,为学生哪怕是稚拙的、愚劣的想法而喝彩,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去思考,解答。我们要利用那些易被我们简单否定或“立马裁决”的平凡而有价值的问题或建议,调整教学航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让课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倾听学生的童心 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的时候,老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千分号。等黑板上写满了各种各样的千分号时,老师开始聆听设计者充满个性

20、的想象。 一个同学说:“我想百分号有两圈,千分号应该有三个圈。第三个圈没地方放,就放在斜线上了。”教师欣赏地点了点头:“有意思!” 一个同学说:“我原来也打算画三个圆圈,但是看起来不对称,我觉得还是再加一个美观。” 老师鼓励道:“与众不同,有创见!” 一个学生接着回答:“老师,我画:糖葫芦也是有讲究的。第一个圈比第二个小些,第三个比第二个大些,颜色也不一样,串起来像个糖葫芦,记忆很方便。又因为10后面只有一个零,比100小,1000后面有三个零,比100大,所以,斜线上的圈一个比一个大。” 另一个学生又说:“我画的千分号,斜线方向和其他同学不一样,三个圈在斜线的右边,记忆起来也很方便。三个圈就

21、好像从山坡上滚下来一样,我想从山坡上滚下来一定很爽。 老师又一次鼓励大家:“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设计意图,很有道理,非常棒!如果这些作品都采用就不统一了,不统一肯定不方便。百分数和千分数的内在含义还是比较接近的,只不过把一个量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而已,人们设计千分号的确是在百分号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圈,这个圈增加在哪里呢?请注意看” 出示:邳州市的人口增长幅度逐年下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5.36%0 指一名学生读。 “这句话里就有一个千分号,和黑板上哪一个一样?” 学生指第4个。 “这个同学是谁?” “送点掌声给他!” “再送点掌声给在这里设计许多图案的其他同学。”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课堂倾听

22、的根本目的时倾听生命和呼应生命。这里的生命就是儿童鲜活的生命。教师只有蹲下来看儿童世界,以自己未泯的童心相待,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进步喝彩,创造一种支持性的课堂环境,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宣泄和释放。上面的教学案例,在学生展示、汇报自己“杰作”的过程中,老师不断地赞赏学生独特性并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学生拥有和体验着做人的全部尊严,享受着被人认可和欣赏的快乐。奇妙的情趣,奇妙的思维,奇妙的想象,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师生之间弥漫、充盈着一种精神氛围。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倾听学生的错误 教学“平行四

23、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首先出示一个长方形要求学生说出面积计算的方法;接着教师在图旁出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思考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算?学生有两种答案,一种是用数小方格的方法来计算面积,另一种是和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式一样。很显然,第二种想法是错误的。教师没有评判对错,去讲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而是肯定了这位同学运用了“类推”的数学思考方法,然后,从这位同学的错误想法引导出发,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教师巧妙地将平行四边形移到长方形的图上,引导学生比较,学生发现图中两个图形的面积并不是一样大,那么证明刚才那位同学的想法是错误的。教师继续引导:“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多数学生

24、都能说出将长方形外的小直角三角形平移进来,然后计算长方形面积的道理,师生共同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我们的课堂中,我们除了要倾听那些准确无误的回答,更要耐心倾听孩子的错误。如果我们机智地从伴随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的想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抓住错误延伸,诱发思维,开启心智,得出的结论反而印象深刻。我们不仅要倾听成功的孩子的快乐,更要倾听暂时失败的孩子的心声,我们耐心地等待,我们热忱地帮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倾听“弱势”学生的声音 我们的孩子由于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智力水平等存在的差异,往往会出现一些“弱势群体”,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将我们的目光关注在这些孩子身上,去倾听他

25、们哪怕是微乎其微的声音。 一次公开课上,教师出示这样一道应用题让学生解答:一个车间要装配288台洗衣机。工人们每小时装配36台,经过5小时,还剩多少台没有装?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一般的解法是:288365108。 可是,一位“后进生”好不容易说出自己的答案,却把算式错误地说成“28836)。坐在下面的学生沉不住气了,纷纷举手要求发言。几个胆大的孩子窃窃私语,“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说错了的孩子“手足无措”,脸涨得通红。 这位有经验的上课老师,先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转过身对那位发言的“后进生”说:“这道题你没有做错,只是没有做完。”老师这样一说,全班的学生都愣住了,一个个瞪大

26、了眼睛。在老师的启发下,这位“后进生”明白了:288368,这一步求的是这个车间完成装配任务所需的时间,现在装配了5小时,还要装配853才能完成任务。还剩下没有装的是363108。这样,得出了这道题的又一种解法:36108。 这位老师还引导他把两种解法进行对比,鼓励他选择比较合理、简便的方法。这个同学高高兴兴地坐了下去。 在学生“脸涨得通红,手足无措”的时候,这位老师凭着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机智,想方设法把学生的错误想法引导到正道上来,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面”地坐下去,这是非常难得和值得大力提倡的。 一个具有倾听意识的教师不会满足于听到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听到言辞背后的情绪、希求,并加以热情

27、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尽管学生发言时结结巴巴不够不流畅,或表述的意义不够明确,甚至会有错误,教师总是耐心地、专注地倾听,用期待的目光和神情去感染学生、感动学生。这种乐观的期待能够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让他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独立生命而受人尊重、爱护的喜悦之情。 (5)倾听学生的一字之差 在我们的数学教材中常有一些容易与其他内容想混淆的概念,还有一些是在正常思维中不容易被注意到的问题。如何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知识上的盲点呢?自然要依靠于我们的倾听了。当从学生的发言中意识到这些模糊点和盲点时,就可设计对比问题使学生在比较中分清是非。 在教学“梯形的认识”的时候,老师让同学经过观察后说说什么是梯形

28、。一个学生说:“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这个答案与标准答案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我们数学学习强调的是严谨,哪怕只有一字之差,概念也是不准确的。这位老师没有急于说出正确答案,而是若有所思地看着黑板上的定义,自言自语地说:“是这样的吗?”老师半信半疑的神态让学生也产生了疑惑,学生们继续观察梯形的四条边,有了新的发现。于是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刚才那位同学说得不准确,应该是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就是梯形。”这种说法可以,但语言不够简洁。老师首先肯定了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并把她说的话写在黑板上。但是老师边写边说:“这句话太长了,老师要写很久,同学们记得时候也不好记,谁来

29、帮我们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了刚才的交流,同学们的发言更加踊跃了。一位平时比较胆小的同学鼓起勇气站起来说:“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老师兴奋地肯定了他的回答,并且把它写到黑板上。就这样,在大家不断补充、修改、完善下得出了梯形的准确定义,并且对这个“只”字的含义理解尤为深刻。 虽然只是一个字,但是老师通过彻耳倾听,查微显著,并且抓住这个关键字,引起学生的之间的争论,让同学自己去发现、探讨、补充,自己来解决问题、就在不断的怀疑、不断的补充完善中,加深了学生之间高水平思维的沟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是如此的回味无穷。试想如果教师仅仅听出了少了一个字,并用简单的一句话把它纠正过来,便

30、会错失一个极好的教学机遇,倾听的功能也就受到了极大的局限。 (6) 倾听学生的离经叛道 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的时候,一位教师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总结商不变的规律,她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猴王国运来一批桃子,老猴叫小猴拿6个桃子去分给3只猴子,小猴子连连摇头;老猴又叫它拿60个桃子去分给30只猴子,小猴得寸进尺,挠挠脑袋,请求老猴再多给一点;最后,老猴慷慨地叫他拿600个桃子去分给300只猴子,这次小猴开心地笑了,老猴也笑了。讲到这里老师问学生谁的笑使聪明的笑。全班十有八九的同学都说老猴的笑是聪明的笑,因为它懂得商不变的规律。这时坐在墙角的一位很不起眼的学生突然站起来说:“我认为小猴的笑

31、是聪明的笑。”老师一愣,赶紧问:“为什么?” 那个学生大声说:“因为小猴想到了其他的猴子。如果只拿6个桃子去分给3只猴子,其他的猴子一定会过来争夺,猴子们就会打架的。” 瞧,他一副振振有词的模样,这个问题可真够“刁钻古怪”,遇上急躁的老师,不骂个狗血淋头,也会被老师视为莫名其妙,即便是遇上能爱护学生好奇心,机智的老师,最多就这么说:“你很会思考,但是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商不变的话题!” 其他学生听了他的回答哈哈大笑,以为老师会很快否定他的答案,因为大家都明白,这节课讲的是商不变的规律,和猴子们打架没有任何关系。 非常难得的是我们的老师在耐心地听完孩子的回答后,并没有粗暴简单地否决了孩子,反而觉得这

32、个答案非常难得可贵地表现出孩子的求异思维。老师马上说:“你真了不起,能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同学们,你们认为他讲得有道理吗?我们来讨论讨论吧!”于是全班同学立刻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教室里充满了研究探讨的气氛。有的同学认为没有道理,因为小猴不懂商不变的道理;有的同学认为有道理,因为他看见过动物园的小猴们为了一个苹果你争我夺,打成一团。还有的学生认为既有道理又没有道理,如果从商不变的规律来看,小猴不懂,所以老猴的笑是聪明的笑;如果从实际来看,小猴能为别的猴子着想,它的笑才是聪明的笑。这时老师顺势一转:“同学们说的太好了,老猴、小猴的笑都可能是聪明的笑,就看我们站在什么角度来看了。” 本案例给我们的

33、启示是:思维的空间本来就是无限广阔的,科学探索的兴趣往往是在所谓的离经叛道的答案中培养出来的。当学生的答案和我们预想的答案不同甚至离题万里时,我们当老师的是否想到这可能是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之光呢? 2、倾听时要注意的几点 态度热情 始终用微笑的目光注视着说话的学生,全神贯注的去倾听学生表达的每一句话,避免思维遨游,并且不做其他的事情。 善于等待 中途因为自己想强调一些枝微末节、想修正学生话中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想突然转变话题,或者想说完一句刚刚没说完的话,打断了学生的思路,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作为学生,他一般不会直接提出“请你让我把话说完”的请求,而会变得一下子没有了讲话的兴致。如果学生由于某种原

34、因中断了发言我们要善于等待,给学生一点信心。 准确理解 理解学生要表达的意思是倾听的主要目的,同时也是使沟通能够进行下去的条件。我们在倾听过程中捕捉到一些有用信息时,为了更多了解有用细节,应当在学生讲完后,请学生有针对性的多介绍一些情况,或者就学生表达中不清楚的部分请求解释,以此来避免沟通过程中的误解。 积极回应 要善于通过体态语言、话语或其他方式给予倾诉者必要的反馈,做一个积极的“听话者”。例如自然的微笑,不要交叉双臂,手不要放在脸上,身体稍微前倾,常常看对方的眼睛,点头。 巧妙提问 在学生说话时,老师可以适时的提出许多切中要点的问题或发表一些意见感想,来响应对方的说法。或巧妙地加一句:“你

35、能不能再谈谈对某个问题的意见呢?”这样会拓宽他的思路,激发他的思考,有时还会使他产生智慧的火花和新的创意。 委婉表达 如果学生对事情的看法与感受,甚至所得到的结论都和我们不同,我们还是要尊重说话者的观点,可以让学生了解,我们一直在听,而且我们也听懂了他所说的话,虽然我们不一定同意他的观点,我们还是很尊重他的想法,其次要巧妙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我同意你的做法,不过我认为,换种方式可能会更好”或“我完全赞成你的看法”等。 老师们,去主动地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吧!你一定可以在与孩子们的心灵之约中拥有过去所不能体验到的、无比快乐和巨大的收获。让我们都记住李政道先生的一句话: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张开我们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这样的倾听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根深蒂固,顺风摇摆,时常静默沉寂,但又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凝结果实。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