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学习方法.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6243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综学习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文综学习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文综学习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文综学习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文综学习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综学习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综学习方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综学习方法我第一次意识到文综三门不是记记背背就好的 我第一次意识到需要有系统的方法来刷数学题 我第一次意识到语文英语需要多积累多去总结 我第一次意识到学习,不需要自我感动 它需要的是你的勤奋 不仅仅是勤奋地刷题看书 还有勤奋地反思总结自己 还有勤奋地提炼学习方法 我买了日记本,开始长达两年的记日记的习惯, 我的日记没有动人的语言,有的是对一天事件的简单记录,以及详尽的计划。 每个月有每个月的计划和目标。 每周有每周的计划和目标。 每天有每天的安排。 我开始统计自己每天的效率,周末也不例外。 我个人把自己可利用的时间分成三类: 第一战场 第二战场 第三战场 第一战场每节课四十五分钟,我会根据自

2、己的感受给自己打星。 这节课的利用效率是四星,这意味着有百分之八十的时间,也就是三十六分钟是有效的。 而自习课和课件我尽量连起来应用,掐着表直接计算自己的学习时间,有事情干扰我,我会把表停掉。 这样一天下来,自己学习的时间除以当天可供利用的时间,得到一个百分数 持续统计下去,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每月、每周、每天的计划和目标应该怎么制定,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周末同理,但是我对周末的效率要求不高。百分之四十,一天有四个小时在读书就很好啦。 不要小看这四个小时有多少人周末回家连作业都不写的 最后回校,临时来补或者抄作业,多可惜啊 把自己的每天的学习经过量化后,我发现自己的效率提高了不少。 然后我又开

3、始量化自己每天做的作业、学习任务。 比如说,有一本学校里订的教辅用书叫成才之路,书的前面是讲义,后面是作业。 班里的很多人,学习固然是认真的,认真地看着让人着急 一张作业二十道题目,每一道她们都要认认真真地做过去。 其实纸的中上方印了一行小字:建议在45分钟内完成。 既然人家这么建议,就意味着,45分钟是有能力做完并且保证正确率的。 所以我开始乐此不疲地冲击速度和正答率,每天统计自己的效率。 就像玩游戏时,打积分、打排名一样,本来枯燥的作业每天都完成的很有兴致。 我把各类学习任务的最佳完成时间统计了出来 :同步类作业,单张45分钟。碰上数学题目难的,可以宽限到一小时。其他科目,必须严格执行 预

4、习语文、英语课文什么的,三十分钟就好。 画地理地图,三十分钟,长了不值当,你画地再仔细,了解的也只是一张图的信息量。 历史笔记,大约一个小时整理完一课内容,八小时整理完一个主题 做错题,平均每道错题十五分钟 数学试卷,选择题25分钟,填空题30分钟,前三道大题35分钟,后两道大题30分钟 语文试卷,三十分钟基础和交际应用,三十分钟阅读,三十分钟古文古诗 ,十分钟审题,五十分钟写作文 文综试卷,三十五分钟选择题,三十分钟地理大题,三十五分钟历史大题,五十分钟政治大题 文科三门单科,选择题二十五个的,选择题四十五分钟,大题四十五分钟 英语试卷,单选十五分钟,完型二十分钟,阅读四十五分钟,改错加作文

5、四十五分钟 还有的,想起来再补充 三、长夜凛冬文综 先来论述前面提到的文综选择题的问题。 如何解决文综选择题? 准备条件:充分熟悉课本 应试技巧:分析设问、题干、题肢的关系 分析出题人的意图 鉴于怎么熟悉课本、怎么做笔记这些东西,个人有个人的见解,楼楼也会再后文结合自己经历另行论述。 这里重点讲选择题的应试技巧。 楼楼采用的是 句群分析法+分类整合法+临场推测法。 句群,又叫句组,是几个在意义和结构上有密切联系的各自独立的句子组成的言语交际单位。 即: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 如果你注意观察,会发现考试卷上有很多你读不懂的题干就是一个句群。 所以我们可以用句群分析法来应对

6、选择题。 一个句群,有一个中心语义 几个句子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相应地,看这道题目: 概括中心语义,也就是缩写:当当我们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看逻辑关系:轻易可以发现,前后是因果关系,两个当后面表示的是“为什么会走上艰难道路” 这时候再结合课本知识,把它翻译出来,你会发现铁托想说的是 1、我们过得好苦,因为我们搞不结盟,和美苏对着干 2、为毛要和美苏对着干?为了独立而斗争! 结论:铁托的这段话说:不结盟运动的初衷是民族独立 再看选项,A项,我们不管课本知识,就从这道题目的逻辑来看,不结盟运动的初衷是民族独立,而反对两级格局是给自己谋取政治筹码,争取民族独立的手段,带来的副作用是美苏的压力,选

7、项明显不符合题意。 B项,先不管“动摇”这个词合不合适,你要纠结这个,事情就麻烦了。B项想讲的是不结盟运动的成果,铁托想讲的是不结盟运动的初衷,什么叫不合题意,这就叫不合题意! C项,和上一项一样,铁托想讲的不是不结盟运动体现了什么,而是不结盟运动的初衷。 答案是D 句群的逻辑关系有以下几种: 并列 转折 承接 递进 选择 因果 条件 解说 补充 上一个例子: 概括这种大的句群,按照从大到小的原则。 最大的逻辑关系:解说和补充关系。 前面的那句话是整个段落的概括:经济危机的后果/影响 前面的几句话,是对这种影响的具体解释,也就是具体涉及那几个方面。 解说关系,会呈现出一头轻一头重的样子,轻的那

8、头才是你要概括的东西。 是对经济战造成的影响的一个补充,也可以理解为对经济危机后果的一个补充。 补充关系,要看内容,如果是为了方便你理解的,类似注释一样的内容,不用概括,如果是一个用来论述观点的强有力的举例,必须注意到。 如果现在出一个题目问你经济危机的影响?应该怎么答题或者选择答案? 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是必写/必选的 激化社会其他矛盾是可以展开的内容,所以要怎么处理还要看具体情境。 破坏经济秩序和货币体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当做一个点,不展开。 这段话里还有很多的并列关系,并列、转折在很多时候是通过标点符号表现出来的 注意分号和顿号!! 比如这段话中,资本主义国家有哪些摆脱危机的手段

9、? 倾销商品、增加捐税、倾销战、关税战、货币战 转折的逻辑结构要注重概括转折后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当它说 “,但是”往往“但是“”后面才是关注点 承接、递进、选择的材料,直接考察题目逻辑比较少,一般碰到这种表述的材料,考的实际上还是课本内容。 因果注意一些隐性的表述,比如“随着,”,随着后面的可能是一个原因 还有就是看清楚它到底是在强调因还是强调果! 如何练习这种解读句群的能力? 方法有三 1、当你懒得写历史作业的主观题的时候,找两道题目研究一下。不用多,因为多了会烦。 2、平常看书的时候多琢磨一下课本里的表述 我知道老师会告诉你们XX的原因,XX的影响。但是自己琢磨既能锻炼能力,又能记得更牢

10、 然后是第二种方法,分类整合 多做几张试卷,你会发现,选择题无非是这么几种题型 文字材料型 问原因/背景/结果/影响 问材料主旨 图表材料型 图片、地图解读 表格的定量分析 课本原理型 考察基本概念 组合型 历史研究型 考察史观史论的题目 比较历史事物的题目 做一本分类的错题本,四大类八小类,每类十多道题目,仔细研究出题的规律,高三一年时间,不会太累,也不会没有结果。 这里以历史为例,实际上政治、地理进攻选择题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第三个,临场推测法,也就是这么揣摩出题人的意思。 这个东西讲起来就比较玄虚了,平常你拿去问老师的也肯定是具体题目。 但是楼楼还是努力概括一下吧 今年浙江的文综卷,楼楼只

11、错了两个选择题 临场推测有个十六字原则:政治正确 没有退路 反推大法 贴近课本 政治正确 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只要不是共产党和先进阶级的,都需要批判辩证地看待 关于我党我国的政策,历史上的,没有明确证据就积极看待,现行的,一律积极看待 评价外国,褒中带贬,贬的成分大不大,水很深,自己研究。 没有退路。 就是说,你选择的这个答案比其他答案更有说服力,而且其他答案可以找到反驳的点,而你这个答案没有。 一个人理解问题的角度是主观的,但解释问题的论据只能是客观的。 比如下面的28题,选B还是选D? 选B的解释:途中鱼塘的深浅不一,证明了客观事物是复杂的 选D的解释:岸上的人盲目听信别人水没多深的说法,结

12、果坠入了深渊 选D的问题在于,岸上的人没有亲身实践,所以没有正确认识。可是水里的人实践了,却反而得出水没多深的错误认识。归根到底,人,只能用自己的主观经验去无限地接近客观真理。但是因为客观事物的复杂,所有的正确认识在不同程度上都是错误的。故而,漫画强调的还是客观事物的复杂 反推大法 从答案去推测题目。 也就是思考;出题人到底想问什么才会给出这几个答案。 这里无耻地借用猫姐的论述啦ruc猫猫 贴近课本 这条原则和政治正确比较相似,你也可以解读为学术正确。 如果你读的书比较多的话,你肯定会对文综里面有些很主观的内容有自己的见解 可惜这种见解并不能得分 我不反对多读课外书,但是最好也别一股脑地就接受

13、XX大师的观点,最好拿来和课本,和其他人的观点多比较比较。这样做的好处,不只限于高考。 我不强求你要接受课本的洗脑,但你至少要知道这个地方,官方是这么讲的,考试卷上选的答案,你就当是替官方作答好了。 还有就是尽量选课本上提及的内容、选课本上的表述 这里倒和学术正确没有什么关系,出题人是想考查你基础稳不稳固 比如 你会纠结项正不正确,这就涉及,定州到底是一个行政单位还是约定泛指的地名,就算是,秦汉时期的州相当于省级,那定州指代的地域到底有多大,就算地域面积满足了,秦汉始置州仍然是个不确定的事情,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项,浙江的课本原文是这么写的:“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定州富

14、人何明远,家有绫机五百张” 答案很明显 接下来结合自己高三的经历,讲讲文综三门的各自的学习。 前文说道,自己在高二结束的时候已经基本把数学赶上来了。 所以按照自己原定的计划,高三的上半学期要把文综三门拿下来。 这是一场比数学更艰难的战役。 谁都知道文综三门的复习量是非常大的,一模二模的时候,楼楼班里的好多妹子光光复习历史,就在考前看了一个礼拜。 看书 笔记 做题 错题 以上四种学习任务再乘以三,也难怪大家都对文综哀声怨气。 更要命的是,不同于数学的枯燥乏味,文综三门看上去更易懂好学,也更容易陷进去。 很多妹子,书看了一轮轮,试卷写了一张,笔记做了一本本,到头来成绩并不好,好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白

15、茫茫一片真干净。 我一开始也不清楚该怎么处理文综。 干脆四个法子都试一遍吧。 高三九月份的节奏是这样的 :拆句分解历史必修二最难的五六八章 闲着无聊就剪历史图册,往课本上粘。 跟住一轮复习的进度,刷政治和地理的五三,做错题本 闲着无聊刷小题狂练 开始背英语单词,每周三篇完型加悦读,一张英语试卷 每周一张语文试卷 凑题目,钻研圆锥曲线 把周末那点儿可怜的学习时间排除再外,以上的任务挤占了自己绝大部分在校时间。 记得国庆放假前,自己高中的最后一次运动会。 初秋,却热得反常的三天。 楼楼窝在运动场看台的某个角落里,一把剪刀,一只固体胶地裁裁剪剪。 听到那些隐在微风里的喧闹、呐喊、疾驰,心底不知道为什

16、么非常安定。 抬头,是湛蓝的天空。 几天以后,高三的第一次月考。 我的数学第一次上了140,语文英语一般,文综排到了年级前五 九月份的尝试是有益的,是一次成功的投石问路。 我的结论是,文综,重在课本,重在答题,唯独不重在笔记。 学文科的妹子们,或多或少都有笔记强迫症。 而我想说的是,用什么笔、什么本子、抄写地仔不仔细,有没有格式真的没有关系。 除非是就这时间轴梳理历史,剩下的笔记内容,全部都是浪费时间。 仔细反省一下,自己认认真真抄了一本又一本的所谓笔记,是不是只是把课本上的东西换个方式排列出来?! 其次,妄图把文科三门一口气都赶上来也是不太可能。 历史 政治 地理 这三门东西真的是画风分明,

17、一般人做不到三门同好,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因为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够宽阔。 以楼楼个人而言,对历史尤为擅长,其次是地理,彻底懵逼的是政治。 高三初定的目标是史地两门80+,政治约70,总分240,最后高考239, 高三文综逆袭第一步:准备武库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故楼楼云:“夫文综一道,亦如此” 高考者,课本知识十而有七,据此可夺高分,举重点,扬名天下。 所谓笔记,非全抄全录,提纲挈领者耳 我编不下去 咳,恢复正常画风。 前面提到楼楼反感那种提纲照抄式的笔记,那么,什么样

18、的笔记是有助于文综的学习呢? 在文综逆袭的第一阶段,你做的笔记应该是有助于课本的记忆的。 在文综逆袭的第二阶段,你做的笔记应该是有助于材料的分析的。 所以,在第一阶段,检验笔记是否有效的标准,并不是你抄的清不清楚,有没有条理格式,而是它能不能有助于你看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看到的点。 根据这个标准 已知的,简单有效的笔记有三种: 1、提问回答式 2、清单罗列式 3、课本笔记化 提问回答式的笔记,也是楼楼在高三一开始效仿的笔记。 具体做法可以是这样: 翻开一本历史书,从标题到注解,逐行逐句地往下读,一边找一张白纸,把你能想到的用来描述一个历史事物的词语都列出来。 然后开脑洞!不断地根据课本原文向自己提

19、问,然后用课本原文回答,不确定的地方和同学讨论,或者去问老师,最后把确定下来的问答抄在笔记上。 注意!答案或者你记忆答案的方式越简单越好! 不必强求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完整地记下来,复述下来,这是不可能的! 你能做的是,从一个简单的提示信息反推回去。 最好把提示信息也写下来。 比如, 提问:为什么罗斯福新政首先从银行业下手 回答:1、大危机发端于美国金融领域 2、银行倒闭,黄金外流,货币短缺,导致新政的开展缺乏资金 3、恢复银行和金融秩序,可以稳定人民情绪,恢复国家威望 提示:答案有三个点,万恶之源、*缺钱、维稳啊维稳 考试的时候怎么用? 先回忆提示信息,再边回忆便组织具体答案。 提示信息最好

20、是朗朗上口、风趣幽默、适应你自己的语言习惯的 简单评价一下,这个法子扎实归扎实,就是太累了。 一个专题可以提二十个左右的问题,先要把课本看上一遍,边看边想提问 然后誊抄问答,写提示语言。 你勤奋的话,一个礼拜能写两个专题。 然而楼楼还是觉得繁琐,所以后面就找了别的法子 清单罗列式 你也可以叫它亡羊补牢法,因为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错题。 具体做法:你做了一堆题目,改了对错,别着急订正,我们要批量集约地使用它们这里有四十道题目,你错了大概六七道,其中有一道是粗心错误,剩下五六道包含了6的知识点。 ,你觉得有价值,又懒得做错题,怎么办呢? 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抄到本子上去,以这样的形式:第一个社会主义

21、政权是人民委员会不是工兵代表苏维埃 分类,不必整理。编个序号,一条一条往下抄就好。 你要做的只是循环刷题改正筛知识点的过程 如果一个知识点你错地次数多,那么它被筛选出来的次数也会增多,长此以往,你就得到了一本记录自己某一科目不同模块不同章节掌握程度的“生死簿” 清单做出来后,怎么用呢? 拿着你筛选出来的知识点去筛选题目! 筛除那些对你没有价值的题目,着重那些你错误频率高的题目! 此外就是注意对清单做个清理,频率不用太高,方式也不用很麻烦。考前拿出清单随便翻翻,看到有些很熟悉已经在眼里很常识的点就画掉。当某一张上的知识点画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撕掉扔掉了。 永远不要给自己留下一沓根本看不完的厚厚

22、哒笔记!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这个法子最适合我对学习方法的理想追求:简单粗暴,简约有效。 经验神马的 下来政治好啦 一个字“背”。 两个字“狂背”。 三个字“拼命背”。 一背课本。必修一到必修四,吃也得背下来。 楼楼是先看书,然后整理提纲,接着给提纲里填充内容。 首先有一个框架意识,后来就好办了。 二背笔记。学霸的笔记,总有我们想不到的妙处。 楼楼托朋友复印了学霸的笔记,然后一边抄,一边背。 学霸有时候会有一些创新性的总结,很值得借鉴的。 三还是背课本。有了大框架和新思路,现在就得往里面添砖加瓦。 把书上的每一个小细节都记下来,包括相关链接,名言等等。选择题很可能会考这些小点。 除了背呢,还

23、的读一些时政方面的书。时政就很不错 有空刷点选择题,对后期提升有好处。 政治就酱。 经验神马的 貌似有童鞋提到历史!那就历史吧 历史课本和考题基本上是两个世界的。所以,历史,只可智取,不能硬攻。 楼楼历史基本上靠自学,老师的课没怎么听过 第一是要培养对历史的兴趣。 楼楼很喜欢历史,所以对历史有一种天生的题感。如果童鞋们不喜欢也不要紧,楼楼推荐大家去读读袁腾飞的书。他的文笔很幽默,阐述也很清晰。好像是本黄皮的,记不清了 第二呢,就是要整理。 历史是很宏观很庞大的一个科目,要学通几千年,首先得把几千年的脉络理出来。 整理的内容主要有时间表、重大事件、影响或意义。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版块整。 最后就是要做适当的题。 楼楼一直做的是十年高考,绿皮的,挺厚。高三写完了整整一本。包括选择题和大题。 或者金考卷,也不错。 反正就是要练高考真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