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教材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写。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通过作者与种树人的交谈,借物喻人,单元 教材 分析 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赵丽宏的散文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
2、阐明“团结有力量”的道理。 本组导语点出了“人生感悟”的专题。由于学生对人生的哲理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教学本组教材时,既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涵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单元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课文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单元生字,会写,并能读记文中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课文。理解并背诵两则文言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抓住重点语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蕴含的哲理,积累语言,增强单元
3、 教学 目标 语感。 4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2.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1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激情。 4.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储存,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2.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
4、间的意识。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单 元 训 练 重 难 点 重 点 1理解并背诵两则文言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1文言文两则 2课时 2匆匆 2课时 3桃花心木 2课时 单元 课时 安排 4顶碗少年 2课时 5手指 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一 2课时 回顾拓展一 1课时 共13课时 2 难 点 1.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蕴含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
5、示。 2. 理解课文中耐人寻味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 题 授课班级 1 文言文两则 六年级 一、知识与技能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授课人 主备人 授课时间 杨晓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言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2通过对比、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文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1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 2.
6、疏通文意,体会两则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 3读出文言文的韵律美。 教学难点 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2多媒体课件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相关资料 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教学时数 1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借助注释以及合作学习的力量,疏通文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自主、合作探究、朗读感悟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
7、料。 “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2课时 3 第 一 课 时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文言文学弈,理解文意,懂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注释以及合作学习的力量,疏通文言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2通过对比、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文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2. 疏通文意,体会学弈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
8、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布置学生了解孟子的生平资料。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3.介绍孟子资料。 4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 5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 谁学下棋?怎么学下棋?学得结果怎么样?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学弈这个故事? 1教师范读课文。 “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
9、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学生试着讲故事。 1. 自由大声读课文,2老师出示原文和停顿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读) 4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5 遍。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 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
10、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 5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指导背诵。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六、布置作业 2背诵课文。 1 文言文两则 板书设计 专心致志 胜也 三心二意 败也 学 弈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1同桌互相讲故事 生背诵学弈。 教学反思 7 第二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理解文意,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
11、理。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1.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借助注释以及合作学习的力量,疏通文言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2通过对比、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文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1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 2. 疏通文意,体会两小儿辩日中所蕴含的哲理。 3读出文言文的韵律美。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1请学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
12、题:两小儿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8 学生活动 背诵学弈。 二次备课 辩日。 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是两个小孩;这篇文章主要价值。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 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 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 学生质疑:如他们为什么争辩?他们各自的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些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顺为止。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阳刚
13、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9 么?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语速要慢,适当停顿,读通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课文,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 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师生及时评价。 3.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4.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意思。 太阳是远是近。 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是:“日初出大如车盖,
14、及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事情多呢?”) 大小来判断的。 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也。依据是:“日初出沧沧两小儿为什么争辩? 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 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么?依据是什么? 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孔子不能决也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么? 对两小儿所持观点,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
15、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动脑, 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10 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学生背诵课文。 四、课堂小结 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分角色朗读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 五、布置作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文言文两则 两小儿辩日 早晨 中午 板书设计 一儿 近 远 一儿 远 辩斗 近 孔子 “不能决也” 教学反思 11 课 题 授课班级 六年级 2 匆
16、匆 授课人 主备人 授课时间 杨晓娟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通过品读来赏析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目标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感情朗读,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想象课文所表达的意境,在读中理解、感悟。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大胆地抒发自己的阅读感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表达的
17、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1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教学重点 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2. 品析文中的优美语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2.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自主、合作探究、朗读感悟 冬去春来的乐曲、朱自清的资料、读写练习。 朱自清,XX年出生于浙江,XX年2月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相关资料 走上文学道路。 同年,他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这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还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XX年4月写下了
18、匆匆一文。12 1.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朱自清当时被人称为年轻而卓然的诗人。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知识与技能 1初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叹时间匆匆。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感情朗读,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想象课文所表达的意境,在读中理解、感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 2. 通过品读来赏析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
19、学生的生活体教学难点 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冬去春来的乐曲、朱自清的资料、自己的照片。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1.指名背诵课前搜集的惜时的诗词、文章、名言、一、名言欣赏,激趣引入 警句。 2.师:是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XX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13 1. 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生活动 背诵课前搜集的惜时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二次备课 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 3感知资料,激发情感。你们在课前收集到哪些关于这篇文章和作者的资料呢? 1学生自读全文,看二、整体感受
20、,自主积累。 看自己能读懂什么?找出读得不准确或不流利的词语和句子,一会儿请同学自主汇报。 2落实本课时读的要求,为有感情地朗读做准备。 1请同学说一说喜欢某句话的原因以及对含义深三、整体感悟,自主交流。 刻的句子的理解,还可以进行质疑。 质疑有可能集中在第四自然段,作者连续自问,意在表现当时的彷徨以及受到新思想影响后的觉醒。 14 同学交流、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生自读课文 小组内轮读课文,学生互相听读,要求读得既准确又流利。 同学汇报朗读各段。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可以随时画下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是自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自主汇报。 如自读,指名读,师生问答读等。 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借助经过整理的资
21、料了解当时的背景,一方面变换读的形式,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要抓紧时间,有所作为的感情。 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四、课堂小结 何珍惜呢?让我们带着感情再来读一遍课文吧! 五、布置作业 2.试着整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 匆匆 一去不复返 “.的时候,从.过去了” 板书设计 不能白白走一遭 教学反思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5 第二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 1品读句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品析文中的优美语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想象课
22、文所表达的意境,在读中理解、感悟。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大胆地抒发自己的阅读感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 感悟。 教学难点 2.学生能够借助资料,丰富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2.订正。 一、复习导入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篇散文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作者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 二、过程与方法 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想象课文所表达的意境,在读中理解、1.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23、 1.听写生字词。 2.同桌检查订正。 3.思考交流。 自由读课文,小组16 二、自主诵合作学习并思考: 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2作者发出了什么人生感慨?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3找出你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和同学们交流找句子。 说体会。 交流感受。 读读画出的句子。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读、感悟体验 你的理解和感受; 4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 集体交流,品读句子: 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A、谈谈你的
24、感受。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A、首先谈谈你的体会好吗? B、结合你画的句子,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过渡:是啊,从这些句子中作者体会到了时光流逝的踪迹。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时间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飞快地闪过,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这就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时间赛跑,不要让时间白白地匆匆地流逝,以至于叹息、惋惜。 找出自己特别喜欢 2找出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交流、谈体会,的句子,交流、谈体会,朗读,说理由。 朗读,说理由。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进修;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18 了,有再开的时候。”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
25、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你知道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吗?汇报收集的资料 请同学们想一想读了这篇课文,使你想到些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老师也查到了有关资料,说。请你再读读最后他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几句话,体会到了什么? 也可以是人的一生应当 相信大家读了这段文字后,会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了更深的体会。 下面,请大家带着你的这种体会,放开声音读读这个自然段。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三、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找出你认为写的好怎样度过的。) 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的句子读一读
26、,并说说好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那作者为在哪里。 19 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 2有感情朗读交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1.认真去读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四、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章。 2.读一读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 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作者认为不能虚度此生,应该有所作为,五、课堂小结 他是在告诫自己,更是在唤醒人们。让我们带着这种体会,一起来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 2 匆匆 一去不复返 时光飞逝 板书设计 不能白白走一遭 珍惜时间 教学反思 20 感情朗读,交流体会。 课
27、题 授课班级 六年级 3 桃花心木 授课人 主备人 授课时间 杨晓娟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单元9个生字,掌握“枯萎”“汲水”“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勃勃生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教学目标 2.抓住文中种树人的奇怪行为,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 2.使学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于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28、,在于学会自立、自强。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 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自主、合作探究、朗读感悟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课文,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目标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抓住文中种树人的奇怪行为,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逐步理21 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了解桃花心木,通过句子的品读感受种树人的奇怪。 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
29、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桃花心木,通过句子的品读感受种树人的奇怪。 抓住文中种树人的奇怪行为,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逐步理教学难点 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1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这是什么植物?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桃花心木的资料,加强对桃花心木的了解。 2.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 3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你们猜他会写些什么? 22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观看课件,交流了解桃花心木。 料,导入新课 开花,圆锥花序,花白色。蒴 齐读课题。 自由发言,猜猜作者1用
30、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交流。 3.汇报交流。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2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畅谈自己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三、自主学习,谈感悟 欢的句子。认为含义深刻的句说说自己喜欢的部分,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学生讨论,谈感受, 一件什么事? 思考:想想课文写了 理解词义。 读课文,读准字音,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再谈见解。 组织学生讨论,谈感受,谈见解。 着重理
31、解以下句子: “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学生品读,让学生选“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子,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读,然后在小组中读,推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学面前比赛读。 23 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3抓品读,促感悟。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桃花心木这种树,也结识了一位举止奇四、课堂小结 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
32、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2.抄写生字词。 3桃花心木 板书设计 人: 在不确定中生活 经得起考验 成长、成才 定时、定量 浮于地表 枯萎 教学反思 24 怪的种树人。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使大家心中满是疑惑,如果老师就是这位种树: 浇水不定时、不定量 拼命扎根 百年大树 第二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种树人说的话的意思,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启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目标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
33、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使学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于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于学会自立、自强。 教学重点 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难点 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2.订正。 3. 一种树桃花心一、复习导入 树人,蕴含着耐人寻味的道理。下面,就让我们捧起课本细细品味吧! 25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听写生字词。 木,一个平凡但却古怪的种3.有
34、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同桌检查订正。 1细读,准备介绍文中的桃花心木和种树人。 2启发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桃花心木这种树,也结识了一位举止奇怪的种树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也可以用 二、品读课自己的语言来介绍。 3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使大家心中满是疑惑,如果老师就是这位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4作者和你们一样,也有一箩筐的问题想问种 学生自由读文,做介绍准备。 学生介绍。 提出心中的问题。 学生读出作者心文,质疑解疑 树人,看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中深深的疑问。 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
35、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 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心中深深的疑问。 5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学生有感情的朗开心中的疑惑,下面,就让读。 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种树人,听听他是怎么回26 答的。 自读种树人说的6自读种树人说的话,话,讨论刚才提出的问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7.同桌两人分角色扮题。 同桌两人分角色扮演作者与种树人,通过对话解决刚才的问题。 1种树人朴素的话语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受益匪浅,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话,更是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 三、潜心会文,领会主旨 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
36、长。” 2默读,启发思考:同学们能理解吗?可以联27 读种树人的话。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为什么生活在艰苦环境的人往往会“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多媒体课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 3交流汇报: 4小结引读:这段话,作者由树的成长想到了人的成长,多么富有哲理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读吧! 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1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学生从不同角度苗,如今又怎样了呢,课件出示“现在,窗前的桃四、回归课文,深化
37、感受 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欣慰、骄傲) 感受。 32 1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分了几部分进行描写? 第一部分: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考:顶碗少年失败了几次,失败后他是怎样做的?最后怎样了? 3.集体学习: 画出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情景,又是谁给了他成功的信心?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朗读课文,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 4* 顶碗少年 默读,思考:文章分了几部分进行描写? 小组讨论并选代表汇 第二部分:写那位顶碗
38、少年给“我”的启迪。 2.自由读第一部分,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自由读第一部分,思 报。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顶碗成功,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第二部分: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教学反思 33 第二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课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在自读、品读、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
39、理解。 2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文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顶碗少年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2.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品读课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学习作者表教学重点 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可以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答问题。 1.理解课文中耐人寻味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次备课 回忆课文内容,回
40、学习第一部分: 1.顶碗少年是怎样不怕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他为34 二、品读课什么能这样做? 默读第一部分,思 默读,并批画,找出顶碗考问题,并交流。 少年三次顶碗的动作,少年的神态变化以及场内观众情绪的变化的语句,加以体会。 学生朗读描写少年 2.结合观众们的表现,你神情、动作的句子,感能想像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吗? 受少年的心理活动。 想象老者和的语言及少年的心理活动,完成填空。 汇报交流所填的内容,比一比谁写的好。 想象自己是场下观文,明白道理 3.这时一位老者上台向 少年说了些什么,使少年重新镇定下来,老者可能对他说了些什么呢?顶碗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然后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出示课
41、件: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要喊了一下,嘴里低声说_。少年心想_,于是他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4.交流讨论,思考。 5.第三次表演开始了,如众,第三次表演开始了,果你是场下观众,你的心情是说说心情是怎样的?会怎样的?会怎么想? 学习第二部分 1.多年以后,“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35 怎么想? 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我想,他现在一定早已是一位成熟的杂技艺术家了。”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学生在充分自主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2.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读课文的最后一在读了全文后,你对这课文的段,谈
42、谈对课文的最后最后一句有怎样理解,能结合一句有怎样的理解? 课文内容谈谈吗? 出示句子: 是的,人的一生是搏斗的一生。只有敢于搏斗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天这就是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齐读句子。 36 1读完这篇文章后,能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有什么? 2“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画下来。 三、学习写法 3有没有让你有重复的 感觉呢?为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交流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找出“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在课文中 4你还能在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吗?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失败的考验,但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胜利者。在山穷水尽和绝境里,如果我们再搏一下,四、课堂小结 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再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