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游步道设计原理.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7646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区游步道设计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景区游步道设计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景区游步道设计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景区游步道设计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区游步道设计原理.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景区游步道设计原理景区游步道设计原理 概括起来有四大法则、六项分析和七条落实。 一、四大法则 1.自然法则 什么是自然法则,存在即有理,自然法则意味着经验选择的道路,所以设计游线第一个考虑自然法则,过渡边界往往成为路,(过渡边界:两种自然要素过渡的地带)比如溪边沟沿,分水岭,自然法则要深入地关注,解读自然。 2.景园法则 景区游线是对景区的各个景观元素的串联,两个关键要素:什么是串景,什么是彰景.景区的游线要串联景区的景观元素,要彰显景区的景观元素,由此引发什么是风景,风景的要素是主观的,标准是主观的,但是有一个统计学的标准和规律,在景园法则中应该符合大多数人的标准。 3.行为法则 是指人的行

2、为,人在10,20,30分钟,1小时,2小时之后的心理感觉,在这之中人有通用的规律,有一个行为法则,10分钟之内使体验多元化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由此引发了对心理的影响;一定时间内所走的路程关系到吸引要素的设计。台步,步距,高度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人本法则的标准 4.工程法则 包括三个模块的内容,1技术可行2经济性3景区容量可行(高峰,低谷)。在三者之间寻找最优 二、六项分析 (围绕提出问题) 1场地分析(场地阅读) a.出入口 b.主游线 c.串点数量(必到的景点数量) d.坡度,里程 e.地质地貌条件 f.水文条件 g.气候(温度)条件(选线) 2.视线分析 近景 50米以内 近观,自

3、身融入空间,游线设计必须进入 中景 50-300米 过渡 远景 300米以外 开阔的背景感 障景,隔景 3.游服分析 对游客行为的影响(坐,站,短暂停留,长时间停留) 游服设施的宜建性(空间限定,工程可行性,气候,能源) 4.导览分析(景区游兴的编程) 游线的组织,景区里的步道,元素不是等量齐观的,有的可以一带而过,有的需要细细品味。 5.安全分析 落石,横风,洪水等自然因素、动物侵害、工程安全 6.容量分析 包括线状容量、面状容量、静态容量、动态容量和高峰容量 三、七条落实 1.选线落实 游步道要标点,不同线路有不同的游览感觉。 2.入口节点安排落实 落实入口节点非常关键 3.桥索工程 经济上改变游步道的格局 4.落实路面工程 材料选择(石,木,钢,玻璃,土石) 5.配套工程 包括栏杆系统,灯光系统,音响系统,能源系统,给排水系统,服从于选线。 6.标识系统 指示牌,公共图示系统等 7.投资预算 是一个经济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