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论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村镇规划调研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 统计数字显示,城乡的差异已经达到5到6倍,而且13.2的农业要对应养活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却非常之高,按官方的统计达到47。13.2的农业的GDP要养活47的农业人口。在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等三项制度的约束下,中国的城市化将长久地滞后于工业化,现在已经转移到工商业,在工商业低端服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1.2亿农民工,他们只参与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但很少有人能享受城市化的成果。这至少对农民工的绝大部分而言,这个判断是正确的。所以国家认识到这个问题后很快就调整了发展的战略方针。 在党中央的一号文件提出“三农”政策给广大农村的农民朋
2、友减轻了不少负担,让农民致富走上了小康。紧接着党中央再次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各省各地区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的文件精神,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在“三农”政策中我省农业快速发展,粮食总产量逐年攀高,农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所以我省更应该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地让农民增加收入,提升生活质量,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走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迎来
3、了重要发展机遇。 1 如今我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说明我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刻不容缓,已经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遵循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的理念,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经济,这有助于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示范。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吸取国内外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经验教训,着力保护和修复湖泊生态系统,有效控制滨湖和江河源头地区的人为破坏,合理开发环湖平原地区,探索大湖流域保护、治理、开发的新经验,这有助于保护“一湖清水”,维护湿地复合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
4、多样性,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条件,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这有助于培育长江中游地区新的城市群,形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实现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战略目标。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强生态建设,强化环境保护,推广生态文化,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应有贡献,这有助于消除国际社会上的一些忧虑、怀疑和误解,有助于为我国开展国际生态经济合作交流提供重要平台,展示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迄今为止第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其对江西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是显而
5、易见的。站在江西角度来看,省委、省*作出这一重大决策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具体、最直接、最生动的实践,是要遵循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方向,把科学发展观的四2 大要求有机统一起来,把生态和经济两大命题有机统一起来,把开发和保护两大主要任务有机统一起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下决心保护好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江西的青山绿水,使江西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 实现江西加快崛起、赶超进位的有效途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基础设施、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和城市化水平等各方面条件都走在全省前列,是江西最容易 实现
6、单兵突破,进而带动整体崛起的战略高地。因此,抓好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抓住了江西崛起的基础,抓住了江西崛起的希望,抓住了江西崛起的关键。 争取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有利地位的战略抉择。江西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后劲是生态,最大的财富是生态,最大的潜力是生态,而鄱阳湖是我省生态环境优势的集中体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的就是充分发挥江西生态环境好的优势,更好地策应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和突破江西原有的区域发展战略,从而有助于争取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有利地位。 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
7、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国务院指出,要把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重大举措,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国务院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3 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新农村建设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当中的一部分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
8、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
9、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好农村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真正解决农村、农民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推进新农村建设。就目前状况而言,如何保障农民权益,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应作为最为突出的问题摆上日程。 第一,农民土地经营权益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农民赖以为生的重要生产资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不变,是我们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建设新农村,还要继续巩固和完善这个政策。 第二,农民在市场选择和谈判中处于劣势的问题。这主要是由农业生产特点4 决定的特殊问题。农民对价格过高的生产资料之所以显得抵抗力过弱,是因为农
10、业生产中有个农时制约问题。在市场经济中解决这个问题,可行的思路有两个,一是建立起农民自己的组织,以类似发展大规模的代表农户的机构走向市场,减轻单个农户在市场上的恶性竞争。二是限制生产资料的垄断经营,限定生产资料的恶性涨价。 第三,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在的问题是,采取什么方法,才能让农民的收入较快地提高起来。一是要在发展现代农业上下功夫。要解决农民种粮和收益之间的矛盾,必须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改善和转变农户经营规模及经营方式上有新的突破。二是要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引导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搞好市场信息收集、传递、产品质量等标准化的确立、有形市场建
11、设、中介组织发展,促进物流通畅等。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民通过调整而获得增收的结果才能落到实处。 以下便是我们调研小组在高安市华林风景区陈家行政村的调研情况。 该村地处山区,人口不多,是个风景独特的小山村。这个村的农民也大多是以农业和林业作为生活收入的主要来源。因为人口少所以这个村的人均田地面积比较多,但是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5
12、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
13、,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自从党中央的一号文件正式颁发之后,该村的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粮食产量不断升高,农民不会再以古老的方式去种田而是懂得了靠科技种田,靠科技发家致富。大家的日子好过了,不用再为温饱问题愁了,这样农民就有了多余的钱。大多数的把这钱投到子女的教育当中去,村委会也抓住了机会建立幼儿园,改造小学,增加学校的教育硬件设施,同时又积极引进大批优秀教师,为孩子的良好发展铸造一个高平台。据我调查如今农民负担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子女的
14、教育问题和就医难的问题,这好比两座大山压的老白6 姓喘不过气来。现在国家针对这种现状已经陆续出台了有关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合作医疗的法律法规。现在农民的子女上学已经免了书本费,农民看病可以报销了。压在老百姓身上的两座大山已经不再那么可怕了。现在还有很多家庭都盖起了小楼,我初步调查了一下要建这样的小洋楼只要咬花费20万元。可见农民的生活已经得到的明显的改善。 千百年来,我们的农民一直被外界看成是文盲,没文化的代表。可如今大家的日子好过了,大家读可以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了。不少村里已经建起了图书馆。大家可以在农忙的闲暇时间到图书馆去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村图书馆的调查中,我还发现大家最喜欢看的书籍是一些
15、当今的时事杂志和报纸。还有一些人对各种养殖技术和各种种植技术更感兴趣,所以他们更热衷于农业书籍。 如今陈家村的农民生活的确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这点成绩而骄傲。要知道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要想不落后于别人自己得时刻不要放松。根据我的调查该村并没有任何企业,所以下一步的打算应该就是引进外来企业了,但是通向该村的路虽然是柏油路,但是已经是坑坑洼洼了。所以旧路改造便是该村发展的第一步了。其次该村的环境还没被外界所污染,这的水还是清的,山还是绿的,发展的同时是不能破坏环境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不可取的。所以环境保护便是良好发展的前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7 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