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翻译注解.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7816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翻译注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曹刿论战翻译注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曹刿论战翻译注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曹刿论战翻译注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曹刿论战翻译注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翻译注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翻译注解.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曹刿论战翻译注解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丘明,中国春秋 十年春,齐帅伐我。 进攻 指鲁国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将要出兵应 战,曹刿请求见庄公。 他的乡里人说:“做大官的人会谋划这件事, 你又何必参与呢?” 公将战,曹刿请见。 指鲁庄公 鲁国大夫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春秋时一万 二千五百户为一乡。肉食者:指做大官的人。当时大夫以上的官每天 可以吃肉。 曹刿说:“做大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 虑。” 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参与。 鄙陋,指见识短浅。 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 凭借 于是他入朝拜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您凭借什么去同齐国作战

2、?” 庄公答道;“衣食 一类用来安身的物品,我不敢独自享用,必定要分一些给别人。” 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没有遍及每个民众,他们不会跟从您去作 战的。” 庄公说;“祭花用的牲畜、宝玉和丝绸,我不敢夸大,一 定要忠实诚信。” 曹刿答道:“这种小信不足以使鬼神信任,鬼神 是不会赐福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官司案件,虽然不能一 明禀,也一定要处理得合乎情理。” 曹刿说;“这是尽心尽力为民 办事的表现,可以凭这个同齐国打仗。打仗的时候,请让我跟您 一同去。” 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同齐军交战。 庄公正想击鼓进兵,曹刿说:“不行。” 齐军已经击了三通鼓。曹刿说:“ 出兵了。” 齐军被打得大败

3、,庄公准备驱车追击。”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专有,独占。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同“遍”,普遍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 祭礼时用的牲畜 夸大 真实,诚实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信任 赐福、保佑 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 诉讼案件 情理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乘战车 国地名。 公将鼓 之,刿曰:“未可。” 击鼓进军 助词,无实义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18)。公将驰之。 大败 驱车(追赶) 曹刿说“还不行。”他下了车,察看齐军车轮的)辙:车轮经过留下的印迹。(轼;车

4、 前供乘者扶手的横木。 印迹,然后登上车,扶着车轼瞭嗏 望齐军,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 于是 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开始追击齐军。 鲁军打了胜仗之后,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 既克,公间其故。 已经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鼓足勇气 再而衰,三而竭。 第二次 彼竭我盈, 故克之。 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战胜 曹判回答说:“打仗凭的全是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鼓足了勇气, 第二次击 鼓时勇气就衰退了,第三次击鼓时勇气便耗尽了。 敌方的勇气耗 尽时,我们的勇气正旺盛,所以会取胜。 大国用兵作战难以预测, 我担心他们设兵埋伏。 后来,我看出他们

5、的车轮印很乱,望见他 们的旗帜倒下,所以才去追击他们。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倒下 追赶,追击 曹刿论战 -两军交战智者胜 成语: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 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曹刿论战 彼竭我盈:他们的士气已丧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有人认为,文中的鲁庄公是“ 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

6、的是什么?第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齐人三鼓 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既克,公问其故”中的“其”指代什么?曹刿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曹刿为什么在“齐师败绩”之后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然后才认为可以追击? 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 (l)本文涉及到的战争,指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战例之一 齐鲁长勺之战。这场战争中鲁国取胜的原因是 取信于民 知己知彼

7、、把握战机 。 ( 2)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表现曹刿“远谋”的地方有: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

8、实战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政治上要取信于民 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 第一次是在 彼竭我盈, 之时,第二次是在 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之时 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 远谋 ”和鲁庄公的“ 鄙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文中曹刿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 智慧表现在:能够针对敌我双方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反击时机和追击的时机,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政治远见表现在战前对可否一战

9、的讨论。军事才能表现在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结合课文也可摘取原文相对应语句 从选文第二段中,你发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军事才能? 战略上深谋远虑,作战时善于把握有利时机,战争结束后小心谨慎,不骄不躁。 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选段主要使用了 记叙 的表达方式,通过 语言 描写和 动作 描写刻画了曹刿卓越军事家的形象。 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 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 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 爱国热情 和 深谋远虑 文段,反映出两位政治家共同的思想,这种政治思想用我们课内学过的孟子的一句名言(或两个字)来概括,就是: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人和;(4)得道。 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答: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