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经典语录(1).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78260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国藩经典语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曾国藩经典语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曾国藩经典语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曾国藩经典语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国藩经典语录(1).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曾国藩经典语录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 君子事来而心始见,事去而心随空。 人之精神有限,过用则竭。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 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 常沉静,则含蓄义

2、理深,而应事有力。故厚重、静定、宽缓,乃进德之基,亦养寿之要。 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大也,我不可以自恃。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小也,我亦不可以自馁。 恐惧者,修身之本。事前而恐惧,则畏,畏可以免祸。事后而恐惧,则悔,悔则可以改过。夫知者以畏消悔,愚者无所畏而不知悔。故知者保身,愚者杀身。大哉所谓恐惧也 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 人言果属有因,深自悔责。返躬无愧,听之而已。古人云:“何以止谤”,曰:“无辨”。辨愈力,则谤者愈巧。” 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人有才而露,只是浅,深则不露。方为一事,即欲人知,浅之尤者。凝重之人,德在此,福亦在此。心定气平,而身体之安和舒泰,不待言。 人

3、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 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 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 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非望之福,祸必继之。 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