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教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83146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月怀远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望月怀远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望月怀远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望月怀远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望月怀远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月怀远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望月怀远 教案望月怀远 教学目标 了解与作者的生平。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 教学重点 : 理解诗歌的境界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文人墨客,在月之中或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或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或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或抒写他们了的哲理思考。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诗人们借着那轮高悬苍空的明镜,洞彻肺腑地进行天地对读,自然与人

2、情互释,内心与外界沟通的幻想创造,从而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张就龄笔下那一夜之间明月由生及落的生命历程吧. 二、作者介绍: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朝应“道侔伊吕科”,策试高第,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守正不阿,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谥号文献。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谕,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有曲江集20卷传世。 三、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结

3、合诗歌注释解决疑难,整体感知诗歌。 1 2教师范读,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 四、诗歌解读: 1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由题目“望月怀月”可见是借助月亮怀念远人,表达思念之情。 2那么,整首诗是如何借助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试结合诗句分析。 明确:通过明月寄托相思的诗句 “隔千里兮共明月”宋 谢庄月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君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首联:“海上生明月,

4、天涯共此时。”乃千古名句,好在哪里?“生”字好在哪里? 明确:“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鲍照岁暮“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 4“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共此时”的是谁?怎样理解“共此时”? 明确:“此时”,“我” 在翘首望月,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而伊人“此时”也在翘首望月,思念着“我”

5、吧。通过明月寄托相思。 “天涯共此时”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二是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 “我”在思念谁?可以是父母、妻子、亲人、朋友等,具有不确定性。 5颔联:“怨”什么?为何“怨”? 2 明确:“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 三四两句,就以“怨” 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 6颈联:“我”因相思而彻夜难眠,就披上衣服起身四处寻觅。这时有何感受呢?“怜”有何意味?“露

6、滋”有何意味? 明确:整夜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 “怜”应有怜爱之意。 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滋”指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 “露滋”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7尾联:“不堪盈手赠”表达作者怎样的愿望? 明确:月光是如此的柔和恬静,非常可爱。“我”生发出希望捧一掬月色献给远人的愿望。然而皎洁的月光“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 不能把可爱的月光赠给远人,那怎么办呢? “梦”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既然现实中不能与远人想见,那就回到卧榻上睡觉吧,在梦里也能与远人相会啊。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 8、小结: 这首诗,作者借月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深切的思念之情。情感浓烈,可谓直抒胸臆。 9、板书设计 诗意: 首联. 借月抒怀 自然浑成颔联. 月夜思人 古诗气韵 颈联. 对月不眠 实情实景尾联. 相思入梦 意境幽清 望 月 怀人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