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一种重要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资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58334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寓言:一种重要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资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寓言:一种重要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资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寓言:一种重要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资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寓言:一种重要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资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寓言:一种重要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资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寓言:一种重要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资源 摘要:寓言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质,与哲学、文学、宗教、政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语文教材的设计、寓言教学、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方式开发古今中外的优秀寓言作品,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民族文化的寓言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多元文化教育。关键词:寓言;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资源 “文学特别是儿童文学作为文化的结晶,在帮助学生认识自身文化的价值、培养对于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方面发挥了自身的优势。”1 寓言,作为儿童文学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负载着许多文化信息,是人类各种精神文化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各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窗口,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儿童

2、通过阅读反映多元文化主题的优秀寓言,可以帮助儿童理解、认同世界文化,正确理解、接纳本民族文化,形成多元化的视野。一、 体现民族文化特质寓言在其漫长而曲折的发展演变历程中,形成了以印度为起点的南亚中东寓言体系、以古希腊与希伯来为源头的欧洲寓言体系、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寓言体系等三大寓言体系。这三大寓言体系,从某种意义上分别代表世界三大文明体系,即发源于印度的南亚中东文化、发源于地中海的欧洲文化、发源于中国大陆的东亚文化。寓言是最富有民族性的。下面三则同题材的寓言可以反映出三大文明的差异:现存最早的古希腊寓言鹞子的回答,面对夜莺的哭泣,鹞子冷酷无情,并以威胁回答夜莺的哀求。这则寓言以鸟类中弱肉强食的

3、现象反映了古希腊无情竞争的社会现实,体现了古希腊这个商业民族的海盗精神与“意欲向前”的文化精神。古印度佛经寓言中的舍身救鸽,尸毗王为救鸽子,竟割下自己的肉给鹞鹰吃。这则寓言反映了印度“森林文明”的宗教精神,体现了“意欲反身向后”的文化精神。中国古代诗人曹植的鹞雀赋,面对雀儿的哀求,鹞子产生恻隐之心,放雀儿回窝与母雀团聚。这则寓言反映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和家庭意识,体现了中国的农业文明精神与“意欲自为调和持中”的文化精神。3二、 人类各种文化成果的载体(一) 寓言与哲学中国先秦诸子百家,无论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杂家、还是纵横家,都喜欢借用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哲学理念。如孟子寓言宣扬仁政,庄

4、子寓言宣扬无为而治与个人精神自由,韩非子寓言宣扬因势变法,荀子寓言宣扬礼治等等。西方哲学家也非常重视寓言。如:达芬奇用小毛虫来表现人文主义思想,叔本华用冬天的豪猪表现其悲观哲学和对人类社会本质的认识,拉封丹的寓言集蕴含着把幸福当做生命目标的“幸福主义”等等。(二) 寓言与文学寓言作为一种边缘文体,与文学有不解之缘。文学家们除了创作寓言之外,还喜欢采用寓言的手法来写作别的作品。如卡夫卡的变形记,梅特林克的青鸟,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泰戈尔、纪伯伦的诗歌,都是富有寓言特色的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学作品;另中国的西游补,红楼梦、镜花缘等,都有寓言色彩。(三) 寓言与宗教宗教家喜欢利用寓言来

5、宣传他的宗教教义。佛教的经典最喜欢运用寓言来宣传佛教哲理,如:猴子捞月说明玄乎而抽象的“色便是空”的佛理,瞎子摸象批评外道对佛理的片面认识,三重楼批评门徒研习佛法时轻视基础的重要性。圣经中的浪子回头表现了基督教所宣传的宽容博爱精神。(四) 寓言与政治寓言是迅速反应时代风云变化的晴雨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俄国克雷洛夫很多寓言都是具体历史事件的反映。如:猫和厨师、乌鸦和母鸡、梭子鱼和猫、狼落狗舍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1812年俄国抵抗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伊索寓言中的狼和小羊、鹞子的回答等反映了古希腊奴隶社会中贵族对平民的疯狂迫害。战国策中的鹬蚌相争、南辕北辙都是策士们利用一个故事来劝阻国王取消战争

6、而产生的寓言故事。三、 综合开发寓言,进行多元文化教育(一) 教材的设计1,寓言教材分析。下面试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9年级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为例,分析寓言入选情况。中小学1-9年级入选的寓言总数达到32篇,其中小学23篇、初中9篇,现代寓言共11篇、古代寓言共21篇,中国寓言共27篇、外国寓言共5篇。小学语文教科书“语文园地”中也有选入寓言的情况,如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4中“我会读”选了骑驴,三年级上、下册,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的成语故事中分别选了刻舟求剑、买椟还珠、邯郸学步。总体上来看,人教版教科书编者对寓言这一文体是非常重视的,寓言的选材范围涉及古今中外。2,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

7、角来看,提出如下建议:(1),对于中国寓言来说,虽然教材中选入了三篇民间寓言,如咕咚、小猴子下山、我要的是葫芦,但选入的目的更多的是从规训儿童的行为、思想出发的。中国民间寓言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民众的智慧,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精神风貌和思想情感。如:猫喇嘛讲经充分体现了藏族地域性文化特点,妈勒访天边反映了壮族人民充满英雄主义精神的群体形象,公羊和老虎中公山羊的性格蕴含着苗族人民浪漫诗人般的共同性格基因等等。(2),对于外国寓言作品,数量应该在原来5篇的基础上应有所增加,而且范围不应局限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其他国家的寓言如:印度的佛经寓言、法国的

8、拉封丹寓言、意大利的达芬奇寓言、德国的莱辛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等,都可以考虑从中选择一些优秀的寓言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3),对于寓言入选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方式来说,教科书是常用的载体,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课文篇目毕竟有限,面对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寓言作品,无论是中国寓言、还是外国寓言,或是现代寓言、古代寓言,或是民间寓言,不可能一一进入语文教科书。以语文读本,校本课程,课外阅读的方式进入语文课程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如: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三册的酸的和甜的,可以将与其主题、情节相似的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和葡萄选入语文读本;也可专门选入一些在主题、情节或细节上相似的寓言故事,如:伊索寓言大鸦和狐狸和美国

9、的瑟伯寓言狐狸和乌鸦、佛经寓言画水寻钵与中国先秦寓言刻舟求剑、伊索寓言北风和太阳和林语堂的太阳和风等等。各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可以搜集各地民间寓言以及少数民族的寓言作品,尤其是本地民间寓言;可参考谭达先的中国民间寓言研究中选入的民间寓言作品。学生通过阅读这些寓言作品来重新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情感,消除他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偏见,形成多元化的文化视野。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应有计划的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寓言作品,积极为学生创造阅读平台。(二) 寓言的教学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程的开发者,他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对现有的教学材料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取舍。教师可以

10、将类似主题的寓言作品引入寓言教学中来。如教学第五册的陶罐与铁罐时,教师可以将题材、情节相似的伊索寓言中的陶罐和铜罐、古罗马的阿维阿努斯寓言两只罐子和克雷洛夫寓言铁锅与瓦罐引入语文课堂,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较阅读。另教师也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向学生推荐相似题材、细节的寓言作品。如学习完第三册酸的和甜的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伊索寓言的狐狸和葡萄、德国的莱辛寓言一串葡萄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狐狸和葡萄,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三) 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教师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与需求自主开发课程资源,以寓言为主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可以提供备选的子课题,如:寓言与民族文化、寓言与哲学、寓言与文学、寓言中狼

11、的形象,寓言中狗的形象,先秦寓言中千里马的形象等等;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子课题。下面试以子课题寓言中狼的形象为例。学生收集、整理、反复阅读以狼为寓体的寓言,如佛经寓言狼行斋戒中狼的无赖、或是土耳其寓言狼羊签约中狼群的伪善与狠毒、或是古罗马菲德鲁斯寓言狼和狗中狼的自由至上与独立不羁、或是法国拉封丹寓言狼和小羊中狼的厚颜无耻与强词夺理、或是中国明代马中锡寓言中山狼传中狼的恩将仇报与凶狠狡猾等等,无形中透过这些生长在民族文化土壤中的优秀作品,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气息与时代精神;透过这些作品,认同、接受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精髓。参考文献:1赵静. 基础教育阶段文学教育的必要性分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06):53-56.23陈蒲清. 论寓言的文化地位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02):61-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