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文化路向.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59252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文化路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文化路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文化路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文化路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文化路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文化路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文化路向.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文化路向Cultural Direction :the Goal and Tasks of Building China into a Strong Higher Education Country摘 要:高等教育强国是指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对该国发展的贡献力,如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人们更多的关注点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在经济标准强势的现今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因此,在强调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贡献力的同时,还必须强化其文化使命,通过高等教育对文化的贡献力,提升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能忽视文化的路子。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经济贡献力;文

2、化贡献力Abstract: building China into a strong higher education country is a goal and tasks, which people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abi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to socio-economic servic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economy standard. However, cultural mis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asnt received adequate

3、attention. The goal of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how to build China into a strong higher education Country by higher educations increasing the culture con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soft power. Keywords Strong Higher Education Country; Contribution to Countrys Economy; Contribution to Countrys C

4、ulture所谓高等教育强国,就是指高等教育对国家的贡献力达到相当程度,这种贡献力包括高等教育吸引更多青年人的能力(量的方面),还包括高等教育对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活提高所体现的贡献能力。正因为经济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高等教育对国家的经济贡献力,就很自然地形成普遍共识。但是,高等教育在经济标准强势的背景下,社会道德和价值体系标准、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标准等等,就大大被忽略,而以价值体系为核心的社会文化建设,又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使命。而且,高等教育文化使命的缺失,又反过来影响其对社会经济的进一步贡献能力。道理很简单,文化(精神层面的)是经济发展的价值支持,尽管这种影响是隐性的,但又

5、是确实的。一、问题的缘起:高等教育的文化贡献力是一个被忽略的话题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而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为大学的又一职能,也已广泛被学界接受。当然,大学的文化职能又可以归于服务社会之列。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大扩张,已实现了大众化,从规模和数量上来说,经跨入了高等教育大国之列。但要从高等教育大国跨入高等教育强国,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教育主导者的国家和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高校共同使命,评判一所高校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步伐中,起了多大作用,它的标准是该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力,通常地看,是指一方面是学校培养了多少人才,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多少可转化为经济效益的人力资本,

6、另一方面是高校科研活动能够直接带来多少生产力。而作社会“软能力”的文化,因为处在一个隐性的地位,重视不够。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价值体系。在社会转型期,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才能使国人价值不迷失,如何才能传承优良的传统价值体系,如何才能实现适应新形势的价值重构,这是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和文化使命之题中的应有之义,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不可否认,教育在推动现代文明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在工业文明的进程中,高等教育甚至可说是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动机。然而,高等教育似乎又不是天生为经济发展而存在的。无论是中国古代的书院,还是西方中世纪的大学,都是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的“策源地”和“保留地”而

7、存在的。然而,伴随着欧洲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这种情况大为改观。工业技术和管理知识被大大充实到高等教育的内容中。高校教育和科研活动的目的,也以培养人力资本和工业技术革新为主,这虽然可以说高等教育的积极变化,但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工具理性逐渐过以张扬,普遍压抑价值理性。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亦可说是个后发国家,“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高等教育为了顺应经济追赶发达国家的内在紧迫性形势,加之建国以来片面模仿苏联模式,强化专业特别是理工科专业教育,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工具化、功利化、雷同化特点明显。由此,与经济发展直接关联的外语、计算机、经、管、法等专业,在工具理

8、性的主导下,一度成为热门专业,而文学、历史、哲学、教育等人文科学遭冷遇。在功利化思想和教育制度的支配下,升学、找一份好的工作,普遍地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这样,“学生对学习形成了意义虚无的念头”,形成“学习文化危机”1 周勇.学习文化研究与教师的专业生活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06(11):43。而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在对文科类科研项目设制时,多向经济管理方面倾斜。这就在主导思想上,淡化了高等教育精神文化的价值取向。二、高等教育文化使命与文化强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文化特别是文化范畴内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承、弘扬、建构,作为高等教育的应有使命,早在西方中世纪时期及稍前,

9、就表现明显。具有高等教育职能属性的教会,在维系西方社会伦理秩序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而西方早期的大学,如早期的剑桥大学,就读者必须是国教会的成员,以传播上帝的真知为目的。当欧洲文艺复兴,以及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并对传统封建势力形成反动之际,以人权代神权,高扬人的主体性,就成了一个时代的主题。彼时大学的重要使命就是以传播人文知识、养成人文素养为己任。现代工业文明之初,高等教育在传播和革新工业技术之外、对于与现代化工业文明合拍的价值体系的建构,也还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如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英国,虽然伴随着工业革命,诞生了伦敦大学这种以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培养产业人才为主要目的的高等教育,同时地方

10、性高校具有鲜明的功利色彩,侧重于培养工商业生产方面的技术骨干,但是,牛津剑桥两样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恪守她们的“保守”价值。2 滕大春等.外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531-532而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在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文化思潮时,影响深远,可以说它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具体说来,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对国家强大的贡献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文化养成教育,为国家培养健全人格的公民。所谓健全人格,就是一个人在知、情、意、行各个方面,都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规范。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公民,具体说来,应该有高层次的需要(如实现自我价值)、良好的动机、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

11、的心态、优雅的气质和行为习惯等等,以及有作为公民的权力意识和义务感的人。健全人格的公民,要通过教育以文化来养成。在洛克看来,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绅士必须有“合乎他的地位的举止”,“同时要能按照自己的身份,使自己成为国内著名的和有益于国家的一个人物”。3 洛克。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78不独西方,我国传统教育的主流,更是重视人格养成,是通过修身达到“内圣外王”的“做人”教育,当然,我们不能比照洛克诉求的资产阶级个人名利的绅士标准,也不能照搬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方法,来塑造现时代的公民。但传统的“人格养成”的教育思想,对培养现代合格公民,很值得借鉴。我国现代的合

12、格公民,首先应该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怀,是有一定的文化修养,遵守社会秩序,有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的人,甚至于能够熟悉国际惯例,具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同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公民,形成创新文化,是高等教育激活国家和民族活力的重要方式。(二)建立核心价值体系,以文化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应有其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体系,否则,这个国家或是民族,就没有凝聚力。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维系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稳定,并深深地影响了民族人格。而一旦这种文化体系瓦解,也就意味着这种社会有解体的危险。如1905年清末新政时期科举制度的废除,代之而来的是新式教育

13、,这也就在一定程度加速了清王朝自我灭亡的步伐。把一些学子推到了清王朝的对立面。此例子从反面说明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作为教育和选拔人才的制度,包含着一种维系中国封建社会稳定的文化价值体系。而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弘扬,在高等教育中,没有被置于一个较重要的地位,当这种境况遭遇到文化全球化和价值观多元化,以及西方话语强势的大背景时,加之青年学子的天生的好奇之心,中国传统文化在新一代的心目中就处于弱势地位,使民族认同感缺失。一九八九年以学潮发展的政治风波,以及在当时用“蓝色文明”代替“黄色文明”的叫嚣,即为一例证,这不能不拷问高等教育文化使命的缺失。这种价值危机,使十多年通过改革开放取得的经济

14、建设成果,差点毁于一旦,国家和民族濒临于万劫不复的边缘。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形成爱国主义、民族大义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深刻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并以此引领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 (三)对经济发展提供直接支持,为国家发展提供软实力文化对经济的贡献力,不仅体现在文化产业(如影视、人文旅游等等)对经济的直接贡献,还主要表现在对经济增长的价值支持。如个人的信仰、道德意识、消费观,财富观、时间观、创业观,以及企业文化、地域文化等等。在传统的耕读文化以及重农抑商的背景下,中国就很难自发地产生资本主义。马克斯韦伯从生产方式背后的文化力量,考察近代资本主义为什么出现在西方。他分

15、析:加尔文教派的“预定论”,认为个人在上帝面前,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观念在新教徒的内心形成强烈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教徒只能以世俗职业成就和经济成功,来证明上帝对自己的恩宠和上帝的存在。而这种经济成就,不是以消费为目的的。4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陈平.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虽然中国传统文化里很多负面的东西,如面子文化、宗法意识、安于现状、不尚严谨等等,与经济事业发展要求的公正、法制、冒险、进取等要求相背离。但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些内在价值,如正确的义利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诚实守信的交易观、以及重“老字号”的经济实体形象观,对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有正向的影响

16、作用。对这些内在价值的挖掘,高校及高等教育应有所作为。三、高等教育如何强化文化使命如上所述,文化可以强国,而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是高等教育题中的应有之义。高等教育要充分地重视文化育人功能,文化引领社会功能、文化批判功能、文化吸收和文化创新功能。这几个方面的功能又是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历史地看,高等教育文化育人,是其首要的功能。在古希腊,以哲学家带门徒、兄弟会、社团(毕达哥拉斯)、学园(柏拉图)等教育组织方式,履行人类早期的高等教育,辩论、文法、修辞等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培养辩论才能和政治才能时,还主张心灵的净化。这些教育,虽然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功用,但人文属性很强。5 贺国庆.古希腊高等教育

17、探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5-8而中国的孔子,主张“仁者爱人”的德育和“六艺”的审美和技能教育,至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审美和情操教育,均是文化育人思想的典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教育又是双向的活动,文化育人,主导者在于教师。无论是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公民大会的自由辩论),春秋时期的孔子(诸子百家争鸣),还是蔡元培领导的北京大学,它们文化育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影响力,均得益于有宽松的外在环境和学术自由的精神。这样看来,高校文化育人,就是要为教师营造宽松的治学环境,着眼于教师文化和专业的成长,将培养有思想的教师作为前提条件。以教师的实力提升学校的文化

18、实力,以学生的文化素质体现学校的文化实力。高等教育引领社会文化的功能和文化批判、文化创新的功能,很多情况是合为一体的。只有在批判、创新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引领的目的。毫无疑问,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学生毕业后又将成为社会的主体。高等教育通过文化化人,将进步的文化带到社会,并影响他人,这是高校社会文化使命的实现途径之一。高等教育引领社会进步文化的方式,还体现在通过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批判和弘扬,达到思想文化进步之目的。晚清以降,在救亡图存和自强求富的压力下,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诉求,到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对西方的坚般利炮的学习,直至维新变法时制度层面上学习西方,无不伴随着对我国固有传统文化负面东西的批

19、判和对民族优良价值的弘扬,以及对外来文化有选择的吸收。直至五四时期,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终于在更深层次的价值层面,作进一步反思,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并影响了一大批先进的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现代化思潮,而同时,以东南大学和学衡等杂志为阵地的五四保守派知识分子,则对激进派文化上的矫枉过正,进行反批判。这当中精英知识分子成了历史舞台的主角,这对于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现代大学,是一个有益的榜样示范。高等教育对文化的批判、弘扬、吸收、创新及对社会文化的引领,可以通过教研人员通过课堂、学术论坛、期刊、学会、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等教学和学术活动的方式进行,以学生的人格养成、爱国主义、民族大义、

20、优秀传统文化、外来的先进文化等等以及许多普世性的价值观念如社会公德、民主正义、人权意识、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内容,形成进步文化影响社会的合力。而高等教育文化责任者是广大的教师,这就要求国家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导者,要建设一种合理的、符合高等教育内在规律的体制,并努力形成良好的外在教育环境,各高校营要营造一种适应教师个体发展的相对自由的空间,并为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和专业成长提供平台。总之,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文化路子,就是要充分强化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并以此提升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就是要在文化的生态系统下,实现国家、高校、教师和学生和谐互动发展。一句话,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有人本价值的哲学自觉。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