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成果马铃薯商品薯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593603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退耕还林成果马铃薯商品薯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退耕还林成果马铃薯商品薯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退耕还林成果马铃薯商品薯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退耕还林成果马铃薯商品薯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退耕还林成果马铃薯商品薯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退耕还林成果马铃薯商品薯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退耕还林成果马铃薯商品薯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马铃薯商品薯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主要内容(一)实施地点1、选址原则及地理位置 马铃薯加工原料薯生产基地选择海拔在1000米左右,要求隔离条件好,连块成片,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周边无烟草等茄科作物种植。2、具体实施地点 项目实施区域为巴东县野三关镇稻子坪村1071亩、鼓楼565亩,两溪坪村210亩,绿葱坡镇汪家坪村154亩。实施总面积为2000亩。(二)主要实施内容1、生产规模与基地建设。新建加工原料薯基地2000亩,主要进行新品种引进、土地改良、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2、主推技术。通过选用高产、优质、高抗马铃薯新品种,应用脱毒种薯、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

2、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控等实用技术,推进马铃薯加工原料薯标准化、规模 化生产。二、发展目标 本项目以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 展为目标,以改善品质、提高单产、满足企业原料需求为宗 旨,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周边村组扩大马铃薯加工原料薯基 地的规模,使马铃薯加工量提高40%,建2万亩基地新增产 量6万吨,产值近1.2亿,单产3000公斤以上,亩收入6000元以上。每亩增收在800元,通过高产栽培技术和生态防控 措施的推广应用,使农药使用量降低80%以上,农产品安全 合格率达到98%以上。三、进度安排1、2013年12月:开展项目准备阶段。即完成项目申报 书及实施方案等。2、2014年1月-

3、2月:进行选种、播种工作;开展合理 密植、配方施肥培训指导工作;3、2014年3月-6月:进行田间标准化管理、病虫综合 防治、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特别是马铃薯晚疫病统防统治 指导和培训工作);4、2014年7月-10月,指导马铃薯的收获、产品回收及加工等。5、2014年11月-12进行总体鉴定、评价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项目自验;巴东县马铃薯加工原料薯基地项目实施进度表序号内容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项目申报、实施方案-2播种、培训-3田间管理、指导培训-4收获、回收及加工-5总结、验收等-四、资金概算及来源(一)资金概算。本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其中:

4、资金补助30万元,自筹70万元。1、土地改良。改良面积2000亩,每亩施有机农家肥每吨农家肥200元(农户自产),计40万元。2、脱毒马铃薯种费。每亩投资200元,计40万元。3、标准化生产应用。技术培训、生物防治(面源污染控制建设)投资20万元。(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性资金30万元,主要用于良种补贴和部分有机肥料,自筹70万元,用于肥料、生产管理及良种费差额。五、主要技术方案1、选用适宜品种 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是获得马铃薯高产抗病的重要基础。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以选用高产、优质、晚疫病抗性好为原则,选用鄂马铃薯5号作为项目区实施品种。鄂马铃薯5号是由湖北恩施中国

5、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选育,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薯2008001 ),并于2011、2012年连续两年被农业部推荐为国家主导品种。2、推广应用脱毒种薯 推广应用由拥有马铃薯种薯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正规种薯生产企业生产的脱毒种薯。3、合理密植 利用马铃薯块茎大小预测及控制的数学模型,“鄂马铃薯5号”最佳种植密度为单作4000 4500株/亩,套作2000 2500株/亩。4、配方施肥 对项目区基地进行测土配方,根据马铃薯生长需肥规律 及土壤环境条件,重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追施芽肥,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以腐熟的猪、牛栏粪或堆肥等有机肥料作底肥,每亩用量20002500公斤,同时每亩施20公斤

6、过磷酸钙,152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15: 15: 15)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马铃薯将破土出苗或开始零星出苗时,先松土除草(育芽带薯移栽以后的田间管理与此同步)。套作亩施尿素10公斤,单作亩施尿素15 20公斤;现蕾时根据苗稼长势可酌情追施3 5公斤/亩尿素以防早衰;追肥的 同时进行中耕、除草、培土。5、病虫害综合防治 晚疫病是西南山区马铃薯最主要的病害,也是危害最大 的病害,为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结合湖北省马铃薯晚疫 病预测预警系统,根据预测预报结果,喷施保护性药剂(代 森锰锌等)和治疗性药剂(银发利、克露等)进行防治(喷 施药剂时,最好是保证马铃薯叶片正反面都喷到药液,如遇 大风天或预

7、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注意防治28星 瓢虫,可釆取人工捕捉成虫,摘除卵块,在成虫刚出现时施 氯氰菊酯或溴氰菊酯,防效明显。六、组织管理措施 成立领导小组。巴东三峡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与县农技推广总站成立巴东县马铃薯加工原料薯类基地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加强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并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成员如下:组长:王胜政(董事长)副组长:胡显军(正高级农艺师)李奎(总经理)成员:向干龙(副总经理)杨朝国(财务总监)向伟(生产经理)1、任务分工 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该项目聘请湖北省巴东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正高级农艺师胡显军为技术顾问,在具体实施中,项目实施单位全体人员及公司生产管理部、

8、投资管理部、财务管理部、战略管理部等部门协助实施,抽调技术专家组成项目实施机构,分成工程建设组、技术建设组、财务管理组。 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除了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工作协调和监管工作外,还要负责相关配套资金的落实,检查、监督建设资金有效合理的使用;协调办理有关土地租赁、工程招标及其它与项目建设和运行有关的事项。 技术建设组主要负责制定和落实技术方案。负责种薯引进,组织种薯生产,种薯档准化栽培技术方案的制定,基地 农户培训工作的开展,并对生产的种薯进行质量评定及推广工作。 工程建设组主要的工作为负责建设工程发包和设备仪器釆购的招投标,监督建设单位按照项目规划、计划进度和设计图纸进行严格施工,及时发

9、现并解决项目工程建设中出 现的问题,组织建设工程完成后的竣工验收和技术鉴定。 财务管理组主要根据项目建设计划所规定的建设内容详细制定财务计划,严格控制资金支出,增强资金管理透明度并积极接受财政、审计机关的检查。2、管理措施 在薯基地生产中,项目建设中建成的灌排水系统、土地改良、技术指导、标准化生产等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良种购买及产品回收、加工由巴东三峡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若出现基地停办情况,属于业主基地内的由业主管理和使用,属各农户的由村委会负责管理、使用和维修,确保工程设施发挥应有的效用并正常运行。资金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投资项目工程 建设资金管

10、理规定的要求,项目建设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储存,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封闭运行。严格会计制度,加强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程资金实施预决算制度,根据预算定额和工程施工进度拨付款项,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方可凭预决算单据、工程款拨付凭证和工程审计报告统一结算。对项目建设资金的审计监督进行加强,项目工程建设全部结束后,施工单位凭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申请鉴定验收,如无审计结果,项目无论大小一律不予验收和结算。3、技术推广与人员培训 合理安排使用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加强脱毒马铃薯推广体系建设,避免闲置、浪费,充分发挥现有技术装备和工艺的生产能力。釆用多种形式建立脱毒马铃薯推广和技术培训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强化项目区广大干部和农民的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普及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农业种植管理方法,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奠定坚实基础。对与省内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等部门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进行加强,研究和攻破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了给项目区种植农户提供技术、政策、市场动态、项目劳务、农产品供求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和农村信息网络进行新闻发布和信息共享。巴东三峡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2014-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