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论文学校安全教育论文.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9533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安全论文学校安全教育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校园安全论文学校安全教育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校园安全论文学校安全教育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校园安全论文学校安全教育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校园安全论文学校安全教育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园安全论文学校安全教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安全论文学校安全教育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校园安全论文学校安全教育论文一、大学学生安全工作形势严峻 大学治安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大学已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管理方式也进入社会化。办学形式多样,学生结构复杂,校园与社会相互交叉渗透,校园治安形势日趋严峻:一是不法之徒时常窜入大学进行盗窃、抢劫、诈骗、行凶等;二是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涌入校园,给学校的治安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三是校区多而分散,交通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四是学生人数剧增,学校资源有限,不少学生外出租房,在治安、防火、交通等存在隐患。重点实效到位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展开,更要重点进行,讲求实效: 1、是抓好重点对象如经常违反校纪校规学生的安全教育。 2、是抓好重点场所的安全

2、教育。 3、是抓好重点时段即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特殊时期,如新生入学时期、节假日期间、学生外出实习实践和毕业生离校之前等时段。 4、是抓好以交通、消防、财产、网络、心理等方面的安全为重点的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宣传到位 1、通过学校刊物、广播电视、校园网 络和公共展板等媒体及校园文化活动,常性地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寓教于乐,使广大大学生在常生活中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 2、把安全宣传教育与教学、管理、服式,营 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3、加强安全文化硬件建设,对学生 学习生活的各场所,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四)安全教育和学习到位 首先,大学应编写以思想教育为基 础、法制教育为依据、典型案

3、例为衬托,以 防火、防盗、防事故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 育手册。 其次,大学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正规 的教学管理计划中,安排一定的课时,使 安全教育始终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 生活的全过程,力求安全教育进课堂、进 头脑、进寝室、进生活。 最后,安全教育与学习应与大学的 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校纪校规教 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结合,突出特色。 做好制度安排,力求制度到位: 1、建立、完善、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层层签订和贯彻落实安全责任 书,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切实做到层层有 目标、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 各级安全部门和责任人即学校主 管领导、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班 主任或辅导员、学校安全保卫部门等

4、齐 抓共管,多管齐下。 2、建立和完善学各项安全制度,建 立长效的教育管理机制,从制度上确保 学校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3、建立警校合作、校家合作,实现学 校与社会的通力合作,为大学生安全和 学习生活保驾护航。 当然,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一 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 大学生自身等四座“立交桥”的通力协 作,方可取得如期的效果。 一、我国校园安全教育现状 近年来,我国很多学校通过加强安全保卫措施,制定安全制度,借助“消防日”、“安全日”、“环境日”、“形势报告会”及典型安全事件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了学生安全保护、防范意识,校园安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经常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告诉

5、我们,我国校园安全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 1.学校重视不够,安全措施乏力。现在,多数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把升学率看做是提高学校声誉的重要手段,忽视校园安全教育。同时,学校校舍及教学设施陈旧、老化,未及时修复或拆除,或在技术上、设计上存在失误、缺陷,设施设置不当或使用了不合格产品,极易形成安全隐患,对学生的安全构成威胁,甚至为事故的发生提供客观条件。 2.安全教育内容较少,方法单一。现在校园安全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停留在传统意义安全上。学校在进行安全教育时,方法过于单一,形式简单,一般都是采取形势报告、班会等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和麻痹心理,教育效果低下。有的教师教育方法不当,简单粗暴,侮辱、歧视

6、学生,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都可能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3.学校安全法律法规不健全,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亟待优化。这是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由于法规不健全,责任划分不明确,责任追究不严厉,使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学校模糊甚至淡化了对学校安全工作的认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各环节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从而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 4.制度不严,管理不善,安全保护措施不力。目前,安全教育似乎只跟学校安全事故、教训相关联,只有当学校发生安全事件,或者社会上出现危害学生安全事件时,安全教育才能得到学校的关注,学校相关部门就会在这一特定的时期内去抓一抓,管一管,只是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表面文章,缺乏制度和理论支持,没有形

7、成专门的安全教育制度,缺乏长效机制,更缺乏一套科学的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 二、建立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建立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是校园安全形势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校园安全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教育部门把学校安全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采取各种措施,落实责任制,严格管理,对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中小学校的安全形势仍令人担忧,校园安全事故仍然频繁发生。 2.建立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学生时代是人生发展的高峰期,如果从生理、智能、情感和社会需要四个方面来衡定人一生的发展,就会发现学生阶段

8、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最佳时期。如果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甚至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心理阴影,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3.建立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维护社会稳定的保障。校园是社会的子系统,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安全稳定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全盘工作,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 三、建立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制订防范指标体系的最基本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要能揭示校园安全事故的本质特征,又要反映出校园安全的内在要求。只有坚持科学性原则,获得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防范效果才能达到。

9、2.发展性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安全事故的类型也在发生改变,很多以前难以预见的安全事故在悄然发生。因此,制定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到事故之间的联系和趋势,做到预见在先、防范在前。 3.全面性原则。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各指标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选取时应从防范对象的各个方面着眼,既突出重点,重点指标具有代表性,又兼顾全面,既要考虑事故的预防,也要考虑事故的处理。 4.可行性原则。校园安全事故涉及到校园各方面,具有范围广、内容多等特点。在防范指标体系设计时,应考虑资料采集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两个方面,建立的防范指标体系应能方便数据资料的

10、收集,尽量做到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这样防范指标体系才能比较容易为各个学校所接受。 四、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的内涵 1.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构成。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很多,根据科学性、发展性、全面性、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可以建立预防阶段、发生阶段、结束阶段3个一级指标,组织机构等9个二级指标,安全制度等20个三级指标。 2.指标体系的内涵解读 预防阶段。预防阶段主要包含4项二级指标:组织机构、事故监测、事故预防和周边环境和7个三级指标。 组织机构是加强校园安全的前提。校园安全的建设首先,要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校园安全领导机构全面负责学

11、校的安全工作,研究制定学校安全防范措施,检查安全岗位责任落实情况。其次,是负责校园安全的专、兼职管理人员,应有相应的资格,要有一批热爱校园工作、有奉献精神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始终参与到校园安全建设中来。同时,还必须有健全的防范校园安全事故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使学校安全建设工作的各个环节均有章可循。 事故监测是防范校园安全事故的基础。学校应成立一个隶属于学校安全领导机构的工作小组即事故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学校医疗卫生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后勤服务部门、保卫部门等部门组成,负责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健康状态、伤害事故及相关因素的资料。数据收集得内容应全面、系统,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12、数据分析的结果提交至学校安全管理机构以便进行评估,为学校安全管理机构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事故预防主要针对各种类型的校园安全事故建立事故预防系统,根据校园安全事故一般分类法,主要分为挤踏伤害事故预防、交通安全事故预防、中毒安全事故预防、活动安全事故预防等。事故预防要求对每类校园安全事故都建立详细的安全标准,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要进行演习。 周边环境主要包括校园治安情况、校园人员流动情况、周边经营状况等进行掌控,排除可能存在的校园安全事故隐患。 发生阶段。发生阶段主要包括应急保障、协调控制、应急救援等3个二级指标和6个三级指标。 应急保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有信息保障,学校要建立健全并落实

13、校园安全事故信息收集、传递、报送、处理等各环节运行机制,保持信息传输设施和通讯设备完好,保持通迅方便快捷,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要有处理安全事故的物资保障,特殊应急物资应由专人保管,保证物资、器材的完好和可使用性。物资存放合理,保持通道畅通,物资运输便利、安全。同时组建校园安全事故应急预备队,一旦启动预案,立即投入使用。 协调控制是指校园安全领导机构接到报案后,应立即派人到现场指挥协调,对现场局面进行控制,根据事态的发展适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应急救援是处理校园安全事故的关键。它要求学校必须具备处理各种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能力,学要要建立专门的应急机构,建立各种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

14、救援预案并演练。 结束阶段。校园安全事故发生以后,信息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学校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杜绝今后安全事故的发生。信息交流首先应该保证信息畅通,信息要能及时反馈到校园安全领导机构,信息发布全面、客观、准确、及时。 学校应定期进行自我检查与外部审查。首先,学校安全管理机构应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校园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各项计划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学校安全管理机构应根据检查组的检查结果,伤害数据统计工作小组上报的数据分析结果,以及外界情况的变化,如:事故源的变化、技术发展情况、学校安全目标与指标的要求、家长和师生的希望与建议、对持续改进的承诺等。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对校园安全建设项目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进而对学校安全整体目标进行评审,以便确定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目标,及时制定新的计划与实施方案并予以实施,从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当然,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也还不尽完善,需要学校各部门高度重视起来,提高对学生安全事故的预见能力,把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做在前面,不断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应对校园安全事故的应急能力,从而减少和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合格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