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95592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讲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八讲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八讲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八讲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八讲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讲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讲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通货膨胀概述,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经济所需要的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2.价格指数,1)消费物价指数(CPI):在普通家庭的支出中,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现在要比过去多花多少钱。选取一组相对固定的典型的商品或劳务,比较其在不同时期购买所花费的支出。筛选原则: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销售数量(金额)大;市场供应保持稳定;价格变动趋势有代表性;所选的代表规格品之间差异大。CPI当期总的市场价值基期总的市场价值1993年购买一组商品的所花费的支出是857元,1

2、997年购买同样的商品,支出是1174元,则1997年的消费物价指数是1174857137,2)零售物价指数(RPI),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零售物价的调整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影响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因此,计算零售价格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取得的,即在全国选择不同经济区域和分布合理的地区、以及有代表性的商品作为样本,对市场价格进行经常性的调查,以样本推断总体。,3)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衡量资本品中间投入等的价格变化。与消费物价指数不同,包括了中间产品和原料。4)

3、GDP折算数。,3.通货膨胀的分类,1)按照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区分:温和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10%以内,包括爬行(5)、步行(510)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10%-100%,小跑式通货膨胀;1001000是飞跑式、奔腾式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超过1000%,亦称超级通货膨胀。飞行的通货膨胀。,(2)按照通货膨胀的预料程度区分,未预期型通货膨胀:价格上升的速度超乎意料之外。预期型通货膨胀:物价有规律的变动。,(3)按照对价格的不同影响区分,平衡型通货膨胀,即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非平衡型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不完全

4、相同。,(4)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区分,公开型通货膨胀,指通过物价水平统计反映出来的通货膨胀。隐蔽型通货膨胀,指没有通过物价水平统计反映出来的通货膨胀。抑制型通货膨胀,指价格管制条件下,通过排队、搜寻、寻租等途径反映出来的通货膨胀。,二、通货膨胀的成因,1、货币供给的过度,货币数量论的观点:每次通货膨胀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过多的钞票追逐过少的商品”。MV=PY即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总支出)物价水平*实际收入(总收入)货币流通速度:V=名义收入/货币供给量对上式取自然对数,lnM+lnV=lnP+lnY关于时间t求微分,dM/M+dV/V=dp/P+dY/Y进一步变形:dp/P=dM/

5、MdY/Y+dV/V 即:通货膨胀率货币增长率产出增长率流通速度变化率,2、需求拉动,超额需求,即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1)凯恩斯区域内,总需求增加,不会导致价格上涨,此时资源充足。2)中间区域,总需求增加后,价格逐渐上涨,是由于劳动、资本等的不足,导致成本提高。即供给瓶颈。该区域的通货膨胀被称为瓶颈式通货膨胀。3)古典区域,已经充分就业。总需求继续增加,只会导致价格的上涨,收入不变。,3、成本推动,供给通货膨胀。指由于成本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上涨。根据生产成本的构成,又可分为工资推进、原料推进和利润推进三种不同类型。

6、1)工资推动型:最主要。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中,强大的工会组织、工资刚性等原因,造成工资过高,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导致成本过高。工资价格螺旋: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进一步导致了工资提高。,2)利润推动型。由于垄断或寡头控制,牟取高额利润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少数大企业可以操纵商品价格,定价很高,价格上涨超过成本上涨的速度。,4、结构性通货膨胀,指经济结构不平衡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主要有供求结构、产业结构、生产率结构、开放结构的不平衡。生产率的提高方面:不同的产业部门的速度不同。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一般不允许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的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

7、。要保护所谓的基础产业。生产要素却总在要求,向更高的报酬转移,以要求“公平”收入。即使不能转移,也通过各种渠道要求收入跟上去,向高工资看齐。尤其是导致工资的上涨。,5、政府的原因,1)财政支出膨胀。财政支出大于收入,往往形成赤字压力,解决这种压力,最容易实行的措施是增发纸币。4)政治局势的动荡。政治不稳定,国民对国内货币的信心不足,纷纷通过抢购商品和不动产保值,或者兑换外币保值,致使本国货币迅速贬值,物价水平上涨。,6、通货膨胀螺旋,通货膨胀螺旋: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预期到同样的通货膨胀,这种预期会变成现实,使得通货膨胀产生一种惯性,具有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如通货膨胀时期,个人要求工资提高

8、,以保证实际工资不降低;银行贷款要求提高名义利率,以获得一定的实际收益率。只要通货膨胀一发生,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就同时发挥作用。,三、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1、通货膨胀对于收入的影响,1)通货膨胀对于收入的影响:实际收入不变:名义收入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实际收入减少:名义收入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实际收入增加:名义收入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2)通货膨胀对财富的影响实物资产:名义价格随通货膨胀同步提高,实际价值不变。货币资产:名义价格不变,实际价值随通货膨胀降低。负资产(负债):名义价格不变,实际价值随通货膨胀降低。,2、通货膨胀的收入效应,国民收入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而变化,有3种情况:1)需求拉动的

9、通货膨胀,产出增加。存在闲置资源、通货膨胀未被预期且较温和的情况下:促进了产出增加。物价上涨扩大了厂商的利润空间,促进投资扩大再生产,减少失业。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失业,产出会不变,或下降。不存在闲置资源。3)超级通货膨胀,产出减少,经济趋于崩溃。当人们对于信用货币失去信心时,货币的交易和储藏等作用丧失,等价交换难以实行,投机盛行。,3、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1)不利于依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群,如领取救济金、退休金、依靠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人最显著。此外,依靠工资生活的长期被雇佣者,工资变化缓慢。2)依靠变动收入的人,从中收益。其货币收入与通货膨胀同步增长,甚至要早于通货膨胀。如

10、扩张、工资水平不断上涨的行业,领取短期变动工资的个人。3)对于储蓄者不利。各种形式的储蓄、存款的实际价值下降。有闲置现金的人损失最大。4)牺牲债权人的利益,债务人获利。发行公债的国家,获利丰厚。,4、强制储蓄效应,发展中国家的税收来源有限,增加税收会触动有关的利益集团。财政向中央银行借款融资,中央银行增发钞票导致通货膨胀,实际是向所有人普遍征收了一种税收,即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是对货币余额征税。假设通货膨胀率p=15%,则政府收入增长了现有货币总量的13%,这从以下公式中可以计算出来:,5、投机效应与信用危机,在短期内,利率上涨幅度低于物价上涨幅度,会降低借款成本,激发过度的资金需

11、求,同时储蓄减少,金融系统运营的利润下降。物价随时都在上涨,容易诱发投机行为,产生泡沫经济。从长期看,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不论利率是否上涨,都会增加长期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 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债务的实际价值降低,正常的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储蓄者作为银行的债权人,为了减少损失并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会引发银行挤兑和抢购现象,严重的将危及货币自身的存在价值。,四、价格调整曲线,1、没有预期的价格调整,1)通货膨胀压力。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关系:收入、实际产量潜在产量,价格上涨。收入、实际产量潜在产量,价格下跌。通货膨胀压力:企业对价格进行调整的目标:针对通行的价格水平,改变与其他价格的

12、相对关系。所以企业必须对当前通行的价格水平进行估计和预测。,2)企业的定价,假设市场需求增加,实际产量正常产量。企业要选择一个较高的价位。h=比通行价格提高了的价格%/比正常产量增加的边际产量%。主要是一种经验值。令P-1预期通行的价格水平。则:,3)价格调整曲线,令通货膨胀率则该公式即价格调整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与实际收入对其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即通货膨胀压力成正相关系。,如果企业预期到通货膨胀,就一定能够预期到通行价格的上涨。企业一般会使自己产品价格的上涨快于通行价格的上涨。令e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e一般为上年的通货膨胀率。则有预期的价格调整曲线变为:经济含义:加上预期的通货膨胀后,同等条

13、件下,人们会以为通货膨胀很严重,就会发生抢购、挤兑等行为。,2、有预期的价格调整曲线,3、菲利普斯曲线,价格调整曲线,又被叫做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使用英国100年的历史数据证明,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失业率与工资上涨率成反向关系。由于工资上涨意味着物价水平的上涨,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就存在同样的关系:通货膨胀总是可以通过忍受较高的失业率加以解决。失业率总是可以承受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得到降低。,五、消除通货膨胀的政策,1、消除通货膨胀的政策思路,1)通货膨胀是众矢之的,要根除。2)是否值得治理通货膨胀,爬行的通货膨胀,可以不用理会。3)如何治理?采取哪些可行的方法?,2、用经济衰退降

14、低通货膨胀,紧缩财政和货币政策。1)渐进主义思路。以较长的时间和较小的失业来降低通货膨胀。经济衰退比较弱。2)激进主义思路。以较快的时间和较高的失业率来降低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程度大。3)降低通货膨胀,以经济衰退为代价。牺牲率GDP损失的年累计百分比/实际获得的通货膨胀率的降低量3年内把通货膨胀从10降低到3,第一年GDP损失10,第二年损失8,第三年损失6,则牺牲率24/64,3、收入政策:工资和物价控制,1)政府采取措施,主要是强制性措施,来限制货币工资和物价。这样来影响和控制价格水平。被称为异端稳定计划,设置相互配合的工资和价格上限。2)强行限价的缺陷:人为限制价格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难以触

15、及到通货膨胀的根本。总需求旺盛。雇主可以想方设法提高雇员工资,否则无法找到合适的劳动就业。限制价格可能妨碍了物价之间的稳定和协调、均衡。,4、道德劝说,使用非正式的工资和物价控制。通过物价和工资指导价格,给予社会经济主体以劝说,使大家形成一种不提高工资和物价的共识。政府采购方面的强硬态度。,5、改变预期,1)中央银行,采取强硬的态度,坚持紧缩货币政策。2)权威人士的权威预测和评述。紧缩政策主要是消除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恢复对于货币购买力的信心。,五、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通货膨胀,1.资料与数据,1980 1999年我国零售物价指数(RPI)增长率年 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6、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RPI 6.0 2.4 1.9 1.5 2.8 8.8 6.0 7.3 18.5 17.8年 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88 1999RPI 2.1 3.9 8.6 13.2 21.7 14.8 6.1 0.8-2.0-2.5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我国4次通货膨胀高峰及其原因,(1)1980年的通货膨胀高峰(6%)第一,高额的财政赤字。不包括国债在内的财政赤字1979年为170.6亿元,1980年财政赤字为127.5亿元。第二,高额的财政赤字导致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

17、增长率1979年为20.8%,1980年为22.6%。,(2)1985年的通货膨胀高峰,(8.8%)第一,信贷规模的膨胀。国家银行贷款余额增长率1984年为32.8%,1985年为23.9%。第二,信贷规模的膨胀导致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84年为33.1%,1985年为19.8%。,(3)1988年的通货膨胀高峰,(18.5%)第一,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了治理通货膨胀,1985年国家采取了较为激烈的紧缩政策,导致连续三年的经济疲软。为了启动经济,1988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31.8%。第二,通货膨胀预期导致消费者抢购,使消费需求膨胀,引起了较高的通货膨胀。,(4)1994年的通货膨胀高峰,(21.7%)第一,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了治理通货膨胀,1988年底和1989年初国家再次采取较为激烈的紧缩政策,并又一次导致连续三年的经济疲软。为了启动经济,1992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43.2%。第二,投资的高速增长导致货币超额投放。1992年以后,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社会投资增长率1992年为8.3%,1993年为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