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制度.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9624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研修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校本研修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校本研修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本研修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研修制度.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校本研修制度校本研修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政治思想为指导,以新课程为方向,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立足学校实际,通过组织学习培训、校本培训、自主学习等方式,切实解决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融“学习研究教学”为一体,以教学反思、学习应用、专家指导为核心要素,不断创新校本研修的模式,努力开拓校本研修的新路子,为我校课程改革改革向纵深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修目标 1、经过培训,使我校政治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一支师德师风好、工作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2、通过研修转变教师观念,让新课程理念深入教师内心,被每一位教师所接

2、受和认可。从而能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解决教师身边的真实教学问题,解决实践操作的问题,让新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3、发挥教师个人,教师整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等多方面作用,强化教师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学研究的品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4、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修内容 1、师德专题性理论辅导与讲座。 2、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如对教师的建议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其它教辅资料。 3、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学习,学科教学和教科研发展新动态的学习与研究 4、学习和把握课程改革的新精神、新

3、教材和新的课程标准。 5、加强教师信息科技和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五、研修措施 1、发挥教师个人、教师群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等多方面的作用,强化教师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学研究的品质,促进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2、政治教研室主任要按计划组织好双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必须做好教研活动计划并做好活动记录、资料收集整理、活动总结等工作。教研活动上要宣传贯彻学校的教学常规要求。 3、各学年备课组长要组织好每周一次的备课活动。教研室主任要按时参加,给与指导。备课组要安排好中心发言人,活动要认真,内容要充实。要主题鲜明。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4、教师要注重备课授

4、课后的反思与再提高环节,坚持写课后反思、教学随笔、教学叙事,并以教研组形式进行交流和讨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今后少走弯路。教师要养成反思习惯,勤于思考、勤于反思,这是落实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核心要素。 5、同学科教师和异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相互之间取长补短。要倾听同伴的意见,倾听学生和学校的评价。要倾听不同的意见,这样才有利于自身的成长。 6、分层次搞好教师培训工作。新教师培训主要解决胜任问题和成长问题;一般教师主要解决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的问题;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主要解决引领作用。 7、认真选择研修的内容,探索研修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研修的水平,在提高教师个人素养的同时提高

5、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创设研修的条件和氛围,构建研修的新模式。 依据教师、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课改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依据学校办学特色,确立每学期研究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研修活动,从问题入手,以问题驱动校本学习。采用学习辅导、专家讲座、继续学习、自学等形式进行校本研修,同时利用学校的办学特色、自编校本教材进行校本研修。研修采用理论培训和学科培训相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校内部资源和外请专家讲座培训相结合;学习与反思相结合。 8、认真制定每学期的研修计划,按计划组织研修活动,保证时间和质量。 9、每次学习要求教师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按要求整理好学习资料;网络学习中,要认真查找教育教学信息,在同组交流中,认真研讨。 10、根据每学期主题,引导教师自学,教师要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确立学习重点。学习要针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学习解决问题。 11、利用网络资源加大培训力度,建立自己的网页,充分利用网络培训资源,做到有计划,合理安排老师的网上学习与交流时间。 12、按学校要求进行科研课题立项,并把研究结果以论文的形式加以总结。学期末组内交流。 庄坞镇中心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