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伤分类制度.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98871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伤分类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检伤分类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检伤分类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伤分类制度.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检伤分类制度金湖县人民医院检伤分类制度 1.检伤分类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救治时效,避免因现场混乱等其他原因造成不必要的残疾或死亡。 2.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灾害现场的检伤分类分为四个等级轻伤、中度伤、重伤与死亡,统一使用不同的颜色加以标识,必须遵循下列的救治顺序: 第一优先 重伤员 其次优先 中度伤员 延期处理 轻伤员 最后处理 死亡遗体 3. 实施现场检伤分类的分检人员,应当由急救经验丰富和组织能力较强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担任。检伤评估每个伤员必须在510秒钟内完成,当进行了初步的“检伤分类”后,必须在每一位甄别后的伤员身上,立即作出分类标志,即边分类边标识,同步完成,以防止差错、提高效率。

2、完成检伤分类后,由参加急救的医护人员按伤情标识给予相应的顺序处理。 4.检伤分类标志国际通行采用“伤情识别卡”。伤情识别卡可用不同材料制作,必须采用国际公认的四色系统颜色加以显著区别,整张卡片用一种纯颜色明显标示;卡片上必须记录伤员的重要资料,格式化打勾选择伤情和注明检伤评分分值;卡片一式两联、预先编好号码,一联挂在每一位伤员身体的醒目部位,另一联现场留底方便统计。 5.标签一定要配置在伤病员身体明显部位,以清楚明白地告知现场的救护人员,避免因现场忙乱,伤病人较多,以及抢救人员及装备不足等情况下,遗漏了危重的“第一优先”的积极抢救;或者有限的医疗资源抢救力量用在并非急迫需要抢救的伤病员身上,而真正急需者得不到优先。同时,对神志清醒的伤病人,救护人还应嘱咐伤病人注意事项,以使伤病人必要时据此提醒救护人员及交接后接收医疗机构人员。 6.检伤分类的同时,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灾害现场的登记和统计工作,边分类边登记,最好采用一式两联并编号的伤情识别卡进行统计。现场登记有利于准确统计伤亡人数和伤情程度,正确掌握伤员的转送去向与分流人数,以便及时汇报伤情,有效地组织调度医疗救援力量。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