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说课稿自做完成.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1935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中石兽说课稿自做完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中石兽说课稿自做完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中石兽说课稿自做完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中石兽说课稿自做完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中石兽说课稿自做完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中石兽说课稿自做完成.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中石兽说课稿自做完成河中石兽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初一年级的秦梦霞,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河中石兽,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设计、说板书、结束语五个方面对这篇课文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1 说教材内容和地位 河中石兽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它是清代才子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篇志怪小说。本文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故事性、趣味性比较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 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文学作品教学提出的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

2、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根据以上目标要求与古文具体文本特征,我设计以下三个具体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积累文言词汇,朗诵并背诵课文; 能力训练点: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 情感渗透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培养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3 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积累文言词汇,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 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培养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二、 说教法学法 1 学情分析: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基于他们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结构,我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3、文和准确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作为本课的重点。本文有较多的疑难字词、倒装句和文言长句,因此我把准确翻译课文作为本文需要突破的第一个难点;另外,本文作者善于在叙事中制造波澜,文章风格简淡、立意高远,七年级学生较难体会,因此品味本文的写作特色是第二个难点。 2 教学方法: 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改目标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能力。 根据古文具体内容和以上课改要求,按照语文教学方法灵活性、创造性和教学统一原则,我将采取朗读法、讨论法、讲授

4、法、练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按照课堂活动主动权教给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做好学习的主人: 充分阅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语文主要靠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阅读思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剧本,初步了解剧中人物形象。 入情表演:学生对课堂表演极富兴趣,根据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描写生动等特点,我将把课文教给学生自导自演,让学生在对话环境中亲自品味文中语言艺术,领悟文章主旨。 自由议论:在分析人物形象、评价表演有缺点等环节中,让学生充分交流,自由议论,在相互沟通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 说教学流程设计 从语文教学的知识与能力、过程

5、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把教学内容分为以下3个部分: 新课导入: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曾经说过“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为调动学生积极性,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方式: 播放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片尾曲,找学生来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纪晓岚的趣闻轶事,然后找一个学生来总结一下纪晓岚的特点:才华横溢,才思敏捷。再找一个同学来介绍一下作者,。 初步感知课文,分析重点词语现象及引导学生翻译 第一步:检查词句读音: 圮 棹 曳 木杮 湮 啮 溯 欤 第二步:学生自主翻译: 教师提问学生之前讲过的发一文言文的方法和原则; 学生以小组为单

6、位,结合课下注释,进行翻译,小组内交流讨论,圈点出翻译不到的地方; 教师点拨精讲。以小组为单位,找学生来根据电视上出的字词进行翻译,最后翻译整个语段。完成准确地翻译全文,积累常用文言字词的教学目标。 第三步:深入探究课文,了解文章结构,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A、我设计了一个表格,学生完成表格即能较全面的把握文章故事情节; B、根据以上各个环节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情况,我设计以下三个问题: 1、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什么错误?老河兵为什么是正确的?作者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2、文中的两次“笑”怎么理解? 3、如何理解文中的三个人物形象? 拓展延伸: 本文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样的启示? 艺术特色 四、 板书设计 见教案 五、 结束语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