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人性本善.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27253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人性本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论人性本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论人性本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人性本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人性本善.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论人性本善浅论人性本善 谈到人性认识,人性之初是善还是恶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问题,但我坚持人性本善的观点。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来骗财,假装乞丐,家里受困,遇到困难等等,人们一次次被骗后,选择的更多是面对街道上乞讨人的嗤之以鼻,这对本该真的应该受到救助人很不公平。但怨谁呢?怪不施舍的人们,还是那些骗人钱财的骗子?在我看来是人本性变质的结果。 我们认识到了人在本质上是善的,但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又存在着人性异化后的恶人,那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又该如何来面对呢?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已经给我们总结出了在这方面的至理名言,那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们做伤害别人的事心里会不

2、安,看到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会怜悯他但是现今社会复杂的让我们去改变自己来适应它,是坚持自我还是磨出自己圆滑的应对能力? 很多人学会了武装自己来让自己更能待人处世,但每当能够卸下自己脸上带着的面具,身心开始放松时,又恢复了自我。看得出来,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保持自己本善的一点来快乐地生活,而不是伪装、欺世。这是在给自己施压,更是让自我改变了,隐藏住了心底深处的善的本性,很痛苦,更辛苦。 我们在人类充满污染的环境中,我们承认有些人他虽然有善根,但是他长不出善果。他是长得不好,但是这并不是说他的人性中没有善的种子啊!所以我们发现很多犯罪人到最后他都良心发现。 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上述观点: 曾经有过报道

3、人类的孩子被狼养大,被狼抚养大的“狼孩”,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经过了近十年的教育也只获得了相当于3、4岁孩子的智力水平。虽然这样,但在人类将其再“领养”过来以后,他们便在后来人类抚养阶段表现出人类的特性,学会了用手吃饭,写字等,变得温和,不易暴躁。 “狼孩”“猪孩”的事情我们都知道,这几个例子告诉了我们孩子早期所处的环境会对孩子的社会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里也应当指出,“狼孩”本身毕竟是人类千世万代遗传下来的后辈,因此当“狼孩”回到了人类社会中,必然会逐渐恢复人

4、类特有的习性。如果狼孩在出生时不属于先天缺陷,则这一事例说明:人类的知识与才能不是天赋的,直立行走和言语也并非天生的本能。所有这些都是后天社会实践和劳动的产物。所以说,“狼孩”“猪孩”本性是不能改变的,因此可以表现出人性本能的反应。而我想,这更体现了一点就是人性本善。 我们的人是性本善,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于是我们可以透过道德,透过教育,透过法律,把有些人性变质的人转变为好。 我们的生活或者生命,都是要趋利避害的,是另外一种高级“趋光性”。我们不仅要了解人性的优点,还要尊重人性里的种种不完美,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人生有许多无奈,比如老去,比如渐渐被人忽略但是,你可以在尊重人性的种种可能之后,学会更洒脱地面对这些大家都要面对的公平问题,然后让心灵取得平衡。是的,人生在世,很多时候的“好”,不是得到什么而满足心灵,而是放弃些什么让心理平衡。 所以,保持人性本善未尝不是让我们心理平衡,保持快乐的好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