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育人.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30562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育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育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育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育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育人.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育人浅 谈 育 人 林口中心校:潘达 面对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面对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阶段。笔者在多年的从教生涯中了解到,我们的一部分教师,特别是农村的中的小学教师,他们认识不到教育的长远性,认识不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一根本,在从事教师职责这一过程中,他们把重心放在教书上,而忽视了育人这一根本。他们还一再强调学业成绩,以学生成绩论英雄,而缺乏相应的育人过程。也许他们是受到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上,对自己的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天天背死书,天天强化,天天题海,把一个个生动,活泼,可爱的孩子训练成一个只会做题,只会考试的机器。这样,他还常常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

2、,常常大谈其谈自己的教学怎么样。时常以自己一名“优秀的教书匠”而自居。社会、学校、家长们都认为老师书教的不错,是一个教学能手,贯之以优秀之名。于是这一部分教师忘乎所以。其实,他们真的是一位优秀教师吗? 作为一名教师,其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指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唐代文学家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如何处理好教书与育人二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教书是一种手段,而育人才是根本。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应该只重视教书而忽视育人,也不应该只注视育人而缺乏教书的才能。而应该把教书与育人二者结合起来。甚至应该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做到先育人而后教书。古代礼记中就有“师也者,教之

3、以事而喻诸德也”之说。可以这样说,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这是育人,教书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履行自身职责所不能不选的手段。据此,教师不能以“教书匠”自居,而淡忘育人这一中心的目标。 既然育人那么重要,教师应该怎样去育人呢? 首先,教师要有爱心,用爱心去浇灌学生。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即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又要对学生心灵滋长的一切不好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真正的教育就是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这种结果的真谛就是对学生的关心。也只有这种关心才能如水载舟,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你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之移动。

4、”西方现代教育教育家罗素认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教师只有尊重信任学生,关爱学生,才能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情感品德。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常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也说过:“没有教师对儿童的阳光,学生就会混成模糊不清的一团。”由此可见,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对育人的重要。 其次,教师要躬亲示范,在学生中起表率作用。在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语言,行为举止,仪表上。语言是教师劳动的重要手段。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都离不开语言,教师若善于用

5、语言来开启学生求知的心扉。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纯洁,准确的特性,且应高于激励及启发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对语言美的敏感性,这是促成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的力量。”特级教师于漪说过:“教学语言必须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至此教师语言美是教师育人的重要手段。在行为举止上,教师应谦恭有让,不能粗野蛮横。同时也要端庄适度,体现出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让美德表现在各部行为上,使学生体验到自己举止中那具有丰富内涵的美。更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表现出师长的爱抚和关切,对学生充满热情,希望和慈祥,态度要诚恳,表情要温和,要以宽广博大的胸怀来对待学生。再次,在仪表上,教师要衣着整洁,讲究卫生,美观大方,朴素典雅,而不能衣冠不整或艳丽花哨;更不能蓬头垢面或奇装异服。具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别人,首先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教师的言教、身教才能在学生的心中起到一个表率作用。 总而言之,教师即要知道育人的重要,更要懂得怎样去育人。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能为国家,社会培养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