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指导《木兰诗》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37282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指导《木兰诗》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湖北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指导《木兰诗》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湖北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指导《木兰诗》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湖北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指导《木兰诗》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指导《木兰诗》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指导《木兰诗》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北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指导木兰诗教学设计湖北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指导: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熟读并背诵全诗,能结合注释、工具书了解故事的大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感悟,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握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她的优秀品质,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增强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感悟,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三、教学方法 朗读品味法,欣赏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 播放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视频片段,看后,

2、让学生说一下视频中的主人公是谁,你对她有那些了解。学生谈完后,教师总结引导:对,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花木兰。而现在,花木兰可以说是天下闻名,连美国人都非常喜欢、佩服她 ,并制作了动画片。但是,动画片中的花木兰又不是真实的花木兰,是经过再创造的艺术形象(其中通人性的小龙、蟋蟀)。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原汁原味的中国花木兰是什么样的?好,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木兰诗,认识一下真实的花木兰。 第二环节:朗读,读准字音 1、让学生将课本注释中带拼音的生字在原文中注音,然后读课文三遍。 2、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读完之后纠正字音。 3、投影显示多音字

3、、通假字、形近字及本课生僻字,齐读。 4、教师范读,要求注意体会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 5、以小组为单位分段齐读诗歌。 第三环节:默读,整体内容 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文句,理解诗意。 2、学生有疑难在小组内提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在全班解决。 3、教师投影显示重点词和重点句子,让学生解释、翻译,加深理解。 4、让学生复述各节内容,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第四环节:朗读,读出韵律 1、独立思考:各节内容不同,朗读时应该运用什么样的语速、语气、语调? 2、小组讨论并试读。 3、抽取二个小组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4、师生一起讨论并明确朗读要领: 第一段:代父从军沉郁舒

4、缓。 第二段:准备、出征紧张急促。 第三段:十年征战慷慨悲壮。 第四段:还朝辞官轻松恬淡。 第五段:还乡团聚活泼欢快。 第六段:双兔为喻诙谐风趣。 (多媒体显示) 5、各组按照上面归结的要领再行阅读。 第五环节:朗读,读懂人物 1、听名家朗读录音,同时学生思考: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让学生用一句话“我觉得木兰是一个 的人”来概括木兰的形象。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展示。 3、师生共同概括木兰形象: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不贪图名利而热爱和平生活,有责任、敢担当等。 第六环节:精读,读透技法 1、繁简相宜、详略得当的构思。 再读第四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5、思考作品详略安排的用意。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学生全班展示,师生共同明确:任何文章在剪裁上详略的处理都是以突出人物特征、充分表达主题为目的的。同样,木兰诗在刻画木兰的英雄形象的同时,紧紧围绕“木兰是女郎”这一核心构思,更突出了她的女儿情怀。诗歌泼墨如雨般的详写木兰战争前的忧思、孝顺、思亲,和凯旋后归乡的迫切、团聚的欢乐、对闺房、女妆的的喜爱以及再见战友时的俏皮、娇媚。而对十年征战生活则寥寥数语、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种繁简相宜、详略得当的构思,把一位既是巾帼英雄又是普通少女,既有勇士的刚健又有女儿娇美的木兰刻画的极富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而这也正是一千多年来木兰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本原

6、因。 2、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仍以第三、六段为例,明确:详写就是行文中大量运用铺陈、渲染、烘托等手法来刻画人物。思考:文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加以详写的?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学生向全班展示,师生共同示例归纳: 复沓:如“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八句。 排比:如“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六句。 互文:如“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以上手法都很好地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效果。 请学生齐读以上句子,再感受一下他们的表达作用。 除了上述修辞以外,诗歌还运用了其他的修辞手法。请学生们举例并赏析。 顶真: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等。 对偶:如“朔

7、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等。 师生共同明确:以上手法的运用,使诗歌语言极富韵律感和节奏感,充分体现了民歌通俗上口,易于传诵的特点。 第七环节:齐读,畅谈感悟 1、齐读一遍。 2、思考:学完本文,我们应该从木兰身上学习什么? 3、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 4、学生展示,畅谈感想。 5、教师综合学生所谈,概括引导:自然,木兰的勤劳勇敢、淳朴智慧、淡泊名利、爱家报国的优秀品质都是值得学习的,尤其是她勇于担当的责任感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并发扬广大。作为你们这一代的孩子,享受着祖国发展带来的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享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呵护与关爱,因而更应多一份责任感、多一份担当的精神:勤奋学习,健康成长对自己负责;体谅父母,分担家务对家庭负责;关心集体,同学互助对学校负责;遵规守纪,热心公益对社会负责只要有了这样的责任感,那你就是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将来也必定是一名有益于国家的好公民。让我们努力! 第八环节:默读,尝试背诵 第九环节:布置作业 1、背熟全诗。 2、以“学木兰 能担当”为题,结合老师的概括引导,将自己的学习感悟整理成不少于300字的一段话。 五、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