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5111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学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代教育学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现代教育学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现代教育学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现代教育学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学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学名词解释.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教育学名词解释现代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广义教育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狭义教育指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总称宏观,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作为独立学科中观,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和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 作为师范院校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微观,教育学是以广义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时间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个体的先天性素质:指个体在出生前机体所具有的的一

2、切与生俱来的特质。 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 教育规律:教育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一种本质或必然的联系。 教育关系: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种种关系。 教育的结构规律:表征各种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组合方式和结构形式。 教育的功能规律:表征教育系统结构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每一种要素在教育系统中的功能以及这种功能对其他要素的影响和制约,还表征教育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本质关系。

3、 教育的发展规律:揭示教育系统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转变,或教育系统从一个系列的相互作用转化为另一个系列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教育原则: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育的根本性准则。 教学原则: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人道性原则: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珍重学生的生命和幸福,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力,使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充满仁爱、人道精神和生命的意义。 个性原则: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个性。 创造性原则: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4、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活动性原则:通过教育活动并在教育活动中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和获得主动发展。 民主性原则:指教育机会的平等和教育内部人与人的关系平等。 教育艺术:指教育者在长期艰苦的教育实践中,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综合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并通过比较完美的教育双边活动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稳定、综合地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和感染力的教育个性特点和美感。 教育目的: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对人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以教育思想或观念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教育方针: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

5、素质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 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教育目的观:人们对教育目的的根本性看法。 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以人为中心和以人自身精神上的完善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目的观。 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以社会为中心和以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功利性教育目的观。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 智育: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科学世

6、界观,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和发展智力的教育。 体育:全面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传授和学习健身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的教育。 美育: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教育。 德育:培养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 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一个专业,并且得到社会承认的发展结果和教育从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 道德教育:形成人们一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 思想教育:对人的各方面的态度、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教育。 政治教育: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

7、公民教育: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活动的综合体。更狭义的理解指专门的公民学科。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交往与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 德育方法:在德育过程中为了完成德育任务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方法。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职业发展的要求,逐步缩小与社会期望的差距,成为合格的教育专业人员的过程。 教师的专业精神:指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具备的教育理念、乐业敬业及努力奉献的风范和精神。 教师的师德

8、修养: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它是调节教师活动及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等各方面的行为准则。 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前提条件和取得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耗费劳动力而产生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意义和作用。 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指作为客体的教师劳动对于教师主题需要的肯定或否定的某种状态,是满足教师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 课程: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在这个总体中除学校课程表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

9、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课程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标准性文件。 教学:广义,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对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 教育系统:实质上是由相互作用着的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等空间结构性要素和目标、活动和评价等时间进程性要素构成的特殊复合体。 教育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活动的时间流程。 教学设计与开发:通过多种途径的创造性设计与开发,将选自文化的教育内容

10、转化为学习经验的形态。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既要授予学生以文化科学知识,又要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及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教育。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以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导,联系实际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其能力,既要学生获得知识,又要使其增长智慧和才能。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主动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发展基本技能,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直

11、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原则:在教学中要适当地使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具体感知客观事物和现象,形成鲜明表象,又要引导他们以感性材料为基础,进行抽象思维,形成正确的概念、判断和推理。 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应当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的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步地、系统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 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学中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能使重要的知识持久保存在记忆中,并沉淀为智慧,内化为素养。 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中要从社会需要出发,面向全体学生,保证统一的规格,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承认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不同学

12、生。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综合。 教学策略:广义的教学策略指在课程和教学目标被确定以后,教师一句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定的教学条件,灵活机动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内容、媒体、评价技术、组织形式、方法和手段等,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的原理、原则和方式。 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 教学评价:是一种在收集必要的教学事实信息的基础上,依据一定标准对教学系统的整体或局部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绝对评价:预定一个客观或理想的标准,并运用这个标准去评价每个对象。 诊断性评价:在某些活动开始之前所进行的预测性、测定性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在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对其动态状况进行的系统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了解并确定其成果而进行的评价。 教学组织形式: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和程序。 班级:按照一定年龄、学业程度、师生比例所分编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学生群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