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学飞.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72043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了学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知了学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知了学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知了学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知了学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知了学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了学飞.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知了学飞知了学飞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 师:老师先请同学们看一张图片,如果你认识这个小家伙,就大声地说出它的名字来。 生:是知了。 师:对了,这个小家伙啊,还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请同学们书空,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教师师边写边提醒学生注意“ 寓” 字的这一竖要从上面的日字贯穿下来,再写提和点。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课题。谁来说说寓言两则是什么意思? 生:寓言两篇。 师:这篇课文中共有两篇寓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则,知了学飞。请同学们继续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板书:这个“了”字在这里读。请同学们再来完整地读一下课题。 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 师:好,

2、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文,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在第一遍读课文的时候,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文读完了,如果课文中的新字、新词出现在屏幕上,你们有信心把它们读准确吗? 生:有。 师: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如果他读对了,大家跟着读。 课件出示: 大雁 飞翔 艰苦 不耐烦 嚷着 展翅 懊悔 羡慕 师:你能说一个与懊悔意思相近的词语吗?生:后悔。 师:真好!懊悔就是后悔!懊悔一般用在书面语中。 师:生活中你有过羡慕别人的经历吗?谁想说说,因为什么你羡慕别人。 生:别人买了一个新书包我非常羡慕。 生:我看见张喜哲考试得了一百分我羡慕他。 师:像这样,当别人有好处、有长处,希望自己也有、

3、也像他一样。就是羡慕。 师:再读读这个词,出示“十分羡慕”。什么是“十分羡慕”? 生:十分羡慕就是非常非常羡慕。 师:词语也是有情绪的,试着把十分羡慕的感觉读出来。 学生读。 师:接下来,老师请五位同学来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同时思考,这则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能说一说。 学生照读书上的句子,复述了一遍课文。 师:看来同学们在这说主要内容的时候遇到点难题,想让老师给你们一些温馨提示吗? 出示课件:知了看到,就请,在学习飞行时,知了,又,结果。 师:先自己说给自己听一听。谁来说给大家听? 生:知了看到大雁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就请大雁教它学飞的本领,在学习飞

4、行时,知了怕艰苦,又不认真,结果它没有学会飞行。 师:谁能像他这样再说说? 生:知了看到大雁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就请大雁教它学飞的本领,在学习飞行时,知了怕艰苦,又很不耐烦,结果它没有学会飞行。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能结合课题,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方法多好啊!以后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我们要试着多运用这样的方法。 师:知了看到大雁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就请大雁教它学飞是故事的 起因;跟大雁学习飞行时,知了不耐烦,又不认真是故事的经过;结果是知了没有学会飞,只能懊悔。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师: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反复的阅读也会让我们发现文字背后的更多的精

5、彩。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细细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透过文字,想一想在学飞之前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知了。可以到课文中去圈一圈、画一画关键的词句,结合自己的感受,来回答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传说很古很古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一天,它看见一只大雁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高兴地答应了。 学生自由读读,圈画,教师巡视。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得都非常很投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此时,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知了。 生1:我看到了一只十分羡慕大雁的知了。 师:请你结合你找到的词句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好吗? 生2:我看到了一只十分羡慕大雁的知了。我是通过这句话看出来的“一天

6、,它看见一只大雁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 师:咱们一起来看这句话。对这句话,谁也想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3:我通过这句话看出来知了开始不会飞,它心里很想学会飞的。 师:是啊,它是很想学会飞的。刚才我们读词语的时候,就留下了一个问题:“十分羡慕”的背后,藏着知了的什么想法呢?假如此时你就是那只小知了,看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大雁,你会想些什么呢? 生1:我会想,大雁在天空中飞得那么自由自在,如果我也会飞,也能那样自由自在地飞在天空中,那该多好啊! 生2:我会想,我一定要请大雁把飞翔的本领教给我,我也要像大雁那样自由飞翔。 生3:我会想,我要跟大雁学习飞行,学会以后我也能飞上天空。 师:听着你

7、们的话,那只羡慕得不得了的小知了,仿佛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来,把这种“十分羡慕”的感觉送到句子中,通过读表现出来吧。指名让学生读。 课件出示:“一天,它看见一只大雁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 生1读,师评价:那种“自由飞翔”的感觉多么美妙啊!太想学会了! 生2读,师评价:真的是“十分羡慕”啊! 全班学生齐读。 师:除了“十分羡慕”,在这一段中你还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知了?谁想接着说说?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传说很古很古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一天,它看见一只大雁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高兴地答应了。 生:学飞前的知了是有理想的知了。 生:他还是有目标的知了。

8、师:是啊,正是为了要实现这个目标,所以小知了才会那样有礼貌地请大雁教它学飞啊!那么,你觉得此时的大雁又是什么样的大雁呢? 生:乐于助人。 生:热心。 生:善良。 师:把这两句连起来,再一次用声音把小知了的好学、有目标、有礼貌和大雁的热心、乐于助人的形象带到所有的人的眼前吧。先读给自己听听。 课件出示: 一天, 它看见一只大雁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 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高兴地答应了。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生1:读。 师:读得真好!你注意倾听了吗?她在朗读中突出了哪几个词?像她这样,谁再读读? 生2:再读。 师: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 生评价,说突出了哪几个词,读出了小知了的有礼貌等

9、。 师:朗读就是这样啊,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通过读把人物心理的想法表现出来,就会读得很有感情。咱们分男女生比赛读读好不好? 师:细细地读第一段,让我们看到了学飞前的好学的、有目标的知了。 (二)总结学法,学习第2、3段 师:刚才我们先用心地读了读课文;再想一想通过有关的词句我们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知了;展开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发现人物的特点,再有感情地读一读的方法学习了第一段。来,现在用上这样的学习方法,默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说说此时你的眼前又出现了一只什么样的知了吧!还是一样,用横线画出让自己有想法的句子,用圆圈圈出让自己感受特别深的词语,然后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在旁边标注出来,一会跟大

10、家交流。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有学生默读出声,教师巡视时提示: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师:说说自己的想法吧。在读知了学飞的过程这一部分的时候,你又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知了? 生1:我觉得学飞时的知了是不认真的知了,我是从这句话知道的。 师:你抓住了关键句,真好!谁也圈画了这句?谁也想说说? 生2:从“东张西望”、“爬来爬去”我也觉得这时的知了是不认真的知了。 师:是啊,学习本该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啊!你抓住了重点词,真会读书! 师:要想读懂文章要字斟句酌,不漏掉一个字、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看看认真前面的这个字谁有了想法了? 生3:从这些词,我觉得知了是个“很不认真”的知了! 师:是啊,有这

11、个“很”字,没有这个“很”字,多大的差异啊!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真是一只很不认真的知了啊!对这句话,谁还有想法? 生4:从怕艰苦,我觉得这时的知了是不能吃苦的知了。 师:是啊,学习是件很艰苦的事!。不付出艰苦的努力,怎么能取得成功?就像那句歌词说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 师:请同学们看这两句话,有感情地读一读,把怕艰苦、很不认真的知了带到我们的面前。 生1:读。 师:如果语速慢一些,突出这些词语,相信小知了的形象就会更生动了。老师想和你们一起读,看看咱们能不能配合得很默契。老师停顿的时候,你们就接着读。来,试一试。 师生合作读。课件呈现,老师读“知了怕艰苦”,学生读“一会

12、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老师接读“学习很不认真”。 师:读得真好,合作愉快!接着往下说,你还看到了什么样的知了? 生:我还看到了一只不耐烦的知了,我是从这句看出来的: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了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 师:请大家一起看这两句话。 课件出示对比句: 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了几句,就不耐烦地地说:“知了!知了!” 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听了几句,就说:“知了!知了!”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说说你的想法。 生1:第一句好。只听了几句,就是刚听,就不想听了,就开始不耐烦了,更能突出知了学习态度的不认真。 生2:第一句好。多了只字和不耐烦,更能看出知了的

13、不耐烦、不谦虚。 师:让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学飞时的小知了,听着大雁讲飞的道理,刚讲了几句,它就开始不耐烦了,此时,它心里暗暗地想 课件出示: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了几句,就开始不耐烦,心中暗想: 生1: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了几句,就开始不耐烦,心中暗想:啰里啰嗦地,讲什么啊,快点教飞 。 生2: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了几句,就开始不耐烦,心中暗想:别讲了,烦死了! 生3: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了几句,就开始不耐烦,心中暗想:太烦人了!讲那么多有什么用,直接飞就是啦!能飞就行呗! 师:好一只不耐烦的小知了啊!正因为如此,它才会在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时,只听了几句,就不耐烦地说:

14、“知了!知了!”谁来做做这只不耐烦的小知了,把它的话说出来。 生1:读。 师:嗯,很不耐烦,谁能跟他读得不一样,语速慢一点,也表达同样的“不耐烦”。 生2:读。 师:哦,快慢都可以表达不耐烦的情绪啊!同学们真聪明!还有谁能读得不一样? 生3:朗读时突出了不耐烦的语气。 师:你的语气好强烈啊!这两个“知了、知了”真是直接说出了知了的不耐烦啊!你是留意到了这两个大大的感叹号了吗? 生:是。 师:同学们真会朗读!连符号都注意到,标点符号的感觉都读出来了!真了不起!现在咱们一起读读这句好吗?先读语速快些的,注意读好这两个感叹号啊! 老师读旁白。学生齐读。 师:再来读语速慢些的。 老师读旁白。学生齐读。

15、 师:让我们继续向下读课文,谁还想说,学飞时你还看到了什么样的知了? 生1:我看出来它是一只自满的知了。我是从这句话知道的。 师:同学们,你们也留意这句话了吗?她读的时候突出了一个词,是“自满地”。你们都是善于倾听的孩子! 课件出示出示对比句: 大雁教给它飞的本领,它只试了几下,又自满地嚷着:“知了!知了!” 大雁教给它飞的本领,它试了几下,又嚷着:“知了!知了!” 师:运用刚才学习对比句的方法,对这部分谁有补充? 生2:从“嚷着”这个词我看看出知了刚开始学习就骄傲。 生3:我从“只”这个字看出来它很骄傲。 师:让我们也展开丰富的想象,学飞时的小知了,不但在大雁给它讲道理的时候不耐烦,看大雁教

16、给它飞的本领的时候,只试了几下,就那么自满!此时,它心里暗暗地想 课件出示:大雁教给它飞的本领,它只试了几下,又开始自满,心中暗想: 生1:我都已经学会了,还啰嗦什么。 生2:大雁,我都听明白了,不用说了。 生3:我都会飞了,还用得着再说吗?快闭嘴吧! 师:多么自满的小知了啊,所以此时,它大声地嚷着,学生接读:“知了!知了!” 课件出示:大雁教给它飞的本领,它只试了几下,又自满地嚷着:“知了!知了!” 师:像刚才一样,关注着重点词语,留意着标点符号,通过读,把自满的小知了带到大家面前吧。 指名让学生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快快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课文的最后两段,看看学飞后你的眼里又看到

17、了一只什么样的小知了! 师:自由读、默读,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就用什么样的方式。边读边画边标注。开始吧。 师:把你们学习的结果跟老师和同学交流一下。 生:我觉得此时的知了是的知了。读句子。 师:谁还想说? 生:后悔的知了。 师:是啊,时间过得太快了,转眼间,秋天就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啦。 课件出示: 秋天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啦。这时候,知了眼望着万里长空中远飞的大雁,它多么想跟着大雁展翅高飞啊!可是它用力地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 它真啊!如果当初,如果当初,如果当初,现在就会。但是,所以,知了只能地说:“迟了!迟了!” 师:来,同学们,互相说说,这些空白处,该填些什么,才能说出小知了

18、的心里话呢? 学生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给大家?指。如果你能带着感情,把前面的句子也带上一起说,就更好了。 生:它真后悔啊!如果当初好好学习,如果当初认真一些,现在就会和大雁一起飞上天空了,但是现在已经太迟了,所以知了只能懊悔地说:“迟了!迟了!” 生:它真后悔啊!如果当初不那么自满,如果当初不那么怕苦,如果当初不那么不耐烦,现在就会跟大雁一样自由飞翔。但是大雁已经飞走了,它再也没有机会了,只能伤心地说:“迟了!迟了!” 师:多么精彩的两个“迟了!迟了!”啊! 让我们替小知了懊悔地说迟了!迟了!。 让我们带着小知了的伤心,替小知了说迟了!迟了!。 让我们带着小知了的无奈再替小知了说迟了!迟了

19、!。 师:孩子们,老师要恭喜你们,填补了这些空白,让你们更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也让你们不知不觉地学会了一种复述课文内容的好方法抓住关键词句,加上自己的理解,说出课文的大致内容。把这些提示全部去掉,你还能复述知了学飞的结果这部分吗? 学生先自由练习,再指名说。 师:在故事的最后,一个叹气、两个迟了、两个感叹号,让我们看到了深深地为自己的错误懊悔的知了。可是无论此时它多么懊悔、多么无奈、多么伤心,都无法弥补了。这一切,都只能化成那两个无奈的叹息迟了!迟了! 四、总结全文,领悟寓意。 师:课文学到这里,看着板书,回忆课文的内容,你想对知了说什么呢?一句话,谁先来? 生:我想说,小知了你要不怕艰苦,认真

20、学习才能学学会飞行。 生:我想说,知了学习的时候不要不耐烦。 师:同学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如果能用上这几个词就更好了。 课件出示: 如果只有,没有,就不会。 虽然有,但是没有,也不会。 只有,才能。 既要,又要,才能 就更棒了!试试。 师:请同学们看着黑板上的内容再来说一说。 多名学生.生分别说,用上了上述的关联词,教师相机评价。 师:孩子们,还记得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吗?如果生活中我们也有类似知了的经历,千万记得: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寓言呐,是很有魅力的一种故事!一个个精彩的、短小的故事,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的哲理。课后,请你们找时间运用今天学到的复述的方法,把这个寓言复述给你的亲朋好友,连同这个故事的寓意也一并讲给他们听,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