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课讲解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74801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实验课讲解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微生物实验课讲解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微生物实验课讲解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微生物实验课讲解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微生物实验课讲解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实验课讲解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实验课讲解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生物实验课,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大纲,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方法是微生物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也,曾为整个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过积极而重要的贡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及其技术的应用,各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极大地丰富了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内容,并将其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方法也已广泛地渗透,到现代生命科学的各分支领域,不断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因此“微生物学实验”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实验。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使学生初步了解或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与迅速发展的学科前沿接轨。,?,一、本实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微

2、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拓宽,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细胞生物学、药理学、,免疫学等众多学科也需要微生物学的方法与技术。,因此,熟悉掌握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对其它很多,学科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无菌操作技能和无菌概,念的建立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内容,由于微,生物学实验结果的观察有的需几天后再观察,这样,学生需常到实验室来,花费时间较多。,?,1.,微生物学实验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方法与技术,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

3、。,?,2.,与微生物学基础理论课紧密结合,使学生将,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有机地结合,将书本知识,用于实验,在实验中更深地理解基础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逐步使学生认识微生物的基本,特性,比较它们与其它生物的相似和不同之处,,知道如何研究微生物以及对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二、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1.,教学要求:,?,1),注重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的掌握与提高,,克服盲目追求新颖而忽视基础的倾向;,?,2),实验课前要预习,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与基,本步骤;,?,3),在实验中要有严紧的科学

4、态度,尊重事实与,实验结果,要善于发现新现象;,?,4),树立密切合作的风气,包括学生与老师、班,与班、组与组、组长与组员之间的密配合。,?,2.,教学方法:,?,1),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老师在适当时间予,以提示;,?,2),对实验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多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学会分析结果,并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3),根据实验的进行程度,引导学生更深入思,考,逐步树立他们的创新意思;,?,4),严格要求,使操作技能规范化,老师作示,范,强调其要点,学生自己练。,?,三,.,教学学时分配与安排,?,本课程讲授按每周,8,学时安排,,全学期共,4,周,(,集中四天,),,计,32,学时,?

5、,四,.,微生物实验课的规则和要求,?,普通微生物学实验课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微生,物学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某些微生物学理论,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树立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的良好作风。,?,为了使学生上好实验课,并保证安全,特提出如下注意,事项:,?,1.,每次实验课之前必须对实验内容进行充分预习,以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楚;,操作时,才能做到胆大心细,不容易出现以外。,?,2.,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勿高声谈话和

6、随便走动,保持,室内安静,关好门窗,以免空气扰动,造成污染。上课,前应洗干净手,最好戴上医用口罩。,?,3.,认真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对于当前不能得到,的结果而需要连续观察的实验,则需记下每次,观察的现象和结果,以便分析。,?,4.,做实验前先弄清操作原理,再小心、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试验中万一发生意外,如划破,皮肤以及细菌污染实验台或地面等处时,应立,即报告教师,及时处理,切勿隐瞒。,?,5.,实验过程中,切勿使乙醇、乙醚、丙酮等易,燃品接近火焰。如遇火焰,应立即用湿布掩盖,灭火,必要时用灭火器。,?,6.,打破实验器材时,应向指导教师报告,进行,登记;未经许可不得任意将实验室内任何物品,携

7、出室外。,?,7.,使用显微镜或其它贵重仪器时,要求细心,操作,特别爱护。对消耗材料和药品等要力,求节约,用毕后请放回原处。,?,8.,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负责灭菌的同学在灭菌过程中不准离开实验,室,并经常观察灭菌锅工作情况,以免发生,以外。,?,9.,每次实验需要进行培养的材料,应表明,自己的组别和姓名以及实验时间和菌名,,放在教师指定的地点进行培养。,?,10.,每次实验完毕后,必须把所有仪器洗净,放妥,将实验室收拾整齐,整理桌面,不,要随便乱扔乱放,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凡是带菌之工具(如吸管等)在洗涤前须,浸泡在消毒液中进行消毒,再清洗干净。,?,11.,离开实验室

8、前应将手洗净,注意关闭门,窗、灯、火、水、空调、电源等。,?,12.,微生物实验一般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才能观察到结果,所有同学都要求在,指定时间观察实验结果,写好实验报告,,才能得到实验课的成绩。,?,13.,实验报告,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写,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实验报告不要长,篇大论,一般,1-3,页左右即可,切忌写一些,与实验无太大关系或在网络上拷贝大篇的基,础知识。,?,实验课全部结束时,将实验报告交给教师批,阅,禁止同学之间互相拷贝电子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每个实验每人一份报告,上交时,将实验报告按实验的先后顺序装订在一起。,?,10,周:,?,周四上午,4,学时(

9、,8-11.30,),?,1.,实验室安全常识,?,2.,消毒灭菌的基本内容,?,3.,洗刷,4-5,平皿、三角瓶、,7-9,试管,烘干、,包装、灭菌,配制培养基待用,.,?,周五上午,4,学时,?,1.,染液的配制,?,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微生物形态观察,?,周五下午,4,学时,?,1.,细菌的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2.,酵母的形态观察、细胞的活、死鉴别,.,?,3.,微生物细胞计数,.,?,11,周,周五上午,4,学时,?,1.,培养基的配制、消毒灭菌,?,几种不同培养基,?,周五下午,4,学时(,1.30-5.00,),?,1.,环境微生物的检测,水、物体表面,?,2.

10、,牛奶中的微生物检测,?,3.,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4.,细菌培养,?,5.,微生物糖发酵实验,培养,1-2,天观察,周六上午,4,学时,观察培养结果,细菌质粒,DNA,的小量制备,周六下午,4,学时,1.,鉴定,2.,质粒,DNA,的转化,注明:转化结果下周观察(时间待定),实验课成绩:,1.,实验报告:按实验顺序进行,每个实验单独一,份报告,统一上交,2.,讨论题:以书面文字形式上交,讨论题和实验报告上交时间:,5,月,8,日(周三),5,点以前,.,实验室安全涉及面广,?,水,?,电,?,气,?,火,?,试剂,?,放射性,?,病原微生物,?,仪器使用,?,废液处置,试剂安全,

11、?,使用三氯甲烷、四氯甲碳、乙醚、苯、丙酮、己烷等低,沸点有机溶剂时,一定要远离火源和热源。装有上述试,剂的试剂瓶应封严,并放在阴凉处保存。,使用有毒有机,溶剂时应在通风橱内操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浓酸、浓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浓硝酸、浓盐酸、,浓硫酸、高氯酸及氨水时,应在通风橱中操作。,?,自配试剂应贴标签,并注明化合物名称、浓度、配制日,期,以及配制人姓名。,安全,标志,化学,洗瓶,实验室非金属安全柜,实验室安全通风柜,?,电离辐射、,放射性,、,核辐射警示标志,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志,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安全,?,切实提高其生物安全意识,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科

12、学评估,完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发生安全事故后能够及时妥善处置。,?,重点做好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及样本保藏、,运输和实验活动的监督管理。,?,加强菌(毒)库安全保卫工作,严防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等事故发生,确保万无一失。,?,加强对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及样本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准入管理,切实提高其生物安全意,识,。,仪器使用安全,?,仪器使用者必须认真地阅读操作规程,经过培训方可,上机操作,。,?,必须严格地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遇到仪器发生故障,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不得擅自,处理。,?,按操作规程使用水、电。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

13、报告,,及时处理。离开实验室时应检查仪器、水、电、门、,窗是否关好,夏季应检查空调是否关闭。,?,不得擅自挪用与公用仪器相关的辅助设备和零、配件,,以及实验室内的一切公用设施。,废液处理,废液的处,理,原则:,?,一般实验室的废液可以区分为有机废液与,无机废液两大,類,,因此处,理,的重点首要在,分类储存。,?,回收时应避免废液混合后化学物的,不,兼容,性而发生爆炸或起火燃烧等。,?,装有废液的容器必须具有明显的标识,标识上应,注明该废液的名称、组成、浓度、日期及该溶液,废弃人的姓名。,?,将装有废液的容器放在指定地点,统一处理。,?,严禁将有毒、有害、强腐蚀性试剂及液体倒入水,池中。,?,废

14、弃的洗液不得倒入下水道,应装入试剂瓶统一,处理。,废液处理,危害发生时的紧急应变程序,?,通知与抢救:现场人员应立即通知试验场所负责人与,单位主管进行抢救及急救,在依事故灾害情况区分等,级与应变阶段分析事故,请求相关支持。,?,事故调查:完成紧急处理工作后,应由事故场所负责,人主动进行调查工作,将调查结果及相关补救措施填,妥于意外事故调查表,于事故发生后,72,小时内送安全,卫生管制中心分析、统计事故原因,填写意外事故原,因分析统计表后,转校园安全卫生委员会。,?,补救改善措施:事故发生场所之各级负责人,依事故,调查结果采取补救改善措施,以消除事故原因预防再,次发生,并责成各相关负责人员于指定

15、期限用完成。,指出图中潜在的危险并提出,避免发生意外的方法,-,潜在的危险,-,在实验室内饮食,可能会把化,学物品或细菌吃下。,-,避免意外发生的方法:,-,在实验室内不准饮食,汉堡包,汽水真是好味道呀!,-,潜在的危险:,在实验室内追逐嬉戏,,很容易碰倒其它同学或仪器,,而发生意外的机会因此增加。,-,避免意外发生的方法:,-,在实验室内不准奔跑或玩耍,看你还想走去哪!,-,潜在的危险:,-,长头发的学生在使用酒精灯时,,头发没有束起因而有机会会着火。,-,避免意外发生的方法:,-,在实验室内同学要把长头发束好,,确保束发的绳子不会松开。,长头发的男、女同学要注意,-,潜在的危险:,-,书包

16、摆放在通道上很容易把人绊倒。,-,避免意外发生的方法:,-,所有书包均不适宜带进实验室内,,就算有大件的物品亦应放在室验室的,侧长桌,避免绊跌其它同学。,是谁摆个书包把路边挡完了?,-,潜在的危险:,-,外套和书本随意放在桌上,阻碍实验的进行,,容易酿成意外。,-,避免意外发生的方法:,-,除实验所需的物品(例如:仪器、化学物品、,实验手册、笔等)放在桌子上,其它东西如同,书包一样应放在室验室门外的衣柜。,好热呀,等我脱掉件衣服先!,-,潜在的危险(一):,-,当学生把试管加热时,试管口是对着自己的。,当试管内液体沸腾时,溅出的液体会灼伤其面部。,-,避免意外发生的方法(一):,-,把试管口向

17、着没有人的地方。,等我看下试管里面的液体有无变色!,-,潜在的危险(二):,-,当学生把试管用酒精灯来加热化物品时没有带,上安全眼镜,化学品可能会溅,出对身体造作,损害。,-,避免意外发生的方法(二):,-,在处理化学品和使用酒精灯时,我们要带上安,全眼镜。,等我看下试管里面的液体有无变色!,-,潜在的危险(三):,-,酒精灯下没有防火垫,会使桌子受热。,-,避免意外发生的方法(三):,-,我们使用酒精灯时,应把酒,精灯放置在隔热垫之上。,等我看下试管里面的液体有无变色!,-,潜在的危险:,-,倾倒了的液体是在火旁边,如果液体,是易燃的便会十分危险,可能会引致,火警。,-,避免意外发生的方法:

18、,-,我们应小心处理易燃化学品,并确保该化学品远离火,焰。另外,当有化学品溢出时,我们应第一时间通,知老师,不应自行处理。,谁倒完化学液体出来呀?,-,潜在的危险:,-,烧杯和试剂瓶放在桌子边缘,容易被碰跌。,避免意外发生的方法:,-,所有仪器,特别是玻璃器皿,必须稳妥地放,在实验桌的中央位置。另外,如有打破仪器,,应第一时间通知老师,不应自行处理。,你倒霉啊,打烂个烧杯!,-,潜在的危险:,-,试剂瓶没有用盖子盖好,内里有毒的物质,可能会外泄。,-,避免意外发生的方法:,-,使用试剂瓶后必须立即把瓶盖盖好。,为什么有一大阵酸味的?,几个基本概念,生物安全,Biosafety,由动物、植物、微

19、生物等生物给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可能造成不安全,的防范;包括由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所采,取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实验室,生物安全,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生物安全实验室(,biosafety,laboratory,)是指通过防护屏障和管理措,施,,从事传染性物质操作的实验室,包括:,研究用实验室、动物实验室、临床检验实验,室、公共卫生实验室、传染病监测实验室等。,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使用个体防护装置、,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

20、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没有受其污,染。,生物危害,Biohazard,由人为操作或人类活动而导致生物,体或其产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现实损害或潜在风险。这里的危,害包括对操作者、其他相关人员、,环境和其他生物的危害,生物危险,Bio-risk,生物因子将要或可能形成的危害,,是伤害概率和严重性的综合。又称,生物风险,一级隔离,也称一级屏障,是操作对象和操作者之间的,隔离,通过生物安全柜、个人防护装备等防,护措施实现,二级隔离,也称二级屏障,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外部环境,的隔离。通过建筑技术(如气密的建筑结构、,平面布局、通风空调和空气净

21、化系统、污染空,气及污染物的过滤除菌和消毒灭菌直至无害排,放)达到防止有害生物微粒从实验室散逸到外,部环境的目的。,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是指防止操作处理过,程中含有危险性或者未知性生物微粒气溶胶,散逸的箱型空气净化负压安全装置。,一级生物安全柜:至少装置一个高效空气过滤,器对排气进行净化,外部空气由操作窗口吸,进,而不可能由操作窗口排出,工作状态时,保证工作人员不受侵害,但不能保证实验对,象不受污染。,二级生物安全柜:至少装置一个高效空气过滤器对排,气进行净化,工作空间为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无涡,流单向流空气。即保证工作人员不受侵害,也保证,实验对象不受污染。,三级生物安全柜:至少装置一个高效

22、空气过滤器对排,气进行净化,工作空间为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无涡,流单向流空气。箱内对外界保持负压,可确保人体,与柜内物品完全隔绝。,气溶胶和生物气溶胶: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一般为,0.001,100,微米的固体或液态的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也叫分,散相。气体分散相内含有微生物的气溶胶成,为生物气溶胶。,实验室分区:主实验室和缓冲室。主实验室是,生物安全实验室中污染粉线最高的区域,缓冲室为有洁净度级别的且进出两门不同时开,启的面积一般不小于,3M2,的气闸式房间。,微生物危害评估,概念:对实验微生物和毒素可能给人或者环境,带来的危害所进行的评估。,甲类:,2,种,乙类:,25,种,

23、丙类:,10,种,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办,法所称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微生物危害评估,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微生物,第三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或者动物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或者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第四类病原微生物: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或者动物疾

24、病的微,生物。,一和二类微生物通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类,分类:一般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和实验脊椎动,物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一二级为基础实验室,,三级为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四级为高度生,物安全实验室。,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1,)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设备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和动植物已知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2,):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有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的致病因子。,?,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3,):实验室结

25、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设备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疫苗和治疗措施,?,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4,):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者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者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实验室生物安全是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原有的和新发的传染病不断出现,许,多动物源性疾病有向人体转移的可能,还有化学品、,射线、基因遗传毒性带给人类的危害时有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生物恐怖事件时有出现,这些都给实,验室生物安全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实验室生物安全是全世界每个国家都在关心和重,视的事,是全球每一个人都应该关心和重视的事!,结语,最终目标:实验室安全事件零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