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77549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PTX 页数:64 大小:4.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课件.pptx(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口腔医学系,2,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也称感染性口炎,是因病原体如病毒、真菌、细菌或螺旋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损害,一.单纯疱疹二.带状疱疹三.手足口病 四.口腔念珠菌病 五.口腔结核,3,学习要点,掌握:单纯疱疹病因与临床表现;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表现与治疗;熟悉:带状疱疹与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了解:各病的发病机制,口腔结核临床表现与治疗。,4,一、单纯疱疹,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口腔黏膜、咽喉、口周颜面等处的感染性疾病(传播方式:飞沫唾液及接触),5,6,病 因,单纯疱疹病毒(HSV)DNA病毒HSV-型:导致腰以上的皮肤黏膜损害(与唇癌相关)HSV-型:导致腰以下的皮肤黏膜损害(与

2、宫颈癌相关),7,感染HSV,HSV吸附细胞表面,HSV与细胞膜融合,HSV脱壳,HSVDNA进入宿主细胞核,复制和转录,装配扩散,急性发作,原发性单纯性疱疹,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潜伏,免疫系统,诱因,细胞内,胞饮,蛋白质氨基酸酸,核酸合成,三叉N节,泪腺 唾液腺,发病机制,8,临床表现,原发性单纯疱疹好发于6岁以下的儿童前驱期症状全身反应较重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牙龈广泛充血水肿,附着龈、龈缘急性炎症临床病损为成簇的小水疱伴皮肤损害,9,临床表现,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临床分期前驱期:潜伏期47天、全身症状、12天后黏膜充血、牙龈炎症水疱期:成簇小水疱、壁薄、透明、浅表溃疡糜烂期:泡破后大面积糜烂、

3、继发感染、黄色假膜、皮肤损害形成痂壳愈合期:710天、糜烂面缩小、愈合(低水平病毒抗体可保持终生,但不能防止复发),10,11,12,13,临床表现,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多见于成人(复发时总是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邻近位置)以唇部或唇周损害多见损害特征:,a、发病前局部有刺痛、痒痛、缩紧 感或麻木感b、成簇小水疱出现,可融合成大疱c、损害部位临近原发部位d、10小时内出现水疱,24小时左右 破裂、糜烂、结痂,10天左右愈合,14,15,16,诊 断,常规诊断:病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疱疹基底物图片:上皮细胞气球样变性,核内包涵体的多核巨细胞病毒分离培养阳性血常规和血清学检查:白细胞升高,以淋巴细胞

4、升高明显,17,鉴别诊断,疱疹样阿弗他溃疡带状疱疹疱疹性咽峡炎过敏性口炎,18,治 疗,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支持和对症治疗:卧床休息,输液,补充营养、维生素B、C抗感染:广谱抗生素、甲硝唑局部治疗:抗病毒软膏、抗生素软膏、抗病毒漱口水、抗生素漱口水中医药治疗,全身或局部均禁用肾上腺皮质类药物,19,二、带状疱疹,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肤粘膜病,以出现单侧带状群集分布的水疱和神经痛为特征。,20,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呼吸道)儿童 成年人及老年人 水痘 带状疱疹 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 完全免疫,很少复发 或三叉神经节内,病因,21,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夏

5、秋季节多发,表现低热乏力,发疹部位灼热、疼痛,常见于胸腹腰部及三叉神经分布区域。2.局部表现:a.初起时病损部位呈不规则红斑,数小时后在红斑上发生水疱,逐渐融合为大疱;b.数日后,疱浆混浊而吸收终成痂壳,l2周脱痂,色素渐消退,一般不留瘢痕;c.损害不超中线,剧烈疼痛,疹后的神经痛持久,病程常为46周,22,第一支累及额、眼角粘膜,甚至失明;第二支累及唇、腭及颞下部、颧部、眶下皮肤;第三支累及舌、下唇、颊及颏部皮肤。Ramsay-Hunt综合征(赖亨氏):病毒入侵膝状神经节可出现外鼓膜疱疹,表现为耳痛、面瘫及愈后的听力障碍,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Remember!,23,24,2

6、5,26,27,28,诊断和治疗,诊断1.单侧性皮肤-粘膜疱疹2.沿神经支分布及剧烈的疼痛。鉴别诊断与单纯疱疹鉴别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治疗1.镇痛消炎2.抗病毒治疗3.免疫增强治疗4.局部治疗5.物理疗法6.中医中药治疗,29,三、手足口病,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其病原为多种肠道病毒。,30,病因,柯萨奇A-16:婴幼儿肠道病毒71型:较大儿童及成年人感染方式:飞沫、唾液、接触 3岁以下的幼儿是主要罹患者夏秋季最易流行,31,临床表现,1.潜伏

7、期为34天。2.常有l3天的持续低热,或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特征。3.皮疹(第2天)呈离心性分布,多见于手指、足趾背面及指甲周围,玫红色斑丘疹小水疱,24天吸收干燥,呈深褐色薄痂,无瘢痕。,32,临床表现,4.口内颊粘膜、软腭、舌缘及唇内侧小疱疹,易破溃成糜烂面,上覆灰黄色假膜。5.整个病程为57日,一般可自愈,预后良好,并发症少见,但少数病人可复发。(3),33,1.托幼单位群体发病;2.3岁以下幼儿;3.手、足、口部位;4.皮肤的水疱不破溃;,1.水痘2.单纯性疱疹性口炎3.疱疹性咽峡炎,诊断与鉴别诊断,34,1.对症治疗(1)注意患儿的休息和护理;(2)淡盐水或0.1%氯己定液(口泰液)洗口

8、;(3)口服维生素B1、B2、C。2.抗病毒治疗:病毒唑等 3.中医中药治疗:口炎宁、板蓝根或抗病毒颗粒剂 4.局部用药,治疗,35,预防,发现疫情和隔离患者,应隔离1周;密切接触者可注射1.53ml丙种球蛋白。注意日用品、食品、玩具 和便器的消毒。,36,四、口腔念珠菌病,口腔念珠菌病(oral candidiasis)是真菌-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疾病。,37,病因,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念珠菌引起的感染又称为机会性感染或条件性感染。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致病力最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雪口病是最常见的口腔念珠菌病。,38,临床表现,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与口角炎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

9、分 类,39,l.念珠菌性口炎(candidal stomatitis)(1)急性假膜型:(雪口病)以新生婴儿最多见,发生率为4%,又称新生儿鹅口疮或雪口病。出生后28日内发生,多为半年内的婴儿。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白色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斑片附着不十分紧密,稍用力可擦掉。,40,全身反应一般较轻,少数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或并发幼儿泛发性皮肤念珠菌病、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41,42,成人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43,(2)急性红斑型:(萎缩型或抗生素口炎)也可有假膜,但主要表现为粘膜充血糜烂及舌背乳头呈团块萎缩,周围舌苦增厚。患者常首先有味觉异

10、常或味觉丧失,口腔干燥,粘膜灼痛。,44,(3)慢性肥厚型:也称增殖型念珠菌口炎 好发部位:颊粘膜、舌背及腭部。颊粘膜病损,常对称地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呈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或为固着紧密的白色角质斑块,类似一般粘膜白斑。腭部病损可由义齿性口炎发展而来,粘膜呈乳头状增生。表层的假膜与上皮层附着紧密,不易剥脱。,念珠菌性白斑,45,多见于女性患者。损害部位常在上颌义齿腭侧面接触之腭、龈粘膜。粘膜呈亮红色水肿,或有黄白色的条索状或斑点状假膜。义齿性口炎还常与上腭的乳突增生同时发生。,(4)慢性红斑型:又称义齿性口炎,46,2.念珠菌口角炎(Candidal angular cheilitis)特征是

11、常为双侧 罹患,口角区的皮肤与粘膜发生皲裂,皲裂处常有糜烂和渗出物,或结有薄痂,张口时疼痛或溢血。以湿白糜烂为特征。,47,48,病史和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1涂片法:芽生孢子和假菌丝,G+PAS染色假菌丝较蓝。2培养法 镜检均可查见厚壁孢子,可确诊为白色念珠菌。3免疫法 抗念珠菌荧光抗体。假阴性率(漏检率)较高。4活检法 慢性或肥厚性损害,可见芽生孢子和菌丝。5.生化检验法及基因诊断法,诊断,49,1.球菌性口炎(膜性口炎)粘膜充血水肿明显,有成片的灰黄色假膜,表面光滑致密,且易被拭去,遗留糜烂面而有渗血、区域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全身反应2.过角化、白斑、扁平苔癣等,多为慢性病程,且白色损害不

12、能拭去。,鉴别诊断,50,治疗,1.局部药物治疗(l)1%3%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轻症患儿23天,但仍需继续用药哺乳用具必须煮沸,以防止重复感染。(2)甲紫(龙胆紫)溶液:粘膜0.05%浓度,3次/日。(3)氯已定:0.2%溶液或1%凝胶(4)西地碘(华素片):每日34次,每次一片含化后吞服。禁用于碘过敏者。,51,治疗,(5)制霉菌素(mycostatin):局部5万10万U/ml的水混悬液涂布,每23小时一次,涂布后可咽下。片剂:4次/日,可达到一定浓度后吐出。疗程710日。副作用小,偶尔有引起恶心、腹泻或食欲减退者。(6)咪康唑(miconazole):即:达克宁。每天4次,涂后应按

13、摩。疗程一般为10日。治疗义齿性口炎效果显著。(7)克霉唑霜、酮康唑溶液及中成药西瓜霜、冰硼散等。,52,治疗,2.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1)酮康唑(ketoconazole):能抑制真菌细胞膜DNA和RNA,成人剂量为每日一次口服200mg,24周为一疗程。对于皮肤、消化道等口腔外真菌病也有明显疗效,不可与制酸药或抗胆碱药同服,以免影响吸收。一般副作用:恶心、胃肠不适、头痛和无症状性转氨酶升高等。酮康唑可引起肝损害,对有肝病史者应慎用。,53,治疗,(2)氟康唑(fluconazole):抑制真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麦角固醇的合成。剂量:首次一天200mg,以后每天100mg,每日口服1次,连续7

14、14天。本品无严重副作用,以恶心(1%)较为常见,其次为皮疹,停药后症状消失。(3)伊曲康唑(itraconazole):浅部皮肤粘膜真菌或酵母菌感染,剂量:每日口服100mg。,54,治疗,3.增强机体免疫力:胸腺肽转移因子 人胎盘组织液,4.手术治疗:白色念珠菌白斑轻度上皮异常增生 中度上皮异常增生,55,预防,1.避免产房交叉感染。2.经常用温开水拭洗婴儿口腔,哺乳用具煮沸消毒,产妇乳头在哺乳前,最好用1/5000盐酸氯己定溶液清洗,再用冷开水拭净。3.儿童在冬季在防护口唇干燥开裂,改正舔唇吮舌的不良习惯。4.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或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均应警惕,特别要注

15、意容易被忽略的深部(内脏)白色念珠菌并发症的发生。,56,五、口腔结核,口腔软组织结核病损:,1.口腔粘膜结核初疮2.口腔粘膜结核性溃疡3.口腔寻常狼疮,57,病因,病原微生物是结核杆菌。口腔粘膜对结核杆菌的攻击是有较强的抵抗力:1.唾液与食物的机械清除作用可阻止结核杆菌在粘膜上接种。2.口腔粘膜对多数细菌感染有一种天然的抵抗力量,它可能包括唾液酶、组织抗体等。3.结核对于已感染的人体,明显地倾向于只侵犯一个组织或器官。,58,临床表现,l.结核初疮(原发性综合征):临床上不常见。多发于儿童。潜伏期23周,随后在入侵处可出现一小结,并可发展成顽固性溃疡,周围有硬结称为结核性初疮。病人一般无痛感

16、,局部发生淋巴结痛。部位:口咽部、回盲部与肺部。口腔的典型损害,常位于口咽部或舌部。,59,临床表现,2.结核性溃疡:口腔中最常见的继发性结核损害任何部位发生,但常见于舌部。溃疡边界清楚或呈线状形,表现为浅表、微凹而平坦的溃疡,基底见暗红色的桑椹样肉芽肿。溃疡边缘微隆,呈鼠啮状,并向中央卷曲,形成潜掘状边缘。,60,61,诊断,1.临床特点,特别对于无复发史而又长期不愈的浅表溃疡,应怀疑为此种损害。2.结核史、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透视或x线片检查、周围血的红细胞沉降率、病原体的齐一尼抗酸染色、浓缩集菌培养等。3.口腔结核损害的确诊,主要取决于活体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但活检应在控制继发感染后进行。,62,鉴别诊断,1.创伤性溃疡:慢性机械损伤因子基本符合,除去创伤因子后,损害可逐渐好转。2.恶性肿瘤:基底有硬结,边缘部位比结核损害更硬,相应的淋巴结坚硬、粘连。3.梅毒:有溃疡或穿孔的梅毒瘤性浸润,梅毒血清试验()、结核菌素试验()。4.深部真菌感染:如孢子丝菌病、芽生菌病和球孢子虫病,可有类似结核的溃疡和肉芽肿的表现。可采用真菌培养、活体组织检查等鉴别。,63,治疗,l.抗结核治疗,64,治疗,2.对症疗法:消除继发感染,除去局部创伤因子,采用支持疗法。口腔损害还可采用链霉素0.5g,或异烟肼0.1g局部封闭,每日或间日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