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685402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摘要:国际经济合作可以促进生产要素在国家之间的流动和重新组合配置,从而推动世界经济的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为我国国内就业开拓了更广的空间,但是随着对外劳务合作范围领域的拓宽,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日益显示出它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入手,简单地介绍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最后给予一些合理建议。国际间劳务合作就是指国家间提供各种活劳动并取得外汇收入的经济活动,是国家间经济合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步伐日益加快的国际背景下,国际劳务合作的发展步伐也随之不断“加速”。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大国,面对当

2、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繁重的就业任务,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对于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一、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现状当前,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主要通过对外承包工程和国外雇主与国内劳务人员签订劳务合同并直接派往雇佣国两个渠道进行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劳务合作渠道的不断拓展,中国对外劳务合作事业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一)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总量保持稳步增长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0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89亿美元,与上年持平;新签合同额87.2亿美元,同比增长16.8%。全年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1.1万人,同比增长4%,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84.7万人,较上年

3、同期增加6.9万人。截至2010年底,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736亿美元,签订合同额760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43万人;2011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已升至45.2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4.1万人,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劳务24.3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20.9万人。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81.2万人,同比减少3.5万人。(二)从行业格局来看,中国对外劳务合作涉及行业广泛经过了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行业领域己日趋多样化。在各类中国外派劳务中,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农林牧渔业的人员仍然占据劳工大军的绝大多数,约为75%左右,其中以制造业工人最多。此外,

4、也有一些设计咨询管理、科教文卫体、计算机技术服务等高级技术领域的劳务人员。中国已成为国际建筑、纺织劳务和海员的重要来源地,行业领域不断拓宽。当然,造成我国对外劳务人员中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农林牧渔业仍占多数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发达国家很多本国公民不愿从事工资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建筑业,劳动力紧缺;另一方面是因为当前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迅速崛起,其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巨大的劳动力缺口,需要大量劳动力给予补充。(三)与绝大多数国家都开展了劳务合作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我国分别与塞班、俄罗斯、巴林、马来西亚、毛里求斯、英国、约旦等众国签署了双边劳务合作协定,市场分布日趋

5、多元化。目前,我国部分劳务人员已成功进入德国、奥地利、挪威、瑞典、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市场,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范围已扩展到全球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随着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区域内相关国家政府对外来劳务的限制措施逐渐减少,中国在亚洲的外派劳务人员数量总体上得到进一步增加,区域间的劳务合作日益密切。(四)对外劳务合作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据国内专家测算,目前中国外派劳务每年汇回和带回的外汇收入约30多亿美元,社会效益日益明显。300多万外派劳务人员的家庭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并带领身边的人一起创业发家致富。截至2011年底,中国在外劳务人数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比重已超过0.4%。二、 我国对

6、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障碍尽管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在整个国际劳务市场上仅仅只占了约17% ,这与我国劳动力的潜力相比远远不相适应, 与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国数以百万计的规模差距也很大。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法律保障不足,相关制度法规未完善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出一部关于对外劳务的专门法律法规,也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外劳务合作市场呈现出一片混乱的局面。这些严重滞后问题不仅导致了政府主管部门在管理和调整对外劳务合作关系上法律依据不足,处理外派劳务纠纷时适用法律法规短缺,被发达国家较完善的保障性法律法规“规范”得无话可说之外,还导致了政府各部门因对外劳务合作法律的缺位

7、而仅依据其部门规章管理外派劳务业务,使多头管理问题格局日趋严重。这种格局不但造成了部门之间的矛盾,妨碍了贯彻政策的一致性和对海外劳务市场的统一管理,而且也不利于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统筹规划,影响了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有序推进。2、劳务人员总体素质低,竞争力不强近年来,国际劳务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显著趋势:普通劳务输出占比正逐年降低,中高级技术工人劳务输出的比重不断攀升。根据经济合作组织(OECD) 发布的报告称,OECD成员国近年来引入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外籍工人比例已超过60 % ,但受过初级教育的外籍工人仅占10 %左右。我国潜在外派的劳务人员主要集中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工人这两个群体,但其受教

8、育程度低,其中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农林牧渔业等非技术性工作的外派人员就占据了70 %以上,这大大地阻碍了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也导致了我国在日益增长的国际高级劳务需求面前屡失良机。3、政府服务不足,信息渠道不畅我国对外劳务输出信息来源主要靠驻外使馆经商参处、各公司驻外公司或机构、出访的临时团组和个人关系及部分新闻媒介等。信息途径较少, 同时没有统一的信息处理网络, 导致了大量信息重复处理与信息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4、市场竞争激列,市场进入存在障碍许多劳务进口国家出于保护国民就业、维护本国社会秩序和担心非法移民等多方面的考虑,对引进外籍劳务人员设置了种种限制,特别是对作为人口大国

9、的中国心存警惕,在数量或行业领域对普通劳务人员的引进施加严格的限制,而我国劳务人员输出中的70%为一般劳务人员。目前,除日本、俄罗斯、以色列等少数国家对我国有限度地开放劳务市场外,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大多数发达国家劳务市场对我国基本上是关闭的,甚至一些国家还专门施加许多歧视性待遇,如资格承认方面;在申请欧美发达国家的工作许可过程中,东道国普遍不承认我国的教育学历和职业资格等。这种种不公平待遇导致了我国公民往往与其市场准入的机会失之交臂。三、 对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的几点建议1、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一部关于对外劳务输出的专门法律法规,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规范对外劳务输出市场,并对

10、各项对外劳务合作活动进行统一协调促进;制定统一的政策,改进对外劳务合作的各项制度及规定;统一规范经营主体行为等。同时,准确界定经营公司和劳务人员法律关系的性质,依法保护劳务人员权益,提高依法管理对外劳务合作的水平,使对外劳务合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建立对外劳务供求信息网络,促进信息共享。推进电子政务工作的有效进行,加强网络信息建设,提高服务水平。(1) 要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尽快建立统一、高效的国际、国内劳务信息网络,及时做好信息的搜集、筛选、整理、传递、发布以及反馈工作。(2) 政府应加强对信息的预测和监控,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实效性,以消除信息的不对称现象。(3) 建立国内劳务输出后备

11、人员的人才库,必要时由国家统一调用。3、对劳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改善劳务输出结构。国际劳务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劳务人员之间素质的竞争。加强劳务培训,有利于贯彻对外经贸“以质取胜”的发展战略。根据国际劳务市场的需求,有计划、多渠道、全方位地做好储备培训,对出国劳务人员的培训首先要抓好法律、法规、思想品德、外事纪律等内容的常规培训;其次要注重外语和专业技能培训,造就出一批适应能力强、符合国际劳务市场要求的各类劳务大军。同时,鼓励外派劳务基地的建设和中外联合办学,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巩固我国普通劳务输出优势的同时,加大力度引导我国劳务输出向高层次发展,逐步改善我国外派劳务人员的

12、结构,提高我国外派劳务的竞争力。4、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各种途径保护劳务人员的利益 (1) 加大财政支持,完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国际劳务输出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考虑加大国家财政支持,扩大原有的外经贸促进基金规模,并在其下建立一个用于促进劳务输出的特殊基金。 (2) 加强劳务输出的国际多边磋商,为劳务输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我国政府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劳务合作规则的制定,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服务贸易项下的自然人移动谈判,消除国外的障碍和不公平待遇,与输入国建立有效的磋商机制。积极签署双边劳务合作协定,构建其劳务输出市场框架,尽早获得通过市场的准入资格及与劳务合作相关的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为劳务输出铺平道路。四、 小结尽管中国目前的对外劳务输出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但从整体和长远来看,这些问题都会在不久的将来被逐步解决,中国在对外劳务合作方面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因此,中国对外劳务输出部门应当充分认清当前国际劳务市场的形式,采取积极措施去应对当前国际社会上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所制定的种种不平等法律法规,扫清这些障碍,使中国对外劳务合作以更好的姿态展现在世界每一个国家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