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7基层反映解决就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688536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1].17基层反映解决就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7[1].17基层反映解决就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1].17基层反映解决就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1].17基层反映解决就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层反映,解决就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7月17日 7月16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多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第二场报告中作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专题报告。报告中,尹蔚民表示,中国劳动力数量多,劳动力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就业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今年随着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到创纪录的699万人,中国迎来了“最难就业季”,而这一规模在未来5年间都会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另外,中国20至59岁就业年龄组人口将在2020年达到8.31亿的峰值。这一切都表明,未来一个时期,

2、中国仍将面对巨大的就业增长压力。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中国梦的重要民生篇章。党的十八大报告就高度关注就业这一重大民生问题,把“就业更加充分”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明确提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中国面临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难道仅仅是因为中国的人多,劳动力丰富吗?基层认为,分析中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巨大的就业压力可以从如下几个层面做思考:第一 ,从城乡二元体制来说,长期存在的二元体制极大的限制的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虽然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二元体制有所放松,但是并未真正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城市用工荒,农民就业难。第二 ,从我国的产业结

3、构上来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中, 2003年2010年间年GDP都以超过8%的速度增长,近两年也以超过7%的速度快速的增长,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并没有带来就业市场的迅速扩大,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仍然是处于工业化进程阶段的特征,我们的第二产业仍然占到GDP的大部分,第三产业的发展仍然相对不足,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只有服务业的充分发展才能更多的更好的吸收就业。第三 ,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的不对称。当前我国就业压力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劳动者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则是招聘者难以招到合适的员工。这种结果主要源于两个层面,首先,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即劳动

4、者和雇主都不能全面有效的获取就业以及发布信息,劳动力就业平台不足以承接我们膨大的劳动市场活动。其次,在于劳动者技能结构的不合理,当前我们教育体制下,例如今年的699万大学生,极小的一部分能实现专业对口的就业,大多数是“哪里需要哪里搬”这一方面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另外一方面也使劳动力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出现“事找人,找不到人的”。这以市场对熟练的劳动技工的需求最为明显。基层认为,要解决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多方的努力,这不仅需要国家、社会、企业以及劳动者多方共同的努力,也需要做好长期战斗的思想准备。首先,国家必须继续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必须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同时也要通过多方努力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反对就业歧视的法规政策,规范国有单位招聘行为,营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