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689002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科学预测就业市场,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拓宽招生就业渠道,客观反映我校目前的毕业生素质和社会声誉,及时发现服装设计专业在专业设置、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在院系领导的指导下,我系积极开展就业市场的调研工作,对2007届、2008届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通过调研,我们获得了丰富的资讯,对我院的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集中在2007、2008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三、调研内容1、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升迁机率、自我创业状况、行业前

2、景等)2、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基本情况3、毕业生对服装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四、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具体有以下三种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法。直接将问卷调查表分发给2007、2008届服装专业部分毕业生填写,并提交。2、访问法。下企业对2007、2008届服装专业部分毕业生进行回访,依托问卷对其进行访问,再由调查者填写问卷调查表。3、电话访问法。调查者通过电话,对问卷调查表中的问题向部分2007、2008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进行访问,并由调查者填写问卷调查表。五、调查结果(一)、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2007、2008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共计127人,就业率100%,就业需求量与高职高

3、专其他专业比较相对较高。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毕业生的就业率能保持100%的就业率,表现了近两年来我们系对本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促进就业方面,让高职生定位于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岗位特点,系部引导他们从基层做起,踏实和稳定就业,特别在面试及招聘过程中进行个别引导,效果显著。1、就业岗位分析2007、2008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选择就业的用人单位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这与广东省私营企业比较发达的社会经济结构密切相关。而毕业生进入国有、集体和机关事业单位则相对比较少。服装专业毕业生绝大部分选择了服装行业,就业岗位也集中在服装项目设计策划、服装设计师助理、面料辅料采购员、服

4、装卖手等岗位。在进入服装行业就业的毕业生中,有绝大部分在服装生产企业及服装加工企业就业,由此可判断服装生产企业及服装加工企业是吸纳服装专业大专层次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服装项目设计策划、服装设计师助理、面料辅料采购员、服装卖手等岗位是主要就业岗位。需要补充的是,因该专业目前毕业生的资料不多,毕业生就业信息有限,还有待后续多届毕业生就业信息的补充才能对该专业就业岗位情况进行准确和全面地分析与判断。服装专业08届毕业生就业岗位情况(抽查50人)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就业人数占班级服装行业就业率就业单位略举服装生产企业、服装加工企业、服装经销企业、(自主创业及其它行业)服装设计师1326%广东太子妃服饰有限公

5、司、东圃美森服装有限公司、四楼服装厂、佛山建铭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天亿发展企业有限公司、广州市经典服装厂、惠州金丝鸟服饰有限公司、天一坊饰品店广州傲旗、广州市从化城郊鑫利服装厂服装设计师助理1326%制板、推板助理918%面料辅料采购员、服装卖手816%其他714%2、就业区域分析2007、2008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仍然集中在广东省内,分布在珠三角,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方之一,而且我院的地理位置相对其它地方的毕业生则更有就业优势。他们具体则选择了服装经济相对发达,但又各具特点的广州、深圳、虎门、佛山、惠州、东莞、潮州、南海等城市就业,根据07、08级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在广州、佛山就业的

6、毕业生占65%以上,其次是东莞、虎门、深圳、惠州等广州周边城市。(二)、本专业就业质量情况1、就业情况分析2007、2008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后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对口者占95%,第一次应聘就成功的机率为70%以上,成功应聘为服装设计师的为60%以上,自主创业的为10%左右。2、就业稳定性分析正常的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过于频繁的人才流动也会给正常的经济发展带来阻碍。2007、2008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跳槽现象比较频繁,在两届毕业生中有76%的毕业生一年内有过两次跳槽经历。3、毕业生薪酬水平分析2007、2008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工作收入基本都达到1500元以上。其中

7、1500-2000元的比例最大,达到49%,其次为2000-2500元达到24%。另外,在2007、2008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中也不乏高收入者,月收入达到3000以上的达到10%。4、学生本人的满意度通过对学生的各项调查,学生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均均达到75%以上,学生均认为,通过学校的2-3年的学习,能够学习到丰富的专业知识,特别是本系的“校中厂、厂中校”的培养模式,让他们掌握到良好的工作技能和非常强的动手能力,使自己能够较快适应工作岗位,为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学习获得有用的知识,运用知识能够在社会上获得较好的发展空间,并因此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而自豪。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针对2007、20

8、08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整体评价满意度为96.4%,相对于我院其他专业、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相对较高。就业单位对2007、2008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是工作态度端正,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勤奋务实的精神;知识面宽,上手快,并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三)、对本专业的建议通过本次调查,我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总体水平得到提升,学生素质有所提高,就业质量较好,社会认可度较高。但是针对该专业的学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为学生提供各种方式来加强薄弱环节的提高,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建立产、学、研的高职教育体系:一方

9、面在加大学校与市场交流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校企的联合、及时协调学校与服装企业的关系;另一方面引企进校,工学结合。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就要去了解服装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了解企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校企的联合办学。安排专业人员对学生参加项目实训进行指导、从服装企业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兼课、派专业教师深入服装企业实践。这样一来,培养方向明确,切实培养了服装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学校与企业定期会晤磋商,按企业需求方向设置核心专业课程,实现最直接,最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2、 跟进定单式教育模式:锁定企业,在充分了解企业所需岗位、所需人才,签定培养、就业协议,紧紧依托企业,通过“定单”教育培养服装

10、专业人才。定单式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一方面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核心的课程设置有针对性,各教育内容到位,教育方法多样。学校根据市场需要来培养人才,学生一旦进入就业岗位,就能进入状态,其适应能力强。另一方面减少了学生的就业压力,给学生入学就业吃了“定心丸”,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能让学校在人才培养上避免盲目性,使学校有的放失地展开教学工作。学生在校系统学习后,可以按企业所需的工作岗位零对接上岗,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服装项目全程策划、设计和制作能力为核心,重组、整合课程内容,突出核心课程与岗位技能之间的对等关系。确定课程内容,并按每项技能的工作过程设置技能实训环节;将专业基

11、本素质、职业证书要求和企业岗位技能融入核心课程,力图与行业企业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服装专业工学结合核心课程与技能对等关系一览表工学结合核心课程支撑课程课程技能覆盖可考职业资格证书服装结构与制图服装结构原理与制图、服装工艺制作、服装材料认知、成衣设计应用制版师、推版师岗位要求的技能服装制板师服装工艺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结构原理与制图制版师、推版师岗位要求的技能服装定制工服装品牌策划服装基础设计应用、成衣设计应用、民族服饰采集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助理岗位要求的技能服装设计师(四)、调查结果对我们的启示综合毕业生反馈的问题和意见,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工作。1、积极探索,采取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的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2、巩固现有实习基地,扩展现有实习基地功能,新建校外实习基地,实现校外实习基地的多元化。大力提升“厂中校”的功能及效果,拓宽“厂中校”个数与范围。3、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调整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贴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能力本位、就业导向要求。4、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继续提升双师素质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