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培训.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690760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培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全生产培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全生产培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全生产培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全生产培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培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培训.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生产培训美满幸福的家庭,因一时疏忽,违规操作,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白发人送黑发人,血与泪的代价,那一个个沉痛的教训,让我们明白了生命无价,安全是福,平安和谐,你我共创.一、以下心理原因最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一、 习以为常、麻痹侥幸心理 : 由于把自己的工作习惯当作经验,并不感到有什么危险,不重视规章制度和规范。有这种心理活动时,违章人的头脑是清醒的,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客观条件的复杂性,结果发生事故。二、 情绪干扰心理 :当操作人员在心情不舒畅的心境下进行工作,由于精神不集中或忘了按照程序进行作业,结果导致事故发生。 三、 好胜逞强、冒险蛮干心理 :这种人经验不足,能力不大却过于自信,喜

2、欢逞强,冒险蛮干。例如为了抢时间,保竣工,或遇到影响生产的关键问题又亟待解决时,具有火爆禀性或血气方刚的人,容易铤而走险不计后果。四、 心情紧张、判断失误心理: 操作人员由于某些原因心理紧张,对外界情况尚未正确反应,就急急忙忙地操作而发生事故。五、 逆反对抗心理 :对领导和同事的教育和提醒感到厌烦,无视规章制度,把情绪带到工作中。 六、 技术不熟、盲目乐观心理 由于缺乏安全知识,技术不熟、经验不足而轻率地作出错误的判断。特别是看到作业条件好的一面,而忽视了客观条件的复杂、多变、有潜在危险的一面。在思想上掉以轻心,盲目乐观,事故临头,手忙脚乱,措手不及。在工作一定要避免以上心理作怪。时刻牢记出门

3、在外打工不容易,身体健康安全最重要。二、安全生产禁令1.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2、严禁未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上岗 3、严禁安全教育不合格的员工上岗4、禁职工喝酒上班 5、严禁堵塞消防通道 6、严禁吸烟带火种进车间7、禁用汽油等挥发易燃溶剂擦拭设备 8、严禁使用非防暴电器 9、严禁设备无静电接地和跨按装置10、禁日光暴晒易燃物料 11、严禁不按手续办理易燃易爆物品12、严禁使用的容器不标明警示牌和未定置存放13、禁机电设备超负荷运转 14、严禁在机器转动的部位跨越、传递物品和擦洗触动部位15、禁在带电压易燃易爆的管道设备和构件焊接其他物品 16、严禁无安全措施进行设备检修17、禁使用安全不合格的

4、压力容器 18、严禁日光暴晒气瓶 19、严禁气瓶靠近火源或其他高温热源及油源20、禁无防范措施消防器材及无人监护用火 21、严禁机器无人操作,私自离岗三、四懂四会1、懂得火灾的危险性;1、会报警; 2、懂得火灾的预防措施;2、会使用灭火器; 3、懂得火灾的扑救方法;3、会灭初期火; 4、懂得火灾的逃生方法.4、会逃生。四、目前车间容易存在的不安全地方,一定要提醒自己加倍小心:1. 三维混合罐a:确认警戒线内无其他物品时,方可调试开机b:在转动过程中,一定要远离警戒线,不得在警戒线内来回走动、工作。C:投料过程中,防止梯子打滑或踩空,关闭罐口时,防止扳手钮空,防止闪倒2. 锥形罐:a:在无人监护

5、下不可进入罐内清理卫生b: 开动机器放料时,不可将手或异物靠近罐口c:上料梯子,上下的过程一定要注意小心,在来回上下过程中一定留意梯子是否开焊断离,一旦发现要及时上报。3. 槽形罐:a:机器运转时,切莫用手掏料,防止把手臂卷入b:工作服袖口应紧扣c:清理余料时,关闭电源4. 上料机:a:上料时,如果出现堵塞,不上料现象,不可用手直接试探,应停机清理,防止螺旋咬伤b:放料时不能用手或异物靠近放入上料口(必须)c:放料完毕,清理余料时,应将电源拔掉,然后再清理,严禁带电操作,(场面混乱时,应特别注意)5. 粉碎机:a:开机前,先关闭电源,检查筛网是否完好、到位,确定正常后关紧紧固阀b:将机器插头插

6、入插座后,再开电源总闸c:听到异常声响,必须停机检查,切莫盲目开机d:清理机器内物料时,必须切断电源6. 分装机在安装螺旋、料杯时,一定注意手的安全,切莫在机器运转过程中操作。7. 封口机调整封口带、引导带过程中一定要防止手顺带进入封口机转轮中。8. 打码机a:在换字粒时一定要防止热字头烫手b:打盒子或袋子时不要将手伸进字头的下方,在脚乱的时候,防止扎到手9. 贴标机:a:在往打码机安装字头时,一定要注意手,切莫去感应开关。B:在往传送带下面捡瓶子时,一定要注意别把头发夹到传送带里。10. 抗生素旋盖机:a:在旋盖过程中如有倒瓶、掉塞等,切勿用手去扶或按。B:手必须远离旋盖头两边的安全警戒线。

7、C:出现紧急情况关闭总电源(红色按纽)d:出现碎瓶时,必须停机清扫11. 拉丝灌封机a:往拨瓶盘内放安瓿瓶时,防止碎瓶划破手b:调火时,应先点煤气,后开氧气,关闭时反之,防止爆炸c:拉丝时守远离针头,防止扎手d:手要远离火源与刚拉出丝的瓶口,防止烫手12. 引字机:调试或上油墨的过程中注意头发远离拨瓶盘,防止头发卷入b:印字过程中出现碎瓶时,应停机清理13. 真空灭菌柜:a:开柜时应根据触摸屏显示确保柜内无热水,以排空14. 配制a: 领取大桶液体时在倾倒时防止溅到身体b:配制酸碱时注意先后顺序,防止瞬间沸腾烫伤15. 机器设备出现故障一定要停机维修,电路问题出现故障一定要找电工维修,切莫自行

8、拆卸。16. 使用叉车、推车入库、装卸、搬运过程一定要小心,切莫磕、绊、碰、伤。17. 操作机器一定要按公司、车间规定要求操作使用,要规范化操作,严禁违章、违规作业。一人维修擦拭机器,其余人且莫乱按开关。18、新员工、以前未操作了解的机器设备,一定要先向老员工请教,避免意外事故发生。19、设备安全:a:善待机器、文明操作b:严禁用水冲洗电气设备c:严禁私自离岗,机器无人操作d:电路、机器出现问题,必须找电工、维修,严禁自己私自拆卸20、人工呼吸:(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人,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

9、,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一16次。21、当有人触电时,应该怎么办?当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将触电者脱离电源,脱离的方法是拉开刀闸、保险盒等;用干木棍挑开电线;站在干木板或木登上拉住触电者的干衣服,使其脱离电源,严禁赤手拉触电者的肢体,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一面通知医师,一面送至空气新鲜地方,解开上衣,腰带,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处理。 22、形成机械伤害的事故其主要原因有:1)检修、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如人进入设备(球磨机等)检修、检查作业,不切断电源,未挂不准合闸警示牌,未设专人监护等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也有

10、的因当时受定时电源开关作用或发生临时停电等因素误判而造成事故。也有的虽然对设备断电,但因未等至设备惯性运转彻底停住就下手工作,同样造成严重后果。2)缺乏安全装置。如有的机械传动带、齿机、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飞轮等易伤害人体部位没有完好防护装置;还有的人孔、投料口绞笼井等部位缺护栏及盖板,无警示牌,人一疏忽误接触这些部位,就会造成事故。3)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一种是有了紧急情况不立即停车;另一种是好几台机械开关设在一起,极易造成误开机械引发严重后果。4)自制或任意改造机械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5)在机械运行中进行清理、卡料、上皮带蜡等作业。6)任意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采样、干活、借道、

11、拣物等)。7)不具操作机械素质的人员上岗或其他人员乱动机械23、现场急救 (烫伤、烧伤)1、立即脱离险境,但不能带火奔跑,这样不利于灭火,并加重呼吸道烧伤。 2、带火者迅速卧倒,就地打滚灭火,或用水灭火,也可用棉被、大衣等复盖灭火。 3、冷却受伤部位,用冷自来水冲洗伤肢冷却烧伤处。 4、脱掉伤处的手表、戒指、衣物。5、消毒敷料(或清洗毛巾、床单等)复盖伤处。 6、勿刺破水泡,伤处勿涂药膏,勿粘贴受伤皮肤。 7、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以减少皮肤渗出,有利于预防休克。 8、迅速转送医院。24、外伤出血的现场急救主要是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动脉损伤出血。方法是以手指压迫伤口近心侧的动脉干,使动脉血流受阻而

12、达到止血,根据出血部位选择指压的位置。25、意外受伤后,如伤口有泥土、灰尘、木刺等脏的东西污染,应及时用冷开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清除异物,一定要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由于伤口的种类很多,不同的伤口需作不同的处理。 擦伤、挫伤、细刺刺伤:轻者涂些红药水即可消毒,压迫后就能止血;重者还需用干净纱布或手帕包扎,绝对不能在忙乱中糊乱将一些粉末撒在伤口上,也不能用脏的布块包扎伤口,这样容易使伤口感染。 切割伤:伤口浅表,边缘整齐,出血不多,如刀或玻璃划破,经局部清洁后压迫包扎即能止血,不需缝合;伤口较大、较深、出血较多,一般需缝合。在送医院前用干净的布局部包扎压迫止血,并将出血部位抬高。伴骨折或脏器损

13、伤:车祸时多见,应立即用干净的布块包扎伤口,达到止血和防止污染的目的。注意不能包扎过敏,以免影响局部的血液供应。送医院途中应尽量减少体位和肢体的移动。 灭火器类型及灭火器使用简介一、灭火器的构造 灭火器是由筒体、器头、喷嘴等部件组成,借助驱动压力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器由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轻便灵活,使用面广,是扑灭初期火灾的重要消防器材。 二、分类 按其移动方式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 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压式、储气瓶式、化学反应式; 按所充装灭火剂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 四、干粉灭火器 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少量的防潮剂硬脂酸镁及化

14、石粉等组成,用干燥的二氧化碳或氮气作动力,将干粉从容器中喷出形成粉雾,喷射到燃烧区灭火。 在燃烧区干粉碳酸氢钠受高温作用而反应, 如2NaHCONaCO3+H2O+CO2-Q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制品、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可燃固体物质的初期火灾,也可以扑灭电气设备的火灾。 五、使用方法 使用手提式灭火器时,应手提或肩扛灭火器,迅速将灭火器带到火场,距燃烧处3-5米处,放下灭火器,先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握在喷射软管前端的喷嘴处(如灭火器无喷嘴软管,可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扶住灭火器底部的底圈部分),先将喷嘴对准燃烧处,用力握紧开启压把,使灭火器喷射灭火。 使用推车式灭火

15、器时,一般由二人操作,先将灭火器推到火场,在距燃烧处10米左右停下,一人快速放开喷射软管后,紧握喷枪,对准燃烧处,另一人快速按逆时针方向转动钢瓶上的手轮开启阀门。 注意1:当被扑救可燃液体呈流淌燃烧时,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向前推进,直至火焰全部扑灭。 注意2: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中燃烧,应对准火焰左右晃动扫射,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喷射流应跟着火焰喷射,直至把火焰全部喷灭。 注意3:不能将喷流直接喷射在燃烧液面上,防止灭火剂的冲力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更大火情和人身伤害。 注意4:使用干粉灭火器不能颠倒,也不能横卧,否则灭火剂不会喷出。同时人要站在火的上风位置,灭火

16、器要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推进,方能见效。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救?一、电器 (水主要依靠冷却和窒息作用进行灭火)电 器发生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在无法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千万不能用水和泡沫扑救,因为水和泡沫都能导电。应选用二氧化碳、1211、干粉灭火器或者干沙土进行扑救,而且要与电器设备和电线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二、化学危险物品 (密度小于水火不容于水的易燃液体)在生产过程中常存有一定量的硫酸、盐酸、汽油、钾、钠、锂、醇类、易燃金属铝粉、镁粉等。这些物品遇水后极易发生反应或燃烧,是绝不能用水扑救的。 三、计算机 、精密仪器、贵重文献等电脑着火应马上拔下电源,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如果发现及时

17、,也可以拔下电源后迅速用湿地毯或棉被等覆盖电脑,切勿向失火电脑泼水。因为温度突然下降,也会使电脑发生爆炸。 四、燃料油、油漆 燃料油或油漆起火千万不能用水浇,应用泡沫、干粉、1211灭火器具或沙土进行扑救。 五、食用油锅 油锅起火时,千万不能用水浇。因为水遇到热油会形成“炸锅”,使油火到处飞溅。扑救方法是,迅速将切好的冷菜沿边倒入锅内,火就自动熄灭了。另一种方法是用锅盖或能遮住油锅的大块湿布遮盖到起火的油锅上,使燃烧的油火接触不到空气缺氧而自熄。 灭火的基本方法: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产生的燃烧条件。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同火灾作斗争的实践经验,从灭火的原理分,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 一、隔

18、离灭火法 就是将火源处或其周围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燃烧会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如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路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设法阻拦流散的液体;拆除与火源毗连的易燃建筑物等。 二、窒息灭火法 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如用不燃或难燃物捂盖燃烧物;用水蒸气或惰性气体灌注容器设备;封闭起火的建筑、设备的孔洞等。 三、冷却灭火法 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以增加散热量,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于燃点以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体上,使其免受火焰辐射热的威胁,避免形成新的

19、火焰。 四、抑制灭火法 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使燃烧过程中产生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因缺少游离基而停止。五、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灭火|: 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压缩气体从 管口或破损处高速喷出时会产生静电。可采取设备接地、控制流速等相应的防范措施.乙炔(氧气)着火可用雾状水、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剂扑救 二十一、 逃生的状况及方法一般而言,逃生状况分为三种,一是逃生避难时,二是室内待救时,三则是在无法期待获救时。其方法如下: 一、逃生避难时 1.不可搭乘电梯,因为火灾时往往电源会中断,会被困于电梯中。 2.顺着避难方向指标,进入安全梯逃生。 3.以毛巾

20、或手帕掩口:毛巾或手帕沾湿以后,掩住口鼻,可避免浓烟的侵袭。 4.浓烟中采取低姿势爬行:火场中产生的浓烟将弥漫整个空间,由于热空气上升的作用 大量的浓烟将漂浮在上层,因此在火场中离地面30公分以下的地方应还有空气存在,愈靠近地面空气愈新鲜,因此在烟中避难时尽量采取低姿势爬行,头部愈贴近地面愈佳,但仍应注意爬行的速度。 5.浓烟中戴透明塑胶袋逃生:在浓烟中避难逃生,人体如防护不当,易吸进浓烟导致晕厥或窒息,同时眼睛会因烟的刺激,产生刺痛感而致睁不开。因此如有简易的装备能使人们在烟中逃生时提供足量的新鲜空气,并隔离烟对眼睛的侵袭最佳。此时即可利用透明塑料胶袋。透明塑料胶袋不分大小均可利用,使用大型

21、的塑料胶袋可将整个头罩住,并提供足量的空气供给逃生之用,如无大型塑料胶袋,小的塑胶袋亦可,虽不能完全罩住头部,但亦可掩护口鼻部分,供给逃生所需空气。使用塑胶袋时,一定要充分将其张开,两手抓住袋口两边,将塑料袋上下或左右抖动,让里面能充满新鲜的空气,然后迅速将其罩在头部到颈项的地方,同时两手将袋口按在颈项部位抓紧,以防止袋内空气外漏或浓烟跑进去。同时要注意,在抖动塑胶袋装空气时,不得用口将气吹进袋内,因为吹进去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效果会适得其反。 6.沿墙面逃生 :在火场中,人常常会表现得惊慌失措,尤其在烟中逃生,伸手不见五指,逃生时往往会迷失方向或错失了逃生门,因此在逃生时,如能沿着墙面即可进入

22、,而不会发生走过头的现象。 二、室内待救时 1.用避难器具逃生 逃难器具包括绳索、软梯、缓降机、救助袋等。通常这些器具都要事先准备,平时要经常训练,熟悉使用,以便突发状况发生时,能从容不迫加以利用。 2.塞住门缝,防止烟流进来 一般而言,房间的门不论是铁门、铜门、钢门,都会有半小时至两小时的防火时效。因此在室内待救时,只要将门关紧,火是不会马上侵袭进来的。但烟是无孔不入的,烟会从门缝间渗透进来,所以必须设法将门缝塞住。此时可以利用胶布或沾湿毛巾、床单、衣服等,塞住门缝,防止烟进来,潮湿能使布料增加气密性,加强防烟效果,因此经常保持塞住门缝的布料于潮湿状态是必需的。另外如房间内有大楼中央空调使用

23、的通风口,也应一并塞住,以防止浓烟侵袭渗透。 3.设法告知外面的人 在室内待救时,设法告知外面的人知道您待救的位置,让消防队能设法救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待救的房间有阳台或窗户开口时,应立即跑向阳台或窗户的明显位置,大声呼救并挥舞明显颜色的衣服或手帕,以突显目标,夜间如有手电筒,则以手电筒为佳。如所在的房间刚好没有阳台或窗户,则可利用电话打“119”告知消防队你等待救助的位置。 4.至易于获救处待命 在室内待救时,如可安全抵达安全门,进入安全梯间或跑至顶楼平台,均是容易获救的地点。如不幸受困在房间内,则应跑至靠阳台或窗户旁等待救援。 5.要避免吸入浓烟 浓烟是火灾中致命的杀手,大量的浓烟吸入人

24、体内会造成死亡,吸入微量的浓烟则可能导致昏厥,影响逃生。因此务必记住,逃生过程中,尽量避免吸入浓三、无法期待获救时 当无法期待获救时,绝对不要放弃求生的意愿,此时应当力求镇静,利用现场之物品或地形地物,设法逃生。 1.以床单或窗帘做成逃生绳 利用房间内之床单或窗帘卷成绳条状,首尾互相打结衔接成逃生绳。将绳头绑在房间内固定物上,绳尾抛出阳台或窗外,沿着逃生绳往下攀爬逃生。 2.沿屋外排水管逃生 如屋外有排水管可供攀爬往下至安全楼层或地面,可利用屋外排水管逃生。 3.绝不可跳楼 火灾中,常发生逃生无门,被迫跳楼的状况,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跳楼,跳楼非死即重伤,最好静静待在房间内,设法防止火烟的侵袭,等待消防人员救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