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699326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银行家研究中心2012年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增长总体稳定,银行业规模平稳增长,资产质量和流动性状况保持稳定,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有所增强。但部分地区个别银行资产质量较2011年有所恶化,城商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双增加。同时,银行业经营环境和监管政策正在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与信用中介过程的结合等因素促进银行业竞争日趋加剧,城商行需要通过转型来应对外在环境变化的冲击和利用其中的机遇。城商行财务状况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城市商业银行144家,与2011年底持平。2012年,城商行总数“一增一减”:“一增”是浙江省象山县

2、绿叶城市信用社于2012年4月6日成功改组为宁波东海银行,这也标志着城市信用社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城商行组建也基本告一段落;“一减”是原平安银行(000001,股吧)被原深圳发展银行吸收合并。资产负债情况2012年城市商业银行规模继续扩张,尽管增速低于2011年,但仍然高于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平均速度。2012年底,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到133.6万亿元,较2012年年初增长17.9%,负债总额为125.0万亿元,较2012年年初增长17.8%。城商行整体扩张速度快于银行业整体规模增长速度。银监会2012年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城商行资产总额突破10万亿元,达到12.35万亿

3、元,较2011年年底增长23.6%,增速较2011年年底减少3.49个百分点;负债总额同样超过10万亿元,达到11.54万亿元,较2011年年底增长23.8%,增速较2011年年底减少2.65个百分点;所有者权益总额为8075亿元,较2011年增长21.59%,低于2011年年底37.7%的增速(见图1、图2和图3)。城商行各项存款和贷款同样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12年底,城商行存款总额超过8万亿元,贷款总额约5万亿元。城商行在银行业中的地位持续提升,但仍远低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2012年,城商行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在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中的比例延续了2003年以来的

4、持续增长趋势。2012年底,城商行资产总额在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中的比重由2011年的8.81%增长至9.24%,但仍远低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44.9%和15.6%;负债总额占比由2011年的8.79%增加至9.24%,但远低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44.9%和17.8%(见图1和图2)。从单个银行看,2012年底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城商行数量达到36家,较2011年底增加9家。其中在2012年,资产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的城商行数量是10家,但原平安银行被原深圳发展银行吸收合并。存款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城商行数量为20家,较2010年增加4家。在资产、负债

5、、存款、贷款四个单项指标中,北京银行(601169,股吧)、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仍然位列前三,它们也是仅有的三家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元的城商行。其中,规模最大的北京银行2012年底资产总额突破1万亿元,达到1.12万亿元。贷款质量受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国际经济低迷等因素的影响,2012年城商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出现了“双升”。2012年城商行不良贷款余额延续了2011年二季度以来的增长态势,于2012年三季度末达到最高的424亿元,较2011年二季度末最低时增长了30.1%。2012年四季度,城商行不良贷款余额较三季度末减少5亿元。2012年年底,不良贷款率较年初略有增长,但仍低于银行业平均

6、不良贷款率。2012年年底城商行平均不良贷款率由2011年年底的0.8%增至0.81%。与2011年年底相比,2012年一季度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减少0.2个百分点,但随后的二季度和三季度,不良贷款率连续增长至年内最大的0.85%。与其他类型商业银行相比,2012年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的0.95%和大型商业银行的0.99%,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0.72%和外资银行的0.52%。不同规模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均值互有差异。资产规模处于1000亿元到5000亿元之间的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平均值为0.79%;处于100亿元到500亿元的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平均值为0.80%;资产规模处于500亿元到1

7、000亿元之间的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平均值是0.89%;资产规模大于5000亿元的三家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平均值为0.81%(见图4)。从不同地区情况看,东部地区城商行受经济增长放缓和国际经济低迷的影响更大,东部地区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平均值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12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均值依次减小,分别是0.89%、0.84%和0.71%(见图5)。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平均值相差0.18个百分点。风险抵偿能力整体上看,城商行信贷风险抵御能力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吸收信贷损失的基础,其充足性通过拨备覆盖率来衡量。2012年底,城商行贷款损失准

8、备金余额合计约1400亿元,不良贷款余额418.7亿元,整体拨备覆盖率超过300%,大于同期商业银行的295.5%、A股16家上市银行的292.2%和5家大型商业银行的282.8%。2012年城商行拨备覆盖率平均值超过500%,高于大型商业银行的276.0%和A股16家上市银行的315.9%。从不同规模城商行平均拨备覆盖率看,平均拨备覆盖率最高的是资产规模处于100亿元到500亿元之间的城商行,为585.8%,其次是资产规模处于500亿元到1000亿元的563.9%(见图6)。资产规模处于1000亿元到5000亿元之间的城商行拨备覆盖率均值为361.7%,高于资产规模大于5000亿元的三家城商

9、行拨备覆盖率均值(见图6)。从分地区情况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商行拨备覆盖率差异较大,三个地区城商行拨备覆盖率均值之间的大小对比关系与三个地区之间的不良贷款率均值恰好相反。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商行拨备覆盖率均值依次增加,分别是382.6%、432.0%和763.0%(见图7)。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相差近1倍。资本充足性资本金是商业银行用于吸收非预期损失而分配和计提的。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于资本金的质量、透明度、一致性和资本要求进行了重新的审查和修订。整体上看,资本金吸收损失的能力更强了,而且资本要求的增加意味着银行业能够吸收更大规模的负面非预期冲击。对于国内城商行而言,它们补充资本金的渠

10、道是有限的,资本工具创新方面也还存在较大空间。2012年城商行资本充足率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尽管较2011年稍有降低。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城商行平均资本充足率均值为15.0%,比2011年年底略有下降,高于全行业整体的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3.3%和5家大型商业银行的13.7%;核心资本充足率均值为13.1%,比2011年年底下降0.6个百分点,高于全部商业银行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的10.6%和大型商业银行的10.7%(见图8)。从资本结构看,城商行资本管理对于核心资本的依赖比较高,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结构具有进一步优化调整的空间,而且上市与否对于资本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图8显示,城商行核心资

11、本充足率比较高,仅低于资本充足率1.9个百分点,小于全行业的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之差,后者是2.7个百分点。此外,A股16家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均值高于核心资本充足率均值超过3个百分点,而且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上市城商行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的均值之差为3个百分点,远大于城商行平均水平。城商行在附属资本工具的使用和管理方面较为落后。大部分城商行附属资本主要由贷款损失一般准备的可计提部分和长期次级债构成。2005年年初至2012年年底,累计共有64家城商行(包括原平安银行)发行了次级债,而且长期次级债的大规模发行主要发生在近四年,其中2012年共有17家城商行发

12、行次级债,创历年来发行次级债的城商行数量之最。大规模集中发行次级债的主要目标是补充资本金,满足监管资本要求,优化资本结构。在近年来的重组和发展过程中,城商行所有者权益总额整体上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从数据看,2011年城商行所有者权益与资产总额之比达到历史高点的6.7%,2012年降至6.5%,与2008年水平保持一致。2012年,城商行权益与资产比低于大型商业银行的6.6%,但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5.5%(见图9)。从不同规模城商行情况看,银行资产规模越小,资本充足性越高(见图10)。其中,资产规模大于5000亿元的三家城商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均值均属最小,分别为12.74%和9.5

13、3%,资本充足率均值低于资产规模处于1000亿元到5000亿元之间城商行资本充足率均值1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均值低于后者超过2个百分点。资产规模处于500亿元到1000亿元之间的城商行资本充足率均值略低于资产规模处于1000亿元到5000亿元之间城商行,但前者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均值略高于后者。资产规模处于100亿元到500亿元之间的城商行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的均值分别是15.88%和14.20%,均显著高于资产规模更大的三类城商行。从分地区情况看,中部地区城商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均值均为最高,东部地区的这两个指标均排在第三位(见图11)。流动性状况流动性比率流动性比率是商业银

14、行偿还短期债务能力的衡量。根据我国的商业银行法,国内商业银行需要保持最低25%的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比例。2008年2012年,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比率一直保持在40%以上,近三年流动性比率连续增加,2012年年底达到45.8%(见图12)。从数据看,2012年城商行流动性状况仍然保持在较好水平。2012年底,城商行流动性比率平均值为53.8%,略低于2011年水平,高于银行业整体平均水平和大型商业银行的44.3%(见图12和图13)。从不同规模城商行来看,资产规模较大的城商行保持较低的流动性比率。其中,资产规模大于5000亿元的三家城商行流动性比率均值略高于40%,为40.7%,

15、属五个不同资产规模类别城商行中最低(见图13)。资产规模处于1000亿元到5000亿元之间、处于500亿元到1000亿元之间、处于100亿元到500亿元之间的城商行流动性比率均值依次增加,分别是48.1%、54.4%和57.7%(见图13)。从分地区情况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商行流动性比率均值基本持平,略有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城商行流动性比率均值稍高于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见图14)。存贷比存贷比亦称为“贷存比”,是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1994年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以来,国内银行业一直都存在存贷比管制,该指标主要被用作监控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重要指标之一。2003年修订

16、的商业银行法保留了存贷比指标,并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存贷比不得高于75%。在2010年中国银监会对大型银行实施的“腕骨”(CARPALs)监管体系的七大类13项指标中,存贷比作为流动性指标之一得以保存,并根据各行具体情况具体设定。在近两三年之前,国内银行业实际存贷比与75%的红线距离较远,该指标并未成为业务发展的限制。然而近两三年来,银行业存款竞争不断加剧,存款余额的波动性有所增加,同时贷款增长仍然保持较高的速度,存贷比控制的影响逐步显现。每到考核时点,银行都需要采取各种手段来吸收存款,一些银行也因存贷比较高受到监管部门的提示。存贷比指标的废、留或放宽遂成为银行业一个重要的课题。2012年城商行存

17、贷比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2012年年底,我国城商行存贷比均值为58.0%,较2011年略有下降,低于同期大型商业银行的66.9%。其中,资产规模大于5000亿元的三家城商行存贷比均值最高,为68.8%,资产规模处于1000亿元到5000亿元之间、处于500亿元到1000亿元之间、处于100亿元到500亿元之间的城商行存贷比均值依次增加,分别是55.9%、56.1%和59.3%(见图15)。从分地区情况看,东部地区城商行存贷比较高。2012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商行存贷比均值依次下降,分别是61.1%、57.1%和53.6%,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差7.5个百分点(见图16)。负债存款比

18、负债存款比描述银行的融资结构,该比例越高,说明银行融资对于存款的依赖程度越高。一般来讲,存款是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2012年年底,城商行负债存款比均值为79.9%,比2011年年底的82.5%下降2.6个百分点。从不同规模区间来看,资产规模处于1000亿元到5000亿元之间和大于5000亿元的负债存款比低于城商行的平均水平,其他规模区间城商行负债存款比高于平均水平(见图17)。其中,资产规模处于1000亿元到5000亿元之间的城商行负债存款比最低,但2012年只有处于该规模区间的城商行负债存款比率比2011年有所增长。从不同地区情况看,东部地区城商行负债存款比最高,西部地区最低,且低于城商行平

19、均水平(见图18)。2012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商行存款负债比都比2011年有所下降,降幅最大的是西部地区。贷款集中度贷款过于集中不利于分散个别客户、行业性和地区性风险。贷款集中度一般通过最大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集中度两个指标来衡量。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贷款集中度高是城商行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集中度比较高。2012年,城商行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率均值为6.2%,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率均值为41.1%,远高于同期大型商业银行的5.3%和24.8%。在一些城商行的最大十家贷款客户中,大部分都

20、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从不同规模城商行贷款集中度看,资产规模较大的城商行贷款集中度较低。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元的三家城商行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例平均值是4.9%,最大十家客户贷款集中度均值是25.2%,大大低于全体城商行平均水平。资产规模处于500亿元到1000亿元之间的城商行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例均值是5.4%,低于资产规模处于1000亿元到5000亿元之间的城商行的5.7%,但前者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均值为36.3%,略高于后者的36.0%(见图19)。此外,资产规模处于100亿元到500亿元之间的城商行的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例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的均值都高于全体城商行平均水平(见图19)。图

21、20显示,从分地区情况看,中部地区城商行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例均值最大,为6.4%,高于东部地区的6.2%和西部地区的5.9%。西部地区城商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均值最高,为44.6%,其次是东部地区的40.6%和中部地区的38.8%。盈利状况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受经济环境以及一些地区和行业因素的影响,2012年银行业盈利水平比2011年有所下降。2012年城商行利润总额持续增长,尽管增速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增幅比2011年有所下降。2012年城商行实现税后利润共计1368亿元,较2011年增长26.5%,增速高于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20.7%和全部商业银行的19.0%,但增长率低于2011年的

22、40.4%(见图21)。2012年,城商行利润总额在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润总额中的比重由2011年的8.6%增加至9.0%,在全部商业银行利润总额中的比重由2011年的10.4%增加至2012年的11.0%。从盈利能力变化趋势来看,2012年城商行盈利能力与2011年相比基本持平,但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2012年,城商行资产利润率略有增加,由2011年的1.21%增加至1.22%,资本利润率则略有下降,由2011年的18.9%下降至18.6%。2007年2012年,城商行的资本利润率一直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以及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的资产利润率尽管有所增加,但近两年也低于银行业平

23、均水平和大型商业银行(见图22和图23)。图24数据显示,从2012年不同规模城商行盈利能力的表现看,资产规模处于100亿元到500亿元的城商行的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分别是1.57%和20.53%,其资本利润率水平高于其他规模区间的城商行和城商行平均水平。资产规模处于500亿元到1000亿元之间、处于1000亿元到5000亿元之间和大于5000亿元的三家城商行的资本利润率依次增大,但资产利润率则依次减小。其中,资产规模处于100亿元到500亿元之间和大于5000亿元的城商行的资本利润率均值高于城商行平均水平。从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元的三家城商行来看,2012年三家银行净利润合计262亿元,

24、占144家城商行净利润的19.2%。2012年,北京银行实现税后利润总额达到116.7亿元,占全部城市商业银行税后利润的8.5%,占比比2011年下降近一个百分点。2012年江苏银行的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列三家银行之首,分别为1.21%和22.7%。图25显示,从分地区情况看,中部地区城商行资产利润率均值最大,为1.62%,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城商行资产利润率均值依次是1.52%和1.29%。西部地区城商行资本利润率均值为22.34%,高于中部地区的21.10%和东部地区的17.48%。成本控制成本收入比是银行成本控制能力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它揭示了银行为每一单位的营业收入支出的成本。成本收入

25、比越低,说明银行单位营业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银行的获利能力越强。近年来,城商行的成本控制能力有所提升,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仍然存在。2012年,城商行成本收入比均值为32.8%,较2011年下降1.2个百分点,但高于同期5家大型商业银行的31.3%。图26数据显示,从不同规模城商行情况看,2012年资产规模大于5000亿元的三家城商行成本收入比均值最低,为30.8%,低于全部城商行和大型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成本收入比均值最高的是资产规模处于1000亿元到5000亿元之间的城商行,达到33.7%,比资产规模大于5000亿元的三家城商行高出将近3个百分点。资产规模处于500亿元到1000亿元之间的城

26、商行成本收入比均值为31.9%,低于全部城商行平均水平,资产规模处于100亿元到500亿元之间的城商行成本收入比为32.8%,与全部城商行平均水平持平。城商行成本收入比与资产规模之间并不存在线形关系。这可能与处于不同资产规模区间的城商行执行不同的发展战略有关,而资产规模处于同一区间的城商行需要做一些类似的活动和投入。从分地区情况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商行成本收入比均值依次下降,最高的东部地区和最低的西部地区之间相差超过5个百分点(见图27)。其中,东部地区城商行成本收入比为35.1%,高于城商行平均水平,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商行成本收入比分别是31.1%和29.9%,低于城商行平均水平。地

27、区之间成本收入比的差异可能反映了地区间银行业竞争程度不同。换言之,东部地区银行业竞争激烈,东部地区城商行为获得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等量收入需要在营销、网点和电子银行建设、系统维护和升级以及人员费用等方面支付更多成本。收入结构利息收入占比高是国内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一个普遍特征,城商行也是如此。尽管近年来国内银行业一直在推进业务创新和综合化经营,但非利息收入占比低的现象仍然存在。2012年,城商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的平均值为82.9%,比2011年的85.2%有所降低,但高于同期大型商业银行的77.4%和A股16家上市银行的82.1%;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均值为4.2%,较201

28、1年略有下降,并且显著低于大型商业银行的18.2%和A股16家上市银行的14.9%。从不同规模城商行收入结构看,资产规模大于5000亿元的三家城商行的利息收入占比以及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比的均值分别是89.3%和8.7%,均高于处于其他资产规模区间的城商行和城商行平均水平。图28显示,资产规模越大,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比越高,资产规模大于1000亿元的城商行的利息收入占比也高于资产规模低于1000亿元的城商行。从分地区情况看,东部地区城商行利息收入以及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比均值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以及城商行平均水平,分别是86.0%和4.3%。中部地区城商行利息收入占比均值略高于西部地区,二者均低

29、于城商行平均水平,但西部地区城商行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比均值与城商行平均水平保持一致,稍高于中部地区(见图29)。城商行发展动向尽管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GDP比2011年增长7.8%,但增速为1999年以来最低值。外需不振、国内经济增速下滑导致不良贷款问题抬头,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双上升,而且地区差异显著。银行业竞争有所加剧,价格竞争、免费策略等竞争行为大面积发生。随着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在国内兴起,城商行也逐步认识到服务高净值客户的重要性。不良贷款双升2012年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比2011年稳中有降,但不良贷款余额有所增加。截至2012年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仍然保持

30、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1.78%降至1.56%,但不良贷款余额较2011年增加了234亿元,达到1.07万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比2011年稍有减少,降至0.95%,但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了647亿元,达到4929亿元。尽管2012年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质量仍然保持稳定,但是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差异加大。根据银监会年报信息,从分行业情况看,2012年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汽车、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及地质勘查业的不良贷款率较2011年有所上升。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不良贷款余额增加507亿元,不良贷款率由2011年年底的1.16%增加至1.61%,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增加316.8亿元,不良贷款率从2011年

31、年底的1.54%增加至1.60%。从分地区情况看,东部地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由2011年年底的0.9%增加至2012年年底的1.0%,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有下降(见图30)。地处东部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五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有增加。其中,浙江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增幅最大,由2011年的0.91%增加至2012年的1.68%,不良贷款余额净增加403亿元。紧接长三角地区的安徽和江西两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亦有所增加。尽管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仍然保持在风险可控的水平上,但受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地区性金融风波的影响,东部地区一些城商行不良贷款问题有所恶化。其中,福建省城商行

32、不良贷款率均值为1.28%,浙江省为1.07%,江苏省为0.90%,均高于东部地区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平均水平。2012年年报显示,浙江嘉兴银行2012年末贷款总额为200.96亿元,不良贷款余额3.59亿元,比年初增加了2.03亿元,增幅高达131.16%,不良贷款率达到1.78%,比年初上升0.8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减少至173.18%,同比下降152.41个百分点。温州银行2012年底各项贷款余额449.71亿元(含贴现),不良贷款余额6.07亿元,比年初增加2.45亿元,不良贷款率增至1.35%,比年初上升0.3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55.53%,比年初下降26.37个百分点。金华银行

33、2012年不良贷款2.60亿元,较年初增加0.82亿元,不良贷款率1.23%,比年初增加0.24个百分点。浙江民泰商业银行2012年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有所上升,不良贷款率从2011年的0.75%增至1.19%。浙江稠州商业银行2012年不良贷款余额4.43亿元,较年初增加2.41亿元,不良率1.06%,较年初上升0.4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36.39%,较2011年末有所下降。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由2011年底的0.51%增加至2012年末的0.80%,不良贷款余额由2011年末的1.44亿元增加至2012年底的2.82亿元。2012年,三家上市城商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也

34、是双双上升。北京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9.44亿元,较年初增加8.09 亿元,不良贷款率0.60%,较年初上升0.07个百分点。宁波银行(002142,股吧)不良贷款余额11.09亿元,比年初增加2.76亿元,不良贷款率0.76%,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南京银行(601009,股吧)不良贷款余额10.44亿元,比年初增加2.41亿元,不良贷款率0.83%,比年初上升0.05个百分点。临近长三角地区的江西和安徽两省城商行不良贷款也发生了“双升”现象。江西省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均值0.95%,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江西南昌银行2012年不良贷款率达到1.56%,比2011年底增加0.28个百分点,不

35、良贷款余额由2011年末的4.33亿元增加到6.41亿元。尽管徽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但该行2012年底不良贷款余额9.49亿元,较年初增加2.95 亿元,不良贷款率0.58%,较2011年底提高0.1个百分点。从具体银行来看,不良贷款的产生既有外部环境恶化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银行的业务战略、客户结构、贷款技术、风险偏好、风险控制能力以及贷后管理能力对于不良贷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因素也是银行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地方。大部分城商行年报都将不良贷款问题的向坏发展归因于外部环境恶化,但这种看法值得商榷。以同样地处长三角地区的上海银行来讲,2012年上海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2.64

36、亿元,较年初减少0.1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4%,比2011年底减少0.14个百分点,同时拨备覆盖率从2011年底的277.76%提高到285.58%,不良贷款仍然保持“双降”。近年来,城商行在拓展中小微型企业业务方面表现出较大的积极性。发展中小微型企业贷款对银行自身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要求较高。即使是中小微型企业业务发展较为先进的民生银行(600016,股吧)2012年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也出现了大幅反弹,2012年该行中小企业金融事业部贷款余额1260.76亿元,比2011年末增加208.59亿元,增幅19.82%,不良贷款率从2011年底的0.69%增加到1.55%。随着金融脱媒和

37、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业特别是中小型银行,将进一步增加在中小微型企业信贷市场的发展力度。城商行可能不得不增加风险容忍度,不良贷款率可能会发生系统性的提高。市场竞争加剧近年来,银行业竞争日趋加剧。首先是银行业存款竞争加剧。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受制于网点、品牌、声誉等因素的限制,吸收存款的难度很大。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人民银行两次调整利率浮动区间,允许存款利率最高可上浮10%,贷款利率最大可下浮幅度为30%。大部分城商行同时上调各期限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市场化也给城商行带来很大冲击。2013年7月20日起,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大客户拥有较高的议价实力,包括城商行在内的中小银行受

38、到的影响将更为显著,城商行的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互联网与金融业之间的融合正在从银行业外部增加银行业竞争。一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繁荣发展“侵入”银行业支付结算业务领域。自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人民银行累计发放第三方支付机构牌照250家,还有一批机构正在提出申请或计划提出申请。根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3),2012年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已超过10万亿元。二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为客户提供账户余额增值服务,进一步增加这些账户对银行存款账户的替代。与支付宝的余额增值账户相比,银行存款账户和理财账户在客户在线购物支付方面显然处于更加不便利的地位。一旦第三方支付与货币基金的结合大面积

39、铺开,或者有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账户出现,或者账户的功能进一步完善,那么银行业存款将面临更大的分流压力。对于以中小客户为主的城市商业银行而言,这种压力将会更大。三是大数据时代来临,网络贷款以小额贷款为起点,冲击银行业贷款业务。大部分城商行以小额贷款为主,受到的冲击将会更大。银行业已经切身感受到(移动)互联网对于信用中介过程和服务方式的影响。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600036,股吧)等大中型银行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互联网金融。在城商行方面,2012年,北京银行中关村(000931,股吧)分行与全球网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推出中小微型企业网络贷款模式。此外,一些银行逐步

40、开始借助网络发展小额贷款、消费贷款等不同类型的贷款,拓展移动金融服务,发展网络银行和手机银行,计划推出远程智能柜员机和建立网上商城。为了留住客户,部分中小银行实施让利政策,下调了一些收费水平,取消了部分收费项目。银行收费透明度较低,而且其中不乏一些违规收费行为。2012年1月2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决定对银行业不规范经营行为进行专项治理,要求收费服务满足“合规收费、以质定价、公开透明、减费让利”四个原则。银行业对收费服务价目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检查和调整,一些银行相继打出免费策略。比如自2012年4月23日起,江苏长江商业银行取消了金融业务涉及到工本费、跨行汇款免

41、手续费、银行承兑汇票查询费、签发手续费、银行卡和印鉴的挂失手续费、邮电费和电子汇划费等账户类和结算类业务和服务费用,针对小微企业实行“全免费”。此外,2012年一些城商行推出银行卡“全球全免费”服务策略,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刷卡消费越来越流行和普及,银行卡收费项目复杂多样成为人们批判的对象。国家发改委和人民银行2012年表示要对银行卡刷卡手续费进行调整。城商行积极主动调整自己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比如,重庆三峡银行于2012年推出银行卡“全球全免费”策略。当前,桂林商业银行、广东华兴银行、华融湘江银行、成都银行、长安银行、长沙银行等多家城商行都实行了“全球取款免费”策略,只要是在带有银联标识的AT

42、M机上取款均免收手续费。2013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优化和调整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的通知,下调了餐娱类、一般类、民生类、公益类刷卡消费手续费,其中餐娱类下调幅度最高达到37.5%。未来,迫于竞争压力,很可能将有更多发卡机构加入银行卡刷卡消费免收手续费的行列。掘金私人银行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始于2007年。截至目前,已有19家银行成立了私人银行部门。城商行进入私人银行业务领域主要发生在2012年。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吉林银行、杭州银行等四家城商行均于2012年启动私人银行业务。包括于2011年开始开展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的青岛银行,截至目前,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城商行已达到5家。北京银行于20

43、11年正式启动私人银行业务,正式组建私人银行部则是在2012年3月31日。2012年北京银行还相继成立中关村、深圳、杭州3家私人银行中心,形成了零售客户的三级管理与服务模式。北京银行在财富管理领域正式建立起“超越财富”、“私人银行”两大财富管理品牌,以及“理财中心”、“财富中心”、“私人银行中心”三级财富管理体系。2013年6月13日北京银行正式发布私人银行专属借记卡。北京银行表示,其私人银行致力于依托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打造“从私人到法人”的无边界服务。上海银行于2012年4月26日组建私人银行部。截至2012年年底,上海银行管理客户资产达到25.6亿元。2012年5月18日,吉林银行

44、在该行大连分行成立两周年之际,在大连设立该行首家私人银行。杭州银行私人银行正式成立于2012年10月26日。中国银行业私人银行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进一步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组织设计、私人银行业的差异化、客户认知、人才储备、考核体系、服务模式、品牌声誉等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这些问题更为严峻。城商行在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优势在于更加贴近客户,更加便于管理客户关系,但在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和全球性的财富管理服务方面将处于不利的地位。城商行私人银行的服务模式需要更高程度的开放性,它们在私人银行品牌培育、人才积累、客户积累、私人银行业务与贵宾理财业

45、务的差异化等方面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城商行转型发展城商行进一步发展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和难题。特别是,当前中国银行业经营环境和监管政策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相比于其他商业银行,城商行面对的压力和挑战更大、更严峻。正如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3年城市商业银行年会上所讲,“当前城商行发展进入关键期,突破口就在转型”。特色化发展特色化首先体现在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位上。在这一点上,监管部门对城商行的要求一直是比较明确的。监管部门要求城商行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的市场定位。在实践中,城商行对自身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的理解和认识一直都是存在一些模糊之处的。2011年以来,监管部门重新审视了

46、城商行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问题。银监会2011年报提到城商行的发展思路应是“立足本地、服务小微、打牢基础、形成特色、与大银行错位竞争”。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2年陆家嘴论坛(官方站)上指出,“小银行应努力发展成为立足于本地发展、立足于特色经营、立足于实体经济、立足于小微企业的社区性金融机构,真正服务于地方经济”。城商行的定位可以从“客户竞争地产品”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确定客户、竞争地和产品的最佳组合。在客户定位上,大部分城商行需要坚持服务中小微型企业和服务市民。监管部门鼓励城商行加大服务中小微型企业的力度,并在发行小微金融债、设立小微专营机构、实行小微贷款差别化监管等方面继续给予支持。中小微型

47、企业客户定位需要进一步细分,以确定目标客户群体。细分可以发生在银行层面,也可以发生在分支行层面上。具体业务的开展需要充分利用中小微型企业社区和集群的力量,围绕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高度重视与中小微型企业以及中小微型企业商会或协会等合作伙伴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比如,华融湘江银行坚持“小、精、专、新、特”经营特色,根据中小微型企业集聚共生的原理,创新行业模式化解决方案,通过模式化批量开发客户资源,推出“易易贷”小微企业专署服务品牌,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付结算和增值服务,开发了物业贷、循环贷等通用型产品以及“给力贷”、“快捷贷”、“信用贷”、“信义贷”等特色化产品。再比如,包商银行为不同类别

48、的客户分别设计了“商赢宝”、“包时节”、“好贷”、“诚信”、“富农保”等五个系列15种小微企业贷款产品,贷款金额从3000元到100万元,贷款期限从三个月到两年,还款方式灵活,贷款审批一般只需37个工作日。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繁荣,一些城商行可以考虑与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发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改善中小微型企业服务效率。在区域定位上,除了几家规模较大的城商行可以选择发展成为全国性甚至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银行,大部分城商行都需要坚守自己的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经济。这与城商行之间差异性日益显著是一致的。2011年监管部门限制城商行跨区域经营之后,城商行在做深做精本地市场方面投入了更多精力。大部分城商行都提出了要推进网点转型升级,提高基层网点的营销和服务能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大部分城商行可能需要发展成为区域性银行、社区银行或专业银行,扎根当地,培育特色。在产品定位上,城商行需要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发展关系型银行业务。在过去30多年的国际银行业实践中,关系型银行业务在银行业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国际银行业越来越以交易为基础。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表明,国际银行业在使用货币市场资金等非存款负债、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等方面过于激进了。关系型银行业务比交易型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