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3701995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见了亲人》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再见了亲人》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再见了亲人》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再见了亲人》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见了亲人》 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设计方案课程魏巍的再见了亲人课程标准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从整体入手,把握文本的精神实质,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厚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采用以读促学的方式体会。教学内容分析本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真挚情谊。课文感情真挚,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在表达方式上颇具特色。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雪中送炭”“同归于尽”及了解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2、在朗读课文中,感悟祈使句、反问句等就是在文中表达情感的特殊作用,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情感。3、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体会中朝两国用鲜血凝成的伟大

2、友谊。学习目标学习文章叙事抒情相结合,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大体了解文章内容,了解两国人民送别的情景,对人物形象有初步感知,但对于两国那种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学生不容易理解,这还需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重点、难点重点:借助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难点:学习课文通过几件具体事例来表达一个中心的写作方法。教与学的媒体选择抗美援朝的背景资料,制作教学课件课程实施类型偏教师课堂讲授类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备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活动步骤序号1一、回顾课文,创设情境1、课文中写到哪些亲人?

3、2、从题目看,课文主要写什么内容?3、导入,走进文本。2二、整体感知,梳理事件1、自由朗读1-3段,课文写了哪几件事?2、出示“大娘送打糕”课文片段,从中感受到什么?理解这个段落中的重点句子。3、学生自学课文第2、3段,体会文段中的思想感情。4、用表格的形式,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三、学习感悟,体会写法1、 这三个自然段的段与段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2、 引导学生感受最后三个段表达的强烈思想感情4四、直抒胸臆,升华情感5五、总结6六、小练笔及作业教学活动详情教学活动1:整体感知课文活动目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继续学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的一般方法。解决问题

4、概括大娘、小金花和妈妈、大嫂分别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中情技术资源多媒体课件,运用图片出示内容常规资源果本活动概述1、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习第一段,画出你认为的关键词语和让你感动的地方。2、出示“大娘送打糕”课文片段。想想:大娘是在什么情况下送的?结果怎么样?3、学生自学2、3段,体会思想感情。4、学生根据1-3段合作完成表格教与学的策略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反馈评价多数学生能较准确的概括出事情的发生,发展及结果。教学活动2:写作手法活动目标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解决问题这三个故事在表达上的特点以及课文的最后三个段落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技术资源多媒体课件常规资源图片,课本活动概述1、 仔细想想课文里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的故事都很感人,那么是不是朝鲜人民就只是这三个人有感人的事吗?(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的事呢?)。2、 想想这三个故事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3、 精读课文最后三个段,体会文章感情的升华。“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教与学的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反馈评价学生对用概括的手法写全体,要多加强训练评价量规根据学业评价来看学生是否掌握本课内容其它参考书鼎尖教案和智慧课堂好学案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