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至桐柏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704961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110 大小:1,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作至桐柏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焦作至桐柏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焦作至桐柏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焦作至桐柏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焦作至桐柏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焦作至桐柏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作至桐柏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 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焦作至桐柏高速公路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两阶段初步设计图纸、施工合同文件。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4、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2005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6、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G E41-2005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8、交通部颁布的现行技术规范、试验规程及验收技术标准等。9、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质量体系文件。1.2编制原则1、在充分尊重和理解招标文件、施工合同精神,在详细阅读施工图的

2、前提下,编写本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严格按照质量承诺、安全生产承诺及合同工期、业主下达的进度计划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和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措施、安全保证体系、安全控制措施的编制; 3、按照本合同段的地理位置、实际地形条件及当地的外部环境进行施工组织计划地制定;4、结合我公司的综合实力和技术特点制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5、主要分项分部工程和关键工序之间的协调与衔接事宜,在编制过程中要进行技术措施的充分论证,选择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与施工安全目标的实现;6、制定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水土保持。二 工程概况及特点2.1工程概况焦作至桐柏高速公路是河南省境内纵贯南北

3、的又一条重要运输大通道,也是河南省高速公路网“686”规划中6条南北路中的一条。泌阳段是焦桐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区,由北向南纵贯驻马店地区西部。焦作至桐柏高速公路泌阳段设计全长44.219KM。我项目部所在的焦作至桐柏高速NO.6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124+600,终点桩号K130+000,长度为5.4 KM,位于泌阳县付庄乡和贾楼乡境内。路线起点位于焦桐高速泌阳段NO.5合同段终点(K124+600)杨庄东。在江庄西下穿省道234后建白云互通式立交,南行经过黄连树岗至邱庄,再上跨省道234后至看花楼。继续南行跨越夏庄河后再跨越贾楼乡西侧的贾楼河支流,设贾楼河号大桥,继续南

4、行到达本合同段终点。该段按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设计,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指 标1地形重丘区2行车速度120km/h3路基宽度28m4路面结构形式沥青砼路面5行车道宽233.75m6中央分隔带宽1.5m7硬路肩宽20.75m8土路肩宽20.75m9桥梁设计荷载公路级2.2施工内容本合同段的主要工程量如下:1、路基土石方共计1007298m3挖方:296962 m3,包括挖土方173857 m3,挖石方123105 m3。填方:710336 m3 。2、桥梁:主线桥梁5座,K127+092.5大路庄中桥,K128+275看花楼分离式立交,K128+555夏

5、庄中桥,上部结构均为316m空心板;K127+635.745大马庄分离式立交,上部结构为40+65+40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K129+245贾楼河号大桥,上部构造为525m预应力组合箱梁。改路天桥:K125+200驻泌路分离式立交1座;K125+550大路庄天桥1座,上部构造为30+39+30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K129+691贾楼分离式立交1座,上部构造为12+20+20+12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桥梁下部基础采用灌注桩,柱式、肋式、薄壁墩墩台,其中:基桩203根;承台系梁30个,立柱66根,盖梁80座,预制箱梁40片,预制空心板180片,现浇箱梁31孔。 3、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通道:1

6、9道(包括K127+834 钢筋砼拱涵)。4、K125+958.504白云山互通立交1座。2.3沿线自然条件本项目所在地地貌类型较为多样,属于组合型地貌类型。路线穿越的地貌类型主要是:垄岗及丘陵山地、山前平原、河谷三种,海拔130240米之间。本合同段位于低山丘陵区,地面标高一般为140200米左右。本项目所在路段地处内陆之中,为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热同期,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4.6,极端最低气温-20.5,极端最高气温41.5,最冷月平均气温1.1,最热月平均气温27.9。年平均降水量960,降水四季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夏季7、8月

7、份。年均日照时数19552283小时,历年平均风速2.54.2米/秒。本合同段区域内地下水随地貌不同,埋深也不同。水质较好,地下水一般可以直接作生活用水和工程用水,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本项目地形相对有一定起伏,山丘由于长期受剥蚀呈浑圆状,山岗地花岗岩直接出露,破碎不严重,呈大块状,强风化带一般厚13米,下部为弱风化层。洼地及局部山坡堆积有中更新统褐黄色硬塑状亚粘土及亚砂土夹碎石,厚0.53米。河谷地带岩性主要为深灰色、褐黄色硬塑状亚粘土及亚砂土,一般厚56米,地下水受河水影响,一般水位较高。本合同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05,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度。三 施工组织方案 3.1施工组织机构本项目

8、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采用矩阵制的组织形式,严格按照项目法施工的原则组织施工。本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人,党支部书记一人,总工程师和质检副经理各一人,并设置工程部、合同部、质检部、财务部、试验室、材料设备部、协调部、行政后勤部等职能部门。项目经理职责:贯彻我单位质量方针与目标,合理配置工程资源;任命项目经理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指挥施工队伍全面履行工程合同条款;审批项目材料设备采购计划;参加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评审工作;批准并落实各项施工计划的实施;定期召开质量、安全会议,组织质量检查,对项目的工程质量与安全负首要责任;项目总工程师职责全面负责本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各项技术规范和规定;主持

9、与参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审核;主持项目施工图纸会审、现场核对和技术交底工作,负责组织开工前的恢复定线工作;负责本项目技术攻关、技术难题解决,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协助项目经理搞好工程施工质量,对不合格工程提出技术处理措施;参加项目交、竣工验收工作,主持竣工资料的编写、整理、归档工作。项目质检副经理职责对项目现场质量管理全面负责,协助项目经理定期召开质量会议,并通报质量情况;提出项目检验、试验人员和试验设备配备方案;参加不合格工程的评审与处置,主持纠正措施的验证;参加内部工程的质量检查、验收,竣工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合同部职责在项目经理领导下,主动、全面、有效地履行合同,并签定相应的

10、管理合同。按合同规定,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送工程进度计划和工程进度报表,及时办理工程验收,搞工程计量和工程价款结算签证。按合同规定,及时办理工程变更费用和补偿的各种手续,办理工程调价和新增项目的单价报批工作。按规定程序及时办理工期索赔,费用索赔及保险金索赔工作,包括收集资料、提交索赔报告、进行索赔谈判和办理费用补偿等工作。搞好合同管理台帐工作。工程部职责参加业主组织的设计交底、现场核对工作;参加内部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计划编制、技术交底、恢复定线工作;办理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办理设计变更工作;参加工程内部交验以及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协助项目总工程师搞好现场技术管理工作。质检部职责主

11、持工程的施工过程质量检验,协助项目总质检工程师搞好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审核本工程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进货检验和试验的复试结果;负责对一般不合格工程的评审、处置及监督纠正。材料设备部职责负责材料调查并组织进场工作;负责施工机械设备按计划进场;负责施工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按计划采购进场并进行数量验收;负责施工设备的保养、维修及设备的调度管理工作。试验室职责负责施工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进货检验、试验及复试工作;负责各种混合料的配比试验工作;实施施工过程、内部验收中的试验工作;负责试验设备的校验、使用与管理工作。协调部职责搞好与当地政府、农民的施工协调工作;搞好现场文明施工工作,抓好宣传、报道工作

12、。3.2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场地依照“布局合理、方便施工、交通便利、水电供应齐全”的原则进行选位。根据本标段合同工期和工程量要求,结合现场具体情况,为充分发挥动态管理,弹性机制,灵活组织,实现平行、流水、交叉作业。本工程组建了十个专业队,其中包括土方施工队三个,桥梁施工队三个,涵洞通道施工队三个,梁板预制专业队一个。土方施工一队:负责K124+600K126+600段方包括白云山互通立交区的软土地基处理,路基土方挖、填施工,桥涵台背回填施工,路基的防护排水施工。土方施工二队:负责K126+600K128+275主线段软土地基处理,路基土方挖、填施工,桥涵台背回填施工,路基的防护排水施工。土方施工

13、三队:负责K128+275K130+000主线段软土地基处理,路基土方挖、填施工,桥涵台背回填施工,路基的防护排水施工。桥梁施工一队:负责K125+200驻泌路分离式立交桥以及白云山互通立交区内的K125+550大路庄天桥、AK0+116.287匝道桥的基础及下部构造、上部构造现场浇筑、桥面系及护栏施工。桥梁施工二队:负责K127+092.500大路庄中桥、K127+637大马庄分离式立交桥及K128+275看花楼立交桥的基础及下部构造、上部构造现场浇筑、桥面系及护栏施工。桥梁施工三队:负责K128+555夏庄中桥、K129+245贾楼河号大桥及K129+691贾楼分离式立交的基础及下部构造、

14、桥面系及护栏施工。 涵洞通道施工一队:负责我标段起点K124+600至白云山互通立交区起点K125+500内所有涵洞通道施工。 涵洞通道施工二队:负责我标段白云山互通立交区内K125+500K126+600所有涵洞通道施工。 涵洞通道施工三队:负责我标段白云山互通立交区终点K126+600至我标段终点K130+000内所有涵洞通道施工。预制场专业队:承担我标段组合箱梁、空心板的预制安装任务。经理部设在主线K128+000左侧150米处的邱庄村,紧靠S234省道,交通便利,地点适中,便于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及时迅速到地达施工前线,开展工作,沿线不再下设项目部所属工区。项目经理部占地5000m2,新

15、建彩钢房28间,租用当地房屋36间。经理部院内做了适当硬化及绿化,干净美观。院内设置200KVA变压器一座,供经理部办公和生活用电。院内挖2眼直径1.4米深20米的井供生活用水。(详见项目经理部平面布置示意图及经理部临建工程数量表)本项目的工地试验室按高速公路临时检测资质标准设置,工地试验室设在项目经理部院内,配备先进齐全的试验室仪器设备。工地试验室建筑面积为200多平方米,分为办公室、水泥及砼室、化学分析室和养护室等。室内地面用混凝土硬化,墙壁用涂料进行粉刷,操作台贴瓷片,内装空调、加温、干燥、除尘等装置,使试验室环境达到监理工程师要求标准。我标段拌和站、砂石料堆放场设在主线K126+700

16、右侧200米处,该位置紧邻S234省道,现场地形较为平坦,交通组织便利,北侧300米处有高压线架设,地下水取用较易,砌筑10m*10m*1.5m的水池用于储水。拌和站内修建两座拌和能力均为60m3/h的砼拌和站,各种集料的配给均采用电脑控制,自动计量。拌和站内设置四个100吨的水泥罐,每个搅拌机配套使用两个水泥罐,保证水泥供应。拌和站占地面积约12000m2,采用20cm厚山体石垫层+20cm厚C25砼进行硬化处理。砂石料堆放场设置在搅拌站南侧,分四个存料区,1-3石子区、1-2石子区、0.5-1石子区及中砂存放区,。在相邻两种材料之间砌筑水泥砖墙分隔,砖墙厚37cm,高150cm。料场面积比

17、较大,便于我们积极备料,保证材料供应,在天气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能迅速形成大干高潮。料场内配置洒水车,及时对场地进行洒水降尘,并对石料用彩条布进行覆盖,避免石料被沙尘污染。出入拌和站的道路建7m宽, 100m长,并进行硬化处理,先铺筑一层20cm厚山体石,再铺筑15cm厚1-3cm碎石,保证原材料和混凝土运送畅通无阻。 预制场设在拌和站东侧,与拌和站毗邻,方便混凝土供应。预制场共占地12640m2,主要分梁板预制存放区、钢筋存放加工区、生活办公区。预制场设置箱梁预制台座3个,箱梁存梁台座3排;空心板预制台座3道,空心板存放台座2排。龙门架轨道宽22米,长度260米。轨道东侧设置钢筋加工场,场地

18、长80米,宽20米,采用15cm厚C25混凝土硬化。预制场内修建办公生活彩钢房12间、活动板房20间。预制场承担我标段180片16m空心板及40片25m箱梁的预制任务。(详见拌和站、预制场平面布置示意图及临建工程数量表)为施工方便,各桥梁、涵洞通道施工队伍的生产生活区就近设置在各自负责的工程范围内,钢筋、模板加工场设在生产区内,所有钢筋操作场地用10cm厚C25混凝土进行硬化。3.3工程用水本合同段所经过地段地下水水质较好,可直接作为工程用水,但从已挖成的几眼井证实地下水主要为地表径流渗入地下所形成,涌水量小。鉴于此,我们要采取更完善的取水措施确保工程用水。在拌和站场地内,挖一眼直径1.5m深

19、18m的井,同时砌筑10m*10m*1.5m的水池用于储水,如遇干旱季节或其他原因造成井水不能取用时,便利用水车去附近河流拉水运至拌和站水池,确保搅拌机正常运转及前台混凝土正常浇筑。预制厂内用冲击锤打一眼直径0.6m深17m的井,供预制梁板养生及压浆用水。桥涵结构物工程用水可在施工场地就近选址挖井,用水泵取水。3.4输电线路及变压器布置预制场、拌和站架设有专一输电线路,设315KVA变压器,并配有250KVA发电机一组。经现场实地考察,桥涵结构物施工现场还需安装4座200KVA变压器,详见下表。变压器布置序号设置位置距离高压线兼顾结构物1K124+850450m驻泌路分离立交,K124+888

20、涵洞,K125+401涵洞2A桥0#桥台处500mA匝道桥,互通立交区内的7道涵洞 3K127+270330m大马庄立交、大路中桥、K127+288涵洞、K127+834拱涵4K128+400350m夏庄中桥、看花楼分离立交桥、K128+031通道、K128+138.5涵洞、K128+768涵洞3.5施工便道修建方案我标段从起点至K125+186.153驻泌路分离式立交便道设置在路线左侧,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我标段与No.5标段接合处,No.5合同段施工便道设置在路基左侧,保证相邻标段相交处便道尽量同侧,保证便道畅通无死角;二、我标段K124+900路基右侧有一水塘,水塘面积较大,路基占其

21、一角,如便道设置在右侧,便道在此处的处理难度将非常之大。综合考虑K124+600125+186.153段,主线便道设置在路线左侧。便道至125+186.153驻泌路分离式立交处,便道改至路线右侧,并直至我标段终点。而且125+186.153K127+637段S234省道也在路线主线右侧,我标段拌和站、预制场在K126+700处路线右侧200米,这样设置有利于拌和站、预制场进料,有利于从拌和站往前台运送混凝土,有利于预制梁板的安装,便道布置较合理。施工便道至K129+245处到达贾楼河号桥处,贾楼河为季节性河流,枯水期几乎断流,而汛期最高水位可达2米左右。为保证施工便道全线贯通及防雨防汛需要,我

22、们在主河道处修筑漫水式便桥,主河道便桥结构为22m的漫水桥,桥墩及其基础采用M10浆砌片石,墩顶采用C25现浇钢筋混凝土台帽,C30现浇钢筋混凝土盖板。便桥两侧也就是河滩处的便道填筑砂砾石并分层压实,边坡采用M7.5浆砌片石挡土墙防护,在便桥背水一侧挡土墙基础处修建厚20cm、宽80cm的缓冲带,以减轻漫水下落时对基础的冲刷。便桥及便道必须保证在汛期的时候能安全度汛,非汛期的时候各种机械车辆能安全通行。河滩处便道挡墙砂浆勾缝要严密,防止汛期河水冲刷,便道顶面为20cm厚砼路面。便道、便桥结构尺寸详见后附图。主线施工便道宽6m,填方段设在征地界和路基边坡坡脚之间,便道结构下层定为30cm马砂,上

23、层为20cm厚泥结碎石;硬质土挖方段根据地形开挖后直接作为行车便道。便道在填方地段应保证和路基同向2%的横坡,同时在临近征地界的一侧设置排水沟和挡水埝。挖方段施工时保证行车便道要与路线纵坡一致,便于排水,防止路基积水。施工便道如遇稻田、沼泽地段采用换填砂砾法进行处置,而后按照正常段进行便道施工,下层20cm厚马砂,上层为20cm厚泥结碎石。填方段便道工程数量见下表:项目单位工程数量备注马砂m3(5400+1200)6.50.3=12870白云山互通立交区便道长度1200米泥结碎石m3(5400+1200)6.50.2=8580换填砂砾m33006.51.0=1950K124+700K125+0

24、00段稻田主线便道沿线还经过数处沟渠,为保证地方水系畅通,在便道与沟渠交汇处埋设钢筋砼涵管,同时保证管顶填土厚度及宽度,能保证各种机械设备安全畅通。涵管具体位置及工程数量详见附表。施工便道埋设圆管涵工程数量序号名称内径(m)数量单根管长(m)长度(m)备注1K124+888处1.062122K125+401处1.062123K125+998.5处1.0102204K126+188.5处1.082165K127+092处1.0122246K127+288.5处1.082167RK127+538处1.0122248K127+635.745 大马桩3#台处1.0122249K127+834处1.08

25、21610K128+188.5处1.0621211K128+555处1.016232埋设两排 每排4节合 计1042083.6施工人力部署本合同段拟投入管理、施工人员约400人,其中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40人;土方一队管理人员10人,施工人员20人;土方二队管理人员10人,施工人员20人;土方三队管理人员8人,施工人员15人;桥梁一队管理人员10人,施工人员40人;桥梁二队管理人员10人,施工人员40人;桥梁三队管理人员10人,施工人员40人;涵洞一队管理人员2人,施工人员20人;涵洞二队管理人员4人,施工人员40人;涵洞三队管理人员3人,施工人员40人;预制厂管理人员5人,施工人员50人;拌合

26、站管理人员5人,施工人员10人;在施工期间,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增减人员投入。详见劳动力供应计划表及动态直方图。3.7施工总体计划根据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文件,本项目制定以下施工计划,开工时间为2007年9月1日,全部完工时间为2008年11月30日,具体工期安排如下:2007年9月1日至10月31日完成施工准备工作;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月15日完成特殊路基处理施工;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完成路基土石方施工;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完成通道、涵洞施工;2008年4月1日至2008年11月30日完成防护与排水施工;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6

27、月10日完成桥梁基础及墩台身、盖梁施工;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6月31日完成梁板预制施工;2008年5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完成梁板安装施工;2008年6月10日至2008年10月30日完成现浇箱梁施工;2008年9月1日至2008年11月30日完成桥面、护栏施工。详见“施工总体进度横道图和网络图”四 施工准备4.1机械设备准备在机械设备进场之前,主管机械设备人员首先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投入本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工作。本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因此要加大机械设备投入,选用先进设备,满足质量、工期要求。配备合理配套、齐全的机械设备,最大限度的提高机械的利用率。路基土石方工

28、程基本确定3家劳务施工队伍,每家劳务队伍都必须进场的机械设备有推土机2辆、挖掘机1台、装载机1辆、平地机1辆、压路机2辆、自卸车10辆。桥梁工程共有9座,由3家劳务队伍负责施工,每家施工队伍必须至少进场1辆吊车,用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桥梁上部结构形式多为现浇箱梁,项目部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考虑租用混凝土泵车,加快现浇箱梁施工。预制场已建设完成,两座50T门架已安装好并经调试运行。主要机械设备进场计划见附表。4.2劳动力准备该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确保本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我单位从已完项目和即将完成项目中抽调具有修筑高速公路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了本项目施工队伍。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

29、成员、各职能部门主要管理人员、工程办公室技术人员、现场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施工员已全部到位。项目部针对诸如石方爆破、预应力张拉等关键工种制定专业培训计划,持证上岗。管理、技术、技工、劳力进场情况详见劳动力供应计划表。4.3材料准备临时工程材料由项目经理部自行采购,材料人员宜早进场,及时采购临时工程所需材料,加快临时工程建设。针对钢筋、水泥、碎石、预应力材料等主材业主统一要求,并下发材料控制准入制度的通知,推荐部分厂家或产品。一方面项目部组织材员进行材料调查,另一方面项目经理部对业主推荐的厂家或产品实行公开招标,择优选取。对中标的钢筋、水泥、预应力材料等主材立即组织运输备料。材料进场依据施工计划

30、制定,本着满足质量、保证供应、减少库存的原则,对材料进场实行动态控制。详见主要材料进场计划表。4.4技术准备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工程合同、设计文件,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由总工程师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向下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工程试验:砂石料、钢材、水泥、石灰等原材料试验。各种标号水泥砼配合比、砂浆配合比试验。工程开工报告:施工人员按计划进场,机械设备到位,材料试验、施工放样、施工技术方案完成后,由项目经理部工程部填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工程开工报告。4.5施工现场准备及时完善占地手续。对项目部及各施工队营地、临时便道等临时占地,及时会同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地

31、方政府完善占地手续并钉桩划线确定位置和范围,保障及时、顺利开工。临时设施设置。按施工组织设计抓紧临时房屋修建、施工便道拓宽、蓄水池、驻地用电、临时排水设施等的完善。保障监理工程师、施工人员和进场机械的及时进场。完善试验室。试验室及各工区试验人员及仪器设备及时就位,尽快形成试验能力,组织试验人员做好各种原材料的取样、试验工作和砼、砂浆配合比的选配工作,把住进料质量关。五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5.1工程测量施工测量总体上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具体要求如下:l 对设计单位所交付的导线点、水准点以及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l 建立满足精度要求的施工控制网;l 加密施工所需要的水准点;l 施工

32、完毕后,测定并检查施工部位的位置和标高,为工程质量的评定提供依据;l 对已完工项目进行交工、竣工测量。导线点的复测及加密:设计阶段所建立的控制网,在经复测正确时,可加以利用;放样点位不足时,予以补充加密;如原控制网测设错误或丢失,配合设计部门重新建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应根据总平面设计和施工地区的地形条件来确定,并应作为整个工程施工设计的一部分。分网时,必须考虑到施工的程序、方法以及施工场地的布置情况,利用地形图拟定布网方案,同时注意将控制点设在醒目、安全、通视的地方。当设计中线主要由导线点控制时,应必须根据设计资料认真搞好导线复测工作。导线复测采用全站仪,复测前应到专业部门进行检验、校正

33、。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需进行加密,确保施工全过程相邻导线点间相互通视。导线起点与终点应与设计单位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测量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应满足以下要求:角度闭合差()为16(n为测点数);坐标相对闭合差为1/20000。复测导线时,必须和相邻标段的导线闭合。对有障碍施工的导线点,施工前应加以固定,所设护桩应牢固可靠,桩位处应便于安放仪器,并在施工范围以外,且远离施工便道。中线复测: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及缓和曲线起终点等。恢复中线时,应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标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上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或业主

34、。如发现设计中线长度大量错误或需局部改线时,应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或业主,在征得设计部门同意后,应用断链进行处理,并相应调整纵坡,在设计图纸上注明。高程控制建立原则水准点应设在安全稳固的地方,且便于施工观测;在地质条件差的地段,应增设辅助水准点,辅助水准点与基准点间转镜不得超过2次,高差不得超过2m,且布设在不同地质上。水准点复测接受设计部门交付的水准点后,在使用前应认真校核,并与国家水准点闭合,超出容许误差时,应查明原因并上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或业主。水准点加密a当设计所提供水准点间距大于800m时,施工前应对其进行加密。b在结构物附近、深挖高填地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地段易增设临

35、时水准点。c增设的水准点应设在便于观测的基岩上或永久性建筑物的牢固处,也可设在埋入土中深度不小于1m的砼桩上。控制网的建立成果与审批完成上述工作后,项目经理部工程部应组织测量组,对成果进行分析、计算与整理,并将计算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5.2路基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5.2.1基本概况本项目路基工程主要包括挖方296962 m3,其中挖土方173857 m3,挖石方123105 m3。路基填方710336 m3 。另外还有碎石桩、碎石垫层处理软基工程,池塘段路基处理,填挖交界路基处理等。5.2.2施工方案、方法5.2.2.1测量放线首先由测量组放样出施工段落的中桩,然后按照征地界图纸撒出

36、永久征地界线。5.2.2.2地表清理与掘除按测量组放样对各类现有建筑物、障碍物、设施的位置及地面附着物进行现场核对和补充调查,将公路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受施工影响必须拆除迁移的建筑物、障碍物拆除;同时对路基范围内的所有树木、灌木、树根等进行砍伐;对路基范围内的垃圾和原地面以下至少1030cm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予以清除。所有清理出的杂物和废料弃于事先选定的弃土场内,并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可用填料堆放在路基用地范围以外不妨碍施工的非耕地上,以作备用。5.2.2.3路基处理清理和掘除完毕,按要求回填遗留下的坑穴,然后对场地进行必要的修整、铺平和压实。5.2.2.4路基土石方开挖本标段的挖方包

37、括路堑开挖和边沟、截水沟、排水沟开挖。开挖中土方数量按常规的施工方法即可顺利完成;石方数量较大,需爆破施工。爆破作业必须符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规定。各部分开挖严格按图纸尺寸要求进行,并区分地质情况采用机械开挖或爆破开挖,爆破开挖采用预裂爆破或光面爆破。(1)土方开挖根据开挖地段的路基中线、标高和横断面,精确定出开挖边线,并提前作好截、排水设施。路基开挖逐层施工,土方开挖施工以装载机、挖掘机为主,可做填料的运至路基填方处,不能作为填料的运至弃土场。挖方标高严格按照设计标高控制,避免超挖。开挖过程中,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土方开挖完成后宜及时进行路床施工。挖好的土方路堑30cm范围内的

38、压实度要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若挖方路床以下为非适用性土质,则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深度和宽度,采取挖除换填或其它措施进行处理并压实到与毗连路段相同规定的密实度。(2)石方开挖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石方开挖的中线,测定中桩的高程、横断面边线,同时准确测定出并标明路堑开挖范围和坡口位置;根据地形、地质、开挖断面及施工机械配备等情况,采用能保证边坡稳定的方法施工。爆破法开挖石方应先查明空中缆线、地下管线的位置,开挖边界线外可能受到爆破影响的建筑物结构类型、居民居住情况等。宜按以下程序进行:爆破影响调查与评估爆破施工组织设计培训考核、技术交底主管部门批准用机械或人工清除施爆区覆盖层和强风化岩石炮眼钻

39、孔作业爆破器材检查与试验炮孔(或坑道、药室)检查与废碴清除装药并安装引爆器材布置安全岗和施爆区安全员炮孔堵塞撤离施爆区和飞石、强地震波影响区内的人、畜起爆清除瞎炮解除警戒测定爆破效果(包括飞石、地震波对施爆区内外构造物造成的损伤及造成的损失)。浅孔爆破设计1)钻孔直径:42mm2)药卷直径(2号岩石炸药或乳化炸药):32mm3)梯段高度H: 小于2m厚度采用单段开采。大于2m厚度采用梯段开采,梯段高度1.21.5m4)钻孔超深L:(单层开采和最后一梯段开采的钻孔超深)L=(0.10.15)H 多排孔爆破时,后排孔的超深值要适当增加0.10.15m5)孔网参数:(挖掘设备不能开挖时)中等坚硬砂岩

40、:炮孔间距 a=0.81.0m。炮孔排距b=0.60.8m风化砂岩、硬质土:炮孔间距a=0.60.8m炮孔排距b0.6m6)单位耗药量q:中等坚硬砾岩:q=0.420.48kgm3风化砾岩、硬质土:q=0.30.35kgm3钙质胶结砾岩:q=0.350.38kgm37)斜坡地段前排炮孔抵抗线W1:W1(2530)dl.051.26m斜坡地段二排炮孔抵抗线W2b8)主炮孔单孔药量Q:靠近临空面的前排孔单孔药量Q=qwah二排或其后的排孔单孔药量Q=qabh式中:Q一单孔药量,kg;q一单位耗药量,kgm3;W一前排炮孔最小抵抗线,m;a一炮孔间距,m;b一炮孔排距,m;H一梯段高度,m。9) 预

41、裂孔单孔药量Q:用于控制开挖边坡的最后一排孔的药量计算:Q=0.360.63a0.67式中:p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0.1Mpa;坚硬岩石p6001000,0.1MPa;中等坚硬岩石p200600,0.1 MPa;软弱岩石:P50200,0.1Mpa;a炮孔间距,a=19.4D(Kl)-0.523,cmD炮孔直径,cm;D4.2cm;K不耦合系数,K=1+18.32 p0.26当本次砂岩极限抗压强度P=200250kgcm2,计算出的预裂孔间距a36.6cm左右,其预裂孔线装药密度Q=114g/m。通过计算得出:砂岩中予裂孔间距a取0.40.5 cm;线装药密度Q=120135g/m。10) 炮

42、孔分集装药原则当主爆孔孔内装药长度小于炮孔长度1/3时,应采用分集装药,即将单孔装药量分成两部分,底部药量为总药量的60,上部为40。11) 炮孔堵塞主炮孔孔深1.01.5m,堵塞长度为0.40.5m;主炮孔孔深l.52.0m,堵塞长度为0.50.6m;预裂孔堵塞,一般在炮孔上部堵塞3035 cm深孔爆破设计1)炮孔直径d:采用凿岩机凿岩时,d6080mm采用潜孔钻凿岩时,d110200mm一般炮孔直径,根据设备机具情况,d75150mm2)梯段高度H:一般为 812m,本工程根据实际地形,取 H=312m,局部大于8m地段。可根据边坡要求,分二个梯段。3)孔深(L)和超深(h)LHh,m;h

43、(0.10.2)H,m;4)前排炮孔抵抗线W1W1(2545)d,m ;当炮孔直径d=80mm,W12.03.65)炮孔间距a:a=(1.11.2)W1炮孔排距b: b(0.80.9)W1砂岩中,取 a2.43.0 b2.4m。碎石,硬质土: 取a2.83.3 m,b2.6m。胶结砾石层中取a3.03.5, b2.8 m。6)单位耗药量q:同浅孔爆破参数。7)主爆孔装药量计算:QqawH,kg。单排深孔爆破或多排孔爆破的第一排孔的单孔装药量按下式计算QqawH,kg。式中:q单位体积、耗药量,kg/m3(渗药选取同前)a炮孔间距,m;w抵抗线,m;H一梯段高度,m;多排深孔爆破时,从第二排起以

44、后各孔装药量按下式计算:QKqabH,kg式中:K药量增加系数,后排装药量比相应的前排装药量应增加1020%,微差爆破取小值,齐发爆破取大值b排距,m。8)边坡预裂爆破为防止深孔爆破时单响装药量过大对路堑边坡造成破坏,影响边坡稳定,对有边坡保护要求的地段,特别是边坡较高的地段,必须采用预裂爆破技术进行开挖。预裂孔沿设计边坡布孔,预裂孔钻孔倾角和设计边坡相同,均为1:1.5,孔间距可在812钻孔直径范围内选取,本工程取预裂孔间距为80cm。预裂孔线装药密度按下式计算Q线=0.36p0.63a0.67,kg/m式中:Q线预裂孔线装药密度,kgmp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Mpa a炮孔间距,m。对本工程

45、,当p20Mpa,a2.5m时,Q线=0.40kg/m; 当p20Mpa,a2.0m时 Q线3.5 kg/m 9)堵塞长度深孔爆破堵塞长度的确定:当梯段高度 H=35m时,堵塞长度1.01.5m; 当梯段高度H=812m 时,堵塞长度1.52.0m。IO)布孔方法本工程路基扩挖类型较多,同一区域中,既有半路堑开挖,又有全路堑开挖。不同的开挖类型有不同的布孔型式,如对半路堑开挖,可采用纵向(沿路线方向)布孔法;对全路堑开挖,可采用横向(垂直路线方向)布孔法。由于本工程路线开挖较宽为12m,为简便施工,可采用横向布孔法,该方法可由两端开挖向中宜推进有利于展开多个施工面,可加快开挖施工进度。11)钻孔倾角对深孔爆破,除边坡位置上的预裂孔按设计坡高造孔外,其余孔为垂直孔。12)起爆网路设计本工程采用毫秒微差延时起爆技术,以减小爆破振动,改善爆破效果。起爆系统采用非电网路,即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